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中医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userphoto

2023.07.15 浙江

关注

象思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主导思想,将“象思维”作为概念提出者是王树人先生,他认为“象思维”是中国最具有原创性的思维,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象”的流动和转化。“象思维”贯穿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也离不开“象思维”的指引,其渗透于中医理论建构与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

王永炎院士指出“象思维”是中医主要的思维方式,是以事物的各种外在表现为依据,充分借用观察者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广泛联系,旁征博引,体悟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路径大体经过观天地以察象,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虑,据象以辨证,据证而施治等。掌握和运用“象思维”,对于传承中医药理论和开展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当代和未来中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同样具有极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在此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研究员团队联合黄璐琦院士团队系统阐述了“象思维”的哲学内涵、特点及其在中医理论构建、临床辨证论治、中药药性形成、中药功效阐释等方面的应用和示例,并提出了“辨象”思维,可为当代和未来中医药领域开展生命本源探索和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象思维”向科学研究转化的思维路径

图1 论中医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注:根据文献内容整理)

中医象思维的哲学内涵

1.1 “象”的字义演进

“象”字最初是指动物“大象”,后由对动物的指代引申出更广泛的涵义,其不仅包括了有形可见的形象,如物象、相貌、天象、表象等,即“见乃谓之象”;又指征象、卦象(符号)等无形但可感知的现象。中医学对藏象、病象、舌象、脉象、证象等的认识即与“象”字义的多种演绎有着密切联系。

1.2 象思维的哲学基础

“象思维”萌芽于先秦时期,是指“援物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易传》确立了“象”的范畴,包括了自然之“物象”与人为“意象”。《周易》之八卦取象于天地万物之“物象”,将“物象”转化为八种卦象,后者属于“意象”的范畴,奠定了“象思维”的理论起源。“象思维”是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以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进行思维,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方法。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象”是一种思维工具,其与“道”和“器”共同组成了认识世界的3种境界,“器”无象有形,形中寓象寓道,“象”有象无形,但可以示象,“道”无象无形,是抽象存在的规律。与之对应的是“象”亦可划分为“物象”“意象”和“道象”,“象思维”是以“物象”为依据,通过“意象”而总结出“道象”。“意象”是主观心神与客观形物的融合,是连接“物象”和“道象”的桥梁,通过“审察于物”(感性直观的物象)、“别异比类”(将符号、概念、模型等为工具)来“慧然独悟”(对外部世界形成主观认识)。“取象比类”就是通过“观物-取象-比类-体道”过程,以“象”为工具,以“取象”为基本方法,用于认识宇宙万物。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无论是对中药性能的把握,还是对脏腑之象、经络之象、舌象、脉象等的观察,都以“象思维”贯穿其中而发挥主要作用。

中医象思维的应用

“医者意也”,中医“象”的本质是中医审察万物,对已有形象的类比推理,并升华为可以感知的抽象“意象”,再据“象”归类和分析,将自然、社会之“象”与人体整体功能动态之“象”相参呼应,最终通过“象”的再现,应用于临床实践,辨证论治和处方遣药

2.1 象思维与中医理论构建

象思维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丰富医学理论、建构医学体系、指导临床思维,丰富药性理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由此形成了中医学鲜明的学术特征,即注重整体,关注联系,强调功能。

2.2 象思维与临床辨证论治

中医“象思维”在疾病诊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望、闻、问、切四诊所获的症状、体征就是患者体验与医生感知所形成的完整“物象”,根据“有诸内必形之于外”,抓住疾病过程表现出于外的症状或体征,“司外揣内”探求机体内在变化,推测疾病的性质、病因和病势的轻重缓急,体现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

2.3 象思维与中药药性形成

中药“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将药性表示为药物与其疗效有关的“偏性”,药性的内涵予以明确,后世多有发挥和完善。

中药四性来源于天之四时,与四季气候变化相应。中医“取象”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将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概括为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属性。

《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五味药性由此而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入口则知其味”,表明食物和药物的真实滋味是通过口尝而感知的。《素问·脏气法时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濡)”,药味与中药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彼时,五味也不局限在原有药味,而是在临床实践中把具有五味的作用,反推为药物的药味,五味药性成为对中药作用的总结和归纳。五味因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而发生了“得意忘形”和“得意忘象”的转化,标志着五味理论的基本形成。

升降浮沉之性反映了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历代医家主要以气味厚薄、四气、五味以及药物质地、用药部位等特性作为“取象比类”的依据。

归经理论在于描述药物进入人体发挥作用的脏腑经络归属。在归经的推演中,“形同而性亦近,物理盖可推矣”,通过观察药物的形状类比人体脏腑组织,以预测药物归经。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取颜色和五味之象以定归经。将中药的色、味与脏腑经络相联系来认识药物的归经。

关于药物毒性,古人通过取药物的五味之象,以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等内容为基础推测药物毒性。亦有以药物阴阳属性来判别有毒无毒者,药物秉阴阳之性不烈则无毒,若过于阴寒或过于燥烈则具有毒性;药物毒性或与气味有关,“气之毒者必热,味之毒者必辛”,有毒的中药大多味辛气热。

2.4 象思维与中药功效阐释

功效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临床治疗作用的总结与概括,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清·徐灵胎言“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获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象思维”贯穿于药物外在形态、颜色、生长环境、本身生理特性与药物功效之间的相互关联,对功效的认识主要籍于形态类比、质地类比、气味类比、习性类比、颜色类比等“取象”方法,“象思维”对认识和解释中药功效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来说,此种思维模式对新资源中药的认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象思维的发展阶段

中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人体生理功能、病理现象、养生保健、疾病的辨证诊断,药物属性特点以及方剂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均有“象思维”的方法与理论融汇其中,指导人们认识生命与疾病的本质,把握维护健康的方法,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从古至今,中医象思维随着实践应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其历史沿革可概括为“应象”“法象”和“辨象”3个阶段

3.1 应象阶段

“应象”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应”即对应、适应之谓,“应象”是指自然万物之征象与人体生命之征象相通应,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观念。中医学认为生命来源于自然界,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改变。人体外在可以应内在之象,“有诸于内,行诸于外”,通过外观其“象”,可诊察机体。此阶段的中医“象思维”由《周易》“卦象”所演化成形,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以类推方式,利用“天人合一”观揣摩万物的真象,是谓“见诸事务,蕴生观念,谓之象”;从“具象”到“意象”,建构了中医药理论的“共象”规律性认识。

3.2 法象阶段

“法象”首见于《易传·系辞上》,所谓“法象”一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二是指效法和模仿,其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此阶段的中医“象思维”受宋儒理学影响,以“理”论“医”“若理不契,则药不应”,形成了“法象药理”,对完善中药药性理论产生了重大的作用。采用“法象药理”思维来认识和判别药物功效的模式,近代以来也被称为中药“药象”,即以中药的自然物象(形态、质地、部位、颜色、气味、习性、生长环境等)为本象,运用取象思维,以药物表现于外的征象、形象为归类依据,来探究药物内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阐述药物作用机制

3.3 辨象阶段

“取象”始于对事物“物象”即实在表征的获取,是人们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所感受的“具象”;“比类”通过把对已知“象”的认知迁徙、转移、推断到待认知的事物,实现“象”的流动和转化。中医四诊的“察观病人之态”,中药的“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皆反映了中医“象思维”的“以类相从,同气相求”在识病用药中的应用。“象思维”可被视为人们认识“象”的思维工具,而“比类”的结果则决定于“取象”的深度和广度。直观的所视之象,如《灵枢·经水》曰“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肉眼不可视之象则随着观察工具或仪器的更新,如B超、CT、磁共振等的运用,而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拓展了“取象”的范畴。因此,对“象”的认识是基于人类观察事物的手段、方法水平以及其所支撑的哲学观、科学观和发展观背景。现代检测技术为发现和实践微观取“象”提供了可能,只有实现对“象”的认知的进步和提升,即建立“辨象”思维,精准“取象”才能更好地运用中医“象思维”,实现对中医药的“得理与意,料理于未见”。

综上,“象思维”在中医学中作为主要思维方式,是中医思维的核心和理论起源的重要依据,其具有哲学与科学的双重内涵。“象思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继承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中医药的突破口。本文依据中医“象思维”在中医药发展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应象”“法象”和“辨象”阶段;为当代和未来中医药领域开展生命本源探索和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象思维”向科学研究转化的思维路径,希冀能为新时代发展中医药,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做好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发挥启示和促进作用。

参与本项研究的单位与团队有:

中国中医科学院(李志勇、唐仕欢、杨滨、杨洪军、黄璐琦)、云南省中药新资源开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李志勇)、昆明理工大学(李志勇)、山东中医药大学(李晴晴)。相关研究论文《论中医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已发表于《中国中药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药药象探究
“书说中医”第六期: 本草药性--中医理论指导的中药应用
第七讲 中医药理学发展简史之四(节选)
中药性格之四气
关于药性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
从一则阳痿案例说起:中医“用药如有神”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