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两首咏物诗的联想
                   

在某刊物的同一个版面,读到两首赏物诗词:《医科大赏荷》和《南歌子·赏雨》。同是“赏”,写法不同。


《医科大赏荷》是一首七言律诗:“杏湖又现绿荷塘,多彩花开向太苍。莲叶田田鱼戏乐,微风习习鸟啼忙。蜻蜓小憩尖尖角,菡萏开怀朵朵张。模特芙蓉相映衬,依稀仙女恋家乡。”全诗句句写荷:荷叶,一片油绿,荷花,多姿多彩,引来鱼儿戏乐、鸟儿啼唱、蜻蜒小憩、菡萏开放。结构上,首句点题,点出描写对象——“荷”;2~8句,从不同角度具体写“赏”,写得比较细致。

《南歌子·赏雨》是一首词:“往日尘风送,今朝片刻宁。窗前独站看山鹰,暴雨狂风,展翅远方行。  绿树黄花艳,青山绕雾婷。誓言定要拼输赢。大海高山,无畏更豪情。”全词假(借)赏雨真赏鹰:除了上片第4句有一个“暴雨狂风”的“雨”字外,并没有直接赏雨,也没有暗示赏雨,而赏“鹰”的句意,处处可见:上片的第3句“窗前独站看山鹰”。这个“山鹰”,在“暴雨狂风”中,正“展翅远方行”。“山鹰”所以如此坚强勇敢,下片回答:它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定要拼输赢”,那怕“大海高山”,不但无法阻挡它展翅前行,而且更加英勇无畏,豪情满怀。“雨”只是“鹰”的远行环境。这里,作者运用了衬托艺术手法,就是以次要事物“雨”,来陪衬主要(主体)事物“鹰”,以突出主要事物“鹰”。至于上下两片开头的两句,那是烘托,通过侧面描写来突现“鹰”的鲜明形象。

读着这两首不同“赏”法的诗词,我想起宋代词界中的一段有趣的故事:北宋名将、词人章楶(jie节,字质夫),写了一首词《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杏,金鞍游荡,有盈盈泪。”这首词暗用了韩愈《晚春》诗的典故。韩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榆荚既无才华,又不工心计,不会争芳斗艳,不会开出千红万紫的花。韩愈表面贬杨花榆英,实寓自己洁白、洒脱、不事奔竞。章词也含这层意思。章楶把这首词寄给了苏轼。苏轼读后,赞叹不己,回信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大有李白登黄鹤楼时读了崔颢的《黄鹤楼》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状。苏轼甚至表示,要把章词作为“座右铭”来安置。这恐怕不是苏轼的谦虚。章词的确写得很好,从各个方面写杨花(柳絮),简直把杨花写活了:上片开头写春末飘杨花,跟着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院、珠帘。把个杨花写得像爱嬉闹的孩子般,到处蹦蹦跳跳。下片看似转向写人,写“玉人”。其实,还是写杨花,从闺中少妇的眼中写杨花。杨花钻入了闺房,粘到少妇的春衣、绣床上,少妇迷离中误以为是轻薄子弟,百般沾惹。词中写蜂儿、鱼儿,也是为了写杨花,写它们贪爱杨花。全词确实写得极为细致。以致后世词论家纷纷评说:“形容尽矣。”(南宋黄昇语)“曲尽杨花妙处。”(南宋魏庆之语)苏轼当时回信中也说“本不敢继作”。“不敢继作”,就是“恐未必能及”。但,大家注意到“本”字的意义没有?苏轼毕竟是苏轼,他接着说:“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就是这“本”、“又”、“故”三个字,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首寄去”.了。不过,苏轼并没有依章词的思路,继续“工细委婉”地“刻画柳絮”,而是另辟蹊径,开创新境,自出新意:“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词“新”在哪呢:一、新在避开章词的实写杨花,而从虚处着笔,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二、新在写人言情,又兼赋物。词的首句,出手不凡,定下全词宗旨: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此谓“不离不即”。第二句写杨花坠地,诗家语谓“不外于物”。接写“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是写人在思量。全词都在“写花中写人,写人中写花”,结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把杨花与泪水结合起来,还是在“既写花又写人”。结果,词史上更多点赞苏词。这是因为苏轼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写杨花是一位女子,一位情种,随着梦境去万里寻郎,寻不着,最后化作浮萍,成为“离人泪”。这是一首更细致的咏物词,也是一首更成功的咏物词,因为诗人的情思没有停留在所咏的“物”上。当代诗评家周振甫说:咏物,如果仅停留在“物”上,“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总是意义不大,境界不高”。只有在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写出情思,既切合咏物,又不停在物上,所谓“不即不离”,咏物才有含义,才有境界。

比照这个故事,上面提到的两首诗词,写法上,我以为,赏荷诗像章词,尽量写荷花妙处。虽然赏荷诗还没有曲尽荷花妙处,也谈不上揭示出较深的意义,但有两点是可贵的:一是作者尽力去写荷花妙处了,二是把荷花写得比较清丽和婉;赏雨词似苏词,想从赏雨中写出情思。自然,赏雨词远没有曲尽雨的妙处,反而有点离题:“赏雨”没赏雨,但也有可贵之处,能借赏雨之题来赏鹰,实现写出颂鹰的情思。总的,这两首诗词各有千秋,可以互补。祝愿“咏物”的作者们向“不即不离”的境界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句夏日诗词名句,当我们大声呼热时,昔日文人墨客是这样咏夏的
【北京诗词】No.61067期B版||组诗:咏荷 文/杨彦峰 平水韵
《春花诗词词》
【写作好素材】立夏——100句经典诗词写尽一整个夏天。
诗词名句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十五首经典诗词,尽享六月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