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吉:足太阴脾经经脉辨证及针灸论治

专家简介

张吉(19295.22—2011.1.13),著名中医药学家、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创建人。首研“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特色诊技。从事医药临床,教育工作六十余年。曾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妻子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经方大师聂惠民。张吉治学严谨,一生著书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他的著作《〈内经〉病证辨析》,出版于1988年,是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一部临床病因病证学理论专著,针对《黄帝内经》中述及的180种病证进行了原文解读、选注,并结合临床的应用进行解析和拓展,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后主编了《针灸学》(二版)、《针灸医籍选》《针灸医经选》《各家针灸医籍》(针灸学专业)等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统编教材,堪称精品。深谙《黄帝内经》,精研《灵枢》针法,用他独特的视角呈现其精妙之处,他著书立说,呼吁世人不要丢掉了“针刺之神”。

足太阴脾经经脉辨证及针灸论治

(1)内属脏腑病候辨证
①腹部胀满、泄泻、食欲不振
虚证者可表现为食少纳呆、腹胀肠鸣泄泻、面黄肌瘦、四肢疲劳无力等症状。此由于经气虚,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则水谷不化,脾阳不升,浊气不降,气聚于腹则腹胀,饮食不化则泄泻、食少纳呆。脾失健运不能濡养形体肌肉,则面黄肌瘦,四肢乏力,吐利频作。治疗应健脾和胃、益气化湿。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及俞募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大肠俞、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实证者可出现食积腹胀,腹痛,大便黏稠,或肌肉痿弱或震栗、抽动等。若湿邪犯脾,水湿气化失常则气机不利,在上则腹满拒按,在下则小便不利。治疗应升阳健脾、渗湿化浊。以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大肠俞、天枢、中脘、合谷、百会、三阴交。
寒证者腹中冷痛拒按,肠鸣,四肢不温,口淡不渴,便稀溏,脉沉迟。多为脾经受寒,寒滞伤脾,脾阳不振。若受寒湿,寒伤阳,湿胜脾,则为湿困脾,或内湿素盛,中阳被阻,寒湿内生,亦可为寒湿之证。治疗应温中散寒、和中升阳。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温针灸。
取穴:合谷、曲池、中脘、天枢、上巨虚、太白、足三里、阴陵泉。
热证者则可出现发热,腹胀满,大便黏稠不爽,或湿热蕴脾,出现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利等。多因脾经感受热邪,内犯及脾,或寒暑湿郁滞而化热,脾运失健所致。治疗应调肠和胃、清利湿热。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合谷、内庭、中脘、天枢、阳陵泉、胆俞、太冲。
②水肿
虚证者以四肢肿为重,尤其以下肢更为显著,兼见腹胀满、面色萎黄、食少纳呆、四肢痿弱乏力、大小便不利等症。此为经气虚,脾气不足,运化水湿障碍而致水肿。《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脾脉……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䯒肿,若水状也。”治疗应健脾利湿、温阳利水。以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或灸。
取穴:三阴交、复溜、商丘、脾俞、肾俞、关元、水分。
实证者从头面部肿起,以水肿、腹水、四肢沉重、肢节烦痛或肿胀为主要症状。多因感受湿邪,外湿束经困脾,脾阳不运则水湿停于经脉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疗应健脾利湿。以足太阴脾经穴及背俞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脾俞、三焦俞、水分、商丘、漏谷、阴陵泉、委阳。
寒证者腹满,湿溢肌表则水肿,以足胫肿为重,并有肢体沉重,伴呕吐泻痢,大便清稀似水,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白滑,脉濡。多因贪凉饮冷,寒凉伤脾,或冒雨感寒,寒湿伤脾,致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治疗应温中健脾、散浊化湿、通利小便。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穴及背俞穴为主治疗。
温针法,可加灸。
取穴:中极、关元、命门、脾俞、肾俞、阴陵泉、水分。
热证者出现心烦,小便不利,水湿外溢则水肿;湿郁化热,湿热相蒸则为黄疸;湿热下注大肠则为泻下里急,便黏秽臭。因感受热邪或湿郁化热,湿热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治疗应调和胃肠、清利湿热、疏利肝胆。以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脾俞、章门、合谷、曲池、阴陵泉、阳辅、丘墟、曲泉。

③痰饮
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凝聚为痰饮,痰浊壅塞于胸膈,肺气不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此病以本虚标实证为多。其标实在肺,但其本虚仍在脾。治疗应温脾肺、化痰浊。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平补平泻法,可加灸。
取穴:尺泽、阴陵泉、中脘、脾俞、章门、丰隆、肺俞、中府。

④各种出血症
虚证者脾经气血不足,脾气虚不统血多见下血、肌衄,其色多暗。治疗应健脾和胃、益气止血。以任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
取穴:气海、脾俞、百会、足三里、太渊。崩漏加隐白,鼻衄加天府,咯血加尺泽、孔最,便血加长强,肌衄加膈俞。
寒证者多由于虚寒所致下血,或感受外寒,脾不统血所致。治疗应温经散寒、摄血止血。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以温针灸,或灸。
取穴:关元、胃俞、脾俞、膈俞、足三里、膏肓俞。

⑤经气逆厥
经气厥逆者,若下肢经气逆则下肢肌肉拘急痉挛;若腹中气逆,则上引腹与心下疼痛,腹中胀满,大便不利。多由于感寒或经气紊乱而出现经气逆行。治疗应调经理气、温中通脉、降逆平厥。以督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迎随补泻法。
取穴:水沟、合谷、内关、太白、公孙、隐白、太渊、列缺、足三里。
经气终绝者,由于脾足太阴之经气厥逆,甚则经气终绝不通,而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闭塞不通或终绝不至,而出现严重脾胃病。《灵枢·终始》曰:“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灵枢·经脉》曰:“足太阴气绝者……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治疗应培补元气、开窍苏厥。以任脉、督脉、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治疗。
灸法或温针灸。
取穴:水沟、承浆、兑端、涌泉、间使、复溜、百会。

(2)外循形体肌表病候辨证
①经表证
脾经受风邪侵袭,则会出现经表症状,身上发热,好像醉酒一样,腹中也不舒服,周身怠惰不欲动,肌肉轻微跳动,而且有呼吸短促的现象。经表证也可包括咽燥而痛、头痛头重、颊痛等症。治疗应通经活络、醒脾解表。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大都、商丘、公孙、足三里、太溪、三阴交、地机、大椎。

②股膝痛、肌肉痛、四肢痛、足大趾痛不用
若脾经虚弱不能运行气血,四肢气血亏虚,筋骨肌肉失于营养,则肌肉麻木,或抽搐,疼痛,甚则肌肉痿废不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善瘛,脚下痛。”治疗应通经活络、养血柔筋。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肩髎、曲池、后溪、伏兔、犊鼻、阳陵泉、足三里、脾俞、阴陵泉、束骨、悬钟、公孙。
若因寒邪闭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出现下肢疼痛,足大趾不用,循经厥冷之症。《灵枢·经筋》曰:“足太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治疗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止痉。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温针灸,可加灸或火针。
取穴:风府、命门、肾俞、关元、肩髎、风市、膝关、合谷。

③舌本病、人中满
若脾经气血虚少,血气虚不能濡养舌体,舌体纵缓不收、麻木、瘦小,人中胀满。由于其经脉连舌体,经气虚舌体失于营养所致。治疗应舒筋活络、养血荣筋。以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温针法,或灸。
取穴:廉泉、灵道、内庭、公孙、太渊、阴谷、冲阳、三阴交。
感受外邪,经气郁滞不通,脾郁不达,津液不能上承,则舌体强硬或舌体疼痛。治疗应清热利咽、养血荣筋。以任脉、督脉、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廉泉、承浆、二间、扶突、间使、哑门、然谷。

(3)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病候辨证
①胃经病候
虚证者脾病及胃,胃失通降,出现大便不爽,浊气不降则心下痛而腹胀。本证特点为腹痛隐隐,食后呕吐或泛吐清水。治疗应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以背俞穴及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中脘、胃俞、太白、足三里、天枢。
实证者脾经郁结则胃脉不畅,或外感风寒犯脾及胃,浊气不降,出现胃实之证,胃脘痛,腹胀。其特点为胃脘胀痛拒按,肠鸣,嗳气频作。治疗应疏肝健脾、和胃止痛。以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足三里、中脘、太白、太冲、内关、天枢。
寒证者见四肢厥冷、胃脘冷痛。治疗应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以任脉、督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可加灸或热敷。
取穴:脾俞、章门、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
热证者脾胃热盛,火热上蒸,面赤如醉酒,胃热盛,熏灼津液,胃实便硬,腹胀。治疗应通调肠腑、理气消胀。以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合谷、气海、支沟、照海。

②心经病候
虚证者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此因脾经血气不足,不能输布精微以养心,则心主神明功能失常所致。治疗应补气养血、宁心安神。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
取穴: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足三里。
实证者常见心烦不安,胸闷,阵发性前胸痛,舌质暗,脉细涩。多由于脾经郁滞或感受外邪,侵及脾经,内犯于心经,心神受扰所致。治疗应健脾化痰、安神解郁、活血止痛。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公孙、内庭、丰隆、神门、大陵、阴陵泉。

③肺经病候
虚证者表现为少气不得息,动则尤甚。多由于脾胃气虚,经脉不利,不能上荣于肺,则呼吸不畅,是脾经失其正常功能所致。治疗应培土生金、益气止咳。以手太阴肺经、任脉经穴及背俞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可加灸。
取穴:中府、肺俞、太渊、膻中、足三里、气海。
实证者见右胁下痛引肩背。脾郁湿盛,痰浊阻肺,肺气不降所致。治疗应健脾和胃、清金化痰、降逆止咳。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大都、尺泽、列缺、丰隆、太冲。

④经带病
闭经者因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月经量少,甚则闭经。治疗应益气扶脾、养血调经。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
取穴:脾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
月经量多者,因脾气虚,脾失统血,摄血无力所致。治疗应益气温中、升阳固摄。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
取穴:气海、关元、脾俞、百会、足三里、隐白、三阴交。
带下证多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性下注,则为白带量多,绵绵不断。治疗应健脾益气、利湿止带。以足太阴脾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平补平泻法,可加灸。
取穴:气海、带脉、白环俞、脾俞、三阴交。

(4)经筋与络脉病候辨证
①经筋病候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内侧,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再向上经腹部,而结于脐部;再沿腹内结于肋骨,散于胸中,其在内的经筋则附于脊旁。
若经筋气虚,无力伸缩,则沿其所分布之处的经筋松弛,不能支撑,如足大趾内侧筋脉松弛、足不收、感觉不适等症。治疗应补气、养血、舒筋。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补法。
取穴: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足三里。
实证者由于经气阻滞,经筋气血运行不畅,则筋脉拘急,经气不通,不通则痛。如内踝疼痛,肌肉转筋,膝内侧、胫骨内侧疼痛或股内侧牵引髀部内侧疼痛,阴器扭转性疼痛,并可有牵引脐、两胁、胸、膺、脊内疼痛等症。治疗应通经活络、理气止痛。以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公孙、地机、血海、箕门、腹结、归来、阳陵泉。

②络脉病候
足太阴经之络脉,从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穴为公孙。其支脉还进入腹腔与胃肠联络。
若脾经气虚,不能助脾运化,则有气虚腹胀。治疗应健脾益气、散结消胀。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平补平泻法,可加灸。
取穴:太白、公孙、阴陵泉、中脘、足三里、脾俞。
若由于经气逆乱,气机升降失常,则出现上吐下泻之霍乱症。若其经气不通,则腹内绞痛如刀割。治疗应调理气机、升清降浊。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经穴为主治疗。
针用泻法。
取穴:公孙、大横、中脘、足三里、天枢、内庭、合谷、曲池。

注:本文摘自

注:本文摘自《针药济世---张吉》,作者:郭长青、张宁,由培医教育整理,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白怎么针灸,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针灸临床诊治三个特点
转载“倪师针灸”课堂笔记
针灸学复习题
陆瘦燕 学术观点
针灸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