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福林:《郝红诗词》集赏析

眼处心声句自神


——《郝红诗词》集赏析

文/高福林

   读过《中华诗词学会》公众号推出的《郝红诗词》专集,总觉得似一杯清醇入口,满齿生香。集中品类齐全,但都表现出意境、艺术的圆润通透。无疑,这缘于作者内心的一份坚守和宁静,自信和从容,是天才和努力的完美融合。有人说作者属于“婉约派”诗人,这有点以偏概全。下面,我们还是来让作品说话:

      一、雄浑之气

      雄浑有一个显著的外在特点:物象宏大。而追求雄浑,则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笔力。司空图说“反虚入浑,积健为雄。意思是说不仅要把外界事物容纳在胸中,还要消化殆尽,将景象用健朗的精神内核和深厚的笔力统合起来。当你选取宏大物象,有这个笔力和胸怀去运使,你表现的就是雄浑。你选取宏大的物象,没有这个笔力和胸怀去运使,你表现的就是堆砌,是粗豪。我们看——

冰雨探春

经年尚洗尘,添岁又临春。

惟寄朝时景,无辞去日辰。

韶光承远梦,芳草复归真。

冰霁犹馨雨,晴烟总懿纯。

      这是一首咏物诗,是写开春遇冰雨的情节。

  首句写冬去的场景,“经年尚洗尘”,一年就要过去了,为了除去一年的疲劳,人们都在为旧岁洗尘,“尚”字是妙用,表明“洗尘”还在进行中。“洗尘”十分形象化。岁月非人,本是不能“洗尘”的,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不可刹时变为了可,且成为妙句。“添岁又临春”,这一句承上句除旧岁续写迎新春,一个“又”字勾画出了除旧迎新的紧张节奏。首联不落渲染情绪的窠臼,反而让读者觉得意气昂扬,而情绪则隐含其中,“添岁又临春”一句,表现出了诗人在除旧迎新过程中的淡定和安然,感情含蓄而沉着。

  “惟寄朝时景,无辞去日辰”,颔联承上联写细节,把上一年和下一年同时回收,镜头由远及近。“朝时”、“去日”是除旧迎新的最小距离。颔联是运用整句倒装,倒装除了营造气氛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韵脚的安排。“惟寄”、“无辞”,是要告诉读者:我不在乎过去的岁月,并不是对过去不爱惜,主要是过去的岁月毕竟是不可挽回的,好也是过去,不好也是过去,我们何不把眼光放在当下,从做好每一个今朝开始呢!两句诗看似平铺直叙,实则颇具匠心,如盐入水,表心机于无形之中。

  “韶光承远梦,芳草复归真”。颈联笔势陡转,虚实并举,以飞动之笔撞开美好春光的闸门,让远方的梦想和天涯的芳草一股脑地在春天的美好中尽情泛滥。“承”、“复”二字即是春天大梦的翅膀。整联以简淡含灿烂,卓显出诗人炼字造句炉火纯青之功力。

  “冰霁犹馨雨,晴烟总懿纯”,尾联珠归合浦、柳暗花明,这两句先扣题,后放流,扣题紧,放流深,达到了“尾巴翘高”的目的。所谓“尾巴翘高”,就是像说评书一样,每一段落的了结处,说书人总要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诗的“尾巴翘高”,即是似结又未结,像一个正展开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一联用词既切合景,又饱含情,情景交融,真诚机巧,十分“得体”。以此而论,此诗是否充沛着雄浑之气呢?

        二、自然之音

       自然指的什么呢?我以为,诗要体现自然之音,也就是诗人的生存精神、创作精神、创作方式和创作效果达到了虽然是人工的但却收到了天工(或造物主造物)的效果。按司空图的说法即是: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寻,顺应情理写作,就能着手成春。作品自然如花儿适时开放,又好象四季岁月更新。生活中得来的领悟不能被人夺去,勉强搜取材料就会陷于窘困。高雅的人身居空山,雨过以后采集野萍。这一切都真切自然,就如同天体默默地运行。我们看——

韭菜坪行吟

两峰美景踏秋来,花带无垠任卉开。

山脊紫烟如绮殿,平原草色似蓬莱。

频年岁暮寻清月,独世乡愁见雅才。

泼墨挥毫凝玉案,唐风宋韵落章台。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秋日山村“韭菜坪”的旖旎风光和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村居生活的欣然向往,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贯穿秋日山村这一主线,把分散的意象连接的天衣无缝、栩栩如生,使各种静态和动态的意象,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一部山村生活的短剧,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首联启动通感,用听觉和视觉,描绘“韭菜坪”的所处环境,美丽的两峰踏着秋的旋律由远而近的行进过来,无边的花儿任性的开着。拟人化的艺术,让静态的山峰和花卉瞬时灵动起来。也许,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两峰”之间,铺开一条望无尽头的花带,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万物为之一新,值此秋风初爽,空气之清明,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山脊紫烟如绮殿,平原草色似蓬莱”,顺势拓展,用比兴做细节的点缀,山脊上紫色的瑞云,形态像华丽的宫殿,坝子里萋萋的草色,把“韭菜坪”装点的美如蓬莱仙境。这正是仰首投足之间,把万般姿态幻化为幽清明净的自然之音!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高尚情操的自我诠释,如王维之“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一样,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头上的“紫烟”,眼前的草色,不正是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寻”、“见”二字一呼一应,“频年岁暮寻清月”是诗人孜孜以求的目标,“独世乡愁见雅才”是诗人努力后的成果。这里的“乡愁”,是诗人对山村建设的关心,是对村民奔进小康的挂念。“雅才”是对乡村建设中有作为人才的统称,是诗人心中的一份敬畏。这一联情景交融,写景有“清月”,写情有“乡愁”,字字透肉见骨,物我相合,情感丰富。真切反映了诗人的公仆胸怀。且“陈仓暗度”,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看到“韭菜坪”这么美好的境况,诗人心花怒放,吟兴大发,她要把最好的赞美留作纪念,于是“挥毫泼墨”,吟咏“唐风宋韵”,留下文字,也留下诗人的心。“玉案”、“章台”在这里都是借喻,作为修饰句法之用。其喜归自然,寄情山水,表面看是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其实关注、关心乡村建设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虚,以灵虚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实,以情实而寄挚爱。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紫烟、草色、清月、乡愁,可以说都是诗人情操、境界的环境烘托。

  此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三、绮丽之境

      绮丽,所表达的其实是,对于人或者是事物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来去匆匆、无迹可寻的不可捉摸之感。曹植的《洛神赋》、白居易的《花非花》、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皆属于此类。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描述:绮丽就像是晨雾消散水边,红杏点燃树林。月光照着华美的楼榭,绿荫隐现瑰丽的桥影。我们看——

江城子·西洛荷塘正花期

       应时明近步诗乡。倚池旁,醉红妆。玉水明沙,并蒂舞霓裳。摇曳轻盈怡景至,归去曲,愿成双。      谢春池慢芰荷香。几亭廊,九回肠。烛影摇红,映日好时光。菱叶萦波花解语,如梦令,满庭芳。

      荷花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之君子”。夏荷郁郁葱葱,清香沁人。读了诗人的《江城子·西洛荷塘正花期》,有一种清香扑面之感。其运笔的绘声绘色,犹如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出奇的是,这首词全是词牌名连接而成,毫无堆砌、斧凿之痕。

      词上片写景,远近交错,虚实结合,用多个意象营造西洛荷塘荷花之美。起拍写背景,用一个词牌《应时明近》轻盈进入,抓住西洛“诗乡”的特点,用字形成动态,从而,一开始就将一个寥廓的空间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同一幅画抹上了明丽的底色。继拍一个一个“醉”字,已托出西洛赏荷的意度。两个三字对句,词牌《醉红妆》巧妙嵌入,不但切景,而且脉脉含情。三拍诗人从总览全塘,转向荷花,玉水明沙写意,并蒂舞霓裳写形,并蒂,莲之爱,霓裳,莲之色,“舞”字连接“并蒂”、霓裳,说明有微风吹拂,此以动词提起视觉感官,用爱和色彩增强美的效果。《玉水明沙》、《霓裳》均为词牌名。结拍,化实为虚,营造出一幅水天互映,荷香弥漫的图画。摇曳轻盈”不仅写出水天相映,更折射出了光的层次,美妙无比。“归去曲”,是清丽中透出了难舍的“雅语”。随后,诗人又将笔触跳回思绪,借用纳兰性德“仙踪探访非常意,玉宇琼宵眷侣情的意境,道出愿成双的心声。总的来讲,承袭了王维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的意绪;并在这幅优美的画卷中,添进了“愿成双”的骚客别绪,使其变得更加美轮美奂。正如司空图品绮丽风格时所说: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下片抒情,言情而不拘于情,情中寓物,物中有情,寄意题外,包蕴无穷。换头,两个词牌成句,点破词眼。继拍“几亭廊,九回肠”,把情推到高峰。三拍,两个词牌定格《西洛荷塘》之美,《烛影摇红》、《好时光》同时出现,佐证了“正花期”题意。结拍诗人把情带入平和,这时,想起了白居易的《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菱叶萦波花解语”,人更解语啊!就让此情此景像梦一样,散落在这满塘芳香之中吧!《花解语》、《如梦令》、《满庭芳》三个词牌接续而来,可谓精准凝练。同时,把这场荷塘观花留在了梦幻般的境界里,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纵观全词, 意绪多角立境,绮色沉浮融情,笔法形神形声。诗人能用词牌写出这样优美的词章,可见其词律运用的娴熟,写作技巧的高超。

      四、含蓄之美

      诗贵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对此、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作了清楚地阐释:“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蓄,就像漉酒时酒汁渗漏不尽,又如同花开时遇到满天霜气。空中的沙尘游荡不定,海里的泡沫飘荡涌流。万物不断变化聚散,诗歌需要博采精收。我们看——

乡居吟

翠岭归居枕水眠,花开云雨洗尘烟。

莺啼驿路长歌起,一曲乡音已扣弦。

      此诗是诗人春日欲去乡居时所思所感,写的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含蓄优美。不但表现了春天的茁壮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乡居的喜爱之情,字里行间跳动的都是舒适惬意。这首诗告诉我们:人们不要忘了根本,要记住乡愁,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事物,都是从本源生发,离开了本源,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翠岭归居枕水眠,花开云雨洗尘烟”,交代欲去乡居之地的环境,青山四合,枕水而居,花开随处,一场春雨过后,无土无尘,十分清爽,炊烟袅袅升起,一派升平景象。这都是诗人的下意识,写得饶有风趣,“枕”、“洗”二字自然洒脱,是诗眼所在,一下激活了所有意象,把岭、水、花、烟抒发的景象万千,美不胜收。同时,也为下面的诗句作足了铺垫。

  由于有了“枕水眠”、“洗尘烟”的诱导,于是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诗人从触觉和听觉的角度进行描述,仿佛听到了在回家的路上,莺歌于道旁的树枝,洪亮的声音传到了诗人的耳边,这莺声好像乡邻的呼唤,听到这亲切的乡音,总会扣人心弦。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莺歌”和“乡曲”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莺啼”是乡的符号,“乡音”才是回乡的动力。同样,一切新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符号、都有内在的动力,唯有动力才能勇敢地奔向未来,奔向美好。

      作品创作特点:一是突出了重点。用“记忆”前哨,率先把乡居处的自然美展现出来,以期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二是形象作饵,思维渗透,句有含蓄,篇衔蕴藉。比如“莺歌”就是“乡音”具体而集中的表现,“枕水眠”就是乡居依山傍水。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完美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先忧后乐精神。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莺啼驿路长歌起,一曲乡音已扣弦”,乡音这一“起”一“扣”显示出怎样的生命力度啊。

       五、冲淡之妙

       冲淡,往往与浅显同组,称为“浅显冲淡”。“浅切”,或称“显豁”,即“浅显冲淡”也。“浅切”指语言通俗贴切,诗意浅近明白。从某种意义上说,“浅切”是诗歌的一种艺术审美风格。当然,如果运用不当,则易流于庸俗粗鄙。以此,欧阳修更理解为“浅妙”,“浅”在语言明白易晓,“妙”在语言暗含深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提示:偶然达到冲淡,并不困难,勉强追求,就会很少如意。作品如果停留在表面描写,那就会和冲淡风格远离。我们看——

生灵之语

万象沐灵风,诸天不尽同。

时鸣皆物语,初破亦相通。

      此诗借物象而实写人事,是对社会百态的探寻和描绘,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大写意,“万象”意思为宇宙内外一切事物或现象,“灵风”此指春风,句意是大千世界沐浴着春风。一个“沐”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沐”字表明了造化之功。“万象”都要经过春风的化育。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博大无私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春风化育的结果,“诸天不尽同”,“诸天”本佛教语,通俗理解即指佛教众神。诗人意思应该指社会的各个行业或阶层。“不尽同”自然是说经历春风化育后的反映程度,诗人是在借用一种物理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两句大而不空,淡而有趣,与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四两句写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时鸣”,出自王维《鸟鸣涧》“时鸣春涧中”,意思是偶尔发出的鸣叫声。“物语”,意思指根据事物的一些特性、人们的习惯等,将人们想表达的意思物化了,或者说将事物拟人化了,能表达出内在的情感。“初破”,陆游《蓦山溪》有“腊尽春初破”句,仇远《雪狮儿·梅》有“初破芳苞犹绿”句,陈允平亦有“春小梅初破”句,米芾更有“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等。综其古意,“初破”有两种含义,一曰诞生,一曰打破。以此来看,此诗的“初破”可以理解为打破,打破什么呢,打破的是一些陈规陋习,有破才有立,此理是相通的。起句写“万象沐灵风”,结句写“初破亦相通”,也可谓相互呼应了。

      诗中物象,只用六字组成三词,即:“万象”、“诸天”、“物语”。对庞大的运行体系,用一个“破”字来理顺,看似并无新意巧思。至于第一句的“象”与第二句的“天”,其实差不多,这里,像是随意,没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点缀,也只用了区区四字:“沐、同、皆、破”。既没有心理活动的描绘,也没有情感之意的表达,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色彩和人物。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淡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郝红诗词》集中的惟一一首五绝,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觉得,这一对万象诸天的对话,只是作为“生灵之语”来完成的。整个画面的外景与内情是泯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由此可见,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一定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做到了如司空图《诗品》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郝红诗词》集三十首作品,可圈可点处多多,我只是随机择录几首作例。遗珠之处,敬请读者自去拾取。


高福林专集

【作者简介】高福林,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山东省冠县人。号三善斋主,笔名一苇子、百衲生。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顾问,中国丁芒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1969年以来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出版有诗词集、新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长篇人物传记、诗词学习工具书(30余万字)等多部专著。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作品被收入《世纪诗词大典》等多种版本,辞条入选《中华当代诗人作家》影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试玉(44):同题【秋】上篇
新浪博客诗词优秀作品管窥第三十九集
香港诗词协会《春风剪柳》诗课作品点评
唐宋诗病举隅(37):落调
每周试玉(278)|嘉宾【 高海生 邹国荣 卢冷夫 李晓刚】
唐宋八大家,一人一首咏花诗,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鲜为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