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优货币区:欧元需要一个回收站
作者 孙兴杰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2011-12-26 11:01
 
摘要:欧元的理论基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区建立之后,减少了货币交换的成本,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但却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欧元区的内外失衡。
 
 
欧元的理论基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意味着这个区域要合适,要统一,而欧元区内的诸多"失衡"显示出它不是"最优",因为它太肥胖了。

上个月西班牙大选结束,执政党下台,至此,“欧猪五国”已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欧元区政府集体下课的罪魁祸首就是欧债危机,欧元成为欧洲政府的头号杀手。这个杀手还将继续自己的“营生”吗?下个是法国,还是德国?默克尔和萨科奇已经开始不淡定了,他们想通过给欧元“瘦身”和“健体”两条途径阻止它继续“杀生”。

欧元的理论基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简单来讲,当货物、劳动力和资本在某几个地区能够自由流动,而与其他地区之间不能自由流动时,那么能够自由流动的几个地区就可以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建立之后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实现区域内经济的深度整合,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升。

欧元的成立就是践行了这种理念,但欧元流通不过十年,却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是蒙代尔错了吗?未必如此。只能说蒙代尔的“经”被歪嘴的政客们念歪了。任何一种理论变成政策时都免不了被阉割的命运,就像威廉姆森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成为美国“敲诈”发展中国家的武器一样。“最优货币区”应该是一个地区经济整合水平的指标,其核心的指标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时至今日,欧元区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欧元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工具而出现的,欧洲的政客们既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既希望欧元能够成为可以与美元对抗的老虎,又把老虎的爪牙给剪掉了。

欧元区建立之后,减少了货币交换的成本,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但却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欧元区的内外失衡。

首先,欧元的流通并没有弥合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欧元区出现了中心与边缘的分化。打个简单的比方,欧元区是一个由长短不一的木板捆扎起来的木桶,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要提高木桶的容量,就要把长板补到短板上。依靠欧元稳定的币值,德国的出口贸易强势出击,而像希腊这般没有什么像样产业的国家则愈加沉沦。欧元的危机也是由于希腊新政府在2009年揭露其前任造假而起,目前欧元区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作为中心国家的德国有没有意愿支援南欧的几头“笨猪”。

其次,欧元区统一的货币与残破的财政政策之间的失衡。一个比较健全的货币区至少有央行和财政部,否则,这个货币区是难以运行的。欧元没有统一的财政部,便少了一只胳膊;虽有一个央行,但是发育不良。为什么不能有统一的财政部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含着一个大秘密:财政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一种强势货币的背后也需要深厚的政治力量为根基,欧元不能仅仅是工具,它也应该是欧洲政治整合的指示器。当欧元不堪其重的时候,政治危机就会浮出水面。鸵鸟政策是行不通的,不能因为政治联合比较困难,就想让道而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最后,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失衡。欧债很大程度上是欧洲国家预支福利的结果,寅吃卯粮终归是要出问题的。希腊的人均GDP不到德国的一半,但其福利水平却与之旗鼓相当。拉丁欧洲相比于新教欧洲要懒惰得多,这是欧元区一个潜在的裂痕,统一的货币需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但是文化、语言以及劳动力政策等方面的隔阂,使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只是个梦想而已。

欧元的问题并不表示蒙代尔错了,恰恰证明了他是正确的。“最优货币区”意味着这个区域要合适,要统一,而欧元区内的诸多“失衡”显示出它不是“最优”,因为它太肥胖了。

两个月前,没有人认为欧元要完蛋,但是现在各大主流媒体开始为欧元写悼词,准备葬礼了。欧元果真要寿终正寝吗?未必这么悲观。

欧元的出路除了解散之外,还可以回到“最优货币区”这一目标上来。在电脑系统中有一个回收站,那里暂存一些文件,这些文件不参与系统运行,但是也没有被删除掉。欧元区也需要这样一个回收站,比如希腊,需要到回收站解决自己的问题,达到欧元的标准之后再将其“还原”。当然,这会涉及到很繁琐的技术问题,但欧元区应该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货币区,而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货币区。没有退出机制,就意味着一些国家可以像寄生虫一样附着在欧元上,消耗其信誉。

德国总理默克尔被称为欧洲的“铁娘子”,她反对建立欧洲统一债券,而要求进一步推动欧洲政治整合。如果没有政治联盟,而建立统一债券,无疑就是拿着德国人的钱为欧洲国家的懒惰和享受买单。因此,默克尔一直在等待。直到12月5日,默克尔和萨科奇就欧元区的新财政规则达成协议,其中包括更加严格的预算政策,对于那些违规的国家进行严格制裁。

欧元区建立“回收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进行严格监管,各国自行其是的后果就是系统性的风险,最终导致欧元关门大吉。欧元区要成为“最优货币区”,政治改革是题中之意,但是前路却非坦途。萨科奇警示道:“这不是要沿着"超国家"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以至于欧洲需要改头换面。”

文/孙兴杰

作者简介(Introduction)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史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多家媒体评论员,著有《超级大国与大国》等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代尔,到底独立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哪个更重要?
是不是一时昏了头
[德语语言] "欧元之父"蒙代尔和欧元区意大利里拉2.0版本
四大经济杀手来了!请远离!
欧元会解体吗?
肯尼斯·罗格夫:缺少集中的欧元无法生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