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二)

                                                  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二)

                                                           孙正聿

    第一, 谓“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
景。这个解释指明了“世界图景”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其一,世界图景是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而不是某种幻想的或玄想的图景,这是理解“世界图景”的唯物主义前提;其二,关于经验世界的图景,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在自己的表象和思想中所构成的世界图景,因而人的世界图景离不开构建它的概念框架。在对“世界图景”的理解上,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把人的“世界图景”混同于“自在的世界”,因而也就没有从人的概念框架方面去理解人的世界图景。对于这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正因如此,人们站在朴素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总是“忽视”了形成人的“世界图景”的“概念框架”,并因此也“忽视”了人们用以构成“世界图景”的“概念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也正因如此,人们往往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科学和哲学,用常识的世界图景去看待科学的世界图景和哲学的世界图景。
事实上,在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概念框架中,常识的世界图景与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既是有联系的,又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在常识的世界图景中,世界永远是经验的世界,超越经验的世界是常识所无法理解的。例如,在经验常识中,只能是形成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地心说”,而根本无法形成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这是因为,在人们的经
验中(每个人的一生的经验中和所有人的世世代代的经验中),每天都是“看见”太阳从地球的东边升起,又在地球的西边落下,因而只能是“看见”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这就是常识所构成的世界图景。科学却给予人们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图景:不是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人们应当具有的不是“地心说”的世界图景,而应当是“日心说”的世界图景。由此可见,常识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没有超越常识的科学的概念框架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们使用常识的概念框架去理解科学的世界图景,就会把科学的世界图景扭曲为常识的世界图景。而在常识、科学和哲学的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中,人们最容易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哲学,从而把哲学的世界图景混同为常识的世界图景。
    第二,所谓“思维方式”,通常是指人们用以把握、描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人们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维方式”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逻辑的思维方式”与“直觉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思维方式”与“形象的思维方式”、“收敛的思维方式”与“发散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指的各种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
  然而,在对“思维方式”的通常解释中,往往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把思维方式当作与思维内容无关的纯粹思维形式,因此没有从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去区分不同性质的思维方式;其二,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的区分,去代替对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的思维方式的区分。其结果,不仅忽视甚至是取消了常识、科学和哲学作为思维方
式的区别,而且往往以常识的朴素的辩证法去代替科学的和哲学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从概念框架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性质上看,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从总体上区分为常识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思维方式。这种区分,对思维方式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思维方式是人们用以把握、描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方式,而不是离开概念框架的思维的组合与运作方式;或者说,思维方式是概念内涵的组合与运作方式,是思想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思维逻辑,而不是撇开思想内容的纯粹思维形式的组合与运作方式。由于常识、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用以把握、描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三个基本层次的概念框架,因此,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基本层次概念框架的组合与运作,也构成了人们最经常、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应当看到,正是在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中,才真正地蕴含着辩证法形而上学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对立和矛盾。在常识的思维方式中,人们总是以经验去理解和解释世界,因而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区分为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存在。经验常识是所谓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现实生活基础。超越对事物的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理解与解释,就需要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进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在广阔的研究领域中,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都不可避免地显现为矛盾,因而需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予以研究。科学的和哲学的概念框架是构成自觉形态的辩证思维方式的重要前提。
例如,对于,在经验常识的思维方式中,就是就是,不可能(也不允许)“辩证地解释生和死。而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则是矛盾的存在。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地说某种运动存在还是不存在;但是在进行较精确的研究时,我们就发现这有时是极其复杂的事情。这一点法学家们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绞尽脑汁去发现一条判定在子宫内杀死胎儿是否算是谋杀的合理界限,结果总是徒劳。同样,要确定死的时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理学证明,死并不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同样,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在每一瞬间,它同化着外界供给的物质,并排泄出其他物质;在每一瞬间,它的机体中都有细胞在死亡,也有新的细胞在形成;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这个机体的物质便完全更新了,由其他物质的原子代替了,所以每个有机体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1-62页)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中,的矛盾不仅具有上述的科学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哲学要在个体有限无限有意义无意义现实超越等更为广阔的矛盾中去理解和解释的关系。
第二, 所谓的价值范畴就是对人们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评价
和价值践履等等的规范。
在对价值规范的理解中,如同人们对思维方式的理解一样,往往也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没有从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上去看待价值规范;其二,或者进步反动等区分方式,代替对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的价值规范的区分。其结果,不仅忽视甚至是取消了常识的、科学和哲学作为价值规范的区分,而且往往简单地以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价值规范。
  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社会历史人生的不同理解,这不仅与人们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也与人们的不同的价值规范密不可分。而人们的特定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总是统一于特定的常识的或科学的或哲学的概念框架之中。或者反过来说,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概念框架,分别地构成特定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
  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经验的世界图景和经验的思维方式,是与经验的价值规范相统一的。这就是说,常识的价值规范,就是以经验为实质内容的价值规范。与常识的价值规范不同,科学的和哲学的价值规范,总是具有超验的特性。因此,在对常识与科学、常识与哲学的理解中,必须首先分清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概念框架所具有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并从而分清常识、科学和哲学所构成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不同性质。因此,在探索哲学与常识的关系时,我们需要分别地考察哲学与常识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这三方面的关系。在具体地进行这种考察之前,我们可以把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这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图示如下:

               常识         世界图景
三个层次
的科学            科学        思维方式          
概念框架
哲学            价值规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明哲学通论第1章【2.3.6.7】
纯哲学分享:常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常识的反思和概念提炼
从常识到科学再到哲学:人把握世界的方式(一) | 读《哲学通论》
网上摘录关于“复杂”一书的读书笔记
《哲学的自我追问》手记
与儿童一起追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