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遮浪半岛奇观》 赏析
                       

潮来潮往,人生几何

——赏评严野夫《遮浪半岛奇观》

文/张金英


遮浪半岛奇观

严野夫

翻疑素缎铺千顷,转眄才惊雪万堆。

世事自来还自去,人生几度可重回。


英子赏析遮浪半岛位于汕尾市区以东18公里处,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不管风向何方,总有风平浪静之处,遮浪因而得名。半岛两侧、东西海面,景象迥然不同。东海面波涛滚滚,巨浪排空,如万马奔腾。西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严野夫的这首七绝紧扣这一奇观,将景物描写与人生感慨融为一体,拓展出更为深刻的内涵,诗境宏阔,主题鲜明,耐人寻味。


此绝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理趣诗,情景交融,理趣相生,景语、情语、哲理结合得甚为恰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也就是说,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而这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的情感波动,形成景语。二者密不可分,交融无迹,正如王夫之所说:情中景,景中情。而理趣诗则如盐水,让人感悟哲理的同时又能欣赏到诗的艺术美。试看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景语、情语和哲理的关系的:


起承采用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遮浪半岛的奇观。作者采用“以人烘托物”的侧面描写方法,以游客的感觉侧面表现遮浪半岛的景观。一个“翻疑”,一个“才惊”,将游客的表情和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进而思考:游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呢?这就激发了读者的探究欲望,更想领略遮浪半岛的奇观了。游客“翻疑”何景?又“才惊”何景?诗人以“素缎铺千顷”展示了遮浪半岛风平浪静、水平如缎的千顷海面,又以“雪万堆”形象地描写出遮浪半岛卷起“千堆雪”的波澜壮阔之景象。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比拟手法的运用十分贴切,将风平浪静的海面比作“素缎”,将汹涌的浪花比作“雪”,把这一奇景写得十分形象,美感顿生。同时,夸张手法的运用更增气势,“千顷”与“万堆”表现了宽阔的海面和激越的浪花,景象万千,气势非凡,这种虚实相交的艺术手法在写景诗中常常运用。这一静一动之景象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绝对的。也许“千顷素缎”之中有着暗流涌动,外静内动;而“千堆雪”之后也许是风平浪静,动中见静。此景不仅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更是给人以思考,从而延伸出更为丰富的内涵。这种景语蕴含着情理,景、情、理有机地融为一体,句式厚重雄阔,且不失浪漫色彩。其实,诗人是以游客的身份去观景、去想象、去赞叹,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最能表现景观变化之快的词语是连接起承句的“转眄”一词,意为“转眼”,形容时间短促。时间之短,方能体现出景观的变化之快。此两句诗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素缎铺千顷”“雪万堆”这些景语皆为蕴情之语,比喻贴切,极力渲染遮浪半岛的美景,喜爱之情蕴于其间。如果诗人不爱此处景观,是不会以如此美好的比喻去描写的。所以,此景语亦为情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同时,理趣已然生成,并为转结的说理埋下伏笔。


转结句自然生发人生感慨:世事自来还自去,人生几度可重回。此两句以议论之笔画龙点睛,点明诗旨——世事难料,来去匆匆,来了又去,就如海潮一般,有涨潮的时候,也有退潮的时候,谁也无法把控。它自来自去,没人能够驾驭,只能顺其自然。人生短暂,能有几度坐看潮起潮落呢?是否能像潮水一般涌上来,又回到从前呢?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此为正话反说也,“可重回”?答案即是“不可重回”!诗人巧妙地以此结感叹人生之短暂,更是以此抒发“物是人非”之感:潮水依旧来了又去,而观潮的人呢?已不是往日的样子了,更不是以往的心境了。因为世事在变,人也在变。诗人借观潮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此转结极富禅理——世事如潮水,自来又自去,人生之短暂,可有几轮回?可谓是“看潮来潮往,问人生几何”也,诗人淡看世事之心显而易见,引人共鸣。这两句理趣相谐,融为一体,耐人咀嚼。


整首诗结构紧凑,用语自然流畅,有景、有情、有理,不仅涵盖面广,而且入味深刻。另外,多种艺术手法的交替使用,使全诗更有可读性,再简述一二:


1、善于借用,增加韵味。

起承句的“翻疑”和“转眄”均借用前人诗语。唐代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有句“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代诗人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亦有句“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翻疑”即“反疑”,“反而怀疑”之意。唐 杜甫《晓发公安》诗:“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宋 黄庭坚《西江月》词:“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等作品中均有“转眄”一词,形容时间极短。


2、善于描写,增加美感。

如前所述,诗人在起承句以比拟、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描写,表现了遮浪半岛的奇观,“素缎铺千顷”“雪万堆”等语言极富张力与灵性,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想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3、善于刻画,增加生趣。

此诗起承句对游客的表情与心理刻画细致入微,“翻疑”、“转眄”“才惊”将游客的半信半疑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游人观海,对所见之景既惊愕又惊叹,其表情跃然纸上,给全诗增加了不少生趣。即使目不转睛地观海,依然难以相信这一奇观,从而烘托出遮浪半岛景观的奇妙。


4、善于说理,增加内涵。

诗人观海听潮,意在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此诗巧借海潮这一载体,形象地阐明了“世事难料、人生短暂”这个道理,从而表达了自己淡看一切的心境。诗人没有停留在观海这一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使得诗的内涵更为深刻。


诗人观物,着上了自身的情感色彩,并将情感寄寓其中,使得“万物皆有情”,从而巧妙地借物抒怀,含蓄蕴藉,诗味浓郁。物有个性,且不同的个性往往与很多现象相同,诗人善于抓住物之特点及变化,衍生出一番深刻的哲思,从而增加作品的厚度,此为借物喻理是也。元代理学家吴澄说:“心与景融,物我俱泯,是为真诗境界。”诗之趣味是难以用言语直接道出的,此诗兼具物趣、情趣、理趣,情景交融,理趣相生,浑然天成,有待读者细细品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汕尾八景之遮浪奇观
《客从远方来》审美赏析
文学看台447 | 谢基贤的遮浪
渔家傲•(观赏汕尾遮浪岛有感)
沈浩波 : 新年颂词 | 诗人专栏 | 诗生活网
谢灵运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5个字写出千古奇观,令人拍案叫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