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沙》映《雪》更妖娆

诗歌

栏目寄语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开辟学术嘤鸣栏目,旨在引领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风气,主要发表广大会员和诗友们撰写的有关诗歌方面的理论文章,包括诗词作品集的序跋,对某诗人或某作品集的评论文章,对诗歌音韵、格律方面的研究探讨等等,让大家在交流、探讨中争鸣、碰撞,为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增添活力和生气,欢迎大家积极赐稿。

本期推出陶琦先生诗论《<长沙>映<雪>更妖娆——毛泽东两首<沁园春>对比谈》,此文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和《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赛/精短文学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陶琦先生是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甘州诗词》主编,诗词与文章兼擅,理论与创作双修。此文通过对毛泽东两首《沁园春》的对比,深入探讨了两首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独有心得,别具只眼,为我们领略毛泽东诗词的魅力乃至毛泽东本人的魅力大有启迪,特推出与诗友共赏。

责任编辑:徐维强

作者简介

陶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甘州诗词》主编,甘州区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甘肃楹联》《甘肃日报》《文物鉴定与鉴赏》《中国民族博览》等200余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诗词、对联、散文、文史随笔、学术论文等作品多篇,并有部分获奖、勒石、刻挂、编入志书文献。有《东篱诗草》《南山吟稿》《西窗韵语》《北塞欢歌》《诗赋甘州》《张掖对联》《甘州放歌》《大佛寺诗联选》《甘州古诗选注》(与张全义合作)等刊行。

学术嘤鸣

《长沙》映《雪》更妖娆

——毛泽东两首《沁园春》对比谈

陶 琦

毛泽东是位举世瞩目的伟人。他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上空前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而且是个文学造诣颇深的诗人。他的诗词就创作风格而言,属豪放派。他的诗词主要以艺术性强和思想博大精深而著名。《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就是这样的作品。两词都具有意境雄浑、气势磅礴的特点,但细品之,又有异同。品评这两首诗词,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乐观地指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光辉足迹和伟大业绩。

两词艺术上相同之处,主要集中体现于上阕的景物描绘上,这有以下几点:

 一、开拓意境,层次井然。《长沙》词上阕写湘江橘子洲暮秋景色极富层次和诗意。开头三句,点明作者重游长沙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以下由“看”字总领的七句,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和水底选择了如火的枫林、碧透的江水、昂扬奋进的船舸、展翅高飞的雄鹰及自如轻快的游鱼数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描绘出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画图。“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则是作者由眼前如画的秋景所作的很有哲理性的概括。此句明写大自然的兴衰荣枯由谁主宰,实则是对当时革命和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雪”词上阕诗人高瞻远瞩,按观察和感受的顺序,有层次地描写景物。开头三句先总写北国风光的特色:“千里”、“万里”,境界壮阔;“冰封”、“雪飘”,冬寒威烈。接下十句,具体分写了长城、黄河、群山、高原,由“望”字领起,由远及近的北国风光尽收眼底。如果说,以上十句写的是眼前之景,那么最后三句写的就是想象之景了。诗人笔下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虚实并呈,开拓了更加深远的意境。

二、动静相衬,生机勃勃。《长沙》用浓墨重彩描绘的江南深秋景色如画似诗,令人神往。其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对照鲜明,生机勃勃。“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是静景,这里前两句是远景,后句又是近景。“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景,同时前后句又是近景,中句为远景,写得可谓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生动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自然景物一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生活感受的巧妙联系,是一种被人化了的自然。上述景物描写加末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富有哲理性的概括,就为下面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抒情议论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自然地借助想象的翅膀,完全沉浸于如画的情境中,并使这种因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所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与交流。在《雪》词中,诗人描写冰雪严寒,毫不沉寂,也有静有动,充满活力。“千里冰封”是静态,“万里雪飘”又是动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象万千。写静的“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旷远迷茫, 一派庄严肃穆;写动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充满生机,想象奇特。

三、驰骋想象,巧用修辞。景物本身是静态的,没有感情的,怎样把它们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除了突出特点、寓情于景之外,还要运用一些修辞手段,化静为动,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长沙》用拟人的修辞技巧,把物当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动作和感情。如“百舸争流”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势,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舟本由人驾驭,方可前进,这里作者没写驾舟之人如何,而写舟争先竞发。无生命之舟,尚“争”发,何况驾舟者乎?可见,作者这里将舟人格化了。如此写,可谓以一当十,以少胜多。《雪》中,诗人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奇妙,使画面气象万千。状写群山、高原巧用比喻“银蛇”舞动,“蜡象”奔驰,生动形象;“舞”、“驰”二字把原来的静止的“山”和“原”写活了。“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又把山们人格化了,从而赋予自然景物以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气概。抒写雪过天晴,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作红妆素裹的少女,格外娇美动人。瑰丽的景象,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它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给渴望革命胜利的人民以极大鼓舞。

四、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这两首词较好的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长沙》词前半阕虽着重写景,但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是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雪》词中毛泽东同志挥洒如椽大笔,竭力铺写北国风光之壮美雄奇。给人以豪迈、爽朗、乐观、坚强、纯洁、可爱的美的享受。你看,在诗人笔下,展现了一幅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北国雪景图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总写“雪”,“千里”、“万里”,天上地下,一个银色世界,境界何等开阔!笔力雄健,气势磅礴,但语言浅显,明白如话。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幅宏伟、美观、洁白、壮美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字里行间,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一股严冬的寒冷气氛,相反有一股令人暖融融的爱国热流在周身流动。须知这里的“望”字并非真正肉眼能够“望”到的,而是艺术上的虚拟。

诗人不仅仅着眼于眼前看到或想象中的雪景,而且展开想象的翅膀,遥想“须晴日”(等到太阳出来)之时,红彤彤的太阳映照着琼玉般的白雪,“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祖国的江山多像那飘飘起舞、婷婷玉立的美女,令人爱慕啊!

表面看来,像是纯粹写雪景,但是,我们透过字面,分明看到诗人伟大的胸怀,崇高的感情,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同时也能激起人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增强人民保卫祖国抗击日寇的坚强决心。

两词亦有相异之处:

一、两词意境开阔程度不同。《长沙》词意境开阔,但《雪》词气势更为宏大。此词除了具有奇伟鲜艳的画面美,纵横驰骋的时空美,更重要的是具有雄壮豪放的崇高美。当年柳亚子写“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中就称此词“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吴祖光也将其称为“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当年此词一发表,就遭到了蒋介石纠合国民党上层人物和走狗文人发动对此词的围剿;而重庆进步人士与反动文人政客之间围绕此词展开的一场斗争,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我每吟诵《雪》词时,也常有这样的感觉:毛泽东不是地球人,而是地球以外的非凡的宇宙人,他在那里静静地俯瞰着中华大地,“指点”着“江山”。

二、两词描绘的景色不同。《长沙》词,毛泽东用彩笔竭力描绘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水乡深秋美景画图,读毕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在《雪》词中,毛泽东同志挥洒如椽大笔,竭力铺写北国塞外初冬风光之壮美雄奇,给人以豪迈、爽朗、乐观、坚强、纯洁、可爱的美的享受。

另外,还有一点是《长沙》词下阕中是记事——追忆了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而《雪》词却是议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评价了历史上“无数英雄”中的五个英雄人物,然后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雄辩地回答了在《长沙》词中作者提出的“谁主沉浮”的历史性命题。这一点很了不起,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的预见性和坚定性,从这里也显而易见。

从两词的对比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知道,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写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旷世之作,也是和他一生博览群书、勤读不辍、笔耕不已分不开的。这对我们后辈读书治学也有着十分深刻和宝贵的启迪。

(此文发表于《张掖教研》1995年第1期,《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增刊,并在1998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和《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赛/精短文学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10月收入诗集《南山吟稿》时略作修改。)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

2021年第45期(总第45期)

审稿:廖海洋   马宝明

责任编辑:徐维强

编辑:张   嘉   杨   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课文全解
沁园春(精选12篇)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篇《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对比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