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袁宏建《系统的实质——系统交换理论初探》作序
闵家胤
在中国的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学界,袁宏建是一位活跃和热心的学人。最近十几年,我每次参加中国系统科学学会组办的学术年会,都能看到宏建的身影。他个子不高,经常是在脖子上挂一架日产的照相机,在会场走动摄影,或者抓住短暂休息的时光同他心仪的学者合影。看得出来,他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很热爱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这门新学科。通过交谈,我得知他在湖北黄冈电力信息通信中心工作,是基层做实际工作的员工,学术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我自然地就为中国系统学界能吸引这样的人来热心参与感到欣慰。
2017年春天,他发来自己的论文集书稿《系统的实质——系统交换理论初探》,在阅读之后,我才对他有了真切的理解。
袁宏建的学历终止在“1969届初中毕业生”。对这届学生我太了解了,因为文革前后我在北京一所农村中学做教师13年,亲自教过他们这届学生。1966年文革开始,这届学生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下),中学大乱,他们就滞留在小学,大概是靠学“老三篇”、背语录和唱红歌晃荡了一段时间。1966年入中学之后,他们可就正式参加运动,革文化的命、开大会、批老师、斗领导,上文化课则摆在次要地位。70年他们就初中毕业,像泻肚子一样从中学被排泄出去了,真没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总之,他们是被文革耽误最严重的一届学生。足堪惊奇的是,宏建生活在黄冈这样一个小城市,竟然自觉地大量淘购在废纸堆里很少有人看重的旧书,并且随后在农村插队干活儿那几年读这些书,一直读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进而还立志要完成恩格斯的未竟之业!
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他为自己建立起图书馆,博览群书,提炼思想。当然,他没能续写出“自然辩证法”,而是慢慢转到系统论、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上面来了。话又说回来,不要说他,就是在延安翻译《自然辩证法》后来又按自然科学12门学科在1962年招12个顶尖聪明的四年制研究生的于光远先生,最终也没能领着弟子们续写出“自然辩证法”。原因很简单,黑格尔“正反合”精神辩证法是他构造自己的哲学体系采用的方法,并非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在他头脑主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倒过来要到客观世界当中找出自然辩证法,当然找不到。发现若干似是而非的实例是可能的,但是要找出贯穿始终的辩证法规律则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界不跳华尔兹;或者说,自然界并不总是按“正反合”辩证三段式的步点前进,更不总是“一分为二”或“对立统一”,相反,越往上发展越复杂,经常是“一分为多”或“多元和谐”,都成了复杂系统。所以,到二十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系统运动,研究复杂系统的系统方式成为普遍采用的的思维方式,是更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发展。于光远先生的12个弟子大部分都留在社科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是我多年的同事,他们当中有几个在后期也转向研究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最终他们的研究室也从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同世界接轨。可见,袁宏建的转向是识时务和顺潮流的。
宏建一直在电力系统的通讯部门工作,是电力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实际操作者,终年同这两种实体系统打交道,这给了他一个独特的视角。他每天接触和操作的都是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流通,这就使他认为“系统的实质就是交换,而交换则是系统的固有属性”。由这种认识,他得出自己独特的系统定义,发展出“推论一:原始交换、推论二:比较交换和推论三:系统的交换链都是封闭的”这样一套系统交换理论。这对系统理论提供了新的思想,是中国系统学人的一种创新思维。更难能可贵的是,宏建二十年来一直朝这个方向做研究,写作和发表十来篇论文;不但找到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介绍进来的国际上新发展的“破碎的系统观”作为理论的同盟军,说明“系统是实践者的局域把握”,还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用以做“鸦片战争的再解释”,说明这场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战争是中西两大文明系统由交换引发的大碰撞。
这些,都值得嘉许,值得推广。按中国古人的说法,宏建这部书稿,“辞归乎瀚藻”谈不上,但确实是“义出于沉思”。所以我乐于为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作序,以期引起更广泛的注意。
(2017年5月,北京,昌平,回龙观)
闵家胤简介
闵家胤,1942年6月2日出生于四川重庆。1953年迁居北京。代表作品《进化的多元论——系统哲学的新体系》
1978—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研究方向是系统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原理室做研究工作,曾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室副主任,2003年退休。研究方向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以及文化哲学。曾在荷兰自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担任国际广义进化研究小组成员,学术期刊World Futures(《世界未来》)编委,以及中国《系统科学学报》编委,研究全球问题的国际布达佩斯俱乐部中国分部主席。目前仍在从事国家和院重点研究项目的研究和撰写的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
《进化的多元论——系统哲学的新体系》(专著)
《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国的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主编)(中、英文版)
《全息隐能量场和新宇宙观》(主编)
翻译和主持翻译出版20本书
发表中文论文50篇
发表英文论文15篇
学术讲座:
《社会文化遗传基因研讨会》、《社会-文化遗传基因(S-cDNA)学说》
编辑于 2020-12-28 08:38
自然辩证法系统科学系统论
赞同
1 条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系统思维
精神要素渗入的系统演化过程谓之系统思维
推荐阅读
系统论的产生及发展简介
建筑初学者
读《系统论》笔记(1)——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整体性原理从事物的存在来看,事物的整体性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整体性是系统成立的基础,是规律得以存在和演进的前提。 系统由要素组成,但不总…关右读《系统论》笔记(2)——系统论的基本规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结构功能相关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结构反应系统的内部关系,使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关右
本专栏学习材料建筑初学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的自然辨证法则思考
大学沙龙|为何要破除科技创新神话?
钱学森的系统思维初探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
名流的品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