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访谈】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图为 李衍柱)

李衍柱(1933—),青岛崂山人。1952年毕业于青岛师范学校,1956-1960年进入山东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被录取为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研究生班(简称“人大文研班”)的研究生,1964年毕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文艺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山东省比较文学学会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当晨光打破黑夜的寂静,山师在一片朦胧的睡意中醒来,校园里总会看到李衍柱先生的身影。他或在林荫道上漫步,或在亭子旁边驻足。虽已耄耋之年,但他仍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性情敦厚平和、笑声爽朗。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1933年,李衍柱出生于青岛崂山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当时,国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他的童年便是在战乱中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他小时候经常跟母亲、姐姐和弟弟一起上山拾草,挖野菜。尽管家庭情况极度困难,父母依旧竭尽全力供他上学、读书。李衍柱的父亲是一位小学老师,他说:“父亲是我生命历程中第一个启蒙老师。从我记事起他就教我识字、写字,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这种重视读书的家庭环境深深地影响了他,在为李衍柱打下坚实古诗文基础的同时,也为他日后走上学术研究道路埋下了重要基石。

父亲带给李衍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诗书的传授,还有为人的教导。在李衍柱的记忆中,父亲每年春节都要为乡亲们写春联,写得最多的一副对联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10个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流贯在血液里,伴随着我的生命旅程。”1947年,李衍柱考入青岛师范学校初中部,1950年又考入青岛师范学校后师部。1952年,李衍柱从青岛师范学校毕业后,便留校做少先队、青年团工作,同时兼任“前师”(又称简师,相当于初中)教师。他非常喜欢少先队、青年团的工作,“在考入山师之前,我已经工作了4年,在青岛师范学校团委做少先队、青年团的工作,也给'前师’教过课。所以我特别愿意接触青年。”他在青师度过了6年美好的青春岁月,“我最好的年华是在青岛师范工作的那几年”“以后不论在什么地方,每每想起或谈起这6年的时光,想起或谈起曾经呕心沥血培育过我的老师和曾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过的学友,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愉快的、自豪的、幸福的暖流。”

尘世喧嚣 潜游书海

1956年,在全国“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李衍柱顺利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李衍柱毕业留校,在文艺理论教研室做了1年的助教。后来,被学校推荐,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

谈起“人大文研班”,李衍柱十分开心:“我在'人大文研班’读书时,当时很多全国第一流的学者都给我们讲过课,机会很好,何其芳是班主任,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蔡仪。”除了何其芳和蔡仪外,还有丁玲、赵树理、李季、周立波、张光年、梁斌、宗白华、缪朗山、余冠英、游国恩、冯至、李泽厚、叶秀山、马奇、周振甫、冯其庸等在各自研究领域中都取得过丰硕成果的大家。他们以严谨、热忱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研究精神,为年轻的李衍柱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从这些大家身上,他“逐渐领悟到应当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学术道路”。对于李衍柱来说,3年的学习时光短暂而又极为幸福充实,引导他“进入了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学术殿堂”。

读研究生的3年里,图书馆是李衍柱最常去的场所,也是他勤奋好学的见证地。李衍柱“几乎每天都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品尝着各种书籍散发出来的不同韵味,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披沙拣金’,去从成堆成堆的贝壳中寻找滚圆发光的珍珠”。自此,李衍柱将文艺学范畴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先后系统地阅读中外美学、文艺理论等经典文本。“人大文研班”使李衍柱开阔了眼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他自身的勤奋努力,为他日后从事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打下了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

1964年,李衍柱回到山师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十年动乱”时期,他也有过迷茫和怀疑的痛苦感受;而文艺界和科学界春天的到来,让他真正步入自己学术生命的“黄金时代”。“我挣脱了现代迷信的精神枷锁,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诗学美学的拨乱反正、锄草浇花、培育新人、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洪流。”在开放包容的社会大环境下,李衍柱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多部著作、发表了多篇论文,3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3年,经李衍柱修订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出版,“这是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典型范畴史的学术专著,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面对着急剧变化的社会给文艺学、美学研究带来的新变化,李衍柱围绕“信息时代的中国文艺学”这个中心命题,撰写了《主导多元 综合创新——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商榷》《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等系列论文。“面对信息时代,文学理论往何处去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对于德里达、米勒等西方学者宣扬的“历史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马列终结论”给予了有力的批驳。李衍柱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结合当代的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文艺发展实际,提出了文艺理论批评研究要遵循“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的原则,还概括提出了传统与现代转化的三条不同路径:“朱光潜的'移花接木论’;宗白华的'东西古今’'融会贯通论’;钱钟书的'打通论’和'阐释之循环’。”这些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充分展现出他文艺学扎实的功底、敏锐的眼光与广阔的视野,以及一位从事文艺学研究学者的强烈时代责任感。

2013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衍柱的五卷本文集——《林涛海韵丛话》,文集包括《文学典型论》《文学理想与文学活动》《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时代变革与范式转换》《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这套文集共计230余万字,是李衍柱挑选出的他从事文艺学研究成果中的精华。该文集广受专家学者们好评,钱中文说:“他(李衍柱)的论著将成为我国新时期以来不断进取、形态多样的文艺学建设的组成部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林涛海韵丛话》出版后,李衍柱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就此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将研究焦点转向了王阳明,从此开始了文艺学研究新一轮的探索与实践。

长路漫漫 求真求实

李衍柱用“革命”一词来形容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对他学术生涯产生的影响,“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心中发生的最大革命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问题”。纵观他的学术研究生涯,求真求实的精神贯穿始终。

1958年秋,刚在山师读大三的李衍柱,被安排到当时山东最贫穷的济宁地区,在山东师范学院济宁专区实习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期间,办公室领导安排他做了一次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社会调查。这次调查中,他看到了虚假浮夸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深感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说真话,这是我们做人、办事、研究学问的一条最根本的底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良师的教导更坚定了他走求真求实之路的决心。1961年,他进入“人大文研班”读研时,蔡仪老师曾指点他“研究应有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这让他铭记至今,并把它始终贯彻到学术研究中,不断践行。

“十年动乱”中,李衍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批判审查,时间长达两年半之久。批判审查带来的痛苦也驱使他深刻思考造成当时那种社会现状的缘由。时过境迁,回首这段岁月,李衍柱深深感慨“祸兮福之所倚”。这段经历在当时可能是“祸”,但又成为他“猛回头”“冲出黑洞”寻求真理的契机之一,这是蹉跎年代留给他的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

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在他的著作《实用人类学》中写道:“人心中最大的革命在于——'从人自己所造成的受监护状态中走出来。’在这个时候,他才脱离了至今为止还由别人代他思考、而他只能模仿或让人在前搀扶的状态,而敢于用自己的双脚在经验的地面上向前迈步,即使还不太稳。”这段文字频繁地出现在李衍柱的著作、文章之中,似乎已成为他的座右铭。要寻求真理,就要“从受监护的状态中走出来”,尝试着去独立思考,不去“模仿或让人在前搀扶”,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打破精神的枷锁,不去盲信别人的看法,跟风从众。要“敢于用自己的双脚在经验的地面上向前迈步”,不走捷径,不贪图安逸,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而是要另辟蹊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的路。

求真求实,还需要我们平等地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不迷信、惧怕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打破常规。李衍柱认为:“我们崇拜的是真理,不崇拜任何偶像。”他反对“跪在历史巨人的面前求生存”,主张“与他们平等地进行对话,全方位地加以审视和研究”。同时,李衍柱的鉴赏批评文章也体现出他求真求实的追求。他的批评文章,不是凌空建立的空中楼阁,而是切切实实落到实处的。他的鉴赏批评文章,以研究和回答当代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为目标,从不趋时跟风,而是将关注点放回到作品本身,以一颗真诚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从作品出发,求真求实,勇于质疑,敢于“说真话”“不虚美,不隐恶”。

2009年,李衍柱因病住院。病榻上,他完成了对孙皓晖撰写的504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阅读,后陆续撰写了近20万字的评论文章。他撰写这些论文“完全是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他深深体会到,“要真正冲破传统的偏见,'撼动信仰权威的山岳’,没有一点决心和勇气是不可能的”。

求真求实,独立思考,并不是仅仅埋头于自己的研究,还需要在独立的想法和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定意志的基础上,“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像蒋孔阳对待真理的态度:“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李衍柱是一位具有开放包容的学术胸襟的“前卫”学者,博采众长,学术视野极为开阔。同时,李衍柱能够对中西方文论兼收并蓄,进而提出新的看法与观点,如他发表于2017年的论文《王阳明:开启中国文艺复兴大门的思想家》,就是站在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发现王阳明的历史贡献。善于从新角度研究问题,这也是他在学术研究中能够“发前人之所未发,新意迭出而具有原创性”的原因之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衍柱从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走过来,他追寻真理的路途崎岖艰险,却走得更长更远、更加精彩,这与他求真求实的学术研究态度密不可分。从事文艺学研究60余年来,李衍柱一直在追寻真理的漫漫长路上跋涉,在现实中上下求索。他以平等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开放的心胸、包容的心态对待异于己的观点,这是他60余年来一直稳立文艺学研究时代潮头、活跃在文艺学研究领域、著述不断的秘诀所在。  


学海无涯 终身学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一种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其背后承载的是天长日久的积累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文艺学研究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一页页、一篇篇地仔细斟酌,方有所成。在谈到读书方法问题时,李衍柱说:“书当然要一页一页地读,书不是一本一本地读吗?”只有全面、细致地阅读,才能充分掌握现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及概况,才能更易找出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及现阶段研究缺陷,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成果才能变得更有价值。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提到了“终身学习”的观点。知识的无穷和生命的有限让他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与惋惜,如今的李衍柱已87岁高龄,但依然坚持每天看书、做研究,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他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退而不休”。他的“终身学习”还体现在他对微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态度上:“网络、微信等这是工具,它们代替不了你的思考和创造。但你一定要学,在这方面我是'拜学生为师’。”在李衍柱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学术生命永葆青春的秘诀:永远热爱生活、保持童心、追求真理、与时代同行。

学术研究除了需要有恒心、不断学习外,还需要有专注的精神,“一个阶段中主要研究一个问题,你不能分散”。李衍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蒋孔阳也曾经称赞他:“他(李衍柱)一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就一门心思地执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上面,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他发现了典型问题是一个中心的问题,他又一门心思地执着在典型问题的上面。”20世纪末苏东剧变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趋于没落,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日益兴盛,与此同时,文学典型问题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传统的命题,不下苦工夫,研究很难出新,种种原因让文学典型问题研究变成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李衍柱却从不在意这些,怀着“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为研究领域的潮流或风气所左右,执着地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他紧抓“典型问题”,努力“掘一口学术之井”。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李衍柱接连出版、发表了多篇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领域产生极大震动的著作和文章。

1964年,他的毕业论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典型问题》获得蔡仪老师“优秀”的评价,这是他研究马克思研究“典型问题”的开端。1984年,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概述》,该书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专著二等奖;1989年,专著《马克思主义典型问题史纲》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奖一等奖等含金量十分高的奖项;1992年,专著《文学理想论》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在此前出版的两本马克思主义研究专著的基础上,李衍柱修订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涛海韵丛话》第一卷《文学典型论》汇聚了李衍柱数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典型问题研究的精华。

李衍柱研究静得下心,吃得下苦。面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我们如何潜心进行研究?对此,他提出自己的见解:“学术的目标是探讨未知世界,要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已知的别人已经解决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进行研究呢?这是接受,但你要向前走,就得解决别人还没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进行创新呢?他认为“读书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尤其主张读中外经典文本,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钱中文将这种“钻进去”又“跳出来”的治学方法称之为“守正创新”。“要把传统作为创新的出发点,传统中的一部分原生态的东西需要如实保存,但是有着再生生命力的、活着的、属于未来的部分,在参与新的文化的创造中则要被注入新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进而促进新的传统形成。”李衍柱的研究以经典文本为基础,结合学术界出现的相关的新研究成果,纠正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谬误。《林涛海韵丛话》第三卷《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就汇集了他对于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狄德罗、歌德、康德、黑格尔等大家的美学诗学经典文本的重读与对中国古代“思孟学派”留下的经典文本的新释。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学风和学术规范问题上,李衍柱坚持严谨、求实、创新,这是蔡仪老师对他的教导。他说:“他(蔡仪)要求我们尽量找原始文献,一般不要转引,论据一定要可靠,要站得住;再一点就是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引用别人的观点可以,但一定要注明出处。一篇论文,总要提出点自己的新看法,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李衍柱论著中的引文给人印象深刻,不仅引文与他的观点十分契合,而且他给引文中需要读者重点注意的字、词、句下面加上了着重号,引文中的某些人名加上了下划线,有些地方还会对字体进行加粗,这种认真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令读者肃然起敬。  

滋兰九畹 树蕙百亩

李衍柱曾担任山东省文艺学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山师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呕心沥血数十载,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作自己的生命追求”。在他的扶持下,文艺学专业建设起硕士点和博士点。谈到文艺学专业在山师发展的历程时,李衍柱充满自豪:“解放初期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在全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科,后来有了'四条汉子’——朱恩彬、夏之放、唐育寿还有我。”这4位先生为山师文艺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我们文艺学在全国应当属于一流学科,现职的就十五六个人。从1984年,我、朱恩彬、夏之放开始招了我们第一届硕士生。山师文艺学专业在1986年获硕士授权点,2000年获博士授权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山师的文艺学专业能得今日之辉煌,与李衍柱的执着精神密切相关。夏之放曾说:“在我们学科爬坡阶段,没有李老师敢想敢干,没有李老师这个执着劲,我觉着我们很难发展起来。”李衍柱抓住了学科建设的核心——人才,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和命脉。所以在学科建设之初,李衍柱就迫切希望夏之放能够回到山师与他“并肩作战”。夏之放回忆道,李衍柱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写信催他回山师,正是这一封封书信,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李衍柱的诚恳和迫切,以及建设好山师文艺学学科的决心和劲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山师,与李衍柱齐心协力,投身到文艺学学科建设中去。

李衍柱除了有执着的精神,还有敏锐的眼光。他高瞻远瞩、思虑周详、殚精竭虑,为山师文艺学学科建设规划了一条长远而又正确的发展道路。据杨守森描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李衍柱先生就依据对全国各高校文艺学学科状况的了解,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提出了注重'文艺理论范畴’研究的学术战略,使我们学科得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还以自己的学术声望与人格魅力,经过种种努力,扩大了山师文艺学在全国学术界的影响。

教材编写也是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李衍柱是《文艺理论教程》第一副主编,李衍柱、周均平还参加编写北大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文艺理论名都教程》(全国面向21世纪教材);夏之放是全国美学教材《美学基本原理》的主要编写者;李衍柱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周波参加了全国古代文论教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的编写。文艺学专业的教师自觉地将文艺学优良的学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山师文艺学在此基础上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学科实力。如今,山师的文艺学专业确如李衍柱所希望的那样,已成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十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山师文艺学专业也出现了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山师文艺学的学科建设见证了山师文学院的发展,增强了山师文学院的实力和全国影响力。

李衍柱不仅对山师文艺学学科建设贡献巨大,作为一名教师,他提携后辈,奖掖后学,爱护学生;他敢于为学生出头,不怕风险,为了保护学生,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据杨守森回忆,自己当时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被认定为有严重的政治问题,是李衍柱宽慰并为他辩争:“这种搞法,谁还敢做学问?”这不仅在心理上宽慰了杨守森,也支撑他度过了那段不无惊恐的时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教学方面,李衍柱更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他为了给研究生讲西方美学,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重读了西方美学的经典文本。”他的夫人林春英女士曾说:“(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老教师不备课,而总是认真准备,让学生学到新东西。”李衍柱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爱态度对待学生,他常说“我这一生有两满意,首先是对我的学生满意,再就是对我的孩子满意”。童庆炳评价李衍柱说:“作为一位老师,他爱学生如同生命。”李衍柱执教60载,桃李满天下,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尽心尽力,督促学业,关心生活。他的学生纷纷表示,能得李衍柱做恩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李衍柱的学术研究是无功利的,是发自本心地要去解决一些问题,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以学术为志业,对着这样一种无功利的研究行为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和虔诚。他的文艺学研究之路虽历经波折,却始终坚持。为学贵在脚踏实地,贵在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随波逐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经霜历雪,清香却依然不变。面对研究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坎坷和各种诱惑,李衍柱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依然保持最初的纯然赤诚的热爱。李衍柱为人耿介忠直,智慧通达,睿智博学,看透世事。他的文章丰盈温润,见解独到。作为教师,他乐于为学生解惑;作为学者,他对学术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一生钟情于文艺学研究。他有君子之高风,学者之雅范,师长之慈爱,中国的文艺学研究因他而熠熠生辉,山师的文艺学学科因他而名扬全国。他敢于追求真理、打破权威,勇于说真话、对文艺学研究有着一种纯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承接上一代学者的文艺学研究成果,开启下一代文艺学研究的先河,让山师乃至全国的文艺学研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王孟飞)

END

该文章刊登在《山东师大报》
2020年11月4日总1583期第四版
编辑:卜   樊
审核:仲笑笑
终审:尹相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艺学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三辑目录·观后
学人剪影|胡经之:乐读万卷书 心向真善美
高建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构建中国美学的学术、思想与话语体系——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