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同勤点评专辑(一)

竹韵宁甘诗社原执编王同勤先生

生平简介

王同勤,男,汉族,生于1949年,甘肃省宁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竹韵汉诗协会会员、嘉峪关作家协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退休前任教于临泽一中。毕生酷爱古典文学,醉心于格律诗词创作,曾任竹韵宁甘诗社执行主编,张掖市诗词学会顾问,临泽县诗词学会顾问。

       王同勤先生于202243日因病仙逝。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哀讯传来,竹韵宁甘诗友倍感沉痛,特出《竹韵宁甘诗社王同勤点评专辑》两辑以寄哀思。

竹韵宁甘诗社

王同勤点评专辑

第一辑

2022-04-18



第1



晨过明尧水岸

徐生元(甘肃)

一轮晓日照阳畦,叠嶂层峦望眼迷。

夹岸桃花游蝶舞,半山村落早莺啼。

河边绿柳风吹絮,库里清波浪打堤。

几点残红逐水远,乡关客路草萋萋。

王同勤评:写诗,为了抒情。抒情需借助形象思维,形象思维需借助意象,意象需借助抽象词语画龙点睛,使得抒情效果更为明晰。这首诗,写景的文笔很优美。有主有次,条理分明。颈联用“绿柳”、“风吹絮”、“清波”、“浪打堤”这些意象写河流、水库。这是水上,是主笔。颔联用“夹岸桃花”、“蝶舞”、“半山村落”、“莺啼”写水库周围的环境,是陆上,是陪笔。

一首好的律诗,主题包含在首联和尾联里。首联点破题意,形成一首诗的纲目,中二联围绕这个纲目尽情发挥。尾联照应颔联,点明主题。这首诗在这方面稍显欠缺。

采桑子寒·江行

赖力冬

寒山隐隐霜天暮,隔岸残萝,堤上横波。都入舟中作棹歌。     

赏心乐事和谁说?蝶戏新荷,柳动婆娑。一道离痕客泪多。

王同勤评:“寒江行”,要在“寒江”和“行”上下功夫。上片,“寒山”、“霜天”、“残萝”、“横波”,构成了“寒江”的画面。舟中棹歌,写足江行。切题,有意境。是为写景。下片抒情。“赏心乐事和谁说”,实际上是赏心乐事无处说。乐事,指“蝶戏新荷,柳动婆娑”。赏心,指看了这些美景后的快乐心情。无处说,说明江行人孤独。孤独不应该只是形体孤独,应该包含恨无知音的精神孤独。于是有了结句,客泪多。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离痕”一词来得突兀,没有着落。

出差高原岷县有感

庄永昶

位低岂敢作闲游,马不停蹄赴药州。

醉意皆因情意暖,诗花更比雪花稠。

幸无名利侵清梦,叹有光阴催白头。

莫道人朝高处挤,焉知缺氧痛难休。

王同勤点评:首联点题。上句说不是闲游,而是奉命出差。下句说是赴药州(岷县)。位低岂敢,透露出的意思是受派遣而态度谨慎,写足了题目中的出差马不停蹄承接岂敢作闲游。为表达主题埋下了伏笔。颔联写执行任务中的情况:上句写主人的热情比酒暖,下句写客人(诗人)诗情胜过(冬景)雪花。情景交融。对仗工整灵动,一扫呆板之气。颈联转入议论,即直接抒情。直抒诗人不为名利所牵,清白做人而至垂暮之年的情怀。结尾很有味。岷县地处高原,高原缺氧。缺氧对人体不好。从中透露出一个哲理,即高处不胜寒,处高位,攀高枝,是有风险的。仕途进退,处人交友,商贾投资,无不这样。这里的高处和开头的位低遥相呼应。宁可位低,不贪名利,清贫度日至白发苍苍,也不愿朝高处挤。这样,把主题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不直接说出,这是诗道所要求的。

冰窗花(新韵)

丑奴儿 

天工此处胜人工,纸是冬窗笔是风。

绘叶描花夸素淡,剪冰裁月显玲珑。

色于欺雪方为艳,香到无蜂始最浓。

岂料暖阳生妒意,悄悄摄入彩云中。 

王同勤点评:好诗,可圈可点。首联点题,言天公以窗为纸,以风为笔来作画。是全诗的总纲。颔联紧接着正面描写冰窗花。天公把冰剪裁成花、叶,显得素淡无华,经月光的映照,显得玲珑剔透。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颈联转入议论,提出了诗人对窗花色与香的独特见解。色胜雪故艳,脱俗而浓。结尾非常巧妙。窗花经阳光照耀而消失,本是自然现象,而却说阳光生妒,显得文笔生动,且含有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的深意。窗花虽然在窗上消失了,却在云中成了美景。以叙述结,照应开头,韵味无穷。

  

王多思

对坐南窗就暖阳,一壶一砚伴诗章。

此生虽做搬砖客,不舍晨昏酒墨香。

王同勤点评:诗能提升人的品位,酒能助诗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司空图“有诗有酒有高歌,春色年年奈我何。”这首诗前二句用粗笔勾勒出一副画面:冬日的南窗下两人对坐,面前摆着酒壶、砚台,透露出他们的文人身份。“伴诗章”三字把他们的身份范围缩小了,他们是诗人。单就画面看,觉得人物脱尽俗气,与普通社交场面大有区别。后二句通过对人物身份的介绍,让我们大开眼界。有诗有酒的文人墨客竟然是“搬砖客”,即农民工或别的普通劳动者!在古代,诗人都是缙绅士大夫,在当今社会,诗人至少也是知识分子。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应该是打麻将,斗地主。可这两个小兄弟偏偏就与众不同,诗酒趁年华,“不舍晨昏酒墨香”!这让我们对其刮目相看,对社会的进步由衷地高兴。诗的用词很讲究。前面“一壶一砚”,后面“酒墨香”,照应得体,语无重复。注意了人物环境的烘托。前平后陡,前实后虚,文笔起伏跌宕。

行香子 · 邂逅书房

纤尘碎雪

      袅袅晴光,暖暖书房,几案边,尽敛疏狂。流年缱绻,岁月悠长。觅宋时风,唐时雨,此时芳。      

吾心似水,君心如月。借背包,拾取琳琅。春从茗碗,秋在诗囊。得一隅天,一段字,一襟香。

王同勤点评:《说文解字》第九篇:“题,额也”。对诗文来说,题就是其额头。说明写作时,要紧扣题目。这首词就是这样。该词的题是“邂逅书房”。上片写书房。袅袅晴光照暖书房。几案边有人读书。晴光、暖暖,透露出读书人对书房的热爱。以韵语作对语,使语句既整饬又活泼。读书人已不是狂放不羁的少年,而是一个温文成熟的青年。“流年”二句,是对仗,又是互文。综说读书人在悠悠岁月里,对书本的难舍难分。最后,以一个“觅”字领起鼎足对仗、互文手法的三个句子,综说读书人神游古今书林,品味诗情画意。“觅”字含有品味、钩深等含义。唐宋借代古,“今时”直说今。风雨芳华,乃今古书中物景人情。

      下片写邂逅。邂逅是两个人的事。“吾心”二句用互文手法写“吾”与“君”二人心似水月清澈。邂逅以后,用书酝酿美好生活。背包,代书,琳琅,代美好生活。“春从”二句把“琳琅”具体化了。用偶句、互文综说一年四季,美在饮食的物质生活和诗文的精神生活。末三句,“得”字领起鼎足对仗。言组成一个家庭,过一段文字生活,收获一腔甜蜜。纵观全篇,文笔清秀温馨。词作另一个特点几处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有利于综合表达思想感情。上下片的三字句后面是读(豆),应该使用顿号。上下片尾字“芳”和“香”,意思重复,修辞欠佳。


  

山里人阿青

红梅傲雪戏云霞,独秀芳姿品貌嘉。

情暖岁寒诗画意,春回大地落千家。

王同勤点评:首句画出一幅雪梅图。红梅映雪,犹如云霞落地。雪里开花,自然性傲。梅、雪、霞,是景语,傲,是情语,情景交融。这是实写。“戏”字是锤炼出来的。梅花嘲弄云霞不如自己。第二句是承上品评。芳姿独秀是貌嘉,傲雪是品嘉。是虚写。第三句由一、二句转出新意。梅给寒冬腊月增添了暖意和诗情画意。结句“春回大地落千家”,含有笛曲《梅花落》的意思。春回大地,笛声悠扬,梅花飘落,继以群芳竞艳,何等境界!

西江月·赠友

邓淑娟

事事横刀断水,天天煮酒浇愁。花开花落水长流,谁解衣宽影瘦?  

梦寄东西南北,情伤冬夏春秋。诗涛诗骨化吴钩,诗韵诗香如旧。

王同勤点评:这首词很有诗意,全篇用形象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上片就表达了一个“愁”字。前三句用逆挽句法。第三句是说,“愁”像滔滔流水一样,无论花开花落,长流不息。化用了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一、二句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说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愁,用刀斩不断,用酒浇不灭。化用了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其结果,衣宽影瘦了,还没有人理解。加一倍法。化用了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下片一、二句又用互文,综说感情寄托时间久远,范围广阔。“梦”和“情”,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即感情寄托或者志向。东西南北指空间,冬夏春秋指时间。第三句把“我”的感情寄托挑明了:诗化吴钩。李贺有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山河五十州”。吴钩,是驰骋疆埸,报效国家的象征。原来愁的原因是报国无门!第四句告诉读者,这一志向不会磨灭。而这种情愫是用诗词表达出来的,所以说“诗涛诗骨”、“诗韵诗香”云云。全诗的脉络是:愁——吴钩。

《竹韵宁甘》|| 竹韵宁甘诗社王同勤老师点评专辑(一)

回 乡

张春琴

离别家山经数载,儿时荒地树成排。

路边邻里忙相问,憨笑乡音暖旅怀。

王同勤点评:这是一首写乡情的诗。一二句是说,离别家乡多年,这次回来发现,记忆里儿时的荒地,现在成了树林。以小见大,是为诗之道。通过这件事,向人们透露一种信息,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房舍变了,道路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衣着打扮变了,等等。就是一个没变,那就是乡音。这就是三四句的内容。听到乡音,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的心一下热了起来。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合理。很多诗表现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首诗表现的是“世事变迁,人情依旧”的喜悦。平淡中见真情。

北京通州游大运河

苏永兵(内蒙古)

千里运河通帝京,碧波浩淼鹭鸥鸣。

隋堤古柳今犹在,不见龙舟水殿行。

王同勤点评:这是一首怀古诗。千里大运河滔滔不绝。从杭州流到京郊,从古代流到今天。烟水浩渺,云蒸霞蔚,水鸟飞鸣,汀岸翔集。从历史到现实,是永恒不变的风景。这是一二句的实写。和大运河其他风景一样不变的还有隋堤古柳。可隋炀帝为了穷奢极欲,当年劳民伤财所建造的龙舟水殿,连同他本人,却被大运河的波浪荡涤得无踪无影。这是对昏君的贬斥和嘲笑。然而却不见带情感色彩的批判之词。这就是诗的力量,诗的方式。与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有同工异曲之妙。这是三四句的虚写。

 

苏永兵(内蒙古)

倚得东风睡眼张,新芽悄悄吐鹅黄。

春来我便觉春早,不待花开披绿裳。

王同勤点评:首句,柳眼因东风而开,曰“睡眼”,拟人手法。次句接以新芽吐黄,“悄悄”二字用得非常恰当,说其恰当,是因为状物非常逼真。“吐”字尤为生动,因为早柳的黄色确实是从柳眼中悄悄吐出的。若用“变黄”,就黯然失色了。前二句写景,第三句转入抒情。因为柳的缘故,“我”便觉得春天来得早,为什么呢?因为花还没有开,而柳已经着绿色了。“披绿裳”,又是拟人手法。给人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一株株柳树,像一群披着绿色衣服的仙子,身姿随风袅娜,裙带随风飘拂。

沁园春·大连滨海路掠影

王振江(大连)

        滨海奇观,山水相连,尽展华容。看金沙闪闪,浪花拍岸;虎滩赫赫,鸥鸟飞空。棒棰留吟,燕窝竞秀,春色茵茵秋色浓。怅寥廓,叹风光浪漫,阆苑如宫。

      风清水绿花红,竟引得、游人似蝶蜂。数五洲盛会,人山人海;环球徒步,车水长龙。夏日炎炎,浴场挤满,宛若鸳鸯爱水融。中外客,每登临此地,其乐无穷。

注:①虎滩,指老虎滩公园。②棒棰留吟,指棒棰岛公园石壁上毛泽东书叶剑英七律诗作。③燕窝竞秀,指燕窝岭公园。④五洲盛会,指世界每年一次的徒步大会。

王同勤点评:这首词依题意,写的是大连滨海风光。上片写自然风光。前三句为总写。滨海奇观的特点是山水相连,展现海滨“华容”。接下来,具体描写“华容”。一副扇面对,写了金沙,浪花,公园,飞鸟。前者为水上,后者为陆地。紧接着又一个对偶句,”棒槌留吟”为人文景观,“燕窝竞秀”乃自然景观。这都是就空间而言。“春色”句则就时间而言。春天芳草如茵,秋天红叶黄花。末三句感叹抒情,一处游览胜地,如阆苑仙境,如皇宫园囿。下片写游人揽胜。“水绿花红”,承上启下。“竟引得、游人似蝶蜂”,是下片的总纲。“五洲盛会”是游人揽胜的一部分。可惜的是,从结构上说,这个扇面对不完美,从表达的意思上说,是个“合掌”对,四个句子,一副扇面对说了一个意思。游人揽胜的第二个部分是大热天游人沐浴游泳。间或夫妻相戏,“宛若鸳鸯爱水融”。末三句言此地揽胜者,来自国内外,想象中,各色人种,黑白不一,“其乐无穷”。

  

房永敏

和风细雨驱惆怅,万物苏醒迎曙光。

知否寒潮终退去,东君已遣柳梢黄。

王同勤点评:写初春,事事新。首句,历经一个漫长冬天的严寒,初遇和风细雨,郁闷惆怅,驱除净尽,人之心情为之一新。二句,经风吹雨润,万物苏醒,雨霁天晴的早晨,一轮旭日冉冉升起,世界为之一新。三四句,用设问,自问自答。通过“柳梢黄”描写,照应第二句,把“万物苏醒”具体化。显得很有诗意。

游西湖

郎松(黑龙江)

拎裙菡萏立蜻蜓,三两沙鸥点翠屏。

轻解扁舟忙趁酒,一篙点碎四山青。

王同勤点评:首句湖景。荷花(菡萏)如一群美丽的少女,手提绿裙,翩翩起舞于清波,间或有蜻蜓站立头上。化用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极生动活泼。次句山景。山近湖,故沙鸥翔集。山青翠,鸥灰白,鸥飞过山,故曰“点翠屏”,极形象逼真。三四句写作者泛舟。酒后解舟,一篙打点碎了映入湖中的虚影,极具风趣。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云:“(绝句)功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这首绝句前二句写景,第三句转入人的活动,对写结句写风趣景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有一个硬伤,“点”字重复了。

广元诗联学会迁址湿地公园

(新韵)

唐明友

此度挪窝不厌烦,寻幽新址画中间。

楼前花艳诗潮涌,柳岸风轻鹭影旋。

浩浩嘉陵凭鲤跃,巍巍剑岭任君攀。

女皇故里骚坛上,且看何人夺桂冠。

:女皇句,武则天出生于四川广元,且在此度过了童年时代。广元嘉陵江畔的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武则天祠庙。

王同勤点评:首联点题。“挪窝”是主题,“画中间”新址环境。二者结合,构成全诗的纲目。不曰“搬家”,而曰“挪窝”,暗含民间新生儿挪窝吉祥安意。诗家搬家乃雅事,故不烦。中二联具体描写“画中间”。颔联花鸟,为近景;颈联山水,为远景。从诗意的角度看,写广元的地灵。尾联写诗坛竞秀,照应开头,其中以“女皇故里”指代广元,兼说人杰。总括全诗,结构完整,走处还留,处处不离主题。

沙尘暴

郑玉红

西北黄沙不惜春,横行三月扰平民。

本该柳绿花枝俏,谁料山川尽染尘。

王同勤点评:这首七绝的作者是初学者,之所以选评,是想以这首诗给其他初学者树立一个榜样,理由如下:第一,结构完整。诗题是“沙尘暴”,所以首句便点题。“西北”是沙尘暴出现的范围。“不惜春”,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提出全诗的纲。第二句是“不惜春”的具体表现——“扰平民”。以上叙述。第三句转入议论,阳春三月,本该是柳暗花明的赏春季节。第四句再一转,谁料万里山川尽被沙尘笼罩!与开头相照应。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第二,语句通顺洗练,没有生造词语,没有堆砌累赘的用词现象,也没有凑韵现象。第三,没有用生僻字,明白如话,一看就懂而不乏诗意。好诗不厌百回改,推敲字句成佳话。这首诗之所以像一汪清水,清澈见底,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写诗一定要用功夫,把功夫用到什么程度呢?让人读后,感觉就像没有刻意用功夫一样。这就是“无凿斧痕”。清人沈德潜《说诗啐语》云:“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我们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踏青

张正军

邀朋入野踏春光,一路桃花淡淡香。

撷得芳菲雕雅句,归来珠玉满诗囊。

  王同勤点评:首句以通感的手法点题。踏春光是全诗的纲目。次句正面写欣赏春光。手法是以小见大。以桃花指代所有看到的春日景象,即下文所说的芳菲。三、四是句互文。不能按正常的语序理解,而要综合理解。其意为,把所看到的春日景象,如珠玉般的珍惜,记在心里,带回家中,经过盘点、选择、斟酌、推敲,写成诗篇。其中的珠玉,是借喻,指芳菲,指春光。这两个句子还是一副比较宽的流水对。语句生动形象,华美典雅。如撷芳菲雕雅句珠玉满诗囊诗囊虽是个典故,但如果不知道这是个典故,也不妨碍对诗的理解。晚清词人谭献在他的《复堂词录序》里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意思是说,诗文的意蕴或其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作者未必想到,而读者有时候却想到了。在这首诗里,诸如通感、互文、暗喻等手法,作者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有意为之,但他的确这样作了,说明他用心了。用心的结果,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所有的理论都是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没想到,作到了,很正常。最后用清人邓石如的自题联结束我对这首诗的点评: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薛锋

东风点化物争春,岸柳悬帘紫燕巡。

欲问百花何处丽,蜜蜂抱蕊拭香唇。

  王同勤点评:首句点题:万物因东风的点化而苏醒,而争春。争春,是全诗之纲。次句写柳争春而悬,燕争春而巡。第三句写花争春而丽,第四句写蜂争春而抱蕊,而拭香唇。不过这些仅仅是万物的代表。闭目想象,桃李盛开,杨柳飘摇,莺歌燕舞,蜂来蝶去,春满人间。未言春美,美在画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不落俗套。如东风点化物争春,蜂抱蕊拭香唇

夏都斟鄩区划调整

重归洛阳市区即事

王立州(河南省)

梦里斟鄩是故乡,千年地脉史流芳。

夏都熠熠寻风月,洛水悠悠溯汉唐。

礼问东关人鼎沸,雁回北市马腾骧。

玉楼金谷归来看,国色含娇吉运长。

1.斟鄩:今洛阳市偃师区翟镇二里头。夏王朝都城地。2.礼问东关:今洛阳廛河区东关大街有孔子入周问礼碑。

王同勤点评:这是一首怀古诗。首联总括全诗。故乡斟鄩“史流芳”是全诗的总纲。斟鄩是今之洛阳一个区域名,因历史上曾是夏朝都城,因此也成了洛阳的古称之一。颔联紧接首联,具体写“史流芳”。洛阳为十三朝故都,这里只点出最著名的几个朝代作为代表。夏朝、东汉以洛阳为都城,唐朝以洛阳为东都。这两句诗为互文。意思是在十三朝故都可以尽情地赏风月,游山水。颈联写在故都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故事不记其数,诗选其二。孔子问礼存石碑,天子六驾见遗迹。颔联侧重列举朝代,颈联侧重历数古迹。尾联由历史古迹转入自然风光。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金谷园,已被艳丽的牡丹代替。暗示故都不“故”,生机盎然。

清明扫墓

张海成

梅杏桃梨次第开,万千新柳惠风裁。

子规声里清明至,倦客思亲扫墓来。

王同勤点评:第一句花开,第二句,柳新。红粉白绿,色彩缤纷。第三句杜鹃悲啼,想象泣血。第四句始如主题,写倦客思亲扫墓。一二句花开、柳新为反衬,以美好的景物写悲哀;第三句子规悲鸣为陪衬,用凄苦的景物写悲哀。手法多样,效果甚佳。

缱怀

贺彩红

羁旅生平绕膝难,鹤鸣华表自心酸。

衷情莫怨红尘苦,遇事方知世路寒。

一抹诗香堪养性,十分酒气易伤肝。

绮怀志在烟霞处,夕钓清风梦不残。

王同勤点评:题目缱怀,应该是遣怀字只和字组成连绵词缱绻,没有单独使用的例子,也没有和其他字组词的例子。所以,我们权且把这首诗当做遣怀来读。遣怀,就是抒写情怀。我们看看作者在这首诗里抒写了什么情怀呢?首句羁旅生平绕膝难,是生平羁旅绕膝难的倒装。意思是作者因生平羁旅而难享绕膝之乐。次句用了丁令威化鹤归华表的典故。意思是说,偶尔回乡,总觉物是人非,不胜心酸。看来,首联写的是离乡之愁。第三句衷情莫怨红尘苦,意思是由于衷情于某事,而不怨人世间的苦难。第四句遇事方知世路寒,意思是真正做事的时候,才感受到人世间的苦难。颔联写的是处事之苦。面对这两种愁苦,颈联志在排解,用的是逆挽之法。以酒浇愁易伤肝,以诗解愁可养性。由于诗能养性怡情,尾联便描绘了养性怡情的绮丽境界——身处烟霞中,垂钓清风里。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蝶恋花 · 春思

徐生元  

斜倚阑干心絮乱,红杏枝头,已是春将半。拟写相思身又倦,梦魂不到天涯远。       

一片浮云遮望眼,多少离愁,且寄南归雁。三叠阳关肠已断,曲高和寡情无限。

王同勤点评:题目是春思,词作应该围绕作文章。一般来说,一首诗或一首词,都有一个小情节。小情节里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活动)等。这首词也是。一个人斜倚阑干而心絮乱。不难看出,这个人在望春景而有所思。看到什么春景呢?红杏枝头,已是春将半。这里的红杏代表春天的诸多景物。而景物所呈现的景象已是春将半,即春天的时光过得太快了!写景的同时,已经融入了感情。再看这个人在望春景时还产生了哪些情呢?拟写相思身又倦,梦魂不到天涯远。原来,这个人因春景而相思,即怀人。但是,打算写相思,又因身倦难写,拟托于梦魂,而天又涯远,梦魂不到关山苦。这便使相思之苦增加了两倍。上片是人斜倚阑干而望、而思,下片继续接着斜倚阑干的话题写相思。望相思对象所在之处,遇浮云遮眼。于是只好把相思离愁寄托于南归雁。又想起离别时的赠诗,而痛断肝肠。不唯想起赠诗,使人肝肠寸断,而其诗曲高和寡,把相思之情推到无限。上片第一句本应是思绪乱而说是丝絮乱,这里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绪,是丝头,心绪虽然也是比喻不安定的心情,但是,用的时间长了,就约定成俗,凝固化了,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心絮,用在这里,比喻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因相思的缘故,就像春天的飞絮一样,飘浮不定。这样的比喻是十分贴切的。这首词基本上是上片写景,融情于景,下片抒情。但对春景写得少了点,从而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欢迎






































































































































     

















     














分享


竹韵宁甘

ZYNG INVITATION

邀/请/您/分/享/专/辑

2022.04.18


 竹韵宁甘编委

顾   问
张幼鸣  李裕华  龙光南  吕永生
总   编:
落日长河

主   编:
张登军
执行主编:
唐明友 黄支全 李国才

本期执行主编: 唐明友

副 主 编:

吕永生   莫   凡   时云霞   孟殿斌  
赵丽娜   明   明   贺彩红   陈国礼   

冯学文   王立州   李保荣   张桂琴  

商   帅   白   鸽   贺如熊   梁华煜

杨富强   张文楷   田翠玲   骆娅韵   

周玉成   赵仁波   聂尚奎   朱   骞   

盖保琳   韩登俊   王   祥   艾   丽   

魏登万   代振峰  

收集整理: 唐明友

专辑制作: 白   鸽

宁甘推广部

推广部部长:唐明友

推广部副部长
唐义烈  牛东林  邓学辉  郭佑  

张正军  陈再中
推广委员
张爱华  徐荣德  郭荣贤

张大庆  鞠勤     刘天忠

郑清泽  周玉成  李润林

张国彬  王仁武  聂春梅

王   祥  石金玉  苏永兵

程耀正  谭德萍  陈延恭

罗保安  贺海良  方   勇

马星光  许建雄  李宏允

李建真  刘斌湘  李永仁

熊增良  沈大年  张瑞农

竹韵宁甘是竹韵汉诗协会打造的又一个诗词交流平台。秉持“以诗会友、传承国粹“之宗旨,诚邀宁甘及全国各地诗友积极参与,共同弘扬中华古典格律诗词。相识即缘,相知是福。竹韵宁甘与您共创精彩。有投稿意愿请加主编微信:zdj1579978639。

竹韵清幽

宁甘分会
宁甘主编

 Apr. 18, 2022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氏诗社】壬寅年十月作品欣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词点评】大观诗社第三十二社
古韵春雨
南溪诗社||分韵诗【第一期】
高考诗词鉴赏题库
律诗的变体(第三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