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

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

课前问答:
  1向心性肥胖的指标是:
  A 臀围   B 腰围   C 体重   D 血脂

  中国人群肥胖率目前尚低于西方人群,但近20年来已呈显著上升趋势。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中国人群中,反映向心性肥胖的指标腰围,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并探讨中国人群适宜的腰围切点。分析数据来自1993~9414组中年人群的整群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人群包括4组城市居民,3组产业工人,6组农民和1组渔民,地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和中部,年龄在35~59岁,男女各半,共计19741检。调查项目均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由合作中心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和质量控制。调查数据由地区协作单位输入计算机,统一送交合作中心进行核实和汇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4组样本人群,男性腰围均值为69.6cm~86.7cm,女性均值为67.8cm~82.6cm,北方高于南方,城市居民和工人高于农民。以腰围<65cm>=100cm5cm进行分层,分析各层的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高血清胆固醇(>=200mg/dl),空腹血糖升高(>=110mg/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35mg/dl)以及具有上述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百分率,可见,无论在男性或女性,从腰围<65cm>=100cm,上述各项危险因素检出率均逐步上升,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从12.4%10.8%升高到72.2%63.8%;高血清胆固醇率分别从16.6%15.1%上升到36.9%41.4%;空腹血糖升高率分别从8.0%7.0%上升到18.2%25.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率分别从4.5%3.0%上升到17.0%13.8%。具有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聚集率分别从6.9%5.2%上升到43.8%44.8%。如以危险因素聚集率为指标,分别计算在腰围>=65>=70>=80>=100cm时鉴别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显示在男性腰围>=80cm,提示具有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敏感度为72.6%,特异度60.0%;女性腰围>=80cm,敏感度为59.8%,特异度为70.3%,优于其他各点。如按最近公布的亚太地区对肥胖的重新定义,男性腰围>=90cm,女性>=80为切点,则对中国女性是适宜的,但在中国人群男性敏感度降为34.2%,特异度为89.1%,亚太地区对男性腰围切点的建议似值得商榷。
  结论 大样本研究人群的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的程度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度密切相关,在中国人群预防心血管病除应控制超重外,对于以腹部肥胖为特征的向心性肥胖也应注意预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腹部肥胖与高血压
陈根:疯长的肥胖,是如何被制造的?
别总盯着BMI,来看看向心性肥胖有多可怕?
2.7万中国高龄老人,20年追踪发现:活得久的秘诀不是瘦!
减肥最重要的是瘦腰
体重轻≠瘦,测测这3项看你是不是「假瘦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