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脉象-【医话】-麻瑞亭治验集(四圣心源传承系列之一)--中医古籍文献详细信息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足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上归于肺,游

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
肉毛发。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之通塞,四肢百骸之刚柔,皮
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
脉,不可不察,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
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寒热温凉而变化。阳气主生长,故脉现升浮,所
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现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
之脉沉。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故《素问·脉要精微论》
云:“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
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
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仲景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
然。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
未遂沉;沉者,降之极。”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
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肺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气为血帅,血随气
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现于此,所以独取气口,
可察五脏六腑。故《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
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
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
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三焦、心包均属
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
阳。”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属性不同,故脉象亦异。浮取而
得之者,为腑脉,多现数象;沉取而得之者,为脏脉,多现迟象。所以
然者,阳外而阴内也。仲景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
为在脏,”即是此意。
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平阳秘,脉象调匀,不浮不沉。寸脉本
浮,一交秋冬,则现沉意;尺脉本沉,一交春夏,则现浮机。腑病则其
气不内交,故脉但浮而不沉;脏病则其气不外济,故脉但沉而不浮。
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五脏之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附之于胃气乃
能至。有胃气之脉,曰常脉。常脉之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来去从
容,细长和缓,有神有根,呼吸定息,脉来五至。肝脉弦,脉来软弱轻
虚以滑,端直以长。心脉洪,脉来浮大,来盛去衰。肺脉涩,脉来轻虚
以浮,来急去散。肾脉沉,脉来沉细以搏。脾脉缓,脉来濡缓,不疾不
徐,来去从容。如是者,均谓之常脉。得常脉者,为平人。
若邪气盛而精气衰,胃气败竭,四维失养,脉无胃气,则真脏脉独
现,或弦,或钩,或毛,或石,且均坚硬不柔。真脏脉现,病多危笃,
难以救挽。所以然者,脾胃为后天之本,四维之母,母气亏败,子气必
虚,故脉现真脏。脉以胃气为本,故前人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
死。
细脉为肾之本脉,濡脉为脾之本脉。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后天
之气旺,则脉现细濡。换言之,细濡脉为有胃气之脉,亦即常脉,所以
平人之脉均现细濡之象。脉现细濡,虽病也较易治,预后亦佳。若先天
之气衰,则脉之细象不显,若先天之气绝,则脉之细象不现。若后天之
气衰,则脉之濡象不显,若后天之气绝,则脉之濡象不现。脉不现细濡
即是无胃气之脉,真脏之脉,多属危候,或为不治之症。
五脏之脉,心肺均浮,肝肾均沉,脾胃居浮沉之间。所以然者,心
肺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肾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肾
为阴中之阴;脾胃居中,处阴阳之间,阳浮而阴沉,故其脉居浮沉之
间。人身之阳主潜降,阴主上承,故阳脉虽浮,而内含降意,所以浮而
微沉,阴脉虽沉,而内含升机,所以沉而微浮。沉而微浮,所以阴不下
走,浮而微沉,所以阳不上越。若寸脉但浮而不沉,为阳气上逆,而不
下交于阴,若尺脉但沉而不浮,为阴血下陷,而不上交于阳,则水火分
离,上热而下寒,诸症丛生。升降阴阳之权在于中土,土气冲和,则脾
土左升,肝肾亦随之温升,而化清阳,胃土右降,心肺亦随之清降,而
化浊阴。阴阳交济,所以寸脉浮中而有沉意,尺脉沉中而含升机。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而胆随胃降,木气畅
遂,而不郁滞。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内外感伤多因土虚不能
达木,致使木气郁遏,疏泄不遂,乘其所胜,侮所不胜,变化乘除,百
病丛生。
木邪横侵,克伐中土,则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两关之脉
则现大象。肝脾郁而不升,则大脉现于左关,胆胃滞而不降,则大脉现
于右关。戊土不降,碍甲木下行之路,胆木势必逆升,化生相火;火性
炎上,而刑肺金,肺金被刑,清气郁蒸,而生上热,致使肺失清肃降敛
之常,则右寸脉大。己土不升,碍肝木升发之路,生意抑遏,势必下
陷,癸水澌寒而不温,则左尺脉大。肺金上逆,而不降敛,致使君火失
根而上炎,则左寸脉大。肝木下陷,而行疏泄,致使相火陷泄而不藏,
则右尺脉大。
大为有余之象,有余则病,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大则病
进。”黄元御曰:“大则病进,正虚而邪旺也。”《素问·评热病论》
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进则正气必虚,虚则脉当现不足之
象,故于大脉有余之中当现不足之意。若能知此,则脉理之精蕴可得之
矣。
概而言之,两寸关大者,为浊阴上逆而上热作;两尺关大者,为清
阳下陷而下寒生。两关寸大者,为气滞而不降;两关尺大者,为血瘀而
不升。右关寸大而滞者,为肺胃气滞不降。右关寸大而弦短者,为甲木
克伐戊土,胆胃气滞不降。左关尺大而涩者,为肝脾郁而不升。左关尺
大而弦长者,为乙木克伐己土,肝脾郁陷不升。左关尺、右关寸大者,
曰格,系脾陷而胃逆,上热而下寒之诊。右关尺、左关寸大者,曰关,
系肺气虚弱,不能清肃降敛,致使心火无制而上炎;金弱不能制木,乙
木旺而行其疏泄,下陷水中,冲动相火,致使三焦相火不密,而陷泄于
膀胱;甲木过旺,化生相火,上逆而重刑肺金。仅现寸脉而关尺脉不
现,为阳气上脱;仅现尺脉而关寸脉不现,为阴精下竭。上脱下竭均为
阴阳离决之诊……更参脉之稍大、略大、略显等微细之别,以察邪正之
消长,病势之浅深。
寸、关、尺三部脉之大小,以中取得之。
(一)浮脉、沉脉
浮取而得之者,谓之浮脉,属阳,主表。沉取而得之者,谓之沉
脉,属阴,主里。
心肺居上,属阳,主表,所以心肺之脉俱浮。心脉浮而大散,肺脉
浮而短涩。肝肾居下,属阴,主里,所以肝肾之脉俱沉。肾脉沉而濡
实,肝脉沉而牢长。脾居阴阳表里之间,所以其脉不浮不沉。故仲景
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难经》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
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
阳盛则脉浮,阴盛则脉沉,因阳盛于表,阴盛于里也,所以浮沉可
以察表里,不可以定阴阳也。《难经》云:“关以前者,阳之动
也。”脉当现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余为溢,
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现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
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阴乘阳位,则浊气上
逆,故上溢于鱼;阳乘阴位,则清阳下陷,故下覆于尺。溢者,浮之太
过,而曰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所以现浮脉不可以定为阳
盛,现沉脉不可以定为阴盛,当以虚实别之。浮取损小,沉取实大,为
阳虚于表而实于里;沉取损小,浮取实大,为阴虚于里而实于表。昼阳
而夜阴,所以脉现浮大,其病昼重夜轻,甚则昼死,脉现沉小,其病夜
重昼轻,甚则夜死。
(二)迟脉、数脉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者,谓之迟脉,属阴,主脏。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者,谓之数脉,属阳,主腑。
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之间,润以太
息,而脉五动,谓之平脉。过则为数,不足为迟。脏阴而腑阳,故数则
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所以仲景曰:“数为在腑,迟为在
脏。”然迟数可以察脏腑,不能定寒热,因迟脉不尽为寒,数脉不尽为
热,当参脉之虚实而定病之寒热也。《伤寒论·辨脉篇》云:“趺阳脉
迟而缓,胃气如经也。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
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所以缓迟者,寸口之常脉,
不可以为寒也。又云:“病人脉数,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其
汗,令阳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所
以脉虚数者,为阳明戊土之虚,未可以为热也。
数之极曰至,迟之极曰损,皆为危殆之脉。《难经》云:“一呼再
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
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
绝,此损之脉也。”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而数者多。所
以然者,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现疾数。概而言之,一息脉七八至
以上,多不可救挽,若一息十至以上,为死期迫近之诊。虚劳之家,最
忌数脉。
(三)滑脉、涩脉
脉来流利,如盘走珠者,谓之滑脉,属阳,主肝。脉来艰涩,如轻
刀刮竹者,谓之涩脉,属阴,主肺。
肝主升发,升发为阳。肝藏血,血属阴而抱阳。滑者生长之象,故
滑脉属阳,主肝,为血盛气虚之候。肺主收敛,收敛为阴。肺藏气,气
属阳而含阴。涩者收藏之象,故涩脉属阴,主肺,为气盛血虚之诊。故
仲景曰:“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
此名阴也。”
脉涩为气盛血虚,气盛则血病,脉滑为血盛气虚,血盛则气病,所
以滑脉、涩脉非为常脉,而系病脉。故仲景曰:“脉有弦、紧、浮、
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寸脉应滑,而尺脉应涩。肺脉之涩者,尺脉之始基;肝脉之滑者,
寸脉之初气。尺脉应涩而反滑,则精遗而不藏;寸脉应滑而反涩,则气
滞而不通。寸脉滑甚,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脉涩甚,则肝木不升而
淋痢作。
但脉滑不尽为血盛,脉涩不尽为气盛,当参脉之虚实而定气血之盛
衰也。内伤杂病,脾湿重者,脉多现涩象。气盛之脉多现滞象。妊娠脉
滑为平脉。脉现虚滑多系气虚血弱。
(四)大脉、小脉
脉形大于常脉者,谓之大脉,属阳。脉形小于常脉者,谓之小脉,
属阴。
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寸为阳而尺为阴,故寸脉偏大而尺脉偏
小,是为常脉。但不可过大,亦不可过小,寸脉过大则上热,尺脉过小
则下寒。
然脉大不尽为阳盛,脉小不尽为阴盛。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
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
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阳衰土湿,阻阴阳升降之道路,水火不
交,火炎而金砾,则脉现关寸浮大,水寒而木郁,则关尺浮大。肺金失
敛,肝木疏泄,所以半产漏下,亡血失精。若以为阴虚,投以滋润,土
败则命殒。所以此虽为脉大,非阳盛也,上虚热而下真寒也。仲景
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此为欲解也。”邪退正
复,则脉微小,所以小脉不尽为阴盛也。
概而言之,木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阳泄则上热而下
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劳伤虚损最忌脉浮大,为阳根下断,浮越无
归,将死之候。故黄元御曰:“大则病进,小则病退。小脉未可以扶
阳,大脉未可以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五)长脉、短脉
脉形首尾端直,超过本位者,谓之长脉,属阳。脉形首尾俱俯,不
能满部者,谓之短脉,属阴。
木火为阳,肝属木而心属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滑而长。金
水为阴,肺属金而肾属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阳进则气
治而脉长,阴进则气病而脉短,故细濡而长者高寿,粗促而短者夭亡。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病多发于阴进而愈于阳进,不欲脉短,而欲脉
长。
但脉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木为中气之贼,木愈郁而气愈
盛,脉也但现肝脉之长,不现肺脉之短。所以然者,肝喜条达,而百病
之起多因肝木郁滞,生意盘郁,而克脾土,是以肝气愈郁而脉愈长。木
郁则夹水而贼土,合火而刑金,故但现肝脉之长,不现肺脉之短。金虽
克木,然病则木反侮金者多而金能制木者少。水土温而根本暖,则肝木
条达,水寒土湿,生意不遂,木郁而现肝脉之长。肝为五脏之贼,因于
水寒土湿,木郁而克土刑金,变化乘除,而致五脏之病也。溯其源,多
缘水寒土湿也,内伤杂病尤是。
(六)缓脉、紧脉
脉来从容和缓,一息四至者,谓之缓脉,属阳,主脾胃。脉来紧
急,如牵绳转索者,谓之紧脉,属阴,主肾,主寒,主痛。
脾为己土,属足太阴;胃为戊土,属足阳明。土居中央,万物所
归,为后天之本。土为四象之母,具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热,含金水
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所以脉来从容和缓,刚柔相济,是为
缓脉,亦即平脉。病人脉来和缓,为邪退而正气渐复之诊,虽苦而无
危。
脾阴而胃阳。《伤寒论·辨脉篇》云:“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
也。”又云:“卫气和,名曰缓,营气和,名曰迟。”又云:“寸口脉
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又云:“缓则胃气实,谷消而水
化也。”《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
胃缓也。”是缓者,胃气之外现也。
肾为癸水,水之气寒。寒为冬之气,冬时寒盛,冰坚地坼,故寒则
脉来紧急,如牵绳转索,是为紧脉。紧脉主寒,寒有内寒、外寒之分。
《伤寒论·辨脉篇》云:“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
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
也。”此内寒之紧也。又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此外寒之紧也。紧脉主痛,痛有内寒之痛,外
寒之痛。《伤寒论·辨脉篇》云:“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
浮为肠满,紧为腹痛。浮紧相抟,腹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
下。”此内寒之痛也。又云:“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此
外寒之痛也。
概而言之,阳盛则脉缓,阴盛则脉紧。缓则生热,紧则生寒,寒愈
盛则脉愈紧,热愈盛则脉愈缓。所以然者,阳性发泄而阴性闭藏,发而
不藏则脉缓,藏而不发则脉紧。
(七)石脉、芤脉
脉来沉实,按之坚硬如石者,谓之石脉,属阴,主阳虚肾寒。脉来
浮沉俱现,中诊独空,如按葱管者,谓之芤脉,属阳,主血脱气散。
阳体虚而阴体实,阳虚不蛰,水中无气,凝聚沉结,则脉来外虚内
实,按之坚硬如石,是为石脉。冬月天寒地冻,脉也应之,而现沉实之
象,故脉来沉缓较石为平脉。石多缓少,为肾病,但石不缓,则病危
笃。《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
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
无胃曰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
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
辟如弹石,曰肾死。”坎中之阳,生气之原,阳根下蛰,温暖和畅,而
吐阳魂,生气充旺,则脉来柔弱冲和而主生;阳根下断,坎中澌寒,阴
魄徒存,生气竭绝,则脉来坚硬如石而主死。所以《老子》云:“柔弱
者,生之途,坚强者,死之谓。”所以现石脉者,多系沉寒积冷也。
阴体实而阳体虚,阴血脱亡,火中无血,消减浮空,则脉来浮大。
外实内虚,如按葱管,是为芤脉。脉芤为营血亡脱,血中温气随之亦亡
之候。《伤寒论·辨脉篇》云:“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
血伤。”又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
虚,虚寒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
云:“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离中之
阴,收气之原,血为阴而生于阳,阳生则火化,故温暖和畅,而吐阳
魂。阳虚血寒,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浮空洞,收气竭绝,故阴血凝
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所以现芤脉者多系营伤失血,而血中温
气亦亡之候。
脉现石芤均属正虚。石为阴寒,纯阴无阳,芤为阴血虚而致阳气亦
虚。
(八)促脉、结脉
脉来疾数,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之促脉,属阳,主阳盛热
实。脉来缓慢,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之结脉,属阴,主阴盛气
结。
阳性清虚而阴性重浊,阴阳不相交济,阳盛而阴不能相济,所以脉
现促象,阴盛而阳不能相济,所以脉现结象。故仲景曰:“脉来缓,时
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脉促,
阴盛则脉结,此为病脉。”
阴阳之性,旺则清虚,虚则滞涩。旺而清虚者,犹清空而无障碍,
所以脉象不结;虚而滞涩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现结象。阳结则蔼
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所以仲景
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
也。”
惊悸之家脉多现促结,因其阴阳不相交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
金水,阳虚则惊,因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所以脉现结象。阴虚
则悸,因金水上虚,阳气升泄而不敛,所以脉现促象。
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
脏腑阴阳独盛而气结,脉必应之,而现结促之象。
概而言之,促脉主阳热盛实,结脉主阴盛气结。然脉促而无力且小
者,为虚脱之象,非为阳盛;脉浮而数,不能食,不大便,虽曰阴结,
然系阳热盛实,非为阴盛。
(九)弦脉、牢脉
脉来端直以长,状如弓弦者,谓之弦脉,主肝,主痛,主寒,主痰
饮,主疟疾。脉来实大弦长,沉取尤甚者,谓之牢脉,主肝,主阴寒内
实。
弦为生长之象,肝应春而性升发,所以肝之脉弦牢。《素问·玉机
真脏论》云:“春脉如弦。”《难经·四难》云:“牢而长者,肝
也。”所以弦牢者,肝家之脉,非病脉也。然弦牢之中,当有濡弱之
象,则肝不病;但现弦牢,而无濡弱之象,是无胃气,则肝病矣。《素
问·平人气象论》云:“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
平。”又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
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
不得胃气也。病肝脉来,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
张弓弦,曰肝死。”新张弓弦者,弦牢之象,脉来细劲,如循刀刃,全
无柔和之象,即肝之真脏脉也。
里湿支饮,抑遏肝木,则脉现弦象,故仲景曰:“支饮急弦。”疟
属足少阳胆,足少阳胆与足厥阴肝互为表里,所以疟疾脉弦,故仲景
曰:“疟脉自弦。”弦又主寒,仲景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
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又曰:“脉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
也。”弦又主痛,仲景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小
建中汤主之。”寒邪束闭,肝木郁迫,则脉现牢象,故仲景曰:“寒则
牢坚。”牢脉多主阴寒坚积,为邪实之候。实在气分者,如疝气牵引腰
脐少腹作痛;实在血分者,如癥瘕积聚,有形之痞块。
概而言之,脉现弦牢多为木气郁遏之太过,阴阳之盛旺。间有失血
而现牢脉者,为危殆之象。
牢脉、革脉均现弦大,以其有力、无力以别之。牢脉弦大有力,革
脉弦大无力。
(十)濡脉、弱脉
脉来虚大,如绵之软者,谓之濡脉,为阳虚之诊。脉来虚弱,软而
无力者,谓之弱脉,为阴虚之候,均系肝肾生意之不足。所以然者,木
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达,固赖土气以达之。土气不升,亦赖木气以
升之。冬令蛰藏,水冰地坼,一得春风鼓荡,则闭开蛰起,万物生荣,
所以木能克土,而亦能扶土。肝木之生意,实为脾阳之左旋而升发,生
意不足,肝脾之清阳不能升达,则肝脾俱病。《素问·平人气象论》
云:“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伤寒论·辨
脉篇》云:“肝者,木也。其脉微弦,濡弱以长。”肝病自得濡弱者
愈。是濡弱者,肝之本脉,非病也。然濡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则肝
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肝病矣。《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
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端直以长者,弦牢
之意也,非但濡弱无力也。
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气藏于肺,血藏于肝。《灵枢·决
气》云:“脾藏营,肝藏血。”是肝脾者,营血之源也。濡弱则营血衰
少,故仲景曰:“诸濡亡血,诸弱发热。”又曰:“伤寒脉濡而弱,不
可汗下。”血汗同源,脉现濡弱为夺血气脱之候。夺血者勿汗,所以脉
现濡弱,不可发汗。
概而言之,脉现濡弱为肝肾生气不足之象,气血虚弱之候。
弦牢为刚,濡弱为柔。刚则木气太过而为病,柔则木气不及而为
病。刚柔相济是为常脉,刚柔不济则为病脉。察其刚柔之多寡,则知脏
腑之安危,所以《太素脉法》云:“细濡而长者高寿,粗促而短者夭
亡。”
(十一)散脉、伏脉
脉来浮散满指而不聚,重按则无,来去不明,漫无根蒂者,谓之散
脉,主元气离散。脉来沉潜,推筋着骨始得,聚而不散,甚则伏而不起
者,谓之伏脉,主邪闭、厥逆、痛极、积聚。
阳性浮散,阴性聚伏,但现浮散、但现聚伏均为病脉。散者,气泄
而不藏也,散而不聚,则心病。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
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散聚之权则在于关。其散
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若关辟而不阖,则散而不
聚,脉现散形,则虚阳外越,气血脱亡在即,精神飞走不远,所以散脉
为病家之大忌。散脉现于寸,虚阳尚未拔根,犹可救挽;散脉现于尺,
则系微阳拔根,绝无生望,为元气离散之候。故仲景曰:“伤寒,咳逆
上气,其脉散者,死。”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伏而不起,则肾病。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
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
则在于关。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若阖而不
辟,则伏而不起,脉现伏象,而病沉寒积冷,积聚癥瘕,停痰宿水,故
仲景曰:“沉潜水蓄。”沉潜,即伏之变文也。
概而言之,散脉主气血耗散,脏腑气绝,纯属虚候。伏脉主阴阳潜
伏,邪闭不通,虚实兼见。邪闭迫正,正气不伸,脉现伏象,是为阳
伏。阴盛阳衰,四肢厥逆,脉现伏象,是为阴伏。脏气相并,经脉痹
阻,脉现伏象,主暴厥暴痛。寸口、太溪、趺阳之脉均伏而不起,为阴
阳离决之候,主死。
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
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若诊得一气之欲伏,则知一
经之将病,故仲景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
(十二)动脉、代脉
脉来滑数,现于关部,其形如豆,上下无头尾,厥厥动摇者,谓之
动脉,属阳,主痛,主惊。脉来动而中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不相
连属者,谓之代脉,主脏气衰微,主邪遏正气。
脾胃之脉,应于关部,关为阴阳之枢机。阴自此升而为阳,阳自此
降而为阴。阴升于寸,则顺其上浮之性;阳降于尺,则顺其下沉之性。
气机畅遂,故脉平而不动。若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
弱而不能降,则阴阳郁勃于关部,欲发而不能,故脉现于关部,动而不
宁。故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若数脉现于关上,上下无头
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郁勃之久,阳盛而动于关上,
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故仲景
曰:“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动现于土位,致使木气盘塞而不
达,甲木不降,胆气悬虚则神惊,乙木不升,郁陷冲击则疼痛。故仲景
曰:“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阴阳郁,故动则为痛。
呼吸乃气机升降之征。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吸呼之间。呼则
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吸呼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
十动内,可以候五脏之气。中气健旺,阴阳顺接,气不中歇,所以脉平
而不代;中气虚败,气中歇而不续,故脉亦断续不连,而现代象。一脏
无气,则脉五十动内即现一代象。五十动内,代止次数越多,无气之脏
也越多,病也越重,甚者死期在即。故《灵枢·根结》云:“一日一夜
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
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
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
无气,与之短期。”然伤寒心动悸、惊恐、跌仆损伤、剧痛、风证等脉
代,系因正气为邪气所遏不能伸;脉气不相顺接使然,非为脏气衰微之
危候。
(十三)滞脉、浑脉
脉来壅滞不利,现于寸关,其象似涩者,谓之滞脉,属阳,为气滞
不降之候。脉来含混不清,寸关尺、举按寻同等,如循炙脔者,谓之浑
脉,属阴,为血瘀浑浊之候。
心、肺、胆、胃之气滞而不降,则脉多现滞象,胸痹、痰饮、咳
嗽、胆胃气痛等均属之。内外感伤久而不愈,致成痼疾,或横暴之疾,
血瘀浑浊则脉可现浑象。见此脉者多系危候,或系不治之症,诸如败血
症、高血压、癌症等均可现此脉象。
脉乃脏象之外观,病变之根本,故黄元御曰:“脏腑深不可见,以
脉察之。”为医者若能精于脉理,熟于脉法,诊脉之细濡与否,三部大
小及其所主,诸脉之所主,三部九候、人迎趺阳之所得,望其神色形
态,闻其声音气味,问其所苦所欲,则病之因由机制,阴阳、表里、寒
热、虚实、经络、脏腑之所属,邪正之消长,病情之浅深,病势之顺
逆,治疗之难易,预后之善恶可得而知之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中梓《诊家正眼》脉象学习
太素脉诀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3)
诊家枢要
诊家枢要(滑寿)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