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官皇后:花不知人瘦(二)
上官皇后:花不知人瘦(二)
标签:西汉上官皇后霍光2013-06-24 13:01 星期一
(三)幼女为后开新史
上官氏名字不详,小说电视剧中喜欢叫她作上官小妹,想来也是怜她年幼罢了。如若她仅仅是如小妹一般温婉和善,恐怕也不至于能安然活到五十来岁,故而我们还是叫她上官氏吧。
昭帝始元年某一天,左将军上官桀偕自己的儿子上官安来到大司马霍光的府邸上。一来上官桀和霍光都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二来,霍光的长女嫁给上官安为妻,故而这两家姻亲位高权重,表面上来往也算是密切。
这次自然不是简单地串门闲聊,上官桀首先开门见山,说明来意:“今朝中局势稳定,界外也十分平静,大将军是否觉得可以为皇上考虑中宫择后?”
昭帝虽登基,不过才十二岁,这么早为他选定皇后人选,看来上官家有进一步增强权势的企图。念及此处,霍光历来谨慎,便故作客套了一番:“如此也好。如果有贤良女子,送入宫中,也是一件美事。只是不知何处有适合人选?”
上官桀自然是胸有成竹:“小儿上官安之女,可为合适人员。更何况,她更是大将军的外孙女,如若坐镇中宫,于大将军也是有利无害。”
得知实情后,霍光大怒,正色道:“左将军此话有失偏颇。既然先帝信任你我,临终托孤,然则今日册立皇后乃国家大事,此等大事怎可假公济私?更何况小孩子才五六岁大小,此番进宫,于情于理都不合,选后大事怎可如同儿戏?”
霍光此话让上官氏父亲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只得灰溜溜打道回府。然而,并不能说霍光有多么义正词严,如周公再世,其实,霍光这番话不过只是一番推辞罢了。
当时除去几位托孤大臣,朝中拥有实权的并不算太多。而在外有燕王刘旦手握兵权,不过如若贸然进京,尚需时日。因此,最为炙手可热的便是霍光和上官家。上官桀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希望将孙女送入宫中,一方面可以达到和霍光权力平衡的局面,一方面也可以扩张自己的地位,毕竟,上官氏是上官安的女儿。霍光之所以反对,并不是因为上官氏年幼,而是怕重蹈吕氏家族的外戚之祸。另一方面,也有害怕上官家得势,夺取自己部分权力。
上官桀父子虽在霍光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不过权力这种东西,就像鸦片,会让人越来越上瘾,如若毒瘾不能得到满足,必然会想方设法去加以满足。因此,上官安发现了一条好途径,准备好厚礼和名帖,前去门客丁外人家求见。
这丁外人是何许人?无他,不过是盖长公主的相好。这盖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即昭帝长姐。丁外人素来仪容俊美,与人为善,在投入盖侯府上为门客时,就颇得盖长公主的好感。盖长公主老公盖侯一死,两人便公然姘居。
而昭帝即位后,霍光考虑皇帝尚且年幼,生母赵婕妤已死,便请长公主入宫照顾小皇帝,而丁外人自然也是跟着长公主出入宫中。
上官安见过丁外人,又是厚礼又是权力诱惑,劝说丁外人向长公主说情,让上官氏顺利入宫。“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于足下。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忧不封侯乎!”
丁外人自然大喜,这枕头风一吹,长公主焉有不答应的道理?随即便由长公主做主,召上官氏入宫,封为婕妤。而在霍光这一方面,由于这桩婚事是长公主出面,霍光不便驳斥,而且好歹上官氏也是自己的外孙女,故而答应上官氏入宫。
次年春三月,上官婕妤被册封为皇后,大赦天下。而此时的昭帝才十二岁,上官氏才六岁,还真是一对匹配的年幼夫妻。
(四)亲家相煎只为权
至此,上官父子算是达到了目的,上官安“以后父封桑乐侯,食邑千五百户,迁车骑将军”。有来有往才能保持在政界的长盛不衰,故而上官父子开始向霍光举荐丁外人,说他可封为侯。
然而霍光依旧是油水不进,以高祖在世所遗下的“不功不得封侯”为由加以拒绝。考虑到霍光的古板,上官父子便后退一步,希望授予丁外人光禄大夫之职,而霍光依然是不予答应,认为丁外人无功无德,不足以封官加爵。
《汉书》中还有记载:“桀妻父所幸充国为太医监,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冬月且尽,盖主为充国入马二十匹赎罪,乃得减死论。于是桀、安父子深怨光而重德盖主。”一边是柴米不进的霍光,一边是积极抛来橄榄枝的长公主,自然孰亲孰疏一分而明。
由此,上官家和霍光表面交好的情状便逐渐破裂,两家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而面对霍光的不合作软暴力行为,上官父子自然是选择和长公主丁外人抱成一团。
此外,朝中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也由于霍光没有给自己的亲戚官位,方便自己安插朝中势力而心生怨恨。再者,桑弘羊属于以理财起家,他制定了盐铁专卖,在国用大增的武帝朝自有大用,而到了昭帝朝,因为要求“养民”来缓解武帝的“海内虚耗”,桑弘羊自然是进入雪藏阶段。面对霍光的阻碍,桑弘羊这种政治失意者自然是选择和上官家等人达成联盟。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燕王刘旦,争夺帝位失败,自然是和他们结为盟友,以伺机发动政变。
这些盟友们的统一战线一旦建立,便发生了我们上面看到的桑弘羊诬陷霍光一幕。
而霍光的举动呢?就像郑伯克段一样,将于灭之,比先使其骄之。故而,暂且得势后的上官桀父子,父凭女贵,越发不法,尤其是上官安:“日以骄淫”。甚至是在一次宫廷酒会上,他竟然“受赐殿中,出对宾客言:‘与我婿饮,大乐!’见其服饰,使人归,欲自烧物”。在个人品行方面,上官安仿佛是穿越到了五胡乱华的时代,“醉则裸行内,与后母及父诸良人、侍御皆乱。子病死,仰而骂天。”
此刻的上官桀父子并为将军,皇后又是自己的亲孙女,故而有了和霍光分庭抗礼的想法和趋势。这人脑袋一发热,便容易谋划不周。
本来桑弘羊等人罗织罪名准备将霍光下狱之罪,却不料昭帝年少聪颖,拆穿了他们的阴谋。
因此,上官桀夫妻害怕夜长梦多,阴谋败露,便自乱阵脚,干脆想一不做二不休,杀了霍光,再废昭帝,拥立燕王刘旦。其实刘旦刘弗陵谁做皇帝对长公主而言,其实并无直接的利害关系,只可惜丁外人这枕头风一吹,长公主也色迷心窍同意了这一计划。
却不料中途计划暴露,霍光先下手为强,连夜进宫禀告昭帝,次日邀请上官桀父子到丞相府田千秋府上共商大事,这两父子还以为是赴宴,兴冲冲而来,却等来田千秋一句:“将叛贼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拿下,就地正法!”
可怜这傻乎乎的俩人,还没弄清楚来龙去脉便做了刀下之鬼“诏丞相部中二千石逐捕孙纵之及桀、安、弘羊、外人等,并宗族悉诛之”,而那炙手可热的长公主也畏罪自杀,而那有勇无谋的燕王呢?“旦以绶自绞死,后、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馀人”——一场政变,最终也血腥划上句号。
而对于远在深宫之中的皇后上官氏而言,按理说这谋反之罪应是株连九族,她这个小皇后的身份,不死也应该被废。然而刘弗陵却手下留情,认为九岁大的孩子尚不懂事,又未参与同谋,远在深宫之中,又是霍光的外孙女,不忍加罪。故而,上官氏这一皇后位子却还安安稳稳。
按理说,昭帝此举也有安抚民心的作用,毕竟,上官氏还是霍光的外孙女。此刻,霍光还是一座大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官家本是顶级的好日子,女儿做了皇后却落个灭族之灾,太贪了!
一个15岁的小姑娘,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奶奶,做了太皇太后的
她6岁封为皇后,在争权夺利中始终稳坐后位
为何汉武帝钦命的四个顾命大臣只霍光,金日磾青史留名?
汉昭帝的上官氏,六岁成为皇后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汉昭帝最终处死了他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