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研究方法论(讲演录)》 席升阳 著
哲学心理学
作者: 席升阳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9
版次:  1
ISBN:  9787010194462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4页
内容简介:
《科学研究方法论(讲演录)》围绕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主要人物的重大贡献、哲学各流派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双向建构和技术进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挖掘和展现这些科学家、哲学家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方法上相生相克的内涵与图景。
《科学研究方法论(讲演录)》共四篇。第一篇,主要探讨了“科学研究方法论”和“论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不同,东、西方思维模式、文化基因的不同,回答了近代科学技术为何没有在中国产生的问题;第二篇,主要对唯物和唯心、可知和不可知论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的功能与贡献进行了价值评判,揭示了对世界认知的正、反、合历程;第三篇,侧重于运用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学说和宇宙学等理论,对主要的时空观、运动观解析,洞察辩证认知方式的规律,并植入经济学、管理学思想;第四篇,致力于将科学逻辑与科学方法融合,对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技术研究的范式和对科学史进行评价的证伪主义、历史主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这不仅仅使科学研究的步骤清晰,而且为论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启示。
《科学研究方法论(讲演录)》将哲学各流派、自然科学各学科和一些商科的知识进行了相互解读和诠释。
《科学研究方法论(讲演录)》专注于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超过常态的知性思维模式,具备对常识性的“公理”进行质疑的能力。
作者简介:
席升阳,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拔尖人才和优秀专家。主持省部级课题9项、国家课题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各1项;发表文章100多篇。
历任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院长、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管理学院院长,洛阳市金融专家委员会主任、经济与社会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洛阳市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和“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等职。
目录:
第一篇 科学研究方法论导论
第一章 科学研究方法论与论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科属性
二、“方法论”与“论方法”
三、“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真谛是“论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近代自然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一、没有形成“星系”的“繁星”
二、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悬殊
三、思维模式背后的文化基因
第二篇 哲学流派对科学研究的功用
第三章 正、反、合: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古代的自然科学:猜测与非我化的整体思考
二、近代自然科学:对宇宙整体的解剖
三、科学研究的方法:近代自然科学的摇篮
四、自然科学发展的三部曲:正、反、合
五、颠覆传统,共融共生的“横断科学”
第四章 唯心主义反科学吗?
一、怀疑主义对可知论的打击:充足理由在哪里?
二、怀疑主义的悲观与批判
三、休谟与康德:不可知论的认知路径
四、黑格尔思想的浩瀚
五、历史的真实:唯心主义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
第五章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克吗?
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科学家的共生
二、一些科学家由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的嬗变
三、不同哲学流派对科学家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三篇 现代科学对传统哲学观的印证
第四篇 科学认知与技术发展的范式与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详情
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科技哲学30年
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逻辑·哲学·维特根斯坦
藏书雅苑|《西方科学方法论史》周昌忠 著(1986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