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言论】拿什么“拯救诗歌”

对于诗人汪国真离世,公众缅怀之余,又掀起了一番不小的“诗歌热”。细细想来,这股“诗歌热”似乎已经持续数月,在互联网时代颇有席卷之势;而一系列与诗歌相关的事件也在暗示,诗歌正在迅速告别“阳春白雪中的阳春白雪”,接受强大的世俗化考验。

舆论热捧的“诗歌热”是实热还是虚热,对于诗歌汹涌而至的热情是“真爱”还是“假爱”,倒是需要一点反思。

今年早先,“草根诗人”余秀华的横空出世,已经在舆论界引发一场持久论战,人们为这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能不能“拯救诗歌”争论不休。而最近,一名8岁小女孩所写的“怨念诗”又获网络热炒,舆论多有赞誉,称其是“天赋满格”,乃至觉得沉寂许久的诗歌将就此迎来光明未来;也有不以为然的声音,认为一个“8岁女孩”,是断断“救不了诗歌”的。

一两个公众人物“救不了诗歌”或“救得了诗歌”,都是伪命题。值得讨论的,本该是诗歌本身,也即用一种文学的方式评价这些拿到公开场域的诗作:好,还是不好。比如8岁女孩笔下的――“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我就会是一个妈妈/我会有一个小孩子/她一定要是女的。”或余秀华被引用得最多的那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它们是不是“诗”,是不是“好诗”,未必有定论,但可以充分讨论。

可惜的是,人们的兴趣常常并不在“诗歌文本”上,而是在“诗歌事件”上,这恰恰是让诗歌成为“爆点”的现实动因。比如“等我的身体有了曲线”,很少有人探讨其透出的对诗歌语言特质的初步把握,大量的视线聚焦在“8岁女孩”。对余秀华也是,人们热衷于臧否她的身世,饶有兴致地研究那个“睡”字。

显然,这样的热炒看似令诗歌迅速升温,却无助于诗歌本身。当引起“热潮”的是诗歌事件而不是诗歌文本,公众因“追热”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才来眷顾诗歌之时,“诗歌热”怕只会是昙花一现。其实,用艺术的形式抒情言志,才是诗歌最具辨识度的标识,但在热炒诗歌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条基本的准绳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诗歌,春天已经到来?
【专栏诗人】:《为坚强女孩点赞》文/燕金城(河北)
马丁:昌耀的悲剧
余秀华为何只火了一百天
口语入诗
罗伯特·哈斯:“9·11”以后一种人性的诗歌归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