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写好歌颂英烈诗之我见

说起歌颂英烈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李大钊、左权郭隆真、周文雍、恽代英、夏明翰、吉鸿昌、叶挺……这些滚烫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他们以热血和生命,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2021年12月15日,在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党委书记杨俊岭的大力倡导下,在邯郸市诗词楹联学会及多方朋友的鼎力配合和精心策划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初心诗社成立仪式在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红色文化教育传播中心如期举行。初心诗社的成立是纪念园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必将载入园区史册。同时,这也是邯郸市诗词楹联学会的大事,诗社从此将如一条纽带,把学会与纪念园牢牢联系在一起,把红色的基因输向更多的诗词爱好者,让更多的诗人零距离触摸革命的勋章、聆听先烈的心跳、继承先烈的遗志,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红色诗词,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弘扬好红色文化。

那么,怎么才能真正写好歌颂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的红色诗词呢?这个课题值得大家坐下来仔细研讨和探究。

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写作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大家,只是一家之言,因能力所限不当和错误在所难免,希翼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我要纠偏一个误区,很多人单凭《歌颂英烈诗》的“英烈”字面,就理所当然以为,写好这类诗题很容易,这还要追求什么艺术特色,只要写的不偏离主题旗帜鲜明慷慨激昂就可以了。

其次,大家写这类题材还容易犯三个错误。

一,只是为了单纯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写歌颂英烈人物的任务,把英烈事迹材料上的话重新说一遍,毫无提炼和升华,最后贴上英雄的标签或符号了事。

二,所写英烈毫无个性,千人一面,放到哪个英烈身上都合适。

三,粗豪叫嚣,盲目空喊几句革命口号,把老干体的流毒移植到此,此种面目最为可憎,严格说是对英烈的不恭和亵渎。

如何避免歌颂英烈题材一不留神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沼地呢?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歌颂英烈诗,大家一定不能忘记我们写的是“诗”,既然是诗,总要有点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悟,不能为写英烈诗而写英烈诗,如果你的英烈诗除了英烈概念没有其他的人生体悟和升华,整首诗风干了只剩下“英烈”两字,可以断定这首英烈诗完全是失败的无疑。

诗本身应该有更广阔深厚的内涵,高标准的歌颂英烈诗,应该是把歌颂英烈精神揉进诗美,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我写歌颂英烈诗初步总结了三条写作经验或途径,拿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一,模拟情景,绘形绘色。

英烈精神固然值得歌颂,但他(她)们同时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人,怎么巧妙选材去写好鲜活的个人才应该是诗人考虑的事,所谓模拟情景,即选择英烈或牺牲时的一个典型场景,或曾经做过一个典型事例的特殊场景,设身处地驰骋想象,使英雄形象活灵活现有如在目前之感。譬如我的作品:

悼洱海牺牲英烈(新韵三首之三)

不负激昂慷慨歌,一身葬火又如何?

滔滔洱海悲情在,应为英雄泣泪多。

咏范筑先烈士

抗日坚决敢死磕,义无反顾守黄河。

波涛汹涌声声吼,应共心潮澎湃多。

注:范筑先将军不接受上级韩复渠撤退黄河以南命令,通电全国“裂眦北视,绝不南渡”,一时大长全国人民抗日信心。

这样写法的好处是走进英雄身边,把他们作为普通的一个个鲜活个人来写,屏除人们写英雄人物一味的高大上俗套,转写英雄可亲可爱的一面,这样以来,英雄们高大形象不仅不会磨损,是否更面目真切清晰了呢?

二,升华主题,不即不离。

  诗中咏物有个方法被大家津津乐道,叫做亦物亦人不即不离。写英烈诗也不妨拿过来灵活借鉴。写的虽然是歌颂英烈诗,没必要围绕英烈不敢言及其他,其实通过英烈生发或升华为人生别样领悟或感慨,反而更加有警动人心之奇效,当然是前提不能脱离歌颂英烈。好像不是刻意去歌颂英烈,但字里行间分明满满的是对英烈歌颂。从容不迫之气度彰显,这样的歌颂英烈诗往往是高作。

  我也有像这方面努力靠拢的作品,诗艺效果如何还需要大家认证和批评。

咏范树民烈士

投身抗日战敌顽,自古英雄出少年。

热血一腔书壮烈,将门虎子不虚言。

注:范树民是著名抗日英雄范筑先之子,与日寇血战到底英勇牺牲时年仅一十九岁。

三,无中生有,相互映衬。

写英烈当然掌握的原始资料越丰富多彩越好,可事与愿违往往事迹有限,这就要求诗人在有限资料上如何扩展生发,尽量最好能把别的英雄事迹拉过来做巧妙对比联系,烘云托月相互映衬往往产生神奇的效果。譬如我的如下作品:

悼洱海牺牲英烈(新韵三首之二)

热血一腔救万民,乡亲故里恸招魂。

屈原自溺英雄陨,两种牺牲一样心。

缅怀秋瑾郭隆真(新韵)

气壮山河自可讴,女侠前后各千秋。

英雄秋瑾悲情血,也在隆真血管流。

我歌颂英烈诗,综上所述总结了三点自己创作经验和心得。如果一言以蔽之,即多用侧笔衬笔曲笔,尽量不用或少用直笔。

   不过倘若英烈的资料极为有限,无法施展其他笔法只能用直笔表达呢?所以我最后说一下用直笔如何表达。且以朱老总诗句为例。

朱德《悼左权同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中华”,这两句是点题采取的是直抒胸臆。那么后两句就需要转变笔法用形象说话了,如果第三句写的是“名将以身殉国家”给人的激励和意义,第四句便是“名将以身殉国家”的想象中的动人场景,并且“清漳”切事切地。具见老总不凡诗艺功力。可见直笔也不能一直到底方为作手。

  这让我想起历史上另一首壮怀激烈之作品。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前两句同样是直抒胸臆,后两句改为用形象说话,并且也是有想象中图景而切事切人。换句话说,朱老总诗在艺术构思上是对前贤的成功借鉴。可见无论何种诗材在神理上都是相通的,大家写作歌颂英烈作品,只要不拘执于“英烈”二字,可以使用各种艺术手段,调动一切艺术灵感,精益求精,坚信定能把歌颂英烈作品写精写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角度180期.八一.诗词四首
缅怀在北伐战争中以身殉国的部分名将英烈
台湾游记:台北忠烈祠祭拜以身殉国的抗日英烈
【感恩母亲】七绝四首• 一曲高歌颂母亲[轱辘体]
原创诗词/诗画:七绝《清明节祭英烈》
祭英烈〔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