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秦的故事

飞赞原创www.feizan.com,作者:开心


========== 1 ==========

前两天在山东老家,发现有人看《阴符经》。听说是本旷世奇书。随便翻了一下。据说是三百余字。我很无聊的挨个查了一下,实际上一共444个字儿。比《道德经》还简练。但是明显字字珠玑。参透了也算是安邦定国的指导用书。当初春秋战国时期联合国秘书长苏秦,据说就是靠这本书左右了十数年之久的中原。于是,就来说说苏秦。

苏秦老家洛阳,住的小区名叫“乘轩里”。这个名字大概是说这个小区的住户,都有轩可乘,也算是个高档社区。当时的洛阳,是中原的经济中心。地位等同于今日的上海。在这么繁华的城市,住这么高档的社区,可以看出来苏秦应该算是富二代级别的人物。
 
苏秦后来之所以在咨询师的岗位上取得成就,得益于从小培养。苏家一共有五个男娃,苏秦是苏五娃,所以字季子。大娃(苏代)、二娃(苏厉)、三娃(苏辟)、四娃(苏鹤)的工作都是咨询师。 当时苏五娃还是苏小五,看着大哥二哥天天跨国(奔波列国)卖主意。幼小的苏五娃很羡慕。于是,就像小loli的志向都是长大之后嫁给爸爸一样,苏季子从小也立志要在咨询业出人头地。
 
苏大娃也是个牛逼人物。有一次,赵国想灭了燕国。苏大娃(苏代)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屁颠儿屁颠儿地就跑去卖主意。
 
苏代:“燕王,那什么,赵国要干你,你表示表示,我帮你把这事儿平了得了”。
 
燕王:“OMG!大娃,你要能搞定赵国,我一定会好好感谢你八辈儿祖宗”。
 
于是苏代就去找赵王
 
苏代:“赵王,那什么,我给你讲个故事呗?”
 
赵王明显很闲,说:“你曰”。
 
苏代:“我来的时候吧,在路上看见一只鹬(就是鹤)要干一只蚌。鹬叨住蚌肉,蚌夹住鹬嘴,互相不撒手。鹬说:我插住你。几天不下雨,就渴死你个遭雷劈地。蚌说:小样儿,我夹紧你。几天不松口,饿死你个王八犊子!这时候,来个渔翁看热闹。看了一会说:傻B。就把他两位都给捉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王:“......”
 
苏代:“啊哈哈哈哈哈哈......”
 
赵王:“然后呢?”
 
苏代心里骂了句sb,接着曰:“如果你把燕国干了,恐怕秦国就会像渔夫一样把你俩都干。你干这傻B事儿有意思吗?”
 
赵王心里想:TMD,我没想到诶。于是,很淡定的说:“好吧,那我就强忍着不干他了”。
 
此事可考,《战国策》里都有记录。




========== 2 ==========

当时苏家靠着几个娃们孜孜不倦的各国撺掇,日子也算红红火火。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况不穷乎。苏秦打小儿就立志做个首席咨询师,找老师自然也就不能马虎。于是,他就找了个鬼畜神级别的老师——鬼谷子。
 
关于鬼谷子的一切,真的都是传说。传说的很具体,具体到知道他叫王诩,河南淇县(商朝称朝歌城)生人,春秋时期的魏国人。传说的也很神秘,神秘到他是天仙配的结晶(村夫庆隆和东海龙女的儿子)。而鬼谷子的生平,简直不能用璀璨来形容。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他的学生,都是奇才: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财泽、邹忌、丽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李斯。鉴于不要喧宾夺主,就不多说鬼谷子的一切。不过,这人真是个牛B的神人。
 
话说,苏秦在鬼谷子处自觉学成,仗着年轻气盛,就开始惦心着下山出世。临走时鬼谷子把苏秦叫去对话:
 
鬼谷子:“小五儿啊,你够热血,要走,我不留你。传你一卷黄帝所做《阴符经》。等你四处碰壁,穷困潦倒,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时候拿出来读”。
 
苏秦心想:我草,老犊子,你诅咒我??但是仍旧言不由衷的恭恭敬敬的说:“谨尊师命”。
 
苏秦第一次下山,就到楚国和秦国去卖主意。如果翻翻当时的地图,就能发现,楚国是最南边的,秦国是最西边的。边疆的地方一般都很缺乏知识分子。苏秦很明智,他选择了没文化的地方去搞文化产业。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拿到合作项目。这个道理今天仍旧适用,比如科技下乡之类的项目,就是很好的实例。
 
说到卖主意,其实就是游说。那时候没有科考。众多才子想出人头地者,都要想方设法跑到国君面前推销自己以及自己的理念。如果被选中了,就能当官,光耀门楣。没选中,老老实实回家过悲惨日子去。苏秦当时的境况也大抵如此,跟着吾泱吾泱的自荐者们一道儿等着见国君。
 
青年时期的苏五娃首先找楚怀王行骗。楚国侯门深似海,楚怀王是很不容易见到的。苏秦感言:找鬼都比找保安处处长容易。要是能见到楚怀王,我几乎有本事见上帝了。——(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出自《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想,面谈不行,先写信吧。于是做了好几个项目建议书给楚怀王。也不怪楚怀王不待见他,他的项目书内容很俗,就是些任用贤人之类的废嗑。如果现在谁跟企业老总一味的建言:以人为本。估计也得不到重用。最后楚怀王觉得苏秦骗术太一般,丝毫不打算被骗。至此,苏秦开始抱怨:“楚国这地方真不是人待的,消费水平那么高,走着”。——(成语:食玉炊桂)
 
在楚国虽然被拒,苏五娃仍旧有信心,他分析了一下,觉得楚国的文化层次还不够低。他打算去文化层次更低的秦国继续行骗。去秦国前,他回了趟家,顶着家里的压力,把家产全卖了。苏秦打算衣着华贵的带着全部家当去秦国二次创业。秦国的外交部明显效率够高,在苏秦花了巨资通融关系之后,他三生有幸的见到了秦惠王。
想让秦惠王上套,开场白自然不能只是:啊呀,今天天气真好,心情不错之类。他决定先拍马屁:说秦国人方物阜,军力充沛。甚至秦国的土地,农业,都被他狠夸一番。苏秦说完了,看了看面无表情的秦惠王。咽了口吐沫,继续喷。
 
他接着连用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的九件征伐事例,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以增强自己的论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苏秦又一鼓作气的阐述了自己的外交、策论、法令、文教、信义等新见解,言辞淋漓,逻辑紧密,甚至用了25个四字短句作分层排比,凌厉挥霍,辞意纵横。听得秦惠王口角流涎。不过最后,秦惠王总结陈词:“寡人听说,鸟毛没长全的不能飞太高,所以我们秦国呢,还需要韬光养晦,尚不能穷兵黩武,大事攻伐。
 
苏秦一看:我擦,夸你你还不买账。于是开始撕破脸皮的骂秦惠王昏乱迷惑、沉溺不悟。他想用激将法引他上当。——这招刚才提到了,苏大娃用在赵王身上,很好用。但可惜秦王还是不买账,面谈失败。苏秦回到旅馆,一口气又写了十几篇项目建议书交给秦王,希望秦王能回心转意,任用他这个只能说废话的贤良。
总结一下,在楚国,苏秦说要以人为本——这是废话,在秦国,苏秦又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还是废话。这些人人都知道的事儿。谁还用得着他来说。此时的苏秦,还没有抓住领导们最关注的方面。所以他只能理论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倒是楚王和秦王,还算是智慧型领导,火眼金睛的看出来苏秦没什么真本事,坚决不被他忽悠。
 
回头再说苏秦,在秦国的日子还算舒服,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日渐突出的财务危机。此时的苏秦,小车(双轮车)没了,司机(车夫)也撤了,钱全部用光了,裘皮大衣也因为没钱干洗而失去光泽。最后他只得自己挑着行李亲自走回家。请注意这个走字。因为现在应该没有人会在国道上用走的,几乎都用坐车。可是苏秦是用走的。当时国道上也有BUS,叫传车,但是是公务员专用的通勤车。苏秦的政治面貌是群众,所以只好步行。据说他为了走得快,少花钱住店,还打着绑腿走。战国策上说苏秦日百而舍,当时100里相当于现在41.5公里,他倒也是真能走。不过这种走法,是很废汉子的。史书上又说他最后走的形容枯槁,面目黎黑,脚上都磨出了老茧。甚至遇上了河流,为了不走桥(怕遇到收费站),他就趟河而过。
 
说到这里,应该同情一下这个年轻人的遭遇,第一次求职被拒,回家顶着压力把家产全卖了又去创业。结果搞得一无所有。体会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应该充满了失落和沮丧。那个时候,他是不会知道自己日后可以掌六国相印,名垂青史的。他在国道上踽踽独行,忍饥挨饿的时候是否会后悔不已?是否想过自杀?亦或是他甚至都觉得没脸回家见亲人?这些都只能猜测。不过,如果他有这些感受,对他来说,也是日后他能够出人头地的宝贵动力。
 
促使苏秦日后出人头地的宝贵动力,除了他自己的潦倒外,还有来自于家里的动力。
 
话说苏秦万分狼狈的回到家里,他爸妈一看这败家子儿成了这幅德行,气得双双无语。老婆本来满怀思夫的情欲,一看到他这样,宁愿假装没看到,继续织布。他饿了想吃饭,嫂子也不给他做。全家人集体努力把他当空气。面对家人的54,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这句话说明苏秦当时应该很痛苦。
 
失败的羞愧和家人的羞辱,让苏秦那颗热血的心又一次翻腾了,他对自己说:“哪有像我这样的骗子去骗人,却不能骗到金玉锦绣,也不能骗到卿相尊位的呢?!”失落之间,他想起来当初毕业的时候,鬼谷子教授传给他的《阴符经》。现在不比当年,没心情咒骂那个老梆菜当初这么诅咒他。当天夜里,他就开始刻苦参悟《阴符经》。
 
苏秦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寒窗苦读,无数个深夜,在他读书到困倦的时候,就用锥子刺大腿(锥刺股)。一年以后,他参透了《阴符经》的内涵。至此,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横空出世!
 
其后,凭借着这部旷世奇书,苏秦一介书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天下局势,使秦国一直不敢兵出函谷关,长达十五年之久。
 
《阴符经》我看了,全文据说三百余字。我很无聊的查了查,一共444个字。读完之后,虽然没有领悟太深刻,但是已经被内容深深吸引住。以至于我很附庸风雅的把签名都改成了《阴符经》的开篇第一句。这是本旷世奇书。我怀疑老子所做《道德经》,就曾从《阴符经》里受到了启发。而且,貌似《阴符经》里面的一些东西,跟《易经》也是相互呼应。这么牛B的书,如果真的能够领悟其中所含,不牛B才怪。《阴符经》可谓字字珠玑,我很想知道让苏秦先生顿开茅塞的到底是哪些字。狂妄的推断一下,大概是“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这里只是个人推断,各位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一起读读这本书。




========== 3 ==========

所谓的纵横家。理论基础是纵,还有横。苏秦主张的是合纵政策,他的师弟张仪则主张连横政策。我一直都不清楚两种政策到底是说的什么。后来找了一下,明白了。说白了,合纵就是小的都联合起来对付大的。连横就是小的跟大的好,一方面不受欺负,另一方面还能跟着大的一起欺负别的小的。这两种政策,时至今日,仍旧是左右政局的好办法。现在看来,欧盟就是因为合纵的政策联合起来的。各种大国配小国的战略同盟,就又有点像连横的政策了。看来纵横的思想至今仍旧是王道。
 
接着说苏秦。破茧成蝶的苏五郎复出首站先定到了燕国。这次他神奇般的见到了燕王,甚至还被留下来吃了顿国宴。我怀疑,此次苏秦之所以能够顺利见到燕王,还被燕王单独宴请。应该是他事先做了很多宣传,以至于在燕国甚至于各国之中,都是个名人。这就像诸葛亮一样,如果不先通过社会舆论造势,让刘备听说他是个人才而三顾茅庐,估计他也就一辈子躬耕南阳了。看来啥时候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呐。《易经》乾卦中,九二的卦辞就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以为这个时候,苏秦所做的宣传恰恰就是利见大人的实证。恩,恩,跑远了,言归正传,说国宴。席间宾主落座,觥筹交错。
 
燕文公:“月是燕山明。苏季子先生,我这老燕酒,跟赵酒相比,咋样?”
 
苏秦:“爽!比赵国酒爽”!(肃杀甘冽,寒凉犹过赵酒)
 
燕文公:“有品味!哇哈哈。赵国人傻逼,竟笑我燕人不善酿酒。”
 
苏秦冷眼:“酒酿得好,又能咋地?”
 
燕文公继续很不开眼的说:“错~~酒象征着王室的底蕴。没有几百年的基业沉淀,怎么可能酿出来好酒呢?赵国就是一暴发户,粗俗鄙陋,没底蕴,竟以蛮辣酒风,行于天下,真笑死人了”
 
苏秦终于受不了了,开骂:“FUCK!大哥,你成能耍了,眼瞅着你跟个暴发户一样,还好意思说别人没底蕴??你这厮啥都尊贵,有鸡毛用?你就是个爱慕虚荣的傻逼。”
  
燕文公愣。肃然坐起,拱手一礼:“先生言如药石,愿闻教诲。”
 
苏秦:“从战国开始,实力就决定成败。燕国几百年下来,已经跟个老头子一样衰老了。你还优哉游哉喝酒作乐,不思进取。跟别人比奢华。一切原因,就在于你爱慕虚荣,又聋又瞎一样,不致力于强国,不专注于邦交。(若瞽若聋,闭目塞听,不思整肃实力,不思邦交周旋)要不是燕国地处偏远,你早被干了。你还臭美啥?”
 
燕王深以为然,当时拍板,拜他为国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代表燕王出使其它几个诸侯国,以实现合纵的计划。
 
随后,有了身份的苏相国来到赵国,拜见赵雍。赵雍是个心怀天下的明君,未来他有个更响亮的称号——赵武灵王。
 
按例,赵国举行国宴宴请苏总理,席间还是宾主落座。还是觥筹交错。一派祥和。不过说来有趣,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外交使节的要求不多,比如身高长相都可以很矬,但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口才。外交方面的智斗典故也是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晏子使楚的故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有秦国甘罗12岁出使赵国。我到现在也不理解为什么诸国一定要难为使臣来达到窝囊别国的目的。话说回来,再说赵雍宴请苏总理。
 
赵王:“这顿饭,酒是好,就是这茶太得清苦了。”
 
苏秦:“太子不闻《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喝茶的习俗,神农氏的时候就有了,鲁周公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了。那时侯,酒还在井里呢。”
 
赵王神秘兮兮的笑道:“酒如烈火,茶若柔水,可象赵燕两国?”——这时候,赵王就忍不住开始揶揄苏秦所代表的燕国。
 
苏秦心想,傻b,一猜你就会这么说,早准备好了:“此火此水,本源同一。若无甘泉,酒茶皆空。你跟别人群殴其他人,和被别人群殴,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滴。”(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不可同日而语的出处——《战国策·赵策二》
 
赵王:“......”
 
于是苏秦就得到了赵国相印。其余四国,就不一一叙说。总之,苏秦很牛逼。最后手掌齐、楚、赵、燕、韩、魏六国相印,权倾一时。相印等于实权,很多事都得他盖章才行。即使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也没这么牛逼的。他的这种身份,倒让我想到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也是靠外交斡旋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同的是,苏秦主战,基辛格主和。个人以为,基辛格的做法要更胜一筹。
 
在苏秦发达之后,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让人颇为感慨。当时,苏秦去楚国出差,经过家乡洛阳。他父母知道了,二话没说,赶紧收拾屋子、整理市容市貌、请了个乐队、隆重的迎接这个曾经是败家子的儿子,一迎就迎出去三十多里地。双方在三十里地外的某处相遇,见到苏秦骑着高头大马,几里长的护送队伍,尽显尊贵。此时的相国夫人某苏氏因为怕尴尬就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他。当初不给他做饭的嫂子更让我无语,干脆跪在地上像蛇一样的爬行,不住地磕头请罪。苏秦也是能耍,直接问他嫂子:“嫂,何前倨而后俾也?”他嫂子也够实在:“你现在有权有钱的,我敢不这样么?”(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叹道:“嗟乎!贫贱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也算是一语道破事态之炎凉!
 
此时的苏秦,人生几乎达到了巅峰。物极必反,亢龙有悔。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 4 ==========

先鄙视自己一下,苏秦竟然写到烂尾。恩,恩。其实这个男人已经巅峰了。按照规律来说,之后马上就会遭遇低谷。不幸的是,他遭遇的低谷再也没有给机会让他反弹,因为他被杀了。
 
话说温饱思淫欲。身处权力巅峰的苏秦也到了自我膨胀的阶段了。于是,他在生活作风方面,就具备了广大干部所共有的不检点。具体来说,他干了件我很鄙视的事情——把燕王的太后给睡了。我鄙视他,并不是因为他睡了这个地位特殊的女人。而是那太后真的止不定多大岁数了,他竟然睡得这么坦然!
 
总之,燕王他妈想给燕王找个后爹,苏先生成为候选人。但是燕王也不同意啊。于是,三口人坐在一起合计怎么办呢?
 
燕王就说:得了,苏叔叔,您老人家干了这么禽兽的事情,干脆远走他乡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驱逐出境。
 
苏秦叹口气,表示也只能如此了。于是,苏秦打好行囊,踏上了去齐国的国道。
 
其实这个谈判结果苏秦是很满意的。因为留在燕国,说不好什么时候,他就被躲猫猫事件了。
 
话说,相国大人一路颠儿到了齐国。齐王兴奋了,这么牛逼的人物加盟,齐国岂不幸哉??二话不说,好酒好菜好招待。
 
苏秦日子过得爽了,齐国大臣们不爽了。眼瞅着鸠占鹊巢,而且对方还是世界级猛人,以后日子会更不好过。所以,他们打算先发制人,以暴制猛——找人行刺苏秦。
 
过程出奇的顺利,行刺成功了。奄奄一息之间,苏秦琢磨:草,我也不能便宜了那帮王八犊子啊。所以,看着泪眼婆娑的齐王,他计上心来,尽管此刻他的心脏马上就停搏了。但是苏相国仍旧拼了老命,拿着凶器跟齐王献计:只要宣布我是坏人,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我被杀死以后,齐国可以安定。这样,凶手自然会自投罗网。苏秦说完这些话就死了。齐王也算讲究,照着苏秦的计策一实施,行刺的凶手就很实在的出来邀功。结果齐王把他抓起来,没隔夜就给杀了。苏秦的死也可以瞑目了。
 
同时,关于苏秦走齐国,也有一说是他为了报答燕王当初对他的知遇之恩,真的去做了间谍。结果东窗事发,所以杀掉了。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苏秦也算是中国间谍第一人了。
 
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求证了。我个人对第一种说法更相信。
 
我很羡慕苏秦,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努过力,却也因此出人头地,一时风光无限。形式大好的时候,他能够分析出危机,并且智慧的化解掉。最后,即便是死,他都要留个计谋缉凶。可能这就是纵横家的风范吧。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符经》。


飞赞原创www.feizan.com,作者: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十列传之苏秦列传第九
史记新注 -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 读书网|DuShu.com
史记 七十列传 苏秦列传(二)
56、历史人物:苏代
为何苏秦做燕国间谍死后,弟弟苏代又帮燕国,为何他们偏爱燕国?
第六期 春秋战国史(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