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随笔三章

                    


​             李夏 

  业余乐趣在诗中


        2015年初秋,八步区贺街镇诗词楹联学会成立,我应邀到会参加揭牌仪式。期间,我认识了被当选为副会长的黎益隆,其时年纪三十岁左右,身高大约一百六十公分的样子,唐装打扮,有几分骚人墨客的儒雅,掌生老茧,又有几分农家子弟的憨厚。

        我第一次读到黎益隆的诗,则是2017年谷雨时节,那晚,我翻阅《广西诗词》微刊,被他的一组诗词打动,便加了微信、QQ好友。

读黎益隆的诗,便被一种魅力牵引着,如同春日赏花,欲罢不能。


《插秧歌》


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犹喜有青天。

若无秋日千钟粟,世上黄金不值钱。


        作为一个农民,黎益隆对农事是熟悉的,知道粮食对民生的贵重,知道人与粮食剪不断的关系。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某个村子遇洪涝,人们收拾自认为有用的东西纷纷逃命,有个财主背了一袋金子,有个穷人背了一袋红薯干,望着滔滔涌来的洪水,财主爬上一棵大树上,穷人也爬到了另一棵大树上。穷人饿了嚼红薯干充饥,财主饿了守着一袋金子不能当饭吃,数日后,洪水退了,穷人安全回家,财主横在树叉上抱着一袋金子活活饿死。

”若无秋日千钟粟,世上黄金不值钱。”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文字简洁,没有晦涩、没有玄虚,不空洞,不造作,不骄情,让读者有思考。


《晚望》


南野山岚随晚重,北村炊火近天长。

原来落日识泼墨,已把青竹画满墙。 

 

        落日余晖把宅畔竹丛的影子投射到墙壁上,就像一幅画,而这个大画家竟然是落日!只有诗人敏锐的触觉,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对身边的事物观察得如此细微,捕捉瞬间出现的灵感,写出趣意。

        古人说,诗有别才。诗人总是善于用诗意的语言,渲染、传递情感的内涵,拨撩起读者共鸣,不亚于岸边垂柳,在徐徐风中摇曳生姿,挑逗黄鹂,勾留初吻,追忆前尘!黎益隆的诗,生活阅历丰富,堪宜反复回味,读来有顿悟,极俱个性、特质。或含禅意,如”幻化由心呈万象,澄明处处见如来”《赠上师伏尧》,或触景生情,如“游人只愿晴空好,我道雨多好插田”《谷雨》,或思亲伤情,如他在广东打工时写下的“梦易及家偏易醒,他乡最怕近中秋”《客粤》等等。


        黎益隆写作已有十多年,到底写了多少首诗,没有个准数,有时灵感来了报纸的边角,手机,电脑都写上几句,随意、率性。不管在家务农还是在外打工的日子,诗,就是他业余最好的陪伴。

(原载2017年7月21日《贺州日报》第三版)

 

                                      涤俗清风每满襟


         2015年7月中旬某日,陈冰先生来电话约游黄姚古镇,我欣然叨陪。

        我与陈冰先生相识已有十个年头,但联袂同玩山水胜迹,访古探幽还是第一次。走进黄姚古镇,穿街过巷,凭栏伫桥,或小息于古榕下,或渐坐于凉亭间,或驻足于古民居前,或纵眸真武峰外,或听溪流潺潺,或逗鸟鸣啁啁,真可谓赏心悦目。

        黄姚古镇有六多,诗联多是其中之一。陈冰先生是位吟者,曾任贺州诗词楹联学会第一、二届会长,所以,每见诗联题刻,陈冰先生就看得特别认真,念念有词,逐字逐句地读出声来,仿佛把自己融进诗联的抑扬顿挫之中。

         垄亩牛归,黄昏临近。和陈冰先生握别的时候,我向他索句,陈冰先生点头允诺,说三天后把诗稿给我。

         陈冰先生是守信用的,三天后,我果然收到他的三首诗稿。

         陈冰先生题咏黄姚的三首诗,我一直珍藏着,每有闲瑕便拿出来品赏,反复吟哦,心有共鸣。于兹,试简析其佳妙处。

第一首是《七绝·黄姚古戏台》,诗云:


千载遗存一戏台,曾经演绎几荣哀。

忠诚奸佞俱标史,唱我人生慎剪裁。


       千载,是泛指。黄姚古戏台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犹能幸存下来,就是一个奇迹,在戏中演绎了无数次的荣华富贵、无数次的苦竹哀丝,都是人间风云变幻,世态炎凉的原形复写。这首诗的成功处,一是爱憎分明,即歌颂对祖国对人民忠诚的贤能志士,鞭挞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再就是结句的“唱我人生慎剪裁”,寓意深长,既是劝导,也是自勉。

第二首是《七绝·瞻仰銭兴烈士》,诗云:


缅怀英烈仰钱兴,革命精神当继承。

世界惊叹龙起舞,中华圆梦日飞腾。


         钱兴,原广西工委书记,解放前夕在一次与敌人作战中牺牲。铭记历史,感恩先烈,“吃水不忘挖井人”,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筑中国梦是这首诗的创作意图。

        有缅怀,有期许,起承转合,环环相扣,这首诗作无疑是成功得体的。

第三首是《七律·重游黃姚》,诗云:


且坐吃茶情谊忱,黄姚仙境复登临。

古榕识我溪边迓,小鸟依人肩上吟。

入画亭桥凭品赏,醉眸山水累行寻。

咏题在壁资谈兴,涤俗清风每满襟。


        兴宁庙前的一座凉亭上方悬挂有一方“且坐吃茶”匾额,是清朝本地举人林作楫所题,现已被列为中华名匾,我们在游览途中,受一位热情的居民邀请进屋小坐饮茶解渴,作者巧借古人题匾入诗,足见绮思。

       黄姚素有“小桂林”之称,旧时甚至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黄姚山水甲桂林”之说,四时八节风光怡人。那山、那水、那亭台楼阁、那古木幽竹、那小桥画船、那颜巷陶庐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的人文景观是那样的璀灿夺目,在作者的笔下赞赏有加,而作者更在意的是“清风”二字,有“两袖清风”才能有“一身正气”,才能压邪。陈冰先生从政为官数十年,勤勤恳恳,无私无畏,“涤俗清风每满襟”是一种情怀,也是作者自身的真实写照吧!

(原载2016年2月26日《贺州日报》第三版)

 

                                      古稀犹有诗情炽


      2009年冬,我有幸出席广西诗词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的间隙,诗人李舜清老邀我喝咖啡,席中还有《光明日报》社原社长李树喜、《广西政协报》原副总编岑路等诗家,经过交谈,得知李舜清老是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人,早年毕业于广西商业学校,后又考取安徽财贸学院深造,2003年在南宁市面粉厂党委书记的职位上退休。在广西诗词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李舜清老被推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秘书长。

         李舜清老在读高中时就开始学写诗词,笔耕不辍,至今已有50多年诗龄,写下1000多首诗词作品,他的诗词,短小精巧,以小见大,或记叙学习、工作,或赞美家乡,或歌颂祖国,或吟咏山川形胜,或针砭时弊,下笔言情物理,富有时代感和责任感。


千年古郡步文明,绿水青山荡激情。

虽是蓝图敲定日,游人早盼笛声鸣。


        1995年5月,李舜清老喜悉贺州铁路建设立项的消息,写下了这首《喜悉贺州铁路立项》。铁路建成之日,无疑对贺州经济发展会起巨大推动作用,我们读出了作者对家乡发展的热切期盼,也读出了作者对家乡的一缕深深的情怀,拳拳赤子之心。“游人”即游子,是作者自指。


闻鸡起舞伴嫦娥,一路晨风一路歌。

但愿长街无弃物,鲜花绿树共祥和。


        清洁工人的工作不仅辛苦,还常常伴随脏、腐、臭,但这首《扫街女工》以较为浪漫的手法,把清洁工人天使般的心灵呈现给读者,令人们对清洁工人肃然起敬。


欣逢盛会故乡游,举盏利源豪兴流。

系日长绳无觅处,邕城恭候汇春楼。


         2007年9月6日,李舜清老回乡参加贺州诗词楹联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结束后,有诗友邀李老到利源酒家早茶,席间即兴吟一绝《八步留别》,足见其捷才。“系日长绳无觅处”句出晋代名士傅玄“安得长绳系白日”,用典恰到好处,亦见李老博学,“汇春楼”则是广西诗词学会在南宁的办公地址。


七岁孩童十磅包,退休奶奶爱唠叨。

师言想获神童誉,腿累腰酸不许抛。


        读李舜清老的这首《书包》,总有几分心酸,几分诙谐,还有几分忍俊不禁的感慨,为学生减负是一个老话题,但真正减负又谈何容易。


玲珑一印章,威力震高墙。

古今人海里,多少为其忙?


         这首《印章》作于1971年,至今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君不见,多少“老虎”、“苍蝇”为了这一枚小小的印章成为阶下囚!

      李舜清老生于1943年,而今已年逾古稀,但激情犹在,炽热不减,笔下的平平仄仄,如沧海之水,如长天白云,卷舒着万丈诗情。“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我们相信:李舜清老在今后的日子里,定然会写出更多反映大众心声,令读者产生心灵共鸣,旋律优美的好诗!

  (原载2014年12月5日《贺州日报》第三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些邮票都有广西元素,您珍藏全了吗?
跟着导游听广西贺州黄姚古镇的故事2
【西南文学•散文】谢向东/广西/金秋十月,奔向诗意远方
广西贺州的黄姚古镇,一座活着的千年文化艺术古镇
广西贺州小吃---黄姚米粉
比凤凰静谧,山水不输桂林!广西这千年古镇惊艳了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