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诗词的意象美

浅谈诗词的意象美
​段志东
​所谓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词的意象是诗人用以负载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诗词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负载着最典型的审美信息,凝聚了审美信息的一切特质。可以说,诗词意象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双向审美变形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诗词的意象美其实是指创作主体在客体事物形象的基础上,以具体的客观物象来反映丰富的主观情感,即寄意于象,以象尽意,经过主体情思的作用,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提炼升华成为具有相对独立表达抒情功能的综合审美效应。

 在诗词作品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做为情思的装饰和诗词审美信息的特质来展现的。这样看来,诗词作品中的情思、意象和语言是构成诗词审美的三大要素。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出诗词意象的作用。

一、寄情于物,使抽象事物形象化

意象手法在诗词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比如,欲表达高尚人格这一抽象事物,宋代著名词人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倍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还有元人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言浅而意深。可以看出,诗人正是通过把主观情感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与追求的情思投射在客观事物梅花之上,并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加工与升华,使之成为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这样就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一个充满愉悦的艺术享受。因此,在诗词的艺术创作中,意象的运用可使抽象事物得以很好的形象化、艺术化,从而增加作品的审美情趣。

二、意同象异,把形象的事物典型化

意象手法运用在诗词作品中有时是借助意象各自的独创性,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比如离别的情思,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以折柳表来表达惜别的伤感。同样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例如: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而长亭恰恰却是陆上的送别之所。譬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长亭早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陆上的送别之所。另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芳草来比喻离恨也是常见的。如《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可见,杨柳、南浦、长亭、芳草等不同的客观事物运用在诗词作品中可以把抽象的离别情思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之更典型,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三、意隐象喻,把典型的事物朦胧化

意象手法运用在诗词创作中常常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譬如李商隐的诗中,意象幽微细美,将情思表达得千回百转,一重情思套一重情思,细腻而曲折。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这种缠绵悱恻的情思通过多元化的意象表达使诗意变得朦胧而又令人难解,是一种强烈爱恋受着一种压抑时而产生的失望与凄伤,还是于凄伤之中蕴含着强烈的对爱情的挚真追求,更含有让人感到忧郁、惆怅、寂寥的情愫,有一种打动人心的纯美与执著,构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幽邃神奇的艺术世界。这就是意隐象喻手法造成的意象多元化,即典型事物通过意象多元化的艺术处理而达到的朦胧的艺术效果。

四、寓意于象,把具体事物含蓄化

        《毛诗正义》云: 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这里取比类就是取意象。中国古代是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封建专制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只有一种选择的可能,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因此这就使得中国传统诗词艺术产生了崇尚含蓄的审美趋向。比如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借以暖风这一意象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而是诗人所取的意象,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这种含蓄的笔法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这就是意象可以使诗词作品达到寓意于象即把具体事物含蓄化的艺术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将诗词写得更美
小渔村词17期23讲.doc
【诗词意象】南浦——水边送别之地
古代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意象的定义、解释、流派、起源及在诗歌散文中的作用(九年级)
古代诗词中五十种常见典故和意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