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腮腺炎(痄腮)——贺氏针灸临床案例分析
userphoto

2016.01.25

关注

点击上方蓝色“中医传承”加关注,获取更多针灸资讯和临床案例!

“痄腮”是以发热、腮部肿疼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多发生在 5-10 岁之小儿。
本病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西医叫“病毒性腮腺炎”。
【病因病机】外感时疫温毒之邪,更兼挟痰化热,郁滞少阳,少阳经脉失于疏泄,气血不通,故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并有恶寒发热等症。
【临床表现】轻症,仅觉耳下腮部痠痛,继而肿胀,如无其他症状,可在数日后逐渐消退。较重的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呕吐等症,并渐见腮部锨热红肿,咀嚼困难,舌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取穴】阿是穴、颊车。
【刺法】以中等火针或细火针,用速刺法,点刺肿胀之局部。
【病案举例】
刘某某,男, 7 岁。
主诉:3 日 来高热,两腮肿痛。
病史:患者 3 日来持续高热 38, 5度两侧腮部漫肿无际,痠胀疼痛,咀嚼困难,食欲不振,大便干,小便黄赤。
望诊:面赤,咽红,两腮隆起,皮色不变。 舌苔黄。
闻诊:呼吸急促。
切诊:脉滑数。
辨证:感受时疫之邪,毒热壅阻少阳、阳明经络,以致痄腮。
治则:法宜清热解毒,疏通少阳、阳明经络。
取穴:漫肿中心及其周围。
刺法:以细火针,用散刺法点刺漫肿局部。每次 4-7 针。
1 诊治疗后,漫肿渐消,体温降至 37.5度,2 诊后肿完全消除,体温降至正常。共治疗 3 次而愈。
【按语】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毒热之邪阻遏少阳、阳明经所致,其治疗之法在于通其经络,驱邪外出。痄腮一病,历来以药物治疗者为多见,然针灸治疗本病,或毫针刺合谷、颊车、翳风、下关等穴,或少商等穴放血,或灯心草灸角孙,尚未见有用火针者。火针速剌治疗痄腮,其病虽属热证,但疗效颇佳。此好比用艾灸治疗热证一样。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常用艾灸治疗毒热蕴结之痈疮,脏腑实热之胀满, 阳证之发狂,阴虚之内热。其理在于,毒热蕴结者火郁发之;脏腑实热者,宣泄之; 重阳发狂者,引阳散泄之;阴虚内热者,阳中求阴也。
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八》:“凡卒患腰肿跗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 即急灸之立愈……。” 《千金要方-卷十三》 说:“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灸心输二十七壮,小儿减之。” 像以上用艾卷治疗热证的原文,在孙氏的著作中记载多处,这不仅丰富了针灸的理论,而且扩大了灸法的治疗范围。笔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热证用火针的治法,并用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痄腮病属毒热蕴结,阻遏经络所致,火针速刺之,在于通其经络,使“火郁发之、驱邪外出。

“病多气滞”,经气阻滞是引发诸病的根源,也是诸病发生后对经络作用的结果,所以气滞既是致病原因又是致病的病理过程和结果。痄腮病之温热时邪流行于自然界,素体经气畅通之 人,抵抗外邪而健康生活,素体经气阻滞之人, 无力抵御邪气,外邪乘虚而人,使人致病。今痄腮之人, 所以患病,一是经络之气阻滞, 二是与毒邪强有关,但前者是致病的根本原因。火针治疗痄聪,就 是运用了“通其经络”,驱其郁滞,使得火气毒热之邪外出,郁热肿胀得以宣散,故病治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痄腮急性腮腺炎
古今医案研读:针灸2次,肿胀的腮腺就消下去了,我们一起来看
腮腺炎应属中医病“痄腮”
王乐亭:一针透四穴通治上焦三腺 作者/王乐亭 ⊙ 编辑/王超.栾氏推拿 摘要鼠疮即淋巴腺结核,项瘿即甲状腺肿,痄腮即腮腺炎。三腺病都在上焦,脖项之间,凡上焦的病,都属肺与大肠经治疗范畴,用六寸金针由曲
『腮腺炎』中药方: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痄腮的内外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