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说范仲淹

那天,北风劲吹,气温骤降,学生们齐声朗诵《渔家傲·秋思》。我说这首词是范仲淹在甘肃庆阳写的,时空相接,冥冥中因为庆阳,今人与先贤有了交集,于是孩子们来了兴致。

公元1040年至1043年间,范仲淹奉命于危难之间,走马上任主持西北军事。为抵御西夏进攻,北宋庆历初年,范仲淹统领环庆军队修筑了大顺城。在大顺城,范仲淹与庆阳的秋天相遇,才有了后来的传世佳作。

连年战乱,荒草萋萋,边塞荒芜,人烟稀少,年已五十二岁的白发将军目睹此情此景,心情悲愤,仰天长啸,激愤之余,一挥而就,《渔家傲·秋思》由此面世。范仲淹存世的五首词,有两首就是在庆阳写的,除《渔家傲·秋思》外,另还有一首《苏幕遮·怀旧》。他的文字意境阔远、景致秾丽、毫无衰情的秋景,抒发了边关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范仲淹戍边四年,善于用兵,更为人称道的是,庆阳期间,他乐于选贤任能,长于奖掖后生,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他的激励下,青年才俊张载弃武从文,发愤读书,终成一代理学大师。他慧眼如炬,悉心培养还是下层士兵的狄青和种世衡,使他们成为有宋一朝不可多得的名将。训练士兵,开垦荒地,屡败西夏,西北边界有如铜墙铁壁,羌人尊称他为“龙图老子”,有“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之说。

因经略西北有功,1043年范仲淹被召回京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满腔赤诚的范仲淹,身在京城,心系西北,多次上书,要求改革,富国强兵,与富弼等人在宋仁宗支持下,由此开始了一场大变革,史称庆历新政。这样一场足以荡涤泥污扭转国势的改革,虽然朝中大多数官员叫好称赞,却因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而遭到反对,最终范仲淹及新政支持者们纷纷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1046年,岳阳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后,致信范公求文,大意是说:“新楼成了,请你写篇文章,行不?”滕子京与范仲淹,堪称难兄难弟,其时都是戴罪之身,贬谪地方,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范仲淹见信,欣然接受,援笔成文,凡368字,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不仅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滕子京的随意之举,成就了一桩文坛佳话。

范仲淹不仅文韬武略过人,而且治家有方。长子范纯佑,曾随父出征庆阳,吃住与士卒相处一起,每逢出征,必然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可惜纯佑体弱多病,年四十九就去世。二子范纯仁成就不凡,在理学宗师程颐的眼里,北宋名相首推二人,李沆和范纯仁。范纯仁行为低调,为人忠义,淡泊名利,侍亲极孝,一生清廉,体恤民情,人称“布衣宰相”。与乃父一样,曾知庆州,天旱饥荒,纯仁当机立断,不待上命,就开仓放粮,救活无数百姓,待秋天钦差到达时,感激涕零的百姓已自行补足了公粮。纯仁善良、勤勉、清醒、通透,自认“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尽”。他曾告诫子弟,德行成就之关键在于“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三子范纯礼沉毅刚正,处事公道,勤勤恳恳,官至参知政事,为人称颂。四子范纯粹,为人干练,任事负责,官至户部尚书。看其四子,除长子早早去世外,其余都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在那个时代,学而优则仕,由此来说,范仲淹是个成功的教育家。

范仲淹去世后,作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偶像”,他的谥号被赐予“文正”。中国古代士大夫死后能被赐谥号“文正”的必然是政绩、人品、学问等各方面均有建树的立功立德立言者,司马光曾评价道:“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如此说,可见这一谥号地位之重,文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谥号,也是统治者给文人的最高褒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北宋两场失败的变法
[史海钩沉]一一一代名臣范仲淹
千古美名说“文正”之范仲淹——大语文长沙教研组
品读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每日书法分享I最美宋词300篇——秦观《渔家傲·秋思》
朗诵: 北宋范仲淹著名词作《渔家傲.秋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