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母的功效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除烦,泻肺滋肾。
【功效特点】本品质润,苦寒不燥,沉中有浮,降中有升,上行清肺以泻肺火、润肺燥、除烦止嗽,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入于中可清胃火、除烦渴,治消渴病;下行能泻相火、滋肾燥,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
【功效作用】
1.清热泻火: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
2.润肺泻火: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3.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4.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5.泻肺滋肾:治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如知柏地黄丸。
【鉴别应用】
1.石膏与知母,皆能清胃热,但石膏清胃走而不守,偏于发散,知母清胃守而不走,偏于润燥。
2.知母与黄柏,皆能清热,但知母善清胃家实热,而黄善清下焦湿热。
【配伍应用】
1.配贝母:知母苦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贝母苦寒,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二者俗称“二母”,配伍应用,可育阴润肺,止咳化痰,对水亏火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用之为宜。一般多用川贝母。
2.配黄柏: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人肾,滋阴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黄柏入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二药合用,可增强其清泄相火、退热除蒸之效。《本草纲目》日:“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
3.配草果:知母性寒,能泻阳明独胜之热;草果辛温,燥脾祛湿,芳香辟秽。二药合用,寒热并施,能调理脾胃,清热透邪。
4.配石膏:生石膏辛甘大寒,质重浊,其性走而不守,善清胃家实热,为邪热进入阳明气分之要药,偏于清;知母苦寒质润多液,偏于滋。二者合用,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之效。
5.配栀子:栀子善能泻火清热除烦;知母苦寒而不燥,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二药配用,清热除烦,治心肺俱热、烦躁口渴、舌赤不眠。故云“知母得山栀则降火。”
6.配百合:百合宁心安神,润肺止咳;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二药配伍,一润一清,宁心安神,清热润肺。
7.配麦门冬:二药均为泻肺火、滋润肺阴之品。知母且能滋肾阴,泻胃热,麦门冬兼可养胃阴,相须为用,滋阴清热效力更强,常用于肺热伤津、燥咳痰少或无痰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精荟》:滋阴清热:知母
知母
知母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
一味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仙草”,能补肾、润肺!
一味药,灭三脏之火!上养肺阴,中补胃阴,下滋肾阴,乃药中慈母
清热解毒 黄柏知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