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金英:浅谈杜甫的家国情怀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启示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苦难生活淬炼的一代诗圣。我们读杜甫,能够触动心灵的是他那饱蘸着人民血泪的诗篇;是他对时局的忧虑与深重的忧国忧民思想。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不幸诗人幸”,意思是说,当国家遭到不幸的时候,诗人却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他曾在《天末怀李白》写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言外之意即是“命运好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好文章与命运好的人是无缘的。”这句写给李白的诗,实际上也是写给自己的。的是,这位落第三次做了六次短暂的官的“诗圣”,是不宜做官的,他的才华不在官场而在诗词。杜甫的优秀诗词是在他的逃难生活中诞生的,他的思想随着自己生活的境遇、社会的动荡不断改变,从一个纨绔子弟,一个一心在官场上混迹而不知稼穑之苦、生活之艰的人,渐渐走近了劳苦大众,从而创作出不少有血有肉的传世之作。本文就杜甫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以及杜甫精神对当代诗词创作的启示做一阐述:

一、半生漂泊苦,血泪满诗笺

“艰难困苦,玉汝而成”,如果杜甫没有经历安史之乱,没有坎坷,没有到处乞求的辛酸经历,特别是拖儿带女逃难、逃荒、逃兵的经历,那么杜甫充其量是一个很一般的御用文人,从他歌功颂德的“三大礼赋”即可看出。可以说,社会越是乱,生活越是苦,他的作品就越是深刻。他早在青年时期就说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豪言壮语。然而,这样自信豪迈的诗句,在以后的生活打击中,杜甫再也没有写过,而是在不断的逃难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何在”的窘迫,从而真正地体味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写出了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国情怀”。现以“安史之乱”为杜甫的转折点,随着杜甫漂泊的生活感受其代表作品中的家国情怀:

天宝十四年十月,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上任不到一个月,杜甫便离京去奉先探亲。这是安禄山叛乱的前夜,社会各种矛盾已经充分暴露,民生凋敝,满目萧条,危机四伏。杜甫悲痛之余写下了创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以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令人不忍触目。这首咏怀五百字,把杜甫爱国与爱家、忠君与爱民的思想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杜甫沦陷长安八个月的俘虏生涯,是他创作的旺季。此间创作的《春望》,千百年来曾打动了多少面临国破家亡的人们:“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声情悲苦的诗作,成为最能概括家国之恨的代表作。

杜甫之所以被贬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反对唐王朝施行的民族扩张政策;二是如实报告了灾荒的情况。早在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就派出大量兵力向西北、向南扩张,对此杜甫是反对的,他在《兵车行》里记录了这件事。

杜甫辗转于长安、富州、白水、洛阳、巩县、华州之间,留下了很多好诗,《羌村三首》《北征》《彭衙行》等名作是其中的代表。《羌村三首》是一组五言诗。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构成了一组“还乡三部曲”,也构成了一幅“唐代乱离图”。《北征》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八月诗人从凤翔到鄜州探家途中所作,叙述一路见闻及到家后的感受,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彭衙行》是一首感谢朋友的诗,主要是回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全家避贼逃难的一个片断。全诗用追忆的口吻直接描述诗人尽室逃难之景、颠沛之状及故人晋接之情,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致的心理刻划,传神摹志,形象逼真,应了杜诗“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之说。

值得一提的是杜甫这时期创作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地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这是杜甫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带有“史诗”般的性质,其形式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首创性。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从而写下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的典范之作。

杜甫高于一般诗人之处,主要在于他无论叙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骊得珠,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准确传神地表现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概括劳苦人民包括诗人自己的无穷辛酸和灾难。他的诗,博得“诗史”的美称,决不是偶然的。杜甫的漂泊,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动荡与不安。他的经历,便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写照。人们之所以把杜甫称之为“诗圣”,也正是因为他说出了广大劳苦百姓的心声,成为了人民的代言人,与劳苦大众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一直影响至今。

二、传承杜甫精神,弘扬家国情怀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生前是寂寞的,也许他早已料到了这一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其二》)说的也是他自己。他之所以成为了“千秋万岁名”的伟大诗人,就在于他用自己的苦难写出了带泪的诗篇,触到了社会的伤痕,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诗作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作品内容的精华,是使其得以流传的关键因素。他的诗,是社会、时代的一面镜子,故而成为“诗史”。那么,作为当代诗人,如何传承杜甫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呢?我认为要做到四个“转换”:一是写作方式的转换,即从“阁楼式创作”到“体验式创作”;二是关注焦点的转换,即从“关注个人情感”到“关注祖国人民”;三是思考角度的转换,即从“平面性思考”到“立体性思考”;四是创作实践的转换,即从“一元化实践”到“多元化实践”。现在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杜甫的家国情怀给予当代诗词创作的启示:

(一)从“阁楼式创作”到“体验式创作”

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有一幅著名的对联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教育人读书与关心国家大事都很重要,不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这对于诗词创作是一样的道理,倘若只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对外界事情一概不知,写出来的诗词必然空洞无物。杜甫的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他是在生活中写诗,是在体验苦难生活中汲取诗的材料,将自己点点滴滴的亲历感受化作字字句句,方才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作品。所以,我们要转换创作的方式,从“阁楼式创作”到“体验式创作”,从自我的“阁楼小天地”里走出来,拓宽眼界,深入社会生活,观察世间百态,感受祖国的日益变化与发展,捕捉社会独具代表性的人或事,方能写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从“关注个人情感”到“关注祖国人民”

诗是抒情的主要文学体裁,对此有不少作者的理解倾向于偏狭的个人主义,认为只是抒发自我的感情,甚至说他人的感情又如何能够知道云云。是的,这样的解释真的没有错,用“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的理论去说,个人的情感只有自己清楚,故而借诗词表达。如果我们学会换位感受,那么就不是一回事了。杜甫在漂泊的逃难生活中,完全与平民无二,因此他的生活感受亦是老百姓的生活感受,具有代表性,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而是代表着劳苦大众的心声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转换了关注点,以点带面,由己及人,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人事变化,用心去感受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甘苦,那么,你所抒发的情感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了。如有的诗人为了表现建筑工的辛劳,其同情心实质上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感受;又如我国航天、航海事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不少诗人写的诗篇里洋溢着骄傲与自豪,这种情感就是国人共有的。所以,我们要转换关注的焦点,从“关注个人情感”到“关注祖国人民”,切忌无病呻吟。只有反映了大众的心声,才能真正写出引人共鸣的好作品。当然,关注祖国人民的共同情感,并非是抛却个人情感的做法,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只是希望少一点“风花雪月”般的矫情与造作,多一点“乡里乡亲”的朴实与自然罢了。

(三)从“平面性思考”到“立体性思考”

诗词创作中,除了体验与观察,思考性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诗词是“主情”的,诗无情即死,但亦不可缺少理性的光华,尤其是在写作过程中绝对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如果单一性地思考,对纷繁的现象就难以理清,更难以客观分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其价值观是有失偏颇的。毕竟,诗词也和所有文学体裁一样,是讲究思想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他的“三吏”“三别”这组诗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杜甫的记录是真实的,但思想是矛盾的。如今形势大好,但同样有许多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事态纷繁,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分析时局,善于分清各种各样的言论,在时事诗创作中不至于偏离了方向。所以,我们要从“平面性思考”到“立体性思考”,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方能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作品来。

(四)从“一元化实践”到“多元化实践”

有了清醒的思考,就要付诸于诗词创作实践了。在实践过程中,切忌单一化地实践,而应尝试多元化写作。有的诗友写作范围特别窄,题材很单一,当然这与个人的诗词功力有关,但最终还是与自身不善实践造成的。俗话说,“百炼成钢”,从题材到体裁,都要多元化训练,才能更好地反映当代生活。如杜甫在半生的漂泊中,所写的内容基本上是反映民间疾苦的,但体裁多有创新,如《兵车行》是杜甫的名篇力作,之所以为历代所推崇,就在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性。全诗善于寓情于事,形成参差错落、前后呼应之势,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同时,诗人自创乐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又如《北征》是长篇叙事诗,采用以赋为主、有比有兴的方法,适应于表现这首诗所包括的宏大的历史内容,也显示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高度才能和浑熟技巧,足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用诗歌体裁来写出这样一篇“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陈情表。当代诗人中,不乏多元化实践的作手,如范诗银的联章词,或二联章,或三联章,文采斐然,伸缩自如,适宜反映宏观的历史事件,这是短小的诗词体裁难以做到的;又如段维的时政诗写作,对“多重意指”的追求使其对时事的把握不仅客观中肯,而且张力十足、含蓄蕴藉。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从“一元化实践”到“多元化实践”,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才能反映更为广阔的生活。

从写作方式到关注焦点,从思考角度到创作实践,我们都可以从杜甫的创作精神中得到某些启示。当然,时代不同,社会生活内容自然不同。杜甫在诗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疾苦,是家国情怀的真实体现;如今形势大好,祖国日益强盛,我们同样可以真实地表达这种幸福感以及对祖国的感激之情,这亦是一种自豪的家国情怀,与纯粹的“歌功颂德”的写作是两回事。只有立足于当代生活,放宽视野,拓展题材,关心时局,拥抱时代,走进人民,坚决摒弃“无病呻吟”之弊,方能真实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创作出有筋骨、有责任、有温度、有情怀的当代中华诗词。

2022-07-31完稿,2022-08-02修改

《英子评诗》微刊第711期

撰稿、编审、制作:英子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说诗、英子视点、诗词漫谈、论坛撷英、名家风采、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群英点评等栏目。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以下作品:

【英子综评】古今故事,天地回声|也谈姚泉名诗词的八大情结(下)

【英子综评】古今故事,天地回声|也谈姚泉名诗词的八大情结(中)

【英子综评】古今故事,天地回声|也谈姚泉名诗词的八大情结(上)

【英子点评】第81辑:选评姚泉名诗词十五首

【英子综评】第十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英子评诗微刊第200期

【英子综评】第二辑:悟境天成妙手裁——范诗银绝句浅析(上)|英子评诗微刊第八期

【英子综评】第三辑:悟境天成妙手裁——范诗银绝句浅析(下)|英子评诗微刊第二十二期

【英子点评】第99辑:选评范诗银小令二十阕

【英子点评】第98辑:选评何鹤诗词八首

【英子点评】第97辑:选评王少刚五律九首

【英子点评】另类“降龙十八掌”——也谈周达《武大樱花节随感十八首》

【英子讲堂】诗词创作中的十二要素&英子点评21则

【英子点评】第94辑:选评段维作品系列(五)

【英子点评】第93辑:2023年第15期诗会选评

【英子点评】第92辑:选评王海娜诗词10首(下)

【英子点评】第91辑:选评王海娜绝句12首(上)

【英子视点】如何矫正当代诗词创作中的十二种倾向

【英子视点】张金英:反观当代诗词创作中的十二种倾向

【英子视点】张金英:关于新田园诗的几点浅见

【2023女神节特辑】英子选评当代女诗人作品58首

【诗词漫谈】张金英:互文的艺术效果刍议

【英子视点】张金英:“线上”交流对当代诗词走向的影响

【众家集评】选评英子诗词12首(三)||英子评诗微刊第602期

张金英:癸卯新正诗稿||英子评诗微刊第596期

【英子点评】第89辑:选评林峰词九首

【英子点评】第87辑:选评刘庆霖诗词(下)

【英子点评】第86辑:选评刘庆霖诗词(上)

【英子点评】第84辑:选评星汉绝律十五首(上)

【英子点评】第85辑:选评星汉律诗十三首(下)

【英子点评】第82辑:选评杨逸明绝句十五首

【英子点评】第83辑:选评杨逸明律诗十八首

【众家集评】选评英子诗词12首(二)||英子评诗微刊第592期

【众家集评】选评英子诗词12首||英子评诗微刊第237期

【诗词存档】张金英:壬寅诗词删余||英子评诗微刊第588期

【英子点评】第80辑:选评王聪颖诗小辑之二

【英子点评】第79辑:“群英诗会”第163辑作品选评

张金英:《卜算子》30阕||英子评诗微刊第560期

【英子点评】第78辑:“群英诗会”第151辑作品选评

《英子评诗》创刊三周年特辑||【英子点评】精选68则

【生辰专辑】张金英:《浣溪沙》30阕

【英子书序】杏花屯里的新时代牧歌——品读王子江《杏花谣》

【诗词存档】张金英:壬寅春诗词小辑||英子评诗微刊第471期

【英子视点】第五辑:传统诗词入史之我见

【诗词存档】张金英:辛丑词作删余||英子评诗微刊第434期

【诗词存档】张金英:辛丑律诗删余||英子评诗微刊第428期

【诗词存档】张金英:辛丑绝句删余||英子评诗微刊第422期

张金英:夏日采风小辑||英子评诗微刊第323期

张金英: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美感||英子评诗微刊第302期

【英子点评】第52辑||历代海南诗人作品选评系列之一:白玉蟾(1)

张金英生辰小辑||英子评诗微刊第291期

张金英咏荷小辑||英子评诗微刊第268期

《中华诗词》2021年第5期“诗学新论”||张金英:当代诗词评论的个性论说

【英子视点】第三辑:春天的约会——辛丑“春之韵”走笔|英子评诗微刊第227期

【诗词存档】张金英:庚子年诗词删存(76首)|英子评诗微刊第223期

《中华辞赋》2021年第2期“名篇雅赏”||英子:田园小赋写真情

张金英天涯吟稿||英子评诗微刊第211期

张金英咏东坡湖小辑

2020中国襄阳·孟浩然田园(山水)诗词论坛||张金英:当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点与审美期待

【英子综评】第十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英子评诗微刊第200期

【英子综评】第九辑:诗中气韵,笔底情思——陈作耕百首诗词读后感||英子评诗微刊第198期

张金英:历代诗论家对屈原作品的阐释与接受||英子评诗微刊第193期

《诗刊》2020年10月“本期聚焦”栏目:张金英诗词选(附文)||英子评诗微刊第171期之【诗词存档】

英子评诗微刊第183期||张金英:荆楚行吟

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之诗词漫谈||张金英:挖掘语言潜能,拓展诗词空间

英子评诗微刊第121期||张金英生辰小辑

英子评诗第95期||张金英:庚子之春十八阕

《诗刊·诗词》2020年第一期“聚焦”栏目:赵宝海诗词&张金英评论||英子评诗微刊第143期之【诗词存档】

【诗词存档】张金英诗词己亥年完整版(82首)|英子评诗微刊第三十六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杜甫《八阵图》:借古怀今,渗透“伤己垂暮无成”抑郁情怀
反映时代风貌 表达人民心声
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五戒之二,创作诗词如何戒谄谀
独家揭秘!《经典咏流传》主题曲歌词作者康震创作札记
杜甫在皇宫值夜班写下一首诗,全诗真切传神,敬业精神令人称赞!
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这个悲苦的诗人,为何突然如此兴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