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命”、“册”、“典”四字趣释

 

集合众人发布命令

——“令”、“命”二字趣释

    “令”的甲骨文为“”、“”,金文的形体与之相同,会意字。“令”字的上部为“”,是古代集合的“集”字,在这里指“集合众人”。字的下部的“或“”,即为卩(jié),是一个跽坐(一说跪)在地上的人的姿态。       

    “令”字的上下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是集合众人,发布命令。其实“令”所表示的就是当时的酋长们把自己本部落的人(或者是抓来的奴隶)召集起来传达神的旨意或者酋长自己的意思。从“令”字中跪着的人形来看,发布命令者的态度十分严酷与冷淡,足以使人胆战心惊,俯首贴耳。《说文解字·卩部》:“令,发号也。从、卩。”
  不过,对古文字的“令”字的结构有的学者作了不同的解释,认为“令”字上部的“”是一个朝下张开的“口”,下部是一个跪着的人,上下合起来的意思是在上的人(官长)用口向下级发布命令。上面两种看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发布命令的意思。如《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其意思是:将上衣和下裳都穿颠倒了,这是由于公爷发布命令时我太匆忙。

     由于“令”的本义为“发布上级的指示或命令”,所以“令”引申为“命令”、“法令”的意思。如《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又因为“令”的本义是“发布命令”,所以“令”引申为指“发布命令的人”,即官长。春秋战国时楚国“总其事”的宰相为令尹,这里的“令”的意思是由“令”的本义引申出来的。秦汉以后政府有的部门的主管人也称“令”,如“郎中令”、“中书令”。其后,各县的行政长官也称“令”,叫“县令”。
  大概是因为“令”引申为“官长”,在古人看来为官者一定是好人,或才学之士,所以“令”又引申出“美”、“善”之意。如《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对别人的尊称”,如“令尊”(指别人的父亲)、“令郎”(指别人的儿子)、“令爱”(指别人的女儿)等。
  “命”在甲骨文里与“令”是同字的,直到金文中才出现“命”。“命”只是在甲骨文的“令”的左边加上一个发布命令的“口”。小篆“命”的结构与金文相同,不同的是将“口”置于“”之下。“命”的本义与“令”相同,只不过强调了用口发布命令。《说文解字·口部》:“命,使也。从口、令。”它是一个会意字。因此,“命”也可引申出“命令”的意思。如《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其意思是听从国君的命令就会有利于国君,这就叫忠顺;听从国君的命令,而不利于国君,这就叫做奉承。
  “命”是怎样引申出“生命”的意思的呢?在古代,统治者,即那些发号施令的人,要求百姓绝对地服从他们的命令,把统治者的命令当做自己的生命,所以“命”引申指人的生命。

 

古人是怎样珍爱书籍的

——“册”、“典”二字趣释

    《尚书》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和“册”就是商代的书籍。尤其是“册”,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图书的特点。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书籍。甲骨文的“册”字写作“”、“”或“”等,金文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丨”(简牍之类的物体),较之甲骨文要多一些,如“”、“”,均为象形字。字中上下贯穿的有的有三条线,有的有四条线,有的有五条线,也有的多达六条线,其数不等。它所代表的是刻写文字的小竹片或小木片,即后来称为竹简或木牍之物。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仅仅以为是竹简或木牍是不够的。从甲骨文所用的材料来看,商代末期的文字除了刻在竹简木牍上外,还有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可见当时的书籍材料不仅仅是简牍,也可是龟甲兽骨片。上述各字中的绕成准长方形加一个准半圆形或两个准半圆形的线条,是编串竹木简牍等的绳索或皮条,古人统称为“编”。由编和简牍共同组成“册”,即古代的书籍。古人在阅读的时候将其打开,不读的时候将其卷起。
  甲骨文时代后期,“册”除了竹简、木牍外,还应有龟甲片或兽骨片组成的“册”。有的学者发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上下有凿过的小洞,这些小洞就是用来穿编的。由龟甲片和兽骨片组成的“册”,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甲骨书。还有的学者认为“册”的初形,还不是甲骨书,而是古人祭祀时的“列石”(即排列的石头),这些组成“册”的一根根石柱上刻有字。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铜山县丘湾的一处商代“祭册”遗址出土的古“册石”,由四块长形石条组成,周围还埋有人牲,而人牲均面向“册”而跪。据推测,当时在石条的腰部很可能缠有绳索或彩帛之类的东西,这就是最初的“册”。古人造“册”字很有可能受这些“石册”的启发,或就是这些石册的象形字。(参见康殷《文字源流浅说》第588页)
  “册”的小篆为“”,其形体结构与甲骨文、金文相同。《说文解字·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许慎对“册”的结构分析完全正确。不过他将“册”讲成“符命”,应是“册”的引申义。古代王者封赏诸侯之时,先把命辞写在简上,编成“册”的形式。在宗庙举行封赏的礼仪时,由史官在仪式上宣读命辞,读毕,将此“册”(即符命)授于诸侯珍藏,作为受赏的凭证。由于符命与“册”相似,因而也称“册”。
  随着历史的发展,纸张出现后,人们将字书写在纸上,然后装订成书,这时的书仍然称“册”,如“书册”、“账册”以及“纪念册”等等。
  “册”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首次记录下人类文明,受到先民的重视理所当然。为此“典”字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而诞生了。甲骨文的“典”作“”,金文作“”,小篆作“”。从甲骨文的形体来看,上面是“册”,下面是“”(gǒng),指双手,会意字。其意思是:时时用双手郑重其事地捧起来的书册,方能称“典”。可见“典”的本义是重要的文献书籍。
  从金文开始,下面的双手变成了“”。《说文解字·部》:“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jǐ)上,尊阁之也。”从许慎的解释可以看到,汉人将典尊崇为五帝之书。“”是专门用来尊放典籍的案几,可见汉人将“典籍”抬到了与神灵并列的地步。不过许慎的解释可能有些夸大其辞。许慎还向我们介绍了当时对“典”的一种不同的解释,即庄都说:“典,大册也。”“庄都”,根据段玉裁的解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学问家,他认为“典”字是由“册”和“大”字会意而成。
  历代对“典”字的解释虽然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对书籍看得异常珍贵这一点是相同的。在古代,谁家有书,必然就会很隆重地珍藏起来或供奉起来,视作经典。
  “典”字的诞生反映出我们的民族爱护书籍和重知识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我们的先民十分重视图书和文化建设。当知识经济到来的当今,我们更应该实实在在地重视书籍、尊重知识。
  《后汉书·蔡邕传》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当董卓被杀时,蔡邕为他凄然叹息不已。司徒王允当即怒斥他为了感谢董卓对他个人的恩遇,而忘记了忠于汉王的大节,并且要将蔡邕治罪。此时,太尉急忙劝告王允说:“伯喈(蔡邕的字)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此处的“典”是把蔡邕喻为汉代的一部重要的典籍。就是这一个“典”字,救了蔡邕的命。
  由于“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和书籍,所以后引申为指“带有指导性、典范性的书籍”,如《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亲自下令,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0余人,用了前后达6年的时间编辑而成的。这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的字典。康熙皇帝要求把这部书编得完美无缺,因而称之为“字典”,即字书之典范。在清代,“字典”成了《康熙字典》的专名,但是编者们没有使这部御定的书达到完美无缺。到了乾隆年间,一位叫王锡侯的文字学家在他著的《字贯》一书中指出了《康熙字典》的不少错误之处,乾隆为了维护先帝康熙的威严,居然将王锡侯全家杀害了,并将《字贯》的书版和王锡侯的其他著作一齐销毁。自此无人对《康熙字典》加以批评。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才奉道光之命,作《字典考证》12卷,纠正了《康熙字典》引书错误2588条。不过,王引之所查出的错误并不是全部的,也只是部分的。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经典的书也有错误,对经典不要盲从,这是读书人必须注意的。     (《汉字的故事》作者:吴东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田蕴章书法讲座【196-典-草书作品演示】
用心学习(甲骨文集字)
每日一字——夏
甲骨文详解:有、央、寽
吃不了苦,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甜。甲骨文字典说字——甘
邕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