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字如面|人如字,字如人的最高境界:品宋徽宗与他独创的瘦金体


吴婉绚

对于宋徽宗其人,你可以批判其腐朽无能,也可以讥讽其昏庸奢靡,唯独不能否认他在艺术上的造诣:论画,他注重写实,一手工笔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论书,他笔法挺劲飘逸,为后人争相追捧。

既是论及其书法,便不能不提由他独创的瘦金体。尽管传到此时,习瘦金体的人寥寥无几,能得其风骨的更是凤毛麟角,但仍不妨碍历代书法名家对它持有极高评价:

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明·陶宗仪·《书史会要》)
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赵孟頫)

宋徽宗《秾芳诗帖》

那么瘦金体之风骨究竟美在哪里?

字如其人

从宋徽宗生平识瘦金体

刘熙载《艺概》有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抛开人物谈书法鉴赏,难有结论,因此在赏瘦金体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的生平。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年,系宋神宗第十一子。因有父兄在前,赵佶自幼便养得轻佻闲散,笔墨丹青、骑射蹴鞠信手拈来。这性子若一辈子当个逍遥王爷倒也罢,可偏偏元符三年年时,其兄宋哲宗赵煦薨逝,且未留子嗣。因而时为端王的赵佶被向太后顺势推为新皇。

初为人皇时,赵佶颇具雷霆手腕,也惩治了些许佞臣,但时日长了,他骨子里的轻佻散漫便显现了出来。他好书画、好玩乐、好奢靡,唯独不爱理会朝政。于是随着朝政日益腐朽,内忧外患下北宋统治日益风雨飘摇。覆巢之下安完卵?天下动荡,身为一国之君的赵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遭遇靖康之难后,他于金天会十三年命丧五国城,结束了自己的荒诞统治。

宋徽宗画像

虽不善于朝政,但赵佶在艺术上的造诣却是有目共睹的,尤其那一手出神入化的工笔画是为后世之瑰宝。而瘦金体则是他在糅合黄庭坚薛曜薛稷褚遂良等书法各家后创造而出。字体遒丽瘦硬,与其工笔画相得益彰。

当然,瘦金体也并非一蹴而就。

在后人的书法研究中,赵佶的瘦金体被划为早期与后期两种风格:早期稚嫩婉约后期成熟刚硬。这样的风格差异与赵佶其人从闲散王爷到意气风发的国之君王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其瘦金体的早期风格中,字迹虽有锋芒,但少了几分君王气度,美则美矣,但距离备受追捧尚有一段距离。到了后期,上位者的魄力流于纸面,清瘦疏朗间又见刚强之势,堪称“如屈铁断金”,这时才是瘦金体之大成。

宋徽宗·《夏日诗帖》

居高位的帝王之气与常年打磨的源自工笔画的细腻感交汇融合,方才能形成独特的独属宋徽宗的瘦金体。这也是后世再难有人能写出超越宋徽宗手笔的瘦金体的缘故。

书之妙道

由章法见其放矢

赏析书法,最不能脱离的莫过于“章法”二字。

章法的释义是指排布整幅作品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呼应,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通常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以及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都要处理得当。

而论起书法的章法,最浅显直观的就是整体的行列疏密排布。根据整体行列排布,行列章法又可分“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无行无列”三种。观宋徽宗后期的瘦金体书法,我们不难看出“有行无列”的章法。

所谓“有行无列”即为使一行之中书写自如,而不考虑横向(列)是否相对,但由于保持着行距,整体上仍能清晰,可以说是齐整与随意的完美结合。

瘦金体多出锋,且字体清瘦舒展,若用“无行无列”不免生出潦草杂乱之感,但若用“有行有列”又恐落得过于方正之嫌,难以展现其舒展之姿。从这两点来看,瘦金体最适宜的章法即为“有行无列”,既有行可寻中正的感感觉,又无列的束缚可供字形舒展,以此达到放矢有的的境地。

“有行无列”的《欲借风霜二诗帖》

这点讲究在宋徽宗的所有作品内都有体现。无论是中正规整的“齐头齐尾式”,或是错落有致的“齐尾不齐头”,“有行有列”的章法往往贯穿始终。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章法可循,充满宋徽宗个人色彩的瘦金体才能在彰显强烈个性的同时,又不失和谐之感

自点画现其形质

细讲至每个字形本身,则绕不开其中点画。因为纵使有了绝妙的章法,若没有好的点画,也不过浮于形式,难登大雅之堂。揣摩瘦金体的结字,很容易便可发现其共通之处:

  • 松紧有度

如果单看某字,则大致可将瘦金体点画上的松紧分为: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单字上松紧之间的奥妙强化了整体的舒展之感。

着笔松紧有度

  • 力透纸背

要说宋徽宗早期的瘦金体最显著的不足便是笔力。瘦金体本身结构上便含了刚硬之感,若无足够笔力,无法做到力透纸背,那么字体上便会显飘。这里的飘并非飘逸之感,而是与字形相背的“轻浮”。

宋徽宗·《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早期风格)

到了后期,宋徽宗的瘦金体显然与早期不同,多了几分劲道。瘦金体本身结构上的刚硬之感,有了足够的笔力扶持,便更具穿透力。这时才成就了家家称赞的“如屈铁断金”。

宋徽宗·《牡丹诗帖》(后期风格)

从神采品其气韵

王僧虔在《笔意赞》有言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于书法而言,神采最能体现书法的气韵。若落到瘦金体上,便不得不提其兰竹之形。

论横竖,瘦金体的横竖都挺直瘦劲,颇有疏竹挺立的风范。疏竹的即视感便是瘦金体中刚硬之感的来源。

此处摘取部分瘦金体与疏竹图进行对比

论撇捺,瘦金体的撇捺起笔重,中部轻带而过,最后重笔出锋,形同芷兰之叶。叶的肉感与疏竹相对,稍缓了疏竹的孤硬,于是便让瘦金体于一派刚硬中生出柔美感。

此处摘取部分瘦金体与芷兰图进行对比

从这个角度来赏瘦金体,可称“柔情似水,绝情如锋”,百炼钢与绕指柔的碰撞是瘦金体的一大特色。

宋徽宗瘦金体(节选)

若再细品瘦金体,摒却兰竹之形,又可见暗含其中的鹤姿。前文提及,宋徽宗的瘦金体是糅合几家后自创而成,这其中便有精于画鹤的薛稷。受其影响,宋徽宗的瘦金体中也带有鹤的形态风姿。

纵观瘦金体中的竖笔,我们不难发现,宋徽宗写竖笔极少采用悬针,而多采用倒钩回笔的笔法,与鹤脚颇有几分神似。

此处摘取部分瘦金体与丹鹤图进行对比

再看瘦金体中极具标志性的凤头撇,起笔先轻后重勾出凤头后又横转笔峰直落一撇,行笔间略有几分仙鹤曲项之感。

此处摘取部分瘦金体与丹鹤图进行对比

兰竹之静仙鹤之动糅合于一字之中,是以瘦金体以灵动飘逸,又不失刚硬著称。若用来为工笔画题字,自是与画中细腻的笔触互有呼应。

总结

所谓“见字如面”,单看瘦金体,便不难在脑海中勾勒赵佶丰神俊朗的模样。如此风流倜傥若是闲散王爷倒能成为一番美谈,只可惜这位不善朝政善书画的艺术家却是堂堂一朝天子,这似乎就注定了北宋的飘零。不过若赵佶只是一名闲散王爷,那么瘦金体恐怕也只能止步于其早期的成就,少了天子骄子的恣意傲骨的瘦金体再难配上陶宗仪“笔法追劲,意度天成”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字文系列十二: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
为何赵佶“瘦金体”,一直以来没人能超越?放大30倍后,终于明白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水平到底有多高?瘦金体是宋徽宗独创的吗?
赵佶26岁的楷书已经初露“瘦金体”端倪,不愧为书法天才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比瘦金体还好看 还是觉得这种自然书写的书法好看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