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阴最大的“岛”,你知道在哪吗?


生产街、西资庵场、前小街、后小街、方家弄、詹家弄、杨家洲、浮桥河沿、闸桥头······这一个个地名,对于大多数江阴人来说已显陌生,但却是江阴最大一座“岛”所难以磨灭的痕迹。




在地图上名为“中国裳岛”的北门闸桥岛,在很多老江阴人的记忆里,则还是习惯叫它“岛上”、“芦菲场”


黄田港,自春申君黄歇组织开凿后,千百年来都是江阴重要的通江水道,故历朝历代都格外重视在此修闸控水。1952年,苏南行署上呈华东军政委报请政务院批准,将黄田港口至老浮桥以西将运河截弯取直,并在佘家桥河段新建现代化船闸,利用电力启闭闸门,闸门左右有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管文尉题写的“江阴船闸”四个大字。


▲1952年《新闻时报》报道的定波闸落成消息

感谢 @市博物馆陈龙 提供


60年代黄天闸的过闸票



说到岛上的历史,也颇为深远,其中“一宫一庙一厂”最为著名。


早在明朝正统元年(1436),知府莫愚请巡抚周文襄批准重修黄田闸,并在闸上筑桥,以便东西。当时工程颇大,动员工役2500名,围坝造成,取名永定坝,闸上建有石桥。清康熙三年(1664),过往船民为祈求船舶进出闸平安,在桥西堍建有一座两层阁的庙宇式禅院镇水,上下分祀关帝和海龙王,高挺突兀,紧傍石桥,庙门朝南,开在定波桥西端的桥腰处,门额上“关帝庙”三个字赫然在目。庙中间供有关羽、关平、周仓三尊塑像,庙里有副对联,上联为“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下联为“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至乾隆年间,闸上桥被正式名为“定波桥”,其下闸为“定波闸”,史称江南第一闸,也就有了“桥上桥,庙上庙”的奇景。



因为此次的水道拉直工程,新旧河道之间形成了一座“岛”,起初江阴市民将其称为“岛上”。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因灾荒战乱等因素,从苏北逃到闸桥河西的渔民,他们租用空地、荒地搭建出简易芦菲简陋房遮挡风雨,平日里就在在北门一带靠拉黄包车、干搬运、做脚夫等艰难过活。


1953年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市场对芦菲需求大增,它既可以建造简易临时工棚,更可以做屋顶垫层,因此这里从事手工编织芦菲的人越来越多,澄江地方政府看中时机,组织芦菲生产合作社,高峰时期共有500多社员。那时,“岛上”光西资庵场一带就有10多个芦菲场地,所以老江阴人逐渐将“岛上”改称为“芦菲场”。


▲30年代定波闸的“桥上桥,庙上庙”奇景


1949年,江阴市名在定波闸抽去河水的河床上留影。感谢 @明曦 提供,转自乡愁江阴


一宫,则是指老浮桥旁的天妃宫戏台。天妃宫原为寺庙,里面供奉妈祖娘娘。天妃庙建于清代,《乾隆·江阴县志》记载:“天妃庙一名天妃宫,在黄田港浮桥西。康熙四十三年(1704)建,前有楼廊,渔商祷祠、歌舞于此。”1917年,北门戏迷宋炳生同好友凑集资金,在天妃宫大殿旧址上建成了一座完整的剧院式建筑,整个戏院可容纳1000人左右,成为“澄江第一戏台”。当时初次进天妃宫上演的剧团是赓福小京班,演出剧目大多为猴戏,名声起来后京、越、锡、申曲等剧种名角先后来江阴献艺。后来,天妃宫先后改名为“更新大剧场”、“芹记更新舞台”、新民剧场”、“东方红剧场”、“长江影剧院”。1998年,因建造定波北闸,天妃宫被拆除。


▲天妃宫所处位置


 1908年,吴汀鹭会同钱以湘、洪少圃、严荫庭、祝丹卿等共九人,在北外永定坝旁德成堆栈原址,集资创办利用纱厂,产品以九狮为商标,日产棉纱30余包,三年中获净利白银300万两,为总投资的4倍。1916年,吴汀鹭拿出分红,在“岛上”创办了华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开始发电,使城区照明用上了电灯,百姓无不称颂。上世纪60年代后,华明电灯原厂成了利用纱厂的北厂区,并在龙须河上架桥与岛南的利用纱厂本部连接起来。



利用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九狮”商标

江阴档案局提供


▲利用纱厂老照片


▲华明电灯公司批文


2009年,利用棉纺厂宣布破产。江阴有关部门将岛上原有的利用纱厂厂房改建成“裳岛”,利用纱厂水塔也经过修缮成为了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河桥/新闸桥
浮桥头----江阴老城回望(1)
上海散步(组图)三十三
【南宋】杨万里诗词集 卷九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82,肇嘉浜之源头
江阴乡村写生一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