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教史话”之一百七十九:李翱的《寄从弟正辞书》

 

 

李翱(772841年),唐朝哲学家、文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庐州刺史、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山东南道节度使等职。

李翱的一个从弟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他得知后,写信劝告从弟要正确对待,不可为此而忧虑。

 

(原文)

 

知尔京兆府取解,不得如其所怀,念勿在意。凡人之穷达所遇,亦各有时尔,何独至于贤丈夫而反无其时哉?此非吾徒之所忧也。其所忧者何?吾畏之道未能到于古之人尔。其心既自以为到,且无谬,则吾何往而不得所乐?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于心乎?借如用汝之所知,分为十焉,用其九学圣人之道,而知其心,使有余以与时世进退俯仰。如可求也,则不啻富且贵矣;如非吾力也,虽尽用其十,只益劳其心矣,安能有所得乎!……

夫性于仁义者,未见其无文也,有文而能到者,吾未见其不力于仁义者也。由仁义而后文者,性也;由文而后仁义者,习也。犹诚明之必相依尔。贵与富,在乎外者也,吾不能知其有无也,非吾求而能至者也。吾何爱而屑屑于其间哉?仁义与文章,生乎内者也,吾知其有也,吾能求而充之者也。吾何惧而不为哉?汝虽性过于人,然而未能浩浩于其心,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尔。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六》

 

(译文)

 

知道你由京兆府应考进士,没有如愿,希望不要以此为意。

凡人的成败际遇,也都各有时运,难道贤德君子反而会没有属于自己的时运吗?这不是我们这些人所忧虑的事。我们所忧虑的是什么呢?我们担心自己的德行没能与古人看齐。内心已经自以为达到了,而且确乎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外在际遇能使我们不开心呢?为何一定要随那些时俗之人一起得失忧喜,扰乱自己的内心呢?

假如把你的知识智慧一分为十,不妨用其中的九分学习圣人之道,去感知圣人的用心,用余下的一分来追逐世俗进退。如果富贵可求,那你所得绝不仅只是富贵;如果不是人力所能为的,即便把十分都投入进去,只是越发劳顿心灵,哪里能有什么收获!……

秉行仁义的人,从没有见过他做不好文章的,文章能做得好的人,我没见过他不致力于行仁义的。由秉行仁义到做好文章,是内在的性理使然;由做好文章到行仁义,也是惯性的指向。这就像诚和明是相互依存、相伴相生的。富贵,决定于身外的因素,我不知道此生能否拥有,不是我追求就能得到的。我何必热衷于它急切地用心在这上面呢?

仁义和文章,是内在产生的,我知道它是实有的,是我可以通过追求而充实的东西。那我有什么可担忧而不去争取的呢?

你虽然天性超过一般人,然而胸怀还不够坦荡、大气,所以我写下这些思想来开扩你的心胸,望我所讲的原则道理能使你宽慰并津津乐道。

 

(评析)

 

人世间有些事,的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这东西也非人力所可尽达。

只要尽了努力,下过苦功夫,就问心无愧。至于结果,大可不要汲汲于得失,孜孜于名利。能做到这样,无论处逆境还是顺境,皆可心平气和,乐观充实。不过,这种心境,须是心理健康而又有修养的人才能做到。患得患失,戚戚于功名利禄之辈,难与与之说得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  第三十二卷
《义利论》
吕祖《道德经》解读
最养人的18句古代名言,句句使人受益[比心]!古代的圣人把仁义当
《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段解
刘沅:尧舜之道不外于孝弟也 | 《槐轩杂著·邪教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