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教史话”之八十九:《父子俱清廉》

 

       胡质是三国时期魏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人,字文德。在曹操当政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吏,后靠自己的清正廉洁和勤勉政绩官居显耀。病逝,“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朝廷“赐其家钱谷”。魏文帝时,曾任东莞(今属广东省)太守,后任荆州刺史,后加封“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以为官清廉著称。

       其子胡威,字伯武,晋武帝时累官至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职。胡威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也是为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人们称赞。朝廷因其政绩突出,为官清廉,特追赐他为“镇东将军”,加封谥号为“烈”。

      胡质、胡威父子,父教子,子效父,父子二人俱清廉的事迹被后人传为美谈。

       胡威少年时,有一次,他骑着小毛驴,远行千里赶到父亲供职的荆州,看望多日不见的父亲。胡质见儿子这么小年纪,孤身一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自己身边,又是高兴,又是心疼,就留他在荆州住了十来天。

临别的时侯,胡质给儿子拿出一匹绢来,让他作路费用。胡威双手接过那匹绢,想到了父亲一向廉洁奉公,生活节俭,从不吃贿赂,就随口问了父亲一句:

“父亲,这绢是哪里来的?”

胡质看到儿子在自己的影响下也很懂事了,非常高兴。就笑着答道:

“这是朝廷给我的俸禄,我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儿子,这不是收的贿赂,你放心好啦。不义之财,父亲是分文不取的。”

听父亲这么一说,胡威这才放心地收起白绢,整理好简单的行装,准备就要起身回家了。

胡质手下的一位官员和胡质是同乡,也准备回家探亲,正好与胡威是同路。那位官员心想:

“真是天助我也。有刺史的儿子和我同路,这回就万无一失……

他找到胡质说:

“大人,我回家同公子一路同行,我可以帮你照顾公子,就请大人放心好了。”

胡威从老家来荆州是一个人单独来的,一个人回去自然也没有问题。不过,胡质转念一想:路上有个人相伴,这我就更放心了。于是,就答应这个官员的请求,让儿子与他一块启程上路。

    一路上,那个官员对胡威照顾得相当周到。每到一站,都是帮胡威安排好住宿,又是倒茶,又是送饭。起初,胡威觉得那个官员这样殷勤地照顾他,不过是为了讨好父亲,以便以后有机会好提拔他。因此,没有再过多去深思。后来,胡威注意到那官员行装多得很。胡威犯了疑心:他怎么随身带这么多的东西呀?

开始,胡威没有去问那个官员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还不太熟,不好问这问那。两人同路走了几天,相互间渐渐熟悉了,胡威就试着随便打听一下,问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那个官员看同路的没有别人,又快到家了,就如实告诉胡威说带的是丝绢布匹、金银首饰、药材土产等。胡威一听,心里明白:就凭他那么一个小官,能有这么多财产,肯定是不义之财!他父亲比那个官员官职大多了,俸禄也多多了,可父亲从来没有节省出这么多财产来。看来,他这是将搜刮来的大量民财,借此机会送回老家去。

       那个官员为了讨好胡威,在临分手时,要送给胡威一匹上好的绢。胡威心里明白是什么意思,他想:这不义之财,我绝不能收。于是,就婉言谢绝了。

      胡威回到家里,立刻写信无上的事情告诉了父亲,并提醒父亲要严格教育部下,可别上那些专门拍马屁的人的当。父亲收到儿子的信以后,及时派人进行调查。果然,那个官员是个贪官,凭借职权,搜刮民财。胡质严肃处理了那个贪官。

胡威长大以后,不管是在地方上做官,还是到朝廷中任职,他总是一心为国效劳,为百姓办事,从不凭借职权贪污受贿,始终是一身清白。

晋武帝司马炎很赏识他。在他任刺史以后,有一次,司马炎问胡威:

“你说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一些?”

胡威稍稍思索了一下,说:

“我不如我的父亲。因为我父亲做了清正廉洁的好事,是生怕别人知道。而我呢,虽然也清正廉洁,但就怕别人不知道。”

司马炎发现胡威如此坦诚,便更加赏识他,称赞说:

“你不仅有清正廉洁的好品德,还有谦虚的美德呢!”

胡威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同父亲一样的清正廉洁。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晋书》卷九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滂别母 万古流芳(二文)
家风家训故事【父教子,子效父】
胡威和他的父亲
古代名臣为官清廉之典范
父子清廉
胡威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