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桂花诗画欣赏:画阑开处冠中秋

桂花双兔图(齐白石) (图源网络)


桂花诗画欣赏:画阑开处冠中秋
——“十二月花神”诗画谈之七


     八月的两个节气是“白露”和“秋分”。白露,乍寒的水汽在树叶上凝成白色的露珠,故名。秋分,同春分一样,太阳位于赤道上方,昼夜等长,不过从秋分起,北半球将昼短夜长。八月仲秋,桂华秋色,皓月长空,民间 称八月为“桂月”,桂花理所当然成为八月之花的盟主。
     耐人寻味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咏梅咏菊的诗篇不少,而专门歌咏桂花的诗篇却不多见,或许因为桂花不像梅花、菊花那样鲜艳美丽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感于此,特地写了一首《鹧鸪天》词,为桂花鸣不平。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女词人一反她那委婉笔调,满怀豪情地唱起了桂花之歌。她赞美桂花,高唱入云。同时,责梅嘲菊,评骘古人,慷慨雄辩,议论风生,在漱玉词中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寥寥十四字,为桂花传神写照,表现了三秋桂子的独特风韵。桂树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蕊小不显,“暗淡轻黄”,写桂花不以明艳照人的光采和浓丽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然而,它秉性淡雅温柔,象一位恬静的淑女,自有其动人之处。“情疏迹远”,写桂树生高山而独秀,无杂树而成林的特性。不过,词人把桂花人格化了,赞美她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长留人间。从“咏物”来说,这开头两句写桂花,可以说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更妙的是,这两句看是咏桂花,又似咏人,似在歌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语意蕴藉,耐人寻味。
     词共九句,除开头两句描绘桂花的形象外,下面的文字全是词人对桂花纵情的礼赞。“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词人为“暗淡轻黄”的桂花争辩说:何必偏要追求姹紫嫣红的颜色呢?象桂花那样淡雅而幽香,自然是花中第一流了!词人笔致倜傥潇洒,一个“何须”,就把以“色”媚人、争姿斗艳的群花一笔抹倒。再一个“自是”,理所当然地把默默流芳人间的桂花推为花国之冠。桂花之所以能冠绝群芳,就在于它特有的一种浓郁的幽香。所以,紧接着,词人便极力渲染桂花的芳香为众花所不及,就连花中佼佼者——梅花、菊花,都不得不低下了头。“梅定妒,菊应羞”,不敢与桂花争衡,在中秋时节众多盛开的秋花之中,桂花独占鳌头。
     “暗淡轻黄”的桂花,经词人如此赞扬,自然名冠群芳,身价百倍了。然而,为什么多少年来它总不像梅花那样为人们所推崇呢?词人认为,历史是不公正的。于是,她毫不客气地批评起古人来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赞美过许多名花珍卉,可是为什么偏偏把桂花给遗忘了?这位大诗人不是太缺乏情思了吗?这两句诗表现了李清照傲视千古、不可一世的心胸与豪情。清人沈曾植说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于此隐约可见。意味深长的是,这两句诗表面上批评屈原,实是感叹才志之士不为世用,隐寓着对上下几千年压抑人才的社会现象的谴责。
     这首咏桂词,是李清照偕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时所作。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赵明诚居住乡里约十年之久。他们攻书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暗淡轻黄”的桂花,和它那“情疏迹远只香留”的韵致,是何等相似啊!无怪乎李清照是那么由衷地喜爱桂花了。在她的心目中,桂花,正象征着一种清净恬淡而又富有意义的人生,象征着她的生命历程中这段平静而美好的艺术生涯。疏淡清雅的桂花,不正是使人看到词人自己倩影么!   


     “桂花双兔”是齐白石常画的题材。题图这幅《桂花双兔图》,为纸本设色立轴,右侧偏上款识一行十八字:“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八十三岁癸未春三月。”齐白石这幅桂花画,构图简洁,上密下疏,错落有致。
     画面上部用遒劲有力的篆书之笔画出枝干树叶,点缀黄色小花,枝叶相互穿插,多而不乱,错落有致。所谓“折枝法”为之,花枝横探斜倚、上下延展,姿态各异。青绿含黄晕染桂叶,浓淡相宜,墨气氤氲,枝叶间点缀淡黄桂花,似有暗香袭来。
     画面下部为桂下双兔,长耳短尾,一黑一白,浓淡适宜,相映成趣。白兔用干而浓的墨勾出轮廓结构,黑兔为较润的墨笔用没骨法画出。嬉戏中的两只兔子生动可爱,皆用笔简练,造型准确并富体量感,兔子眼睛和胡须细微之处尤见画家功力,显示出画家纯熟的笔墨技法和造型能力。
     画面右侧题跋和钤印平衡了画面,同时增强了整幅画的形式感,齐白石平生最为重视画面的布白,最善于运用大量的空白与极其简约的墨迹之间的对比来烘托作品效果,所谓“虚实相生”也。齐白石灵活运用了这一美学旨趣,此画无疑是画家晚年“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佳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往往被视为一种祥瑞之物。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历代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说。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与之相伴的就是桂花树与玉兔,齐白石的《桂花双兔图》,正是其中意象的含蓄表达。
     在中国近现代的画坛中,齐白石无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早年出身贫寒,做过木匠,备受冷遇,晚年才以卓越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画坛。齐白石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用深沉的爱为自然万物写照,给水墨画注入世俗的温暖。他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雅俗观,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他的画不像传统文人画那样高峻冷逸,而是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样情趣。这种雅俗共赏的审美取向使得齐白石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大家。




     注: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注:齐白石,原名纯芝,(1864~1957),字渭青,号兰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李清照宋词赏析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全词翻译赏析
李清照的一首经典咏物词,温雅柔和,最配她的气质,美得心醉!
李清照最经典的一首词,描写桂花的柔美,值得细品一番!
笔墨诗抄 |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