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
曾国藩: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曾国藩论做人】
(一)讨人嫌,离不开个骄字。
(二)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三)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四)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五)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六)先静之,再思之。
(七)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八)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九)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论人】
1、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受人恩,受则难忘
。2、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3、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
4、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曾国藩论人]:
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贫贱子女多成才,富贵子女少成器;
3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5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國藩论人成败之妙语
曾国藩名言:
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
告诉我们:看人一生能取得多大功名,看其气质,若‘气宇如王’,必成大事。
反之,若行为猥琐局促,决不会有所成。
其次,事业成功与否,则看他精神状态,身旺体健,则事业成功有望。
若问穷困潦倒或飞黄腾达,要看其指甲形态;而此人是长寿还是短命,要看他的脚后跟如何。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从曾国藩谈古人的自我修养
被后世评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就亮明观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是大学之道?笔者认为大学之道即求学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关键点在哪里呢?书中说的很清楚,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
接下来便对如何“明明德,”做了一个阐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致知在格物”,又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被后世读书人奉为圭臬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此而来,这句话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在曾参看来,修身养性是求学、做人、为事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其实这就是对孔子儒家学说的高度归纳。 e
谈及如此,让我们来解读一个人——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学者,被人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千古一完人”。曾公之所以成为传统社会典型的文人将相代表,是和他身上所具有的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和人格魅力所分不开的,所以广泛的引起后人对他的关注和崇拜。
曾国藩出身农家,少年得志,27岁(公元1838年,道光18年)中进士,36岁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9年不到连升六品十二级。后创办湘军,成为对抗太平天国的主力,慈禧垂帘听政以后,赏太子太保衔,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成为汉人权位最重者。
今天我们不谈他是如何成就大事的,我们谈一谈他的修身功夫。他30岁不到便步入官场,承载着前面讲过的千百年来文人追寻的理想境界,况且当时国力日下,读书人忧国忧民,步入仕途又要上辅朝廷、平复叛乱、外拒倭贼,身心疲惫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他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即“日课12条”: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不读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对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借鉴借鉴,谨记谨记!(道光二十二年在京日记)
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个很详细很系统的修身养性做学问的方法。曾国藩制定这个计划时31岁,刚过而立之年,还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既然制定这个详细的要求,就证明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说曾氏生来亦是凡人。但是,他始终乐观的认为,经过修炼,人的品性经过修炼可以改变,就像流水的方向一样,加以引导就会改变就像禾苗一样;情趣就像禾苗一样,经过阳光的照耀就会茁壮成长。
我们今天来仔细的研究一下这12条,还是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主静、静坐:颇有佛家禅修的味道。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我们有多少时间花在了娱乐、消遣上?有多少时间花在了吃喝、应酬上?多少人失去了自我?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去认识,但是自己更需要花时间去认识。有多少人忙着与别人交流,可就是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却不知只有孑然独处时才能捕捉到自己的心声,走进沉默,拥抱宁静,学会和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灵魂,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历史上杰出的人类宗师,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稣、穆罕默德,哪个不是远离尘嚣,独自度过一生,最终拥有如此伟大的思想;更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在独处时才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林肯、丘吉尔、拿破仑、毛泽东都是独处的高手,都有在宁静中思考的习惯。现在人为什么学问不如古人高,修为不如古人高,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f+V`2BcO
读书、读史、习字、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大成就者,决不会把读书、做学文问仅仅当作是进入仕途的工具,他们恪守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持之以恒的积累自己的学问,他们明白这才是经世致用的根本。宋代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台湾学者李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这使我想起一个人,清朝另外一个伟大的人物——康熙帝玄烨。作为皇帝,康熙少时即手不释卷、书不离身。亲政后,日理万机,依然读书不辍。尝自谓: “读一卷书即有一卷之益,读一日书即有一日之益。”曾自述幼时起即喜读书,年事愈高后,愈手不释卷。欲藉书籍文字,上友古人,以古圣先贤的智慧,为行政处事的借镜。 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虽出巡狩猎,严寒酷暑,依然“日讲”不辍。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尝以所学数理知识运用于永定河、黄河的治理,颇见其绩。所以说,康熙能成为千古一帝并非偶然,曾国藩能有经世之才亦非天赐。
早起、谨言、养气、保身:修身之道从克制自己开始,克制自己的欲望。学者一般认为儒家学说在中国经历过三次大的发展,即春秋孔孟时期、汉朝独尊儒术时期、宋明理学时期,从清末到现代的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儒家的转型期,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全球一体化,传统意义上的孔孟、程朱已经不能解决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了,儒家学说和社会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他们急迫的寻找中国儒学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曾国藩、梁启超到后来的胡适,他们接受西方思想,但不提倡全盘西化。他们最终没有使儒家学说复苏,但是他们却用自身的实践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出中国文人的良知和智慧。从哪里开始,就是自我约束,饮食、起居、说话、节欲。梁启超很崇赏曾国藩,晚年梁启超的努力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曰正本”;“二曰慎独” “三曰谨小”。他倡导“以良知为本体,以慎独为致之之功”,他还编定出版了《德育鉴》,系统发掘了中国儒家传统中有利于他挽救时弊的道德言行;胡适以大名为支点,以自己品质为基础,以学术为依托,胡适从根本上阐释和展现了文化界所需要的理想境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另辟文章谈论三人) 8\T>m
夜不出门:对时间的珍惜,对应酬的逃避,在此不再赘述
几十年下来,曾氏的修为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形成了坚卓、泰然、谦和、通达的性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也就是曾国藩去世的前一年,他在金陵督署总结自己的修身之道,重新归纳为四条: *C(u(6i5
第一是“慎独”(梁氏之慎独想必从此而来);他认为保持心灵的安静最重要,修身之道的最难之处在于“养心”。能够慎独,则心怀坦荡、内省不疚,心无愧事,则内心泰然、愉悦满足、胸怀坦荡,因而在他看来 “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药之方”。
第二是“主敬”。庄重恭敬则精神饱满;懒散随便则松弛懈怠。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何等的境界啊。 %Ya J&kx
第三条是求仁。这点他继承并发扬了儒家的核心传统思想
第四是习劳,他在书信中经常教导诸弟子侄,“戒骄、戒惰、宜勤、宜谦”,他认为“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可谓是语重心长、用心良苦。 FE]{WnJ
在此,我们拿曾公和当时同为“中兴名臣”的李鸿章、左宗棠来比,李鸿章具有特殊的政治军事才能,但才疏学浅,于道德文章不通;左宗棠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也有过人的见识,但其为人傲气,容人雅量稍有欠缺;反观曾氏功劳越大、声誉越高,其谦卑程度也就越大,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体,难怪清廷官吏公认其有“古大臣之风”,而成儒林榜样。 ?=Zwjo>$K
《清代史》中有人这样评价曾国藩的德行功业:“……曾国藩发圣王经世之义蕴,具双层领袖之资格,他的人格修养,道德学问,都有特殊的造诣,确属有体有用、内圣外王之学。”此评价或许有点过于褒扬,但是站在儒家伦理标准来看,曾国藩在清朝儒学诸子中确实具有具有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连后来的毛泽东都对曾公佩服的五体投地, 1917年毛泽东毛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经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青年毛泽东并学习、熟读曾国藩文集,是大有渊源的。 \X'(rBR6
不仅曾国藩的修为如此,中国古代读书人都有类似的思想,诸葛亮在《戒子书》中也谈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w qv>^4<@
如此看来,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但是深受中华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古人,对“修身养性”的看法都是相似的。甚至不仅在中国,西方也有很多人也是讲究自我修养的。 TNy5e-2)
被美国人成为“最有成就的美国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一个人想建立崇高的威望,建立伟大的事业,必须要回到提高自身的品格和修养上来。他列出座右铭式的13条品德,并分时间、分步骤的去实践。 u:-kT!B&
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度;缄默:不言则已,言必于人于己皆有益,避免无益的闲聊;条理:物归其位,按时做事;果断:当做的事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节俭:于己于人无益不破费,换言之,切戒浪费;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诚实: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正直,讲话亦须如此;公正:勿做有害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做你应做的有益于人的事;适度:避免极端,容忍对你的伤害甚至于你应认为这是你应受的;清洁:应保持身体、衣着和住所的清洁;沉着:不为琐事和常见的或无法避免的不测之事而烦恼;贞洁:除非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不常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或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谦虚: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这和曾公早年的“日课12条”不椰油异曲同工之妙吗?         参考文献:《大学》、《诸葛亮文集》、《人性的光辉》、《曾国藩家书》、《中国儒学研究》、《清末五十年间儒家伦理思想的传承与转化》 、《清朝顶级文臣》、《清代史》、《毛泽东早期文稿》
【做人十大锦囊妙计】
 1、宽容待人,别为一点小事与人“势不两立”。
 2、让别人先说你再说。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5、尊敬不喜欢你的人。
 6、别瞧不起小人物。 7、不要奢望所有人都喜欢你。
 8、对自己要有信心。 9、别和资历老的人耍心眼。
 10、该放手时就放手。
【人生箴言】
1、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2、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3、命,乃失败者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
4、打动人心的最佳方法,是欣赏和夸奖他的优长之处。
5、品格不由你占有的东西决定,而由你匮乏的东西塑造。
6、郁闷时蹲下来抱抱自已,原谅别人也放过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曾国藩:修身养性的四大法则
后世对曾国藩的评价(转)
曾国藩教子(临终遗言)
“得与失”曾国藩做人、做事、做官的生存哲学-读书笔记
慎独则心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日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