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清甫《二憩斋诗话·卷三》(摘选)
律诗之结句应似结句;绝句之结句应不似结句。因律诗之结句是结束语。如大丈夫之行即行,止即止。不扭捏作态,拖泥带水。绝句之结句应还有许多意思未说明,留馀味供读者品玩。如女子离去,虽转身犹有顾盼回眸。了而未了之情态,方有意韵。

诗句初成多须改,然改无定数,或一改而精,或数改更滞。或自改可好,或随他人之意更糟。相反亦或出奇。然终不若一铸而定者。

张中行公论诗,专有一章说“凑合”,此二字好。古往今来诗词多为凑合而成。凑字之平仄,凑辞之雅丽,凑韵之协声,凑句之顺畅,凑联之属对,凑篇之情意。凑而能合已是高手,凑而不合且裂痕百出,岂为诗词?故酬和,步韵皆是诗词之凑情意者。已非诗词抒情写意之主旨也。

与人论诗,或曰:写诗贵在贴近生活,感动他人,然如何贴近?如何感人?余日:所谓贴近,即会体贴,能领悟。若走马观花便下笔咏之,必隔一層,岂能亲切,感人。欲威人,先感己。己尚不能感,安能感人。故诗人不能写与自己无关之事;不写自已不解之事;不写道听途说之事;不写人云亦云之事;不写违心之事。所写者皆应为自己亲历亲为,亲见,深知之事。即古人所云之诗中有我,方可感人。

为诗乃一手艺。如木匠之做桌椅,瓦匠之建房屋。木匠有终生只会做粗活者,有数载便工于雕刻者。手艺之精粗,在学与悟。学,人力也,悟,天分也。余见有学诗不久即可观者,亦有为诗数十载而未能入门者。此乃在于天分不足。天分不足须多下人力,勤能补拙,然仅补人力之不足而已。终有无天分之缺憾者也。

今人写诗好说大话者甚夥。下笔便是“寰宇”、“神州”、“九天”、“万象”之类。以为不如此便无大襟抱。不知以小事写大襟怀反有真实,切近之效。

人之性情可于诗中体现。人真实,出言直率,未思后果。人虚伪,巧言令色,意在悦人。真情之诗,事实,辞实,未计工拙;虚假之诗辞美,媚人,故多粉饰。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流芳,“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成名。有人极喜此二字,时见诗中用此二字。此二字确是好字,然应知在词中好,置于诗中未必好。此乃诗与词之不同处。再如“偷”字等。因诗贵庄,尚雅,用此等字终觉轻佻。亦有诗中不可容词句之意韵者。

妆饰缘于丑陋;艰深正是浅薄。

以平常心用平常话写平常事,乃为诗之道。

何谓平淡?曰:平淡非初学者之浅白。乃是已高深后再追求之浅白。如锦衣玉食者返布衣粗食,而非穷措大之布衣粗食。为诗能平淡者会高深,而貌高深者未必能平淡。故平淡高于高深者也。

今人写诗只知平声与韵脚,而住脚与句中之仄声字用时或不知,或不重视。其声、韵、纽既知之即用之,否则读之不谐也。故余以为四声八病之说,有能力者,应行之。此举非守旧,乃回归者也。

古来诗论之主旨甚夥,有袁枚之性灵说,王世禛之神韵说,沈德潜之格调说,翁方纲之肌理说,王国维之境界说。众说纷纭,各有见解,其中差异亦可见矣。然有论诗者,所用辞汇虽不同而异意颇微,读之难辩其别,顿生故弄玄虚之疑。如有“神情、性情、神理、神韵、神致、神气、神味、神彩、精神、情景、词场、境象、意味”亦有:“风骨、骨力、气骨、气韵、气格、气体、气势、气味、气力、气象、气魄、风气、生气”。犹有:“格调、格致、格韵、风格、风致、韵致”。有:“妙悟”有“寄托”等等。愚以为诗之元素意象而已,莫虑如此复杂。情、理、意也,是为主观因素;事、物、象也,是为客观因素。合而为一,乃为诗也,写好便好。

今人为诗多注重写好,而忽略诵好。好诗应具四好:一要意好,将欲抒之情写明白;二要象好,即诗中有画;使情景交融,完美通畅,此为写得好。三要声好,读时有疾有徐,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四要韵好,该响亮则响亮,该幽微则幽微,恰与意象相谐。此为听得好。若意象俱佳而诵时佶屈聱牙,终是瑕疵。

妻新亡故,作《归家》一绝云:

可喜沿途一路花,

轻盈步履踏红霞。

敲门已久无人应,

疑是亡妻还在家。

便以微信发众诗友。有人马上回復:既然“敲门已久”,则似应“认”是亡妻还在家。余亦觉“认”字好。便改为“敲门诧异无人应,认是亡妻还在家。”又有人发来:“久待”比“诧异”如何?余亦以为“久待”好。俄而,有人回復道:前两句虽以喜衬忧,但显生硬,后两句亦不妥。既然“无人应”如何“还在家”?后余将诗改为:“踏上归途满路花,云间夕日釀红霞。敲门久待无人应,认是亡妻还在家。”又有人说:“亡”字不好,凶煞之气太重。余回復曰:“亡”字一改,此诗便完了。众人皆以为可。惟有尾句前两字犹难统一。有说“认是”不及“信是”,因信是而“久待”通畅。有说应为“惯认”,乃习惯于妻子开门,故犹“久待”。有人说改了半日,还不及原来之“疑是”有曲折,有味道。于此观之,自家之诗,一经众人之口,颇难定案。故众人之言当听,而不可全信。否则莫衷一是。余最终定为“错认”。

作题画诗,因诗成于画后,故应写画中未至之意境。且画面固定,而诗可越时空,故应写活,宕开,若一味拘于画面,便为图解。然不可与画面无关。远近虚实之分寸,高手自会了然于心,而烂熟于手。

当今做假之事甚夥。诲人做假已致幼儿。余外孙七岁,才读小学,老师让做家务时家长用手机将照片传去。未出几日,孩子便摆个样子照张像给老师发去即可交差。诗词界亦然,应时之作,赞颂之辞,无病呻吟,做假古董等触目皆是。最甚者,征诗,比赛之类。其本意为旅游而创收,介绍景点,征集诗词,奖金若干。投诗者趋之若鹜。千里之遥,躺在家中而描摹登山临水,意在得奖。如此做假,何望出好诗?不过图钱而已。诗道乎,哀哉!

当今正时兴两词,一曰“创意”一曰“守法”。若用于诗论亦颇相宜。“创意”乃立意须新奇,贵在未经他人言过,是为自家独创。“守法”即辞语须有前人用过,忌自家编造。写诗时能以别人所懂之辞言别人未道之意。意若一旧熟,便俗。辞若一怪僻,便浅。

何谓真诗?曰意在笔先者也。未想写诗而情意蕩漾于胸,不得不写。如孕妇分娩,不可不生,斯为真也。心本无情,而有韵在先,步韵和之意已后矣。腹中空空而犟言生产,悖于道也,焉生好诗。

为诗不可失“拙”“巧”二字之工夫。若全诗只拙不巧,其失也粗,也滞;只巧无拙其失也琢,也饰。须拙中有巧,方能雄豪中见幽微,凝重中有灵动。巧中有拙方能精微外出浑濛。运用得当便如电影远景近景之交融。

主管:北京朝阳区诗词研究会

主办:《雅风》诗刊编辑部

顾问:赵永生

总编:张振昶

编委:张振昶、刘志峰、董生会、乔长柱、蔡大营、胡延强

主编:蔡大营

责编:胡延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谈诗词创作与欣赏
漫谈写诗(四十一)格律诗词的格律(4)
[原创] 一爱斋诗话
邊城浪子 谈谈我对古诗词格律的看法
【我为什么不用平水韵写诗】
《平水韵》为什么是反格律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