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李商隐的一首诗,首句一问一答尽显惆怅和无奈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入了牛、李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公元852年他随着柳仲郢入蜀,而他的妻子则留在了长安,于是在一个大雨之夜写下了这一首思念妻子的诗。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时刻,听着夜色中时紧时慢的雨声,旅居异乡的人总是容易思绪万千,更加容易思念亲人。诗的第一句起笔就以“君问归期”来启下,当时的诗人正滞留在巴蜀一带,自己不能确定归期,在一问一答中尽显惆怅和无奈。于是羁旅之愁、思乡之苦,在巴山连绵的夜雨交织成片,涨满了秋池。诗开头即以“君”直呼对方,设想妻子在思念自己,并询问归期。在古代诗词中叙写相思之情时,往往不直接写自己是多么思念对方,而是反过来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第一句看似平淡,却在其中注入了深情,耐人寻味。

“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不仅写了天上降下大雨,还写了地上的积水,让人倍感孤独和凄凉,内心也波涛汹涌。“涨”的又何止是“秋池”呢?还有诗人心底对妻子不断增长的思念。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着深切的情意。

最后两句是在孤寂之时,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于未来,当自己返回故乡后,就可以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至于蜡烛都结出了蕊花。但他们依然有说不完的话,极尽可能的抒写重逢后的喜悦。

这首诗语言朴素流畅,深婉缠绵,叠词叠句构成回环往复的音节,意蕴荡漾无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的一首诗,首句一问一答尽显惆怅和无奈!
《夜雨寄北》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商隐最经典的情诗,一问一答透出无限思念,为课本中的必背名篇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李商隐最深情的一首诗,构思新巧,语短情长,令人百读不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