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聊三国:曹操为什么不搞封建迷信】
贪吃的骆驼
公元184年,曹操因为平定黄巾军的军功,而被朝廷任命为济南相。
曹操到任济南相之后,史书对曹操的这段工作评价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也就是说当年曹操在任济南相时做了很多实事,而据相关资料显示,曹操当时干的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废除了当地流传了好几百年的淫祀。
那么曹操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淫祀”,这里的淫祀不是泛滥的红灯区,或者极度开放的邪教信仰,而是指当地的封建迷信搞得很过度。
聪明人都知道,一个地方的封建迷信之所以会过度,一定不是封建迷信本身很灵很好,因为俗话说的好:如果拜佛真的能有用,普通人怕是连庙门都进不去。
济南地区的封建迷信之所以会过度,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当地的上层人物,可以通过举办泛滥的迷信活动圈钱。
那么当地的百姓不知道真实情况吗?
人家当然知道,要不然这块地方为什么会是黄巾军的重要兵源,但是老百姓知道了又有什么用,胳膊你能拧过大腿吗?
曹操当时要背景有背景,要激情有激情,所以他这才在任上扫清了当地危害了好几百年的淫祀,不过当时的曹操不会想到,他当年的“冲动”行为,会给他带来一直让他在乱世立足的精兵。
此外,根据传世的资料显示,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怎么搞过封建迷信,这在今天看来是有点奇怪的,因为古代的上位者似乎都有搞封建迷信的习惯,有些人甚至是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华夏曾经流行过的三大主流宗教,分别是儒、释、道。
儒家因为和大一统的皇权结合的比较好,所以自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了汉朝的“国教”。
因为儒家对于封建统治下的皇权,有很好的维护作用,所以在儒家的帮助下,汉朝的统治延续了好几百年。
儒家对于已经上位的刘家来说是有利的恶,那么它自然对想挑战刘汉皇权的人就不利了,曹操是有意取代刘汉统治的人,所以他自然不会推崇儒家学说,他在世时,甚至还搞出了一个“求贤令”。
而求贤令的核心观点,就是和儒家的那套理论相冲突的。
佛教传入华夏也很早,但是因为儒家崛起之后,其它各教的生存空间都被压缩,所以佛教东汉末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那么这种相对“新”的宗教,曹操为什么不拿来用呢,要知道佛教虽然当时还没崛起,它在后世可是能和儒家并列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核心和儒家学说不同,它最核心的东西,是劝说信徒相信因果,这对于特定阶段的统治者来说,是很好用的。
比如统治者打下了一块新地盘以后,可以劝导当地人信奉佛教,让他们相信,他们此后所受的压迫,所吃的苦,都是上一辈子造的孽,如果他们想要来世过的好,那么现在就要老老实实的认命赎罪。
统治者还可以利用佛教来削弱新地盘的实力(利用大量建设寺庙,削弱当地经济,利用大量招募僧人,削弱当地人口),但这种损人利己的方式,不太适合自己要长久统治的根据地,而当时的曹操还没有完整的“收复”华夏故地,所以佛教这种手段,他实在是用不上。
熟悉当时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东汉时期除了儒家之外,信奉黄老之学的道教也比较流行,黄巾军自不用提,就在曹操为了自家的事业而拼搏时,同时代的汉中地区,就有一段时间是被张鲁这个道家教主所有的,而且当年张鲁管理汉中的时候,也在汉中大力推广了道教。
那么因为青州黄巾军而完成蜕变,张鲁手上抢走汉中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道教呢?
据史书记载,汉朝建立之初,用的就是道家的核心黄老之学,那么什么是黄老之学呢?
简单来说,就是顺其自然,不过度干预,很多初创的王朝刚开国的时候,都会明里暗里用这个理念,来让新生的国家慢慢发育长大,但是这种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因此急于开拓进取的汉武帝就把他给停了,换成了更懂事的儒家。
曹操当年正在创业,需要的是积极进取,所以他当时不可能去推崇道家的那套学说,但是曹操去世以后,曹魏政权彻底建立起来时,曹魏集团的上层,就开始有了道教的相关记载。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三大教的每一个,基本都只适合政权建立以后使用,而在前期的创业阶段,三大教都是丛林法则的弟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仙打架”~砸神仙的饭碗
三国士人阶级的思想变迁
算命真的可信吗?
中国有三教,为何会相安无事
得与失
不误解,不邪行,浅说儒、释、道三家“无为”的不同含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