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院普通儿科诊断一例少见病——黑热病【医院大小事】

  3月21日,我院普通儿科诊断一例少见病——黑热病患者。

  患儿,女,1岁,主因“间断发热10天,发现血小板减少3天”于3月20日入院,门诊以“发热待查?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收住儿科。该患儿有发热、肝脾大,化验血常规可见两系减少、转氨酶升高,感染指标明显升高。考虑患儿发热时间长,病情重,普儿科主任赵天云立即组织科内进行讨论,经讨论决定于3月21日完善骨髓穿刺术,骨髓标本送至我院血液科,并与血液科骨髓阅片室曹淑伟老师及时沟通,骨髓细胞学检查:涂片中可见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可见黑热病小体,为确保黑热病这一少见病不被误诊,李荟主任医师通过会诊中心联系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专家程艳丽主任,经程艳丽主任会诊确定患儿为黑热病,并提供特效药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指导。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该病曾在新疆部分地区爆发,传染者是患者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潜伏期一般3-6个月,短则10天,长则9年。主要临床表现:1.不规则发热,起初可有胃肠道症状、可有类似感冒样症状,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2.肝、脾、淋巴结肿大;3.贫血、营养不良。化验可见血常规单项或两项降低、转氨酶及心肌酶谱升高等表现,确诊需依靠特异性免疫学检查、骨髓象查找利-杜小体。该患儿诊断黑热病明确,为丙类传染病,上报本院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并与传染病院专家沟通,多方协调后,确诊当天转至传染病医院就治,3月30日随访患儿体温正常,肝脾回缩。

  黑热病在本地区属少见病,该患儿入住儿科不足27小时明确诊断,是科室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儿科开展了矮小病、罕见病的诊治,积极学习国内先进诊疗技术,先后诊治了小胖微利综合征(Parder-Willi Syndrome)、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罕见疾病。(儿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热病死亡率是多少 黑热病治疗需要多少钱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确诊黑热病1例(2016)【病例再现
可治性罕见病—先天性角化不良
血常规提示患儿血小板增多,如何考虑?
小儿贫血不能只想到缺铁!
儿_科_疾_病_诊_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