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
                       

感受传统诗词的魅力   

白林中 

    中国传统诗词,向来被看作六艺之首,从《诗经》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博大精深,意境美妙,言简意赅,神韵幽远,无不讲求炼字炼句炼意炼象之功。在许多诗词中,换一个字会境界全无,改一个词,则面目全非。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及其独特之处。因此,每一个以汉语为母语为基础的中国人,则必须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这种传统文化。这也正是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真正含意所在。

3000多年,中国传统诗词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所带给人们的一种特殊美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其平仄交织,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便于吟诵;其典雅质朴,内容精巧,和谐蕴籍,独具风韵;其结构之严谨,语言之凝练,韵律之和美,造象之奇特,举世瞩目。这些,无一不深刻、持久地感染和充实着我们,难怪连美国文学家庞德都对我国的传统诗词极为佩服,他认为音节只有七个的“中国诗的短小、精确和集中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传统诗词具有必须讲究字数、平仄、韵脚,甚至粘对、拗救等特点,似乎也给人们一种束缚很多的感觉,好像不易掌握。其实不然,你只要静心学习和思考,勤于笔耕,就会尽快掌握,进入自由王国,不仅应用自如,而且其乐无穷。另外,仔细想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束缚和自由,正是一组辩证关系。人们不正是通过种种束缚,才能达到熟而生巧,触类旁通,走向自由,不断展现着创新的才能和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作品吗?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历朝历代诗人词家笔下的那些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名篇佳句,不仅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而且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和精神财富。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和时间考验的中华诗词的诗教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中国的传统诗词,正如新加坡诗人潘受所说:“永远是一条打不死的神蛇”。

当然,这并不是说除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诗词以外,其他各种新诗体就不好,就不要生存和发展了,只能厚此薄彼。恰恰相反,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春色满园。不少新体诗,境至格高,出类拔萃,且写法自由。所以,问题不在诗体新旧,这就好比酒瓶,不管旧瓶新瓶,只要能装新酒就行。旧瓶新瓶随君喜爱和选用,而且允许独创。也就是说,运用哪种诗体作为表现形式都应不是问题,都无须强求一致。问题只在于内容。要通过所运用的形式来表现内容,这才是目的。换句话说,形式可以相对稳定,但内容却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赋予新的表现。

目前,人们在诗词创作时,已经能够自由选择新旧不同声韵,能够在一种宽松的氛围和空间里动脑动笔,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这是多么的令人欢欣鼓舞啊。让我们举起双臂,迎接和融进这一新的百花盛开的伟大时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待一批自我陶醉“附庸风雅',又“毫无诗情'的老干体?
“塞丁体”引发专业评议:古已有之,各有利弊,不必太较真
蔓草社区〖草民杂谈〗——序赵辉诗文集《诗香似檀》 丁芒
说说打油诗的写作
刘半农诗歌《相隔一层纸》原文及赏析
从诗词开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