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点评选集(26)

浅析游松柏先生《秋日》其五之意境

诗云:

碧水桥横疑旧居,一池风月冷红蕖。

诗怀已向笺中老,何复西风问雁书。

首句“碧水桥横疑旧居”,诗人平平叙事,不事渲染,然第五字以“疑”置之,却可思可叹!这“碧水桥横”之地,恍若故乡,但作为孤客,羁旅之情时因处境之变而发岁月流逝之叹。面对萧杀之秋风,次句写久居他乡之游子,正独赏秋池沉浸之冷月;凄风摇响之残荷。难免又勾起羁泊异乡孑然一身之情怀,从而引发对家乡,对亲人深深之眷恋。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南宋·江淹《休上人怨别》。与此诗转句流露出“诗怀已向笺中老”,实乃诗人多年飘泊在外之心声也。正因作者数年于家书中倾以不尽之乡思,及愁以“笺中”至“老”已!此诗语见真至淳,吟咏其间,犹感清澈入骨,诗思澄净而肃然之深沉!其结“何复西风问雁书”发人思索而趋之坦然,耐人回味无穷。

此诗有秋思之意而少危苦之词,泠然如见闲适之雅怀,诗语为读者留下想象之空间,颇见工

浅析陈培阳先生《春日》之意境

诗曰:

年近春寒不惧迟,驱车前往觅荼蘼。

漫猜一树胭脂雪,开到人间第几枝。

此诗言之荼蘼花,亦称佛见笑。属蔷薇科,系落叶灌木,初夏开白花,清香可人。史记载此花早有培之供观赏。诗中春日所见之荼蘼花其地应在南方,此花北方开于初夏,从神州气候之自然规律此花南方应早开于北方,故诗中此花期应于暮春之前。起句“年近春寒不惧迟”,诗语看似平淡,然却能吸引读者眼球。诗人无畏春残,不惧春寒,方有“驱车前往觅荼蘼”之举。据考闽南一带大都信仰佛教,暮春时节专程寻觅佛见笑,以许信徒至善至诚之缘乎。末联将读者带出城外,寻花途中,顺着荼蘼飘来之缕缕清香,诗人于幽静处幸运寻得一株绽开洁白花蕾之佛见笑。在物我相亲之陶醉中,“漫猜一树胭脂雪,开在人间第几枝?”转收可谓神丰而意难尽也。

唐·张谓《早梅》诗云:“不知近水花先发”,言及傍桥之梅缘水暖而先开之常理,赋以梅之形神。陈先生此诗以自然界由南向北气候暖流推移之规律,引发读者“漫猜”佛见笑堪属人间第一(几)枝?其意境与“近水花先发”可谓异曲而同工,犹感诗中悠然之韵味和不尽之意蕴。

梅圣俞云:“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此诗清雅中见风骨,平淡中翻以新韵,犹以含蓄不发之结句,其哲理、其禅意,实感妙机无穷,仿如洁白之佛见笑,摇曳而生姿。

读撷秀女史之《寻 春》

诗云:

为寻柳意下南楼,一缕春光两鬓流。

小燕欣开如意剪,轻裁烂漫上梢头。

此绝乃是一首春之颂歌。诗人以平静淡雅之情,“为寻柳意下南楼”欲去品味上苍赐予自己恬淡而充满梦幻般的生活。在《寻 春》的轻盈行进中,尤觉“一缕春光两鬓流”,大有“东风暗换年华”之惬意。一个“流”字极富灵动之妙,无不令读者顿生诸多之遐想,这便是诗人用充满诗情画意之笔,写出了《寻 春》之序幕!

“小燕欣开如意剪,轻裁烂漫上梢头”转收诗人以锐利之眼扑捉动态之美,恰若春之音符,春之生气分外赏心悦目。好一个“轻裁烂漫上梢头”,其婉雅之意境与起句“为寻柳意”首尾而呼应,若在引领读者在倾听春之脉搏,一道去追踪春之脚步!诗中无论写人咏物,无不令人对美好未来满怀以憧憬与追求,其诗旨清新流畅而神情可悟。

浅析王恒鼎先生《友人寄赠墨梅图感赋》之意境

诗云:

天然标格出尘姿,漫道花开不合时。

凛冽风霜堪自励,苍茫烟水有相知。

忆君每却闻三弄,慰我还劳寄一枝。

何日暗香疏影里,共斟美酒细论诗。

此诗起句以清丽之语言,含蓄之笔触,赞美寒梅傲然之品性与素艳之风韵。次句“漫道花开不合时”,缘梅开于百花前,“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寓梅以形神,写出友人构图之倾情,“漫”字谐音同“慢”,有“休、莫”之意,言外大有此花开放正当时也。颔联“凛冽风霜堪自励,苍茫烟水有相知”。诗人以梅言志,言梅、言友为知己。于苍茫烟水间赋梅以素枝缀玉,极富养眼与怡情。

《诗镜总论》陆时雍云:“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颈联“忆君每却闻三弄,慰我还劳寄一枝”。 诗人品梅思友,每闻《梅花三弄》清婉之曲而生悲凄,以至诱发友人“遥寄一枝春”(宋之问)慰藉痴怀。此诗语将无形之音乐得以生动之形象,使读者如见如闻,其诗思之绵长,耐人以寻绎。末联以咏梅之诗语道出诗人与友之情愫,以待邀友人共酌于有神而无迹之境界中。

《文心雕龙·物色篇》言:“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此诗浑然天成,一意贯之无刻意之痕,却枝傲于凛冽之霜风中,挺立苍茫之烟水间。作者若渡漫长之相思里,抛尘事于浮云外,犹感墨梅图有暗香之浮动而恬淡神远也。

浅析郑守朝先生《题周家山牡丹》之意境

诗曰:

姚魏风姿怎品评,周家门外看分明。

无非几簇风流草,却把荒村作洛京。

唐·白居易《买花》诗云:“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此花在《唐国史补》李肇笔下,“一本有值数万者”。故此诗起句“姚魏风姿怎品评”,作者直呼何品,奇语突兀,引全诗以波浪,使读者为之动魄惊心,实乃精彩之笔。次句写周祠阶前,姚黄魏紫雍容而高雅,风姿不凡。薛涛《牡丹》诗云:“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可谓意趣遥深。

末联“无非几簇风流草,却把荒村作洛京”。以争赏之众,衬“风流草”之真国色。其结与首句“怎品评”遥相呼应,诗人尤以赏花之感慨融诗语而不露,寓景物以千年之变迁而依然光彩可人,清吟其间,犹感诗中蕴藉一种含蓄之美,风韵悠然也。

分享生忠兄《五十五岁生日寄燕江诗友》其一之情怀

诗云:

气爽秋高菊正黄,文川河畔嗅芬芳。

燕江诗友知多少?鸿雁常传锦绣章。

此诗平淡淳朴,起联开门见山点明诗人生日正值气爽菊黄之秋。其乡野之居,舍南舍北乃至门前文川之溪畔,自然散发着阵阵菊香,扑鼻而诱人。品作者笔下之菊虽无牡丹之富丽,更无兰花之名贵,然朴实之秋丛间其坚强之品格,高洁之气质倍受吟者之偏爱。

面对遍野的金菊而期新老吟友以共赏,尾联诗人笔锋一转而设问:“燕江诗友知多少?”然悲同期不少创社之诗长已先后仙逝,年青之吟友又不断勃勃而涌来,苍然而情生无限之感慨,至此方悟此诗语与首联似形断而情联也。难忘乎诗友们时以龙山之雅会,喜开怀“鸿雁常传锦绣章”而拓诗思之境界。此情此意正如管鉴《水调歌头·夷陵九日》所示:“莫话龙山高会,只作东篱幽想,应有故人思”之风趣也!

附兄翼尾,依韵和其一,以祈正之。

文川清唱何人和?绕屋秋丛延岸香。满卷紫云山下梦,一同邀月醉诗章。

浅析包德珍大姐《渔艇之歌》之意境

诗曰:

一曲渔歌一惘然,帆摇岸柳枕风烟。

无凭浪迹终难测,易老生涯未及悛。.

碧水为炉烹美蟹,青峰作帐续残篇。

夜深自问心何许,半个诗痴半个仙。

首联作者以江海之羁旅而构思,尤以“一惘然”、“枕风烟”使得“一曲渔歌”

临岸之晚唱添以几许委曲之情致,其诗语更耐人涵咏咀嚼。《诗镜总论》陆时雍云:“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诗人深得其法,尤以一“枕”字刻深“一惘然”之心迹,用笔简洁而极具艺术之魅力。颔联以人生世事难卜之哲理,发光阴易逝、人生恨短之感叹,悲此生不能以己之力而改其轨迹。

颈联则以豪放之激情,流露出知足者之乐观心态,透以“陶然共忘机”之儒家遗风,诗人善以丰富之沧桑阅历,欲以清澈之水烹横行之蟹以美食,其弦外之音,味外之味使人神远。诗语间作者将人生俗事一扫而空,举大手笔圈四围之青峰为其作帐,处恬静以“续残篇”,其清俊之气度悠然可见。尾联以淡定而爽直之襟怀,留给读者以美之向往。作者借自问自答语,极“易老生涯未及悛”之蓄念,以“身近青山便是仙”而作结,足见诗人淋漓之情也。

全诗用语简洁,极江湖夜雨之浪迹,张人生坦然之素怀,其起承转结意贯而神合,给人以心淡而情遥之美感,清吟其间,尤以共鸣!

浅识紫光先生《送耀辉之松原任》

纵观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流连之作固然感人至深,但另一种发自肺腑的慷慨之歌,却以真诚的友谊,坚强的信念,为霸桥柳色与渭城风雨赋予一种开阔、洒脱之美,紫光先生《送耀辉之松原任》便是后一种风格之佳作。

诗曰:

轩车欲发处,景色正留人。

明日杯中酒,夕阳原上春。

地偏风气古,雨沛物华新。

能饮松江水,斯民亦可亲。

开门二句,作者以委婉的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故乡正深情地挽留一位即将远行的友人。再通过画面特定之意境,“一切景语皆诗语”,次联由然托出“明日杯中酒,夕阳原上春”。明·朱承爵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切,出音声之外,乃得其味。”其三四联诗人把深挚不渝的友情,渗透在对即将前往异域之友人以宽慰的话语中。从诗句中不难看出作者仰制了别友之离愁,以乐观的心态极力去感染对方,因为友人要去偏远之地,民风淳朴,还有那纯净松江水哺育的松江人,犹令人感觉到是那般的和蔼可亲-----

全诗格调爽朗,“送君不觉有离伤”,可见作者是一位工于用意,善于言情之骚人。其诗中所表现则是一种离而不觉远,别而未觉分的朴实情感,即乐观开朗,又委婉情深。诗人于蔚藉中寄以希望,给人以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这正是非常难得的真情流露,暢吟其诗尤感至怀。清·袁枚所言“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如是否?望方家以正之。

浅析包德珍大姐《闲情》之境界

诗曰:

争留春住再修身,每觉心清物候新。

得道乾坤追亘古,藏胸宇宙吐经纶。

秋成七色光开目,夜近三更月读人。

悟到阴阳玄妙处,沧桑历尽法归真。

此诗以一“争”字领起,实乃非寻常也。清吟再三,尤觉其诗旨若“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润之·咏梅)诗人早年蒙冤入狱,昭雪后一女子毅如海燕穿风浪间以渔,“不是儿郎,胜似儿郎”( 皖江轻舟 ·敬和包老师一剪梅)言当无愧也。而今她(渔艇丽人)任中华诗词论坛之坛主,尤以七十二高龄傲然“争留春住再修身,每觉心清物候新”,尤令无数读者倍感其襟怀可敬、可仰,故其吟(网)友遍布天涯海角,论坛正处春花盛开之际,先生时励后学,无私奉献之精神也在广大吟友心中为之而灿然。

颔联老诗人“得道乾坤追亘古,藏胸宇宙吐经纶”,字里行间欣然如见其作者为传承、探索、弘扬诗词国粹孜孜不倦之身影。颈联转承上联之意境,“秋成七色光开目,夜近三更月读人”看似写景,实乃抒情。极“得道”之硕果引人以悦目,尽“吐经纶”者而以“月读人”,迷蒙空寂以相近相亲,尤令心清而怀远。结联“悟到阴阳玄妙处,沧桑历尽法归真”,其“玄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若无用意,妙在悟得。诗作者乃练功习武之人,深悟世间自然之哲理,以切身风霜雨雪之磨砺,修身养性之心态,其无欲归真之境界,尤觉天籁之音袅袅也。

此诗结构严谨,无一字落空,诗语平和温雅,不激不昂,全诗气脉自然流动,音律和婉安恬,与其流露之情感和谐统一。诗人尤以坦然之心态,吟以“秋成七色光开目”“ 沧桑历尽法归真”实乃构成一种顾盼自如之《闲情》逸致。《毛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亦如是也。

浅析德珍大姐《永安萃园书院有感当年学子生涯》之意境

诗云:

依稀耳畔读书声,疏影寒窗多少情。

笔挑溪云因带雨,心藏春气为争明。

方容过眼竹三尺,更叹劳神灯四更。

寂静萃园谙自适,几曾好梦枕边生。

萃园独处永安吉山民俗文化村一隅,乃清时私家书院,(该村还有三个书院遗址)此园翠竹古木掩天,清溪活水绕园,幽静而文人自适。壬辰初秋,我与内人偕包大姐伉俪同游此园,大姐在荷塘前、书院中、古松下犹感轻松恬适,触景而生怜。忽觉“依稀耳畔读书声”顿起,即以一声轻问“疏影寒窗多少情”而续之,委婉之语悠然心出。颔联诗人笔法飘逸流动,尤以一“挑”字把寂静之书院得以激活,隐瞬息间将山溪袅袅之烟云浮游之景象描绘至极。再工一“藏”字于心,寓以“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润之词)之儒者风范,大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使其志向奔放而空灵。颈联以春笋昼夜长三尺之哲理寓意莘莘学子须珍惜美好时光之厚望,“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唐·颜真卿《劝学》意如是也。

结联“寂静萃园谙自适,几曾好梦枕边生”流露出诗人对清幽生活陶醉之情。作者好静之个性与萃园建筑之雅致浑然交融,物我相生,诗人从而将一刹那间会心之感悟完全融化于境界之中,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活力之萃园,令读者如临而不着痕迹。全诗气脉贯通,诗人不仅写出萃园幽美之景致,而贵在特定情形下那一片亲和之心境,尤俱艺术之魅力!

耕云斋诗评稿

浅析余永健先生《庚寅中秋杂咏》之意境

诗曰:一场秋雨一重凉,小巷无风桂自香。

翁媪阅多圆缺事,长廊依旧话家常。

陆游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诗语不事雕绘,吟来自然而清新。首联“一场秋雨一重凉。小巷无风桂自香。”似乎雨催桂发,撩人之凉思唯诗人而独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其情痴如感“花自飘香月自怜”也。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将小巷邻里间熟眼之情事信手拈来,却不落吟秋之窠臼。其诗思沿着老人们永远话不完之家常,道不尽之人生趣事,翻新着春花秋月之传说,以“翁媪阅多圆缺事”而概之,收结于“长廊依旧话家常”之恬美意境中。

《人间词话》王静安云:“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人摄以一幅恬然自乐之翁媪闲谈图,将眼前景,身边事,平常语融入小巷和谐之生活并著以情味,犹感淳朴可亲。

浅析姜才棠先生《夜宿翠峰寺》之意境

诗曰:风起仙峰动,雨吟禅境幽。

枕边听梵呗,一梦绕清流。

此诗乃作者应清流灵台山满明住持邀游之作。在暮鼓声中,云山风疾,风疾而逐云涌,云涌而感峰动,峰动犹觉有仙降临之兆。诗人起句以神来之风,唤来雨势龙吟,尤动客怀。

是夜宿于深山古木之寺,诗人头枕飘渺之云涛,僧房传来诵经声声,在这和谐之幽境中,犹闻空谷足音之近也。诗之前三句着力刻画环境之动象,似乎有破寺庙静谧之意境,然给读者之感受恰如其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入幽,愈见其谧也。诗人熟用陪衬之手法,适时将对立之因素渗入统一之基调,从而使结句渐入诗、书、画、梵音之意境中,尤以地名“清流”作结,倍觉如盐入水,逼真而传神,吟来如临其境,此诗应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尤见工力。

浅析郑守朝先生《太姥山采风》之意境

诗云:畅意平生第几回,尘心抛却上崔嵬。

思贤因觅朱师迹,慕道当参兰姥台。

诗辩工时直呼笔,酒臻酣处不须杯。

摩霄夜坐倾谈久,苦恨天鸡一味催。

此诗起句“畅意平生第几回”,以诗人潇洒之风格,赋于一种峻拔向上之豪气。次句“尘心抛却上崔嵬”以清刚遒健之诗语,尤令读者为之精神一振。颔联诗人久慕太母化仙之兰台,沿着朱熹讲学之足迹,将太姥山丰厚之文化底蕴与作者采风之逸事浑然以融合,思悠悠而心难已,尤动吟怀。

兴会之淋漓,豪气之纵横,“诗辩工时直呼笔,酒臻酣处不须杯”。读者可从语言奔放之颈联,感悟诗人飘逸洒脱之神态,清品联语磨炼之工力,并共享人手一瓶豪饮之畅怀,大有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之忘形。此等诗语让人感触激情之奔放,阳刚血性之张扬,使读者得以极大之鼓舞与激励。末联于摩岭诗友彻夜之倾谈直至数声天鸡遥鸣而作结,诗语浪漫之奇异,倍感境幽而情遥也。

浅析子栋先生笔下之《竹魂》

诗曰 :湘筠如处子,翡翠一身妆。绿鬓梳风谷,青裙浣月光。

珠凝千簇露,粉抹九秋霜。淑质标高节,幽姿蕴异香。

春情肤上写,意气腹中藏。斗雪松梅共,投怀莺燕翔。

轻竿开画境,佳色绘山乡。无怨成材苦,能甘钓誉伤?

虚心求洒脱,傲骨对炎凉。嫁与相怜者,微躯报吉祥。

这首五言排侓,从“露压烟啼千万枝”中脱颖而出,是乎要一反幽怨之意,以“情重更斟情”之手法,把尧之女、舜之妃泪化竹斑之美丽传说,深情化用,赋竹与人以新意境,其构思可见作者诗艺风采之一斑。

诗人用拟人法将绿叶婆娑之新竹(处子),寓以“翡翠一身妆”之湘夫人灵现,给人以美之感受。其“绿鬓梳风谷,青裙浣月光。”之大家风范楚楚动人,飘逸可见。清晓“珠凝千簇露”,寒夜“粉抹九秋霜”。历尽风雨始修成“淑质标高节,幽姿蕴异香。”如今这生机勃勃之“春情肤上写”犹使“投怀莺燕翔”。无不令人陶醉于物我相契,情景融融之动感境界中。作者其旨趣在有意与无意间,然“斗雪松梅共”、“傲骨对炎凉”、“轻竿开画境,佳色绘山乡”,清吟间深感其不凡气度远非一般直抒胸臆之诗可比拟。竹之年华虽短,然坚贞品质及“无怨成材苦”之献身精神犹可师也!魂者乃精神品性也,一生清坚不与芳华争红者,最怆怀伤心莫如竹被折枝。垂纶名利,隐衬出作者追求淡定之心态,此联紧扣题旨也。自古来竹与人相通,人与竹同感,何不“虚心求洒脱”修以高德乎?末联“嫁与相怜者,微躯报吉祥”语淡而诗意灿然。但愿有情人,与君灵犀通。情为知己悦,胸怀天下昌!

这首咏物诗,写竹又似写人。化典如盐入水,颇见功力。就其手法而言,写竹形态是实,人之感情於虚;而从诗意来说,则正好反之。写人之感情是实,竹之形态乃虚。诗人寄情与幽竹,虚实间体物之传神,语近而情遥,有品味无穷之魅力。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云:“篇之彪炳,章无疵也。”全诗在铸词造句,辟境创调上能避熟就生,成句清新而意境出奇,吟来朗朗上口。如:“绿鬓梳风谷、青裙浣月光、粉扶九秋霜、淑质标高节、幽姿蕴异香、春情肤上写、轻竿开画境”等,正是出于斫轮老手之妙句也。

浅析陈德永诗友《板桥竹》之蕴涵

诗曰:屏山竹海万千重,时有涛声入耳中。

我在乱峰山下住,开门便见板桥风。

作者起句以一望无际之笋竹之乡为大背景,而非庚信《小园赋》所言“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林》笔下之“檐下疏篁十二茎”。其意境乃在幽深之林间“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唐钱起)。竹海万千重中不断引发诗人兴致乃“时有涛声入耳中”也。清吟其间,无不令人陶醉。正是由于其大自然造化之美,才使得作者深悟兀傲清劲、摇曳多姿之《板桥竹》。唐钱起诗云:“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正因诗人以压抑不住之生活激情脱口吟出“我在乱峰山下住,开门便见板桥风。”言淡而意朴、高度概括了贞竹内外和谐之美与气度。尤其一个“乱”字,颇见委曲与工力。清郑燮《竹石》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作者久居幽竹之舍,爱竹之心尽融于物我相亲之诗句中,“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寄寓了对幽竹难尽之胸襟,尤其对不畏严寒、不为俗屈之高尚节操肃然而敬之。

全诗气脉贯通,成句清新。自然中见至味,平淡中见高韵。吟咏其诗,给人以美之享受,贞竹之感染。而《板桥竹》那深深之蕴涵,那飘逸不拘之天性灿然如见。王维“许以高格”如是否?愿与诗友方家共研究。

浅识陈银珠女史《丙戊九日登白鹤山》之吟怀

诗云:翥鹤峰危矗,长得天厚禄。不厌跻石阶,挥汗登逐逐。

径通一隙泉,崖植千竿竹。松林夹道迎,橘子枝头熟。

晨霭掩虚亭,高风吹落木。耳聪听海涛,怀旷迎初旭。

昔年来此游,十载光阴倏。回首路颟顸,碍眸云返覆。

肃衣乞神灵,低眉深拜伏。欲求旸雨调,尽将香烛祝。

树杪望蕉城,心旌有感触。人生原梗萍,惭愧慕华屋。

自笑幸痴憨,甘饴守穷独。斯世多孟嘉,当飞啸一曲。

此诗可分三段赏之,起句至“橘子枝头熟”为第一段。首联以倒装句“长得天厚禄,翥鹤峰危矗”,短短十字把得天独厚,自古为白鹤栖息之乐园展示在读者面前,其被誉为蕉城十二景之鹤峤烟霞便出于此。次联诗人兴致勃勃,不畏艰险沿石阶挥汗而攀。逐以拟人之手法云:途间时见清泉涓涓,翠竹释怀;飘逸之诗人欣逢贞松相迎,金橘点首。拨开晨光雾霭之危亭,饱览秋风吹落木之空旷;倾耳惊涛之拍岸,守望红日跃海之灿烂。作者将白鹤山秀拔千仞之旖旎风光倾情以渲染,用笔简练而神色俱扬。

第二段从“昔年来此游”至“尽将香烛祝”。诗人漫忆十年前此山之壮游,无不惜如梭之光阴,叹风雨之人生,犹感“碍眸云返覆”,唯此宿怀“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李白)。移步入庙宇,“肃衣乞神灵,低眉深拜伏”,诚期“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潜),将人世机巧之心一扫而空,尤见素怀之恬远。

第三段诗人从白鹤山俯瞰临海之城,忽感身似梗萍,然作者面对世俗,直剖自身“痴憨”之独特感怀,诗中化用孟嘉落帽之典,以“斯世多孟嘉,当风啸一曲”潇洒收结,尤见其精神气度灿然。

全诗十五韵(入声一屋十二韵、二沃三韵,两韵部古通)可谓气脉贯通,吟诵顺畅。其诗语新颖别致,不落九九登高之俗套,诗人将蕉城名胜白鹤山自然之美与长律气脉和谐之美交织而发,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清吟其间无不使人陶醉于意境之美感中。

浅析刘如姬女史《登山》之意境

诗云:欲知摩诘意,拄杖访林泉。

虚壑生幽木,危崖开杜鹃。

云中一回首,涧底半生烟。

何处梵声起,诸尘尽可捐。

作者起句直抒倾慕王维晚年于蓝田辋川亦官亦隐之优游,近田园以赏山水,崇佛教而悟禅理。次句倍受王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之引力,而“拄杖访林泉”。皮日休强调“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颔联见幽谷林木苍苍,正值人间四月天,美丽之杜鹃红遍山崖,清风含香,自然溢美;晴川泻绿,心胸为之舒畅。

颈联“云中一回首,涧底半生烟”与王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可谓异曲同工,诗人走进茫茫云海,朝前看,白云弥漫而变幻无穷,极富景物瞬间万化之遐想。即使来路已看过之美景仍使诗人留恋而回望。那袅袅升腾于涧谷之青霭,景物时笼以轻纱,时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唯其如此,则愈令人神往之,为读者留下无限想象之空间。第七句从远处传来诵经声中,诗人如释世俗之凡尘,一种恬适之心悠然而生,其结句乃诗人心迹自然之流露也。

此诗首尾呼应,章法可循,禅意如悟。诗语朴实见真,中二联写景各有偏重,颔联重写实,以物芳而明志;颈联则重写虚,寓以一高远清幽之境界,如品“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诗人通过对云山之描绘,无愧为一首寓意生情之好律,尤觉耐品。

浅析杨峥先生《山中翠竹》其一之意境

诗曰:山环水绕慧根虬,风雨潇潇新叶柔。

看得云烟成旧事,出丛拔萃要低头。

《人间词话》王国维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绝起句以山环水绕之南方竹海,用一“慧”字将满山盘盘之虬根注以灵性,把暮春风雨潇潇之新竹,融入自我之情怀,其坚贞而舒展之翠竹清晰如见。

“看得云烟成旧事,出丛拔萃要低头。”其转结看似平淡,更无豪言可状,然诗人之修养岂与好高骛远者苟同。“经春历夏又秋冬”(郑板桥),作者即景即事,以虚怀若谷之竹,寓以人生处世之哲理,以其酝酿成熟之诗思,在物我相亲之意境中,对俯仰天地之翠竹寓情寓理,对沐雨舒枝之新竹,赋以不畏春残,不惧冬寒,不为俗屈之高尚节操,唯以理致清赡之感染,读来犹令至怀。

此诗以竹为自然物象展示其素质与风格之美,极力弘扬中华民族一种厚重之儒家文化与美德,其意境之形成,全赖以作者心性与竹之素质相和相谐,因此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诗语中,颇俱匠心。

清赏姚英女史笔下之《田家春日》

诗云:春耕又见扶犁,园地草莓满畦。

白鹭池塘舞步,踏青脚印芳泥。

诗人郊外赏春,以自然界一派勃勃生机用鲜明之色彩,简洁之线条勾勒出一幅田园美景。起句从农家么牛喜开犁着墨,描绘出水暖泥融之春耕图以统摄全篇。此虽素笔勾画,然笔底已是春光骀荡。

次句诗人沐浴和煦之春风,田边几畦红透之累累草莓,分外吸人眼球,有令读者如临其境,欲啖其果之艺术效果。三四句诗人以闲适之灵性,挣脱古往“莺歌燕舞”之吟春俗套,以环保之大理念,极力渲染山青水碧之魅力乡村,引领读者静观只只白鹭于池塘间翩翩起舞,与其共享春天之温馨。池边那印着一双双白鹭之足迹,正由远及近,又由近至远,它们悠闲与青草上,漫步于暖泥间......。这正是作者笔下充满诗情画意之动态美,犹觉其散发着一番番闹春之浓郁气息。

此诗诗思明丽,格调清新,诗语毫无雕琢之迹,自然流畅,清吟间犹感其韵味无穷也。

浅析施榆生先生《咏福建土楼华安二宜楼》之韵味

诗曰:雄浑古朴信堪夸,傍水依山宜室家。

百户聚居成世界,双环并峙起云霞。

通廊隐秘巡行便,连壁斑斓绘画嘉。

曾是神工能御寇,更留天地一奇葩。

此诗起势突兀,“雄浑古朴”以高屋建瓴之势在读者面前一展神州第一圆楼之风采。次句欣见楼前青溪长流,背延层峦峰涌,堪称民居之瑰宝。

颔联在“百户聚居成世界”,双环并峙于朝霞暮烟中,蕴涵着淳朴之家族风范与生活情趣,尘封着几多美丽动人之传说,犹令人向往…..。颈联以神奇之建筑与时空之交织,积淀形成土楼一种神秘而端庄之美,烘托出极具传奇色彩之人文景观。末联诗人赞叹昔日以避寇乱而今依然傲立群雄之华安二宜楼,犹如一朵灿烂之奇葩引世人为瞩目!

《诗薮》胡应麟论诗云:“蓄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此诗正承以这一风格,其诗虽无惊人之句,然作者用语犹如土楼之憨厚,倾情为魅力之土楼而铺陈,使读者如临其境,共品其神。

“满江红”词话

高 昌

伴随着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映,岳飞笔下的壮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也让人再次热血沸腾。

绍兴三年(1133年)9月,因为岳飞战功卓著,宋高宗赐他金带器甲,又赐御札于旗曰“精忠岳飞”。此时岳飞所部防区跨长江两岸,自舒州(今安徽潜山)至蕲州(今湖北蕲春),联结中原腹地,岳家军连连告捷,士气高涨。30岁的岳飞对收复失地充满信心,挥笔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铿锵誓言。第二年9月,岳飞登黄鹤楼北望,再次挥笔写下一首《满江红》:“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〇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这篇作品慷慨陈词,无所顾忌,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岳飞传世的词作仅有三首,其中两首是《满江红》,可见岳武穆对这一词牌的特殊喜爱。

《满江红》在唐人小说《冥音录》中最早名为《上江虹》,以后读音转易改为今名,又名《念良游》《伤春曲》等。《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是一种浮游水面的细小植物,又叫芽孢果。也有学者推测唐宋时已有此种水草名,或许被词人随手采取入词,演化为了词牌。此调共93字。上阕47字,8句;下阕46字,10句。上下阕两个相连的七字句例用对偶。下阕开头四句例用对仗,或两两对,或隔句对。上阕的第二、三个七言句用上三、下四句式。上下阕结尾三句例用“三、五、三”句式。出自宋人之手的《满江红》名篇颇多,柳永曾用这一词牌描写爱情,比如这首《满江红》:“访雨寻云,无非是、奇容艳色。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自别后、幽怨与闲愁,成堆积。〇鳞鸿阻,无信息。梦魂断,难寻觅。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便不成、常遣似如今,轻抛掷。”不过,今人叶圣陶认为用这一词牌描写恋情很不适合。他说:“谁要写当然一定可以写成,但是我想,因为《满江红》的声调与恋情不相应,所以虽能写成而不能写好。”

填词的第一步功课,就是根据句度长短、字音轻重、韵位疏密的不同,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词牌。龙榆生先生在《词学十讲》中说过:“句度长短,韵位疏密,必须与所用曲调(一般叫做词牌)的节拍恰相适应,就是歌词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起伏变化的不同情感,也得与每一曲调的声情恰相谐会,这样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使听者受其感染,获致’能移我情’的效果。”词牌在音节上总不出和谐和拗怒两种,并进而区分出语气的急促和舒徐、声情的激越与和婉。不同的词牌适宜表现不同的情感氛围。《满江红》节奏短促激烈,多用入声为韵,所以更加适合抒发悲壮、激越的情绪,表现豪迈、慷慨的内容。

当然,词牌适合表达的声情,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上所言是一般规律,但并非绝对不能变动。我们不妨来对比以下三首《满江红》:

满江红·步岳忠武王韵

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皇图销歇!更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畔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〇汉苑露,梁园雪;双龙游,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气欲吞白凤髓,高怀肯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满江红

周邦彦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妆束。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〇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

满江红

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〇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张煌言的《满江红》采用的是传统路数,堂堂正正,不同凡响,掷地有声。词调慷慨激昂,萦绕着一股气壮山河的浩然壮烈之气。而周邦彦的《满江红》,就写得摇曳多姿,红情绿意,无限温柔。而姜夔的《满江红》则干脆从入声韵改成了平声韵,音节谐婉,节奏悠扬,风致雍容典雅,更表现出一种柔情万千的绵绵幽思。

姜夔懂音律,他采用的平声“满江红”,只是有限的一些特例而已。对于后来者而言,大家还是更喜欢用这个词牌表达悲壮激昂的内心情感。即使到了现当代,采用仄声韵的《满江红》名篇依然是层出不穷。比如:

满江红

李叔同

皎皎昆嵛,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〇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满江红·西南联合大学校歌

冯友兰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大家耳熟能详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郭沫若)、“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陶铸)、“此命频逢落井石,一身恰似离枝叶”(柏杨)、“天地戏场今亦有,人间傀儡从来作。请镜前、试一照尊容,谁斯若”(郭汉城)等数不胜数的名句,也都是出自“满江红”这一词牌之内。

古往今来,作诗和做人,是应该统一起来的。如果做人有问题,那么即使同样采用了热血偾张的“满江红”词牌,也终究无法遮掩灵魂深处的污点。比如元代张弘范这首《满江红·襄阳寄顺天友人》:“奔驿南来,拥貔貅,且趋江右。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〇风雨梦,乡关友。南北事,君知否。寄一缄梅信,小春时候。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闲诗酒。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张弘范曾逼迫被俘的文天祥给宋军写劝降信,最后文天祥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来回答他。知道了张弘范的身份,再看他的这首《满江红》,就会有很多不同的感触。这篇作品的立意很简单,就是表示效忠元朝皇帝的意思。虽然词中描写了“一缄梅信,小春时候”之类的风雅韵致,但是加上了“劣才微渺,圣恩洪厚”这样的肉麻词汇,就使许多丽词雅韵都缺少了坚实的格调根基。词中一本正经的唏嘘感喟,也就成了无声的辛辣讽刺。

1940年,汉奸汪精卫也曾经写过一首《满江红·庚辰中秋》:“一点冰蟾,便做出十分秋色,光满处。家家愁幂,一时都揭。世上难逢干净土,天心终见重轮月。叹桑田沧海亦何常,圆还缺。〇雁阵杳,蛩声咽。天寥阔,人萧瑟。剩无边衰草,苦萦战骨。挹取九霄风露冷,涤来万里关河洁。看分光流影入疏巢,乌头白。”

上阕的“重轮”,也就是“重毂”的意思。古代皇帝乘坐的车有两个车毂,取其平稳之意,所以文人们用“重轮”比喻皇帝。词中“天心终见重轮月”所暗暗隐喻的,正是当年三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表达的是终于做了“皇帝”的洋洋得意之丑态。词尾的“乌头白”其实就是“头变白”的意思,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正所谓“明日黄花更萧瑟,当年青史已庄严”,铁的事实终究证明一条朴素的美学法则:倘若背叛初心、卖国求荣,即使说了再多的漂亮辞藻,最后也依然如同乌头变白、马头生角一样,是痴心妄想罢了,难逃在历史车轮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的正义逻辑。

为什么岳飞的《满江红》如此受人喜爱?其实历代读者也正是基于对他报国情怀的一份深深的特殊敬重啊!

(原载2023年2月8日《中国文化报》)

附录:

满江红·炭烤偶思

高 昌

烧木余兮,风烟冷、青芒难灭。其自抱、苍山一握,红旌千叠。列座情浓难负酒,堆盘味远堪招月。问凭谁、爨后瘗寒灰,怜崩裂?〇荣枯迹,燃来烨。长短意,燔乎悦。慨乌金玉质,天生刚烈。莞尔开颜驱冷寂,翩然吐气输亲切。秉丹忱、偏向薄凉中,添温热。

满江红·凭栏处

高 昌

如此雍容,凭栏处、阳光看好。催花令、千江春醒,千山春早。袅袅天街摇玉柳,离离原上吹青草。帚东风、把疫疠冰霜,连愁扫。〇头飞雪,浑忘老。年成昨,情难了。喜苍龙破雾,金鸡啼晓。望远不因烟障断,感时略憾吟才少。却无数、锦句入襟怀,天然巧。

癸卯正月十七于静安居

题枯根爆芽图

丁欣

皮皴骨裂半成灰,犹待春风召唤来。

新翠知君心未死,枝头劲爆一声雷。

【吴长龄赏评】从“皮皴骨裂半成灰”到“枝头劲爆一声雷”,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了。是春风之母爱,守护着即将逝去的生命;新翠似守候榻前的命妻,让“君”绽放出生命之花。是《枯木回春》二部曲,亦是“病树前头万木春”升级版。咏物、题图诗,大多难脱“由物到情”、“触景生情”老套。此诗无一语抒情而情至矣。“雷”字妙极,是雷亦是蕾。“枯根”之与“爆芽”,正是这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妙构,给人以心理承受的巨大反差,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认知渐变中感受到春的力量。此等诗功,屡获大奖,无足奇焉。

迎春诗会听箫

何阳义

一管惊波拍岸流,风吹枯木冷飕飕。

寒云直下嘉陵水,五指压沉江上秋。

【吴长龄赏评】惊涛拍岸,寒云沉江,罡风袭木,一幕幕骇人心魄的嘉陵寒秋场景,元自“一管”之器,“五指”之功,着实令人击节!是演奏家奏出了一个波谲云诡的世界,诗人更奉献了一首意境高迈,诗风雄浑的佳作!“拍岸流”浩荡于外,“冷飕飕”清绝于内;寒云入水、古木沉秋,如此磅礴之势,皆因五指合力,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其诗涵气概于象外,藏襟抱于宇内,堪称不凡。

咏钟表

张明新

碾压边城十二重,古今无计阻驰踪。

恨来欲断三根剑,割尽年光是此锋。

【吴长龄赏评】拟表盘为“边城”,颇为形象。时光无情,以“碾压”喻之,力重千钧。危关险阻,如破“重”围,更显其斩关夺隘摧枯拉朽之势。二句承前句之铺叙,以议论的笔法递进,感慨中带几分无奈。尤妙在转合二句。三句初读来不知所言,而后句读罢便豁然开朗。时不我待之紧迫感涌于笔端,恨不速将收割韭菜之无情利剑拦腰折断,以阻其“割尽”我大好年光的步伐。倒叙法的娴熟运用,赋予绝句言简而意深的无限张力。

顽孙学书

廖国华

横把霜毫乱抹涂,不成蛤蟆便成乌。

老眸爱此团团墨,认作米家山水图。

【吴长龄赏评】文笔老辣而轻盈,音律婉转,恬淡闲逸诗风。“乱抹涂”、“团团墨”,水墨点染,烟雨朦胧,乃米芾父子独创山水画派之典型笔法。孙无心,爷有眼。顽笔稚嫩,眸眼深沉。大道至简,大爱若无,是之谓也。

夏日即景

李荣聪

小园日午暑风轻,枝上蝉儿忽不鸣。

稚子猫腰伸手慢,蜻蜓飞过晾衣绳。

【吴长龄赏评】大凡好诗,皆有强烈的代入感。诗中之“稚子”,是眼前小儿还是儿时自己?读者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稚子猫腰伸手慢”,何等鲜活的动画!作者洞察生活,对注入情感,倾力营造一个稚趣盎然的童话世界。作品得古法之妙,写实有如袁仓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用情如欧阳修,“乱红飞过秋千去”。皆融其境矣。

过华清宫

张庆辉

帝妃去后罢霓裳,未断华清玉液长。

多少风尘劳碌客,也来池畔指兴亡。

【吴长龄赏评】以史为载,达咏怀、言志之目的。与诸多凭吊讽喻诗不同,此绝仅首句说史,寥寥七字,隐括了“魂断马嵬”至此“罢绝后宫”的史实,可见已把读者当“知史”之人。三四句尤有寄慨。当年的深宫秘苑皇家禁地,今多少“风尘劳碌客”,也来附庸风雅,指点兴亡。一个“也”字道尽人间百态。“长”字一语双关,指源流,亦指史河。用“指”而不用“论”,与用“帝妃”而不用“贵妃”一样,皆有深意。炼字之功可见一斑。“知史”者未必“知兴亡”。时人“指”之而不鉴之,华清池是为前车矣。故,“兴亡”二字为全诗“诗眼”,唯此二字,意皆翻出。

题石门坊红叶

郭顺敏

嫁娶云间十月楼,花堂喜语却含羞。

秋阳酩酊千年醉,忘取山妻红盖头。

【吴长龄赏评】一场红得热烈醉得酥心的婚礼。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素完备而非枯燥罗列,无一不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拟人手法尤为出彩,秋阳“酩酊”大醉,“忘取”山妻“红盖头“,活脱一贪杯忘情的醉郎。若非诗题点明“红叶”二字,读者尚不知已误入婚宴,浑然忘却是在观赏红叶美景。阅红叶之诗无数,此诗别具一格。

城居杂咏(之九)

杨强

人海车龙欲沸城,康衢鬻艺动悲声。

一媪一翁何伛偻,尔来乞食我吹笙。

【吴长龄赏评】一位八十年代后期出生,从学林中走来的青年才俊,洋洋九十首《城居杂咏》,写尽人间市井百态。在这首近乎速写的绝句里,作者撷取了一个与现代都市极不协调的镜头——“街头鬻艺”。应当说,吾族迈过了“温饱““脱贫”“小康”一系列振兴之路后,早入盛世华年。然而弱势群体的存在与消失远不是朝夕之事。关注他们,亦是诗人之天职。不必说作者选取“沸城”“康衢”“伛偻”“悲声”等典型意象的独到眼光,繁华与清苦对比的不凡手法,单看诗人面对这样一对外表邋遢、有些庸陋甚至涣发着汗臭的老艺人的人生态度,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选择与众多城市骄子一样捂鼻而过,而诗人没有。基乎此,足令仰之。

摆地摊(之二)

王建强

我与微灯两寂寥,偶于闲处看楼高。

新衣挂满许多梦,都在那条绳上摇。

【吴长龄赏评】写社会低层题材,可以是身居高位,“体恤民情”式,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也有处身其中,饱尝酸甜苦辣人生艰辛的。这首诗当属后者。诗境落寞孤寂,沉郁苍凉,自己虽像都市角落一盏昏暗的街灯,却不无憧憬与向往。小卖闲暇,也不时看着那光耀夺目拔地参天的高楼。地摊边那条绳子上的件件新衣,寄托着主人的梦想。能否被顾客光顾青睐,还是未知数,梦还在绳上“摇”着呢!“微灯”与“高楼”两个毫不起眼的物象,蓄积郁结了底层芸生深埋心底喷薄欲出的期盼与渴求。这种诗境,非设身处地是难以企及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求索进取乐观向上的力量,尤为可贵。

候鸟老人

曾忠恕

家乡二老似飞鸿,一个飞西一个东。

女在长安儿在沪,各分一半夕阳红。

【吴长龄赏评】作品汲取了竹枝词的民歌元素。二三句反复咏叹,读来琅琅上口。诗中“飞鸿”与“夕阳”看似两个毫无关联的意象,可正是这两只飞鸿,给两个家庭送去了夕阳的温暖。遣语、布局看似平淡无奇,字里行间却弥散着父女母子姊妹等等复杂而浓烈的亲情。时下渐成老龄化趋势,天各一方的家庭,应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此诗若能流诵其间,必至久远。

01 如意

高阳台

听笛惊空,登楼向晚,津门羽落浓寒。满目琼枝,栖禽争是啼残。人同冻柳今何寄,罥千丝、都掩眉弯。若堪怜,似此星辰,分付云烟。

吟怀只趁春风约,更新醅绿蚁,旧捻香团。无物关情,疏狂浅醉杯间。袭人花气融和酒,不须留、剪烛清欢。况蓝田,种玉书中,待月愁边。

【苏俊评曰】此词风神幽窈,情味隽永。高阳台一调声律委婉低回,舒徐有致,此作堪谓得其体气。上片写景而情寄其中,下片抒情而景出乎外,物我交融,的为佳作也。

杨善文 02

念奴娇·读史有怀

重观旧史,想争鸣鼓角,多少人杰。赤壁当年纷乱处,飒飒江风吹彻。遗垒颓垣,残浮兵气,碑版惟磨灭。漫生幽意,半随翻卷黄叶。

犹忆烈火楼船,曹公新败,到此兵戈绝。记取华容三笑处,襟腑尽销愁结。对酒豪怀,赋诗壮泪,更与谁人说?英雄孤念,但倾遥夜星月。

【苏俊评曰】此词怀古咏史,气雄格峻。上片述其遗迹,下片叙其遗事,均见笔力。唯抒己之情怀略少,新意稍乏耳。然以未冠之年能为壮语至此,足见高才矣。

03 胡小艳

八声甘州·岁杪感怀

叹流光悄逝寂无声,又是一年春。恰梅英绽破,玉肌香冶,独自清芬。看取横斜疏影,无处不销魂。忆取当年事,独立黄昏。

纵是芳心不改,奈雪深天远,未有归人。执酒疏狂意,何必道相亲。思纷飞,复翻尺素。竟无言,难赋片诗文。君知否,自离别后,犹念温存。

【苏俊评曰】咏梅即人,于题外尚饶远意。唯下片“执”字处例为领字格,如玉田“折芦花赠远”、耆卿“叹年来踪迹”皆是。词律宜严,不可不察也。

齐家铭 04

汉宫春·中秋感怀(依晁冲之体)

凉夜西风,望云中桂树,初到中秋。窗前旧雁远去,难免回眸。寒花静绽,问此心,霜色枝头。谁伴我,佳肴吟醉,乡心与梦同收。

仍记那年况味,怎无声晓梦,也怕离愁。清贫已然去忘,漫舞歌休。朱颜镜老,惜时光,残线银钩。庭院处,一池影月,身旁年岁同留。

【苏俊评曰】上片较为通畅,下片自“清贫”句而下稍觉窘迫,未如上片之游刃有余也。

05许华森

浣溪沙·梦醒时分

山簏迷茫雨渐浓,孤莺声啭五更钟。一怀思绪茗杯中。

曾记槐柯扶绰约,也凭绢字认玲珑。而今无意倚薰风。

【苏俊评曰】下片较佳,结拍尤好。上片孤莺与钟一则同为声响,一则颇不相类也。整体尚算完整。

钟茂荣06

沁园春·梦归桃源

千古桃源,万壑云峰,待我问津。便凭栏栈道,寻来石洞,驻踪山谷,觅得渔村。乐享田园,畅游花径,濯沐淳风世外人。情迷处,是三生蝶梦,满目韶春。

修身仙境明真,便彻悟心期历晓昏。想冯唐贤士,岁华易老,江淹彩笔,翰墨常新。长倚籓篱,耽怀家酒,更效陶潜织锦文。听窗外,响一襟舞羽,三叠歌尘。

【苏俊评曰】赋体为主,辞意平稳。唯少曲折之致,警策之句耳。

07罗小娟

蝶恋花

一面湖光山气透,绿染明空,水皱千峰瘦。数点蛰雷春雨后,无名小草齐争秀。

油菜花开连扁豆,别样清欢,未许芳华有。行到村深人醉否?李花悄悄沾衣袖。

【苏俊评曰】郊行所见闻,移步换景,清新活泼。

梅玮峰08

念奴娇·次东坡韵寄怀

仰天一啸、问东风,何觅世间英物?往事总携流水去,尽拍苍岩苔壁。浪卷波翻,滔滔声疾,休笑头如雪。幸成高咏,句中犹见雄杰。

更念坡老风流,借来神笔,只待清思發。却怕年年闻杜宇,心绪烟云明灭。年少曾游,江南江北,今散冲冠髮。倚栏看剑,满怀倾泻明月。

【苏俊评曰】起句奇崛,得此调气格。上片“浪卷”以下二句稍弱,未能宕开故也。下片则神思飞动,收束有力。另,“却怕”二句气势稍滞,难于衔接也。

09郑志梅

念奴娇·林墩怀古

览观追记,喜林墩大捷,南塘殷迹。战火纷披、光射处,划碎一江秋碧。狼筅藤牌,挥刀奋臂,倭寇何能及?雄师骁将,戚家军信无敌。

欣幸今日游瞻,题诗何足?自有春秋笔。怎奈馆门无一客,难慰忠祠寥寂。还望来年,景成碑立,惟把将军揖。水乡村里,箫韶声外闻笛。

【苏俊评曰】词大体完整,言之有物。唯遣辞稍觉质直,立意亦欠超拔,余味不足。

王十二10

水调歌头·杏花村

昔日一遥指,千古雨纷纷。杏花残了天明,无处不消魂。刺史当年何在,绝唱一时同尽,莫辨本来真。说穷古之事,用尽古之人。

笛在前,牛在下,是吾身。清明时节,路上都是杏花村。名在江南寂寞,利在山西红火,二字最无因。化作汾阳酒,不在贵池春。

【苏俊评曰】此词之叙述方式较特别,有一种娓娓道来之声口萦于耳际。笔调亦如流水行云,读之耳目为之一新也。

菩萨蛮

文/水月

三年不晓春秋事,去时唯剩些些字。闻道立春来,观花次第开。

鬓间黑发少,最怕春风老。愿是海棠身,暖风吹又新。

五味子点评:

《菩萨蛮》一词三格。本首小令采用的是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格。

上阕言事。疫情三年,浑浑噩噩,一事无成,唯留下些些小字。疫后春回,应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下阕言情。日月如梭,光阴易老。当年的翩翩少年,而今早生华发。但愿身如海棠,遇暖焕发青春。结拍既是期望,更是感慨。

本首小令,以立春而生发。叙事言情,文字流美。

对照词牌格律,黑发中的“黑”字出格。若将“黑发”换成“乌发”,则更加完美。

满江红室推荐

迎新春

文/陈刚(湖南常德)

结彩张灯过大年,合家幸福庆团圆,

妈妈厨饎烹佳味,爸爸厅堂祭祖先。

玉雪纷飞祥瑞到,腊梅绽放早春传。

声声鞭炮震空响,笑语欢歌乐满天。

欣慰文点评:

这首诗整体来看,朴实无华,别有真淳的天然之美,尤其是颔联的“妈妈厨饎烹佳味,爸爸厅堂祭祖先”句,不矫揉造作,不雕琢辞句,俯拾拈来,着手成春,虽有白话之嫌疑,但充沛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不过,读这样的诗犹如平水行舟,既无波澜又无惊奇,兴味少得让人生愁,建议像这样押韵而成文的句子少写为好。

早梅香室推荐

七绝·秋日垂钓

文/厚德笃学

一寸光阴一寸丹,绿荫端坐看纷繁。

农夫羡煞溪边客,能把闲云钓几杆。

覃春山点评:

该诗采取仄起首句押韵方式,主题为秋日垂钓。垂钓者往往是朝出暮归,首句“一寸光阴一寸丹”描写的是垂钓者争分夺钞与执着的精神状态。“绿荫端坐看纷繁”,则是描写垂钓者在垂钓时心静如水的心境,与首句形成对比。“农夫羡煞溪边客”,意思是繁忙的农夫看见溪边闲情逸致的垂钓者,自然是羡慕不已。结句“”能把闲云钓几杆”描写的是垂钓者对垂钓的心态,所追求的并非钓取多少鱼,更多是心情。

该诗语意简明,起承转合有度,从不同角度描写出垂钓者的心态。

步蟾宫室推荐

人生忌满是箴言(新韵)

文/铁马冰河

人生忌满是箴言,贫富均值保万全。

库里丰盈心易惑,囊中羞涩路难延。

可能温室无佳品,兴许寒门有俊贤。

若把尘途截两段,最宜先苦后甜焉。

南郭居士点评:

人生忌满是一种处世哲学,出自恒愚法师的《半点禅》前半部分“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本诗是作者对人生忌满箴言的一种栓释,古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谦受益,满招损。”诗中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思索和判断,诸如“贫富均值”思想、“库里丰盈”与“囊中羞涩”以及“温室”与“寒门”的辩证思维,引人为之思考。

而诗的结尾“若把尘途截两段,最宜先苦后甜焉。”总结出人生最宜先苦后甜的道家思想,告诫人们不要在意眼前的艰苦,而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看到前途的光明。

全诗充满对人生不同处境下生活方式的朴素折中式的思辨,格调总体向上,是一首符合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的正能量诗作,值得大家一品。

东风第一枝室推荐

癸卯立春吟

文/润田(河北)

一年开此际,万物始回苏。

旧树发新叶,祥河见野凫。

花萌香馥远,鸟啭玉声殊。

诗意春风颂,吟哦戾气无。

金一戈点评:

一“开”一“始”,从大处着笔,突出时节之功,以虚写实。中二联承上,着力描绘景物。将视觉听觉嗅觉融为一体,动静结合,多角度刻画,凸显立春之“新”景。尤喜“花萌香馥远,鸟啭玉声殊。”句法别致,花气远播,鸟声清脆,客观展现了幽美的自然环境。结联荡开,“诗意春风颂”,“诗意”一语双关,一是景物本身具有的诗意,二是作者触景而产生的诗意;春风唱景之诗意与唱“我”之诗意交织,情与景谐。

惜结句败笔,何言暴戾之气?隔了。

荷华媚室推荐

七律.春雨感怀

文/小兵(河北)

春雨无声染柳黄,杏花有约怨风霜。

红梅俏立栖莺媚,绿草初萌泥土香。

寂寂空巢怀旧燕,萧萧满院孕新芳。

老夫细品青茶嫩,泼墨吟诗待暖阳。

一缕月光点评:

这首七律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描写的很到位,“柳黄”,“红梅”,“绿草”,“青茶”,春天的生机勃勃的颜色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春雨催生出花红柳绿好一幅明媚的春光,诗句对仗工整,起承转合自然不做作,符合一首好诗的标准。

榴花

赵建军

红裙别样裁,卿为夏风来。

谁解春风苦,芳心叩不开。

王聪颖点评:

并非所有的花都一定在春风里开放,譬如榴花;并非所有的温暖都一定会打动人心,譬如芳心。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世间苦心求之而不可得之事,多矣。寓说理于咏物之中而不露痕迹,理趣相生,足堪玩味。

代桃苞答

姚泉名

粒粒花苞似弹丸,莫言桃李怯阴寒。

一朝待得东君令,炸个春天给你看。

王聪颖点评:

千百年来,咏花苞者无数,有以弹丸喻之者乎?吾未见之也。故首句之喻,真无理也,岂非置诗于死地耶?结句"炸个春天给你看",于无理之处而得理,此置之死地而能后生。

已逝挚友微信(孤雁入群)

王贞友

化烟去久未曾删,每每翻看忆旧年。

或许九泉通信号,节来问候发如前。

王聪颖点评:

写对已逝挚友的怀念,从未删之微信入笔,"每每翻看忆旧年"七字,颇具概括力,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转结二句尤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所谓于我心有戚戚焉。

元宵夜观烟花感怀

徐艺宁

繁华一瞬即衰微,月下空余旧纸堆。

莫道烟花容易冷,人情冷后不如灰。

王聪颖点评:

烟花之开灭与世态之炎凉,原本了不相干。从烟花易冷,联想到人情易冷,便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从而抽象的人情,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结句"人情冷后不如灰",即成警世之言。

蔡永利秤店

赵建德

百年老店守光阴,锃亮橱台鉴古今。

莫道秤花如米小,从来卖的是公心。

王聪颖点评:

所咏者秤,所言者人。秤有心乎?谓之无。人有心乎?谓之有。人之心自古有公私之分,一枰在手,童叟无欺,谓之公心。有公心在,纵"秤花如米小",亦无妨见之分明也。前二句写景咏物,后二句直言事理,言浅而意不浅。

乡村老人剪影

李保成

风烛故园亲,千般简陋身。

煤炉司冷暖,邻里证精神。

衣饭恒三样,晨昏仅二人。

可怜橱上土,犹是去年尘。

王聪颖点评:

尾联甚佳,"可怜橱上土,犹是去年尘",以十字道尽乡村留守老人之孤寂、落寞、辛酸与无奈。抓住一个细节,便胜似万语千言。诗人之慧眼,即诗者之功力也。

壬寅夏午睡起偶作

江岚

午梦微闻雨打窗,醒来野雾漫长杨。

楼台咫尺莫能辨,雷电轰隆安可藏。

胆似蝉鸣已瑟瑟,气随蛙鼓渐昂昂。

此时正览虞山集,一卷未终心转伤。

王聪颖点评:

写夏日午睡初起之雨雾与心境,颇具现场感。首联从睡至醒,由雨及雾,交待清晰。颔联写景,一句从视觉上写楼台,一句从听觉上写雷电,见雨雾之甚。颈联见人,"胆似蝉鸣已瑟瑟,气随蛙鼓渐昂昂",情景相生,亦篇中之警句。尾联于笔峰陡转之中,增其余味也。

夏夜

江岚

雨正泼时风正刮,街头簌簌落槐花。

驱车不怕穿长夜,只为前方有个家。

王惠维点评:

前三句通过写风写雨写落槐花,极力铺垫渲染环境气氛,都是为了结句服务。家是温暖的,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这个家,无论人在何方,永远忘不了的也是这个家。家能遮风挡雨,给我们最好的轻松感,安全感。

新梅

沈佩英

梅萼噙香倚冻云,数来亭下访殷勤。

与人当日曾相约,一见梅花一忆君。

王惠维点评:

首句渲染环境气氛,有烘云托月之效。噙字下的好,如见梅萼香泪。更加一冻字,足见内心深处之情感。次句的殷勤相访丢一包袱,为转结句埋下伏笔。转结句归入正题,起承句都不是无意之笔,原为思君之故。梅花不仅是与友人有约的缘故,而且代表着高尚纯洁的友谊与人格。

腊八粥(新韵)

高站稳

花生大枣混杂粮,煮进人生甘苦汤。

热气騰腾牵百感,飘出少小那时光。

王惠维点评:

语言平实,真情在即为好诗。飘出少小那时光,抚今忆昔,触动人心。本篇通过腊八粥为出发点,写出了对人生甘苦的感慨,以致对少小天真时光的怀念之情愈加浓烈。

工地挑沙少妇

葛永锋

奶娃倚背鬓干焦,百担黄沙不折腰。

或许家中多变故,千斤苦难一肩挑。

王惠维点评:

有大爱才会有爱心之诗。我师兄此篇通过一个工地上挑沙少妇的生活片段剪影,由而触动心灵深处的大爱之弦,设身处地的想他人之所想。我为师兄大赞。

元宵夜观烟花感怀

徐艺宁

繁华一瞬即衰微,月下空余旧纸堆。

莫道烟花容易冷,人情冷后不如灰。

王惠维点评:

艺宁老师的绝句,读来多能叫人难忘。平实的语句中总有触动人心的感染力。烟花易冷,现实的社会,与人情比较,人情连烟花都不如。借烟花反映现实状况,真情所在,故而感人至深。

记一位农民塔吊工

郭通海

初上悬梯胆战惊,为谋生计入云瀛。

若无逼到最高处,怎把凡尘看个清。

王惠维点评:

以小见大,人生若无一个“逼”字,怎能识透凡尘冷暖呢?明写塔吊工,实写人情世态。

蝶恋花

宋彩霞

穿雨穿风它不歇,三载烟云,三载无情月。教染红尘皆滴血。冰封百业听呜咽。

三载全球犹未绝,墨色深深,多少人离别。盼着春来心更切,霜刀不再无情割。

王惠维点评:

时事之作,读来沉痛!这三年疫情所给世人造成的创伤是何其严重,宋老师上下片一直强调三载,加重了时事的厚重感。全篇字字沉重,尽是关爱民生之语,足现大爱情怀。

醉后杂诗·记解放右派

凌泽欣

人分左右实堪哀,黑白狂巅辱大材。

楚狱冤魂终未死,世间天道又回来。

【丁欣点评】直抒胸臆,辞锋犀利,读之动容。

壬寅秋分后二日旱夔门有感

凌泽欣

是谁削出旱夔门,石上潮犹泛绿痕。

壁立千仞天布局,花开老树地盘根。

雄鸡高唱回穷谷,好景深秋在野村。

蓦地心生三径念,斜阳况复近黄昏。

【丁欣点评】开篇大气工稳,舒缓自然,勾划到位,“削出”而见“门”,“绿痕”而见“潮”,颇为精当;颔联以大写意笔法状大环境,承接首联,雄劲苍茫,天地呼应,体势飞动,“壁立千仞”,“门”在焉,“花开老树”,“旱”在焉;颈联进而写山谷之动态,见层次,见景深,谷中鸡声,袅来生趣,村头秋景,动人野兴。尾联“蓦地”句,转得有味,以“三径”之念,反衬兹地之胜,足可流连也。

壬寅冬至有题

凌泽欣

三年抗疫度危艰,数九寒冬暖欲还。

不待临歧杨柳绿,纷纷打马过阳关。

【丁欣点评】“抗疫度危艰”,交代了壬寅冬至的社会大背景。“寒”而欲“暖”,不仅写出了时令一一寒,也切入了人心所向一一暖。一二句作了如此的铺垫和交代,顺势而下的三四句转合,其跳跃,其鲜活,其趣味,便很容易被人理解了:“不待临歧杨柳绿”,与“暖欲还”勾连,“纷纷打马过阳关”,与“抗疫”呼应。诗眼在“阳关”,“阳”字,在此一语双关,在特定的抗疫背景下,诗人捕捉到了特有的情趣和昂扬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100首评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中华古诗名篇赏析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满江红》的创作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