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报特约撰稿人 许建良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存在不知道的行为,最高;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乃是瑕疵和缺点。所以,圣人没有忧虑和担心,就在于他担忧自己的缺点。正因为时时担忧自己的缺点,所以就不存在任何可以忧虑和担心的东西。

  【述论】作为强势的先前经验,对人具有自然的不可抗拒性,在这样的境遇和氛围里,反而容易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过分依赖这种陈式经验,只能使人走向机械呆板的道路,完全听任于自己以外他者的声音,而忘记了自己独特的境遇和条件,忘记了自己本身的独特和无法重复性,这样的结果无非限制人思维的发展。

  毋庸置疑,老子敏锐地看到了陈式经验给人带来的弊病和灾难,试图通过强调直接经验重要性的手段来达到对陈式经验的淡化和消解,从而重新找回迷失的自我。就“知”而言,作为“无模式”家族成员之一的“无知”,显然是老子的重要概念。

  不过,在老子的心目中,追求这种“无知”需要洞察力,获得洞察力的最大障碍是,人在具体的境遇里,无法搁置先见之“知”。在此,老子又以“不知”的“不形式”来加以辅助,老子把了知“不知”作为实现“不病”的根本途径。可见,在生活实践的连续域场里,采用“不知”的行为之方,是多么重要啊!当然,“不知”自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不以先见、陈式之知来完成自身的认知,或者掌控自己的认识,这是远离先见而保持个人真正认识问题洞察力的最佳选择,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途径;真知的获得与否,是人能否在创造的征程上起航的先决条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教诲我们:“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68章)。

  许博士

  《道德经》读正讲堂
(责任编辑:Newshoo)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掌握了自然规律却仍表现得好象一无所知,这是最上乘的做法;明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却自以为全明白了,就会遭致困难和祸害。只有预先防范,谨慎地避免,才不会有病患疾厄。圣人没有灾难、祸患、疾病,正因为他小心谨慎地预先防范,所以永远不会招来祸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不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第二种是对目前似乎比较完善的现状不满足,而求进一步的“知”。

  

  无论哪一种,都是虚心的态度。《道德经》中最讲究的就是这个“虚”,“虚”才能纳物、容物而变得丰满,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获得长进。其实就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道理。

  

  “不知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很明白的那个状况。得了一鳞半爪的知识就以为什么都知道了,这是“小器易盈”的表现。所以老子认为,这才是一种“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病病”,就是担心得“病”而谨慎地预防的意思。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预防疾病才能避免疾病,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这里并不仅仅讲的是肉体的疾病,而是心理认知上的“疾病”。

  

  从“知”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是处在“无知”和“知”之间,无非有的人靠“无知”更近,有的人相对靠“知”更近一些。但无论那种人其实都同时存在着“知”和“无知”的两面性。

  

  承认自己“无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肉体上的疾病,一般人都会正视它,及时去治疗;而了解自己心理认知上的疾病,就属于“自知”的范畴了。“自知”——发现自己的不足是需要智慧的,进一步承认不足并改进自己的缺陷——“自胜”是要有勇气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病病”,就是不断地“自知”和“自胜”的过程。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对于“圣人”而言,由于他遵循“道德”,所以他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已经比一般人高明很多了。他不会去犯普通人常见的错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可以不犯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病病”——担心犯错误所以谨慎地预防。

  

  对待可能出现的错误,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其实就是个不断自省自律的过程。要用普通人寻找宝藏的心态和方法去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接受外来的批评和内在的反省来找到潜在的祸患,不断地“静之徐清”和“动之徐生”,在动静之间不断消除自己的缺陷而使自己不断提升,不断地接近于“道”。这就是“病病”。

  

  只有这样的“病病”,才能“不病”。“圣人”的“不病”就是以不断地主动“病病”为代价而取得的。

 


 
我对“病病”的理解是“病就病呗,允许有病,接纳有病,尊重有病,喜欢有病,欣赏有病,爱上有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释微》——第七十一章
每日一段善知识:老子论坎离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帛书《老子》通释之“知不知”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七十一章 原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