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识才学】 《古代学者论治学》
德识才学
德识才学是关于人才品质问题的一种心理观点。
德指道德品质,识指远见卓识,
才指聪明才智,学指知识技能。
认为只有具备德识才学四种品质的人,方可成为人才。唐刘知几首先提出,研究历史的人,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唐书·刘知几传》)。清袁枚认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此比喻说明了学才识三者的关系。清章学诚则在史学、史才、史识的基础上,提出史德的问题,"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者为难,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德识才学不只是史学人才应当具备,其他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也应当具备。
刘知几、曾国藩论德、识、才、学
作者:王义云
对于德、识、才、学,古人有许多精辟而独到见解。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对此曾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新唐书·刘子玄传》)意思是说,治史的人要有才、学、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但世上罕见兼备这些才能的人,所以好的历史著作很少。一个人有学识没才能,就像愚笨的商人有钱却不能赚钱;能干但没有学问,就像能工巧匠没有好木材和好斧头,是做不出房子的。善的恶的必须都写下来,让骄君、贼臣知道厉害,这就是最好的了。这里的“才”是指历史学家对历史著作的表达水平;“学”是指其所应掌握的知识;“识”是指见识,即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他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德,但“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就已经包含了历史学家应当具备的德的思想了,并且说“此为无可加者”,可见,做到德就是最好的了。刘知几通过这几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才、学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做到有德是最高境界。虽然是针对历史研究者而言的,但实际上对所有治学者都有价值。
作为政治家的曾国藩则是从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他认为识人、用人的总原则是以“德、识”为主,以“才、学”为辅。“德”是指道德、操守;“识”是指眼光、见解;“才”是指才干、能力;“学”是指学问、资历。他又说,“德”和“才”相比,“德”为主,“才”为次。并形象地把“德”比作水之源头,“才”比作水之波浪;把“德”比作树木的根,“才”比作枝叶。德才兼备是最好的,如果德才不能兼备,他宁愿要“才”差一点的,但是“德”要好。对于“学”与“识”,他认为“办大事者以识为主,以学为辅”。一个人办大事,“识”是主要的,“学”是辅助的。他还引用诸葛亮的话,“才须学,学须识”,才能建立在学问的基础上,学问建立在见识的基础上。由此看来,在曾国藩的眼里,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排列的顺序是:“德”第一,“识”第二,“学”第三,“才”第四。这些观点对于为官者是很有启发的。
古代学者论治学》作者:傅孙久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明确目的树立信心
学以明智学以长德学贵千金天高可问圣可勉成
第二章  业精于勤学宜发奋
刻苦发愤精勤专一持之以恒爱日惜阴劳逸结合
第三章  师友资益为学津梁
学必有师论学取友主善为师取法务上尊师重道
第四章  学求自得慎思明辨
学不废思博闻强记慎思明辨质疑问难、 学博思远
第五章  学务真知注重实践
未达如眇体察知真学贵能用注重实践知行相资
第六章  博而不杂约而不漏
学海可济学有宗旨切忌孤陋博聚约收馈贫拯乱
第七章  为人为学相得益彰
进德修业有益天下坚韧不拔严肃认真谦虚谨慎
第八章  春华秋实贵在创新
守旧无功继承发展批判前进巧运神思德识才学
古代学者论治学—德识才学(下篇)
另外,才与学也有密切关系。刘知几指出: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致于货殖者炙。(《伯唐书·刘子玄传》
我们知道,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知识的积累上升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结果。但是才对于学来说,它反过来又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一个人所学的东西,如果不能消化升华,转化为实际才能,那么学的东西即使再多,犹如“良田百顷,黄金满氮”,也会成为僵死无用的东西,学也就不能前进。因此,在创新过程中,“有学”不能“无才”,有了“才”,方能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把渐次积累的创新素材上升为创新成果。
关于“学”。袁枚把学比喻为射箭中的!ff弓矢”,刘知几把学比喻为工匠手中的“极楠斧斤”,章学诚则又说学是指“人之功力,而非以名人之造诣”(《文史通义·杂说》)。因此概括起来说,’学主要是指知识、经验和阅历的积累。它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离不开它。
刘知几在答郑惟忠问史才时还说到:“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掖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如果把才与学割裂开来,光有才而无学,就好象只有鲁班一样的才能,而缺乏建筑的工具和材料,堂皇富丽的宫室是永远建造不起来的。离开知识的积累,才是无从造就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非学无以广才”。刘舰也说:“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文心雕龙·事类》)刘知几自己也十分重视“博闻旧事,多识其物”(《史通·杂述》)。这说明创新才能的培养不但要靠知识积累,而且要多方广泛的积累。识的培养锻炼也是这样。
魏僖指出:愚尝以谓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事务,识时之所直。·“一故练识如练金,金百练则杂气尽而精光发。(《答施愚山侍读书》)不论是才或者识,这些素质都是从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所以章学诚总结指出:“学也者,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也。”(《文史通义·文德》)又说:“才、学、识虽各有所长,而皆当以学副之。”(《文史通义·杂说》)他认为识与才这两项创新素质的造就都来源于学的深厚功力。学的功力深厚,才有可能具备相应的雄才卓识,三者之间相辅而相成。再就知识本身的积累过程来看,苏轼说得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唬》)
先有吸收,然后才能有释放,先有厚积,然后才能有薄发。所以,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乃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学”这一基本素质便无从谈创新。最后说“德”。德主要是指理想、情操与品德。它也是学者在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素质。章学诚说:“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文史通义·史德》)又说:“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同上)他认为在学术上要取得成就,只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德”。关于德的含义以及它同为学之间的关系,第七章已经说得很多了,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
古代学者认为,要进行创新,除了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而外,还必需具备“德”这一创新素质。有了“德”,才能使才、学、识三个方面的发展得到必要的保证;而“德”的修养又必需才、学、识三个方面的资益。这也就是说,只有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相得益彰,才能使学者的创造性劳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说到这里,似乎可以对古代学者的治学论作一简单回顾,以为本节以及全书的小结了。由于德、识、才、学四种素质同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因果联系,要获得创新成果就得具备德、识、才、学四种创新素质,而德、识、才、学四者成熟具备,创新成果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另外,由于德、识、才、学四种素质的具备来自于治学的始终,来自于日将月就的渐次积累。—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把迫求有益于社会、有功于学术的创新成果作为治学的奋斗目标,那么应该说,所谓治学,实际上也就是学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逐渐培养锻炼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的具体过程。
另外,才与学也有密切关系。刘知几指出: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致于货殖者炙。(《伯唐书·刘子玄传》
我们知道,才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知识的积累上升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结果。但是才对于学来说,它反过来又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提高的作用。一个人所学的东西,如果不能消化升华,转化为实际才能,那么学的东西即使再多,犹如“良田百顷,黄金满氮”,也会成为僵死无用的东西,学也就不能前进。因此,在创新过程中,“有学”不能“无才”,有了“才”,方能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把渐次积累的创新素材上升为创新成果。
关于“学”。袁枚把学比喻为射箭中的!ff弓矢”,刘知几把学比喻为工匠手中的“极楠斧斤”,章学诚则又说学是指“人之功力,而非以名人之造诣”(《文史通义·杂说》)。因此概括起来说,’学主要是指知识、经验和阅历的积累。它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离不开它。
刘知几在答郑惟忠问史才时还说到:“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掖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如果把才与学割裂开来,光有才而无学,就好象只有鲁班一样的才能,而缺乏建筑的工具和材料,堂皇富丽的宫室是永远建造不起来的。离开知识的积累,才是无从造就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非学无以广才”。刘舰也说:“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文心雕龙·事类》)刘知几自己也十分重视“博闻旧事,多识其物”(《史通·杂述》)。这说明创新才能的培养不但要靠知识积累,而且要多方广泛的积累。识的培养锻炼也是这样。
魏僖指出:愚尝以谓为文之道,欲卓然身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所谓练识者,博学于文,而知理之要,练于事务,识时之所直。·“一故练识如练金,金百练则杂气尽而精光发。(《答施愚山侍读书》)不论是才或者识,这些素质都是从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所以章学诚总结指出:“学也者,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也。”(《文史通义·文德》)又说:“才、学、识虽各有所长,而皆当以学副之。”(《文史通义·杂说》)他认为识与才这两项创新素质的造就都来源于学的深厚功力。学的功力深厚,才有可能具备相应的雄才卓识,三者之间相辅而相成。再就知识本身的积累过程来看,苏轼说得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唬》)
先有吸收,然后才能有释放,先有厚积,然后才能有薄发。所以,丰富的知识、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乃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缺乏“学”这一基本素质便无从谈创新。最后说“德”。德主要是指理想、情操与品德。它也是学者在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素质。章学诚说:“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文史通义·史德》)又说:“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同上)他认为在学术上要取得成就,只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上“德”。关于德的含义以及它同为学之间的关系,第七章已经说得很多了,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
古代学者认为,要进行创新,除了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而外,还必需具备“德”这一创新素质。有了“德”,才能使才、学、识三个方面的发展得到必要的保证;而“德”的修养又必需才、学、识三个方面的资益。这也就是说,只有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相得益彰,才能使学者的创造性劳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说到这里,似乎可以对古代学者的治学论作一简单回顾,以为本节以及全书的小结了。由于德、识、才、学四种素质同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因果联系,要获得创新成果就得具备德、识、才、学四种创新素质,而德、识、才、学四者成熟具备,创新成果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另外,由于德、识、才、学四种素质的具备来自于治学的始终,来自于日将月就的渐次积累。—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把迫求有益于社会、有功于学术的创新成果作为治学的奋斗目标,那么应该说,所谓治学,实际上也就是学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逐渐培养锻炼德、识、才、学四者兼备的具体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史通义
余一泓:论刘咸炘的学术思想与浙东学术
钟岳文:《文史通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史通义 作者:章学诚
【史类】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著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