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汉字:志

“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字是个形声字。①是古玺文的形体,上部是“之”,表声;下部是“心”,表形。②是小篆的形体,与玺文形体极相似。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志,意也。”“意”为“志”字的本义,如《尚书·尧典》:“诗言志。”这就是说:诗歌是表达内心思想的。由“意”可以引申为“志向”,如《诗经·关雎序》:“在心为志。”又如《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志在心中不可忘,所以又能引申为“记住”,如《新唐书·褚亮传》:“一经目,辄志于心。”意思是:只要亲眼看过,常常牢记于心中。

 

请注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设兵张旗志。”这里的“志”是“帜”字的假借字。“旗志”就是“旗帜”。《南齐书·江祏传》:“高宗胛上有赤志。”这是说:高宗的肩胛上有个红痣。可见“志”又是“痣”的假借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从心,之声。通常说“心之所之为志”(心里有向往的目标就是“志”),将“心”“之”理觧为会意构造。这虽为俗说,也不无道理,若据此,则“志”为形声兼会意字。早期文字到小篆,均为上“之”、下“心”;隶楷文字渐变“之”为“士”。本义为心意、意念。《说文》:“志,意也。《书·舜典》:“诗言志,歌永(通‘咏’)言。中山王壶有“渴(竭)志尽忠”。由心意引申为志向、志愿。也可用为动词,意为有志于、向慕。由意念引申为神志。“志”又指目标、准的。“志”还表示记的意思,如“博闻强志”,引申为标记,这一意义后来又写作“誌”,现代汉字整理时,又将“誌”作为“志”的异体字淘汰。(郭小武 叶青) 

 

形声字。从言,志声。《说文》:“誌,记誌也。”意为记录。《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誌之哉。”引申为记忆。《新唐书·褚亮传》:“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则誌于心。”又引申为标记、记号。《南齐书·韩係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誌。”还可引申为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地方誌、墓誌等。今简化作“志”。(孙伟龙)


——李学勤《字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汉字:播
细说汉字:往
每日一字|6月23日【新】
汉字学-第三章 《说文》评介
大美汉字
汉字概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