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嵌名联章法与意境

   读过不少有关嵌名联的文章,其旨意虽各有侧重,但往往都存在着大同小异的情况。即基本观点都只从嵌名联的格式和意义上生发,而很少着眼于章法的变化和意境的把握上作进一步探究,故对已经会写对联的人意义并不大;或者说收效甚微。其实,嵌名联很受人们青睐,但要嵌得自然浑成,不生拼硬凑,即使未想到已嵌名也是一副好对联,那样就一定人人喜欢。为了某种需要,我想,楹联作者或多或少都自然作过一些嵌名对联。然而,近年来嵌名联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趋之者若鹜;加之不少受赠者还缺乏欣赏水平,一任撰联者吹得神乎其神,乃至还不太懂得怎样创作对联的人也跻身其间,尽兴发挥,而且动辄成百上千,(甚至有些作者连对联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这可真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由此可见,不少人都以为写嵌名联是件可以信手拈来的创作,似乎比照写其他类别的对联要容易得多,其实,那是一种误区。嵌名联既要使受赠者喜欢,还得被行家们赞赏,实在是很难。因此,笔者认为一副上乘的嵌名联,必须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否则,嵌名联就会变成文字游戏,那样就没多大意思了。当然,倘若不登大雅之堂,而只在某种喜庆热闹场合或亲朋好友之间,偶或即席助助雅兴而已,原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要刊之报端或汇编成册,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对联是一门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而且是只能用汉字来表现的艺术,所以字斟句酌至关重要。古人云:“百炼为字、千炼为句”,这准则用在对联上再贴切不过了。尤其嵌名联,更须如此用心才是。为此,笔者想就自己的实践体会出发,从嵌名联,章法和意境的角度来举例谈谈管窥之见。

     《章法变化》

      三生有幸三生石;一石随缘一石生。

      这是笔者自撰的印制在名片上的嵌名联,在章法上左右互念,共用了三个“石生”,两个“一三”,看上去颇有点装饰性。其中只有四个字未重复,但恰恰是这四个字,突出了这副嵌名联的主要涵义,而嵌入的名字反而成了陪衬。把不重复的四个字上下联合起来念,即为“有幸随缘”。在社交场互递名片时,比客气地道一声“有幸随缘”,而能使对方粲然一笑,应该会更有一些意思。因为这种章法给我以后创作嵌名联带来不少启发,所以先作开场白。

      笔法非常无笔法;文章不仅是文章。

      这是笔者赠给《新民晚报》总编丁法章的嵌名联。对于联语的寓意,读者自会揣摩,我不想阐述,只是在章法分析上会带提示一下。此联章法不点近似我的自撰嵌名联,“笔法”和“文章”重复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但从强调主旨来看,这四个字另外还有一层含义一般是不易察觉的。大家知道对联是既能对又能联起业理解的,嵌名联更具有这种特征。那么,“笔法”和“文章”四个字用篆刻顺逆的方法来读的话,就可衍化出“文笔、章法、笔法、文章”八个字。那样读者就会更理解为什么要在下联提出“文章不仅是文章”了。如果这种章法多少还能增加些趣味并为联家所接受的话,那么,除了析字、回文、玻璃格……之外,是否可以多一格?这里姑且就唤它作隐逸格吧。

      素养随缘缘自适;素心自适适随缘。

      这是笔者根据女作家素素撰写的一本散文集《人生是一种缘》,然后再联系作者笔名而构思的嵌名联。此联只有两个字不重复——“养心”。人生是一种缘,是作家的自身感悟,从理解的角度,我用“随缘缘自适”对“自适适随缘”,是把其中的因果关系强调了一下,并表示对这种观点的认可。此联用词性转换的方法把几个相同的字组合成联句,以便突现唯一不重复的两个字“养心”,来完成这副对联需要提示的,即人生境界是要靠“养心”来修炼的涵义。和丁法章一联同样,以达到既是嵌名联,双是格言的效果,以上所举三例说明既嵌名又嵌意的章法是可以行之有效的。

      福也乐天而福也;康哉得道即康哉。

      这是笔者为年轻时曾共过事的朋友刘福康所撰庆贺生日的嵌名联。对联从名字本义出发,再结合对象实际状况,也用格言的章法来阐述自己的联语。人生想“福康”,必须既要“乐天”还须“得道”才行。这副嵌名联的章法在格式上和丁法章一联有点近似,只是“乐得天道”四个字,在嵌意的位置上不同而已。另外,它还有一种念法也是不易察觉的。从右向左平行念到底,这副联就成了这样一句带诙谐的话:“福康也哉,乐得天道,而即福康也哉!”译成白话可以这样理解:“你福康这个人啊,因为乐得天道,所以才既有福也能康呀!”

      巴山风雨化随想;金石春秋树一家。

      这是笔者在“巴金百岁华诞图片文献展”上参与展览并赠送给巴老的嵌名联。上联中“巴山风雨”是用大自然的气象观来比拟巴金艺术生涯的风风雨雨,并且“巴山”两字还点明了巴金的籍贯——四川。“化随想”则既概括了巴金的人生经历与学问素养所产生的丰富随想,同时将巴金晚年讲真话的力作“随想录”也暗示了出来。下联写作家艺术成就,意为巴金的作品不仅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同时在现代文学史上必然会会留有光辉的一章。其中还分别嵌入了早期代表作“家春秋”三部曲。(顺便说一下,这副联从构思到定稿共延续了四个月)。“随想”对“一家”,我用了宽对法。但同时还透露另外一层含义,即用了三种嵌字方法,即鹤顶、双钩、碎锦格。这是由内容决定形式而采用的写实的一种章法。相对虚写的章法是在刘海粟百岁华诞时赠贺的嵌名联。

       海涵日月乾坤大;粟蕴春秋露深。

       上联体现老人胸襟宽阔、气概博大、有吞吐日月之概,因而能登上寿。下联用一“蕴”字把自谦渺小的沧海一粟激活起来。粟虽小却蕴涵了宇宙大千的无限生机。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因此也暗示性赞誉了刘海粟桃李满天下的业绩。联句在意境章法上颇费了一点心思,因为对联最忌“虎头蛇尾”,下联是靠一个“蕴”字才将粟字的涵义放大,而把整副对联摆平稳的。

       包举鸿图昂奋起;激扬志士竞飞帆。

       这是笔者赠给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包起帆的嵌名联。上联用动态描述包起帆的壮志豪情,一个“包”字正好点出了尊姓。联在“包举”和“昂奋起”又是抓斗形象,了解他的人自然会联想到发明家的雅号“抓斗大王”,联句只是隐寓而未点明。下联描述他激励了成千上万有识之士,千帆竞发的形象,联句亦隐寓了他另一个荣誉称号“青年人的领头羊”。然而联名亦未说白,让读者自己去领会。上下联均用了弦外之音,含蓄地作了赞颂。这里用的也是隐逸的章法。“起”和“帆”对仗欠工,但考虑到这是他的名字,为了不以辞害意而完美整体意境,这里只是偶尔一用,但不足为训的。

       繁荣事业思千绪;锦绣人生笔一枝。

       这副嵌名联从名字上组词很容易写成标语口号式,因为“繁”和“锦”词性都很大,为避免措辞过誉。于是只能靠后面三个字把握尺度。在上联中用“思千绪”连结“繁荣事业”,那样“繁荣”两字的词性就从形容词转换成了动词意,联句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受赠者也乐意接受。但从业绩上看,“思千绪”又是写实的,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屋意思是为了繁荣事业动了少脑筋,非常辛苦;另一层意思是解决问题办法多,所以事业繁荣。下联的“笔一枝”连结“锦绣人生”,语气上多了一个休止符号,没有顺势发挥,否则,很容易流于俗套。一是为了与上联“思千绪”求得对仗工稳;二是借用了书法艺术上笔断意不断的飞白手法。“笔一枝”正好抓住了两项特征。即受赠者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还是军旅书法家,成功靠的都是一枝笔。这副对联用的是鹤顶格,“繁荣事业”者姓孟。这种飞白法,在赠予苏渊雷的嵌名联中也运用过。联云:

      渊海无涯人独立;雷池一步界分明。

     上联“人独立”连结“渊海无涯”用的也是飞白章法。整副联意揭示了苏老标格一新、独步士林,不断开拓进取而又坚持原则的高风亮节。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撰嵌名联大多是七言,我解释说嵌名联应是高度概括的联语,必须精练。它不似素描,却如漫画,描摹时可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关键是要突出特征。浑成而有韵味的联语,可以一气呵成,但决不能一蹴而就。嵌名联能诗化,含哲理,脍炙人口,并不能从中咀嚼出一篇文章来则大佳。为了便于记诵、悬挂、及口碑流传、故单比一般不宜超过七个字。还有更短的试举几例:

(一)作家刘育新:文苑精耕育;论坛广新。

(二)忘年交叶雷:高风垂劲叶;底气蓄惊雷。

(三)文化局长陈永芬:永远弥朝气;芬芳漾晚晴。

(四)科学会堂主任王晓兰:霞彩迎春晓;风华绽玉兰。

       曲尽其才无不可;日常所思即非凡。

       这副嵌名联在格式上称为雁足格,但还运用了拆字法,细读能产生会心一笑的效果。曹可凡主业是医科,节目住持是副业,兼爱文章、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诸好。上联称其懂艺术“贵曲不贵直”原理,只要善于“曲尽其才”,自然就会“无不可”。下联“日常所思(念去声)即非凡”是指其构思独到故而主持节目才能引人入胜。此联将上下联首字合起是一个曹字,俗称“曲日曹”,用拆字法连名带姓都嵌入了联中。在构思时采用了抽象手法,并在章法上选用了多个虚字滋润其间,顺而不涩,亦可聊备一格。比如赠企业家吴争鸣一联:“争难解事难缄口:鸣不平时不问天”。“吴”字用的也是拆字法,俗称“口天吴”,只是所嵌位置不同。其实章法和意境原是融为一体的,再多的章法如果缺乏意境就没有丝毫价值可言了。

     《意境把握》

      从字面上理解,上联似乎只是描写春天的花卉,虽身处幽谷,但经过春雷洗礼、春风吹拂,毕竟还是散发出了醉人的芳香,然而了解对象境遇后才会体味到联句的真正意蕴。其实联语是描述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的故事,同时暗藏了典故,只是会意者才能读出所寓涵义。“春香惊梦”是和明代曲作家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有关的。“春香”是剧中的丫鬟名,而“惊梦”则又是剧中最精彩的一段折子戏,当年由梅兰芳和俞振飞联袂演出而轰动过菊坛。艺术家曾发表过“一梦四十春”的文章,感慨自己从事“牡丹亭”演出四十年始终只扮演过春香一角,自提倡振兴高雅艺术后,才有机会圆了扮演女主角“杜丽娘”之梦。从丫鬟变为小姐,似乎象大梦惊醒一样。下联“古韵”指昆曲,而绕梁一词不仅赞誉艺术家唱腔之美有“余音绕梁”之感,同时艺术家又姓梁,一语双关。联意即振兴昆曲之门古老的高雅艺术就寄托你和同仁的奉献精神了。该联在章法上嵌入了典故但未晓典故也能理解。下如王国维谈用典要不隔,隔必兴味索然,不隔则生趣盎然。描写艺术家从把握意境上落笔尚有以下几副能够比较章法的不同。

     (一)女高音胡晓平:晓风击浪横沧海;平野放歌朗碧空。

     (二)音乐家贺绿汀:绿野春光迷似乐;汀洲秋月幻于诗。

     (三)美协主席沈柔坚:柔和心魄春风韵;坚挺画魂秋海涛。

       用纯景观的联句来比拟艺术家气质与学养的嵌名联,也许更有生趣并一举可两得,何乐而不为。

丁冬泉水初含月;浩淼云烟欲隐山。

      看上去这是题画诗中的句子,其实,却是赠给书画家前辈丁浩的嵌名联。单名不易撰,用为必须带姓,为求对仗工稳只能用象声词“丁冬”来对形容词“浩淼”,以小对大,那样就工稳了。这是两种不同意境的画面,却又名象征了书画家两种精神境界因而比直接描摹或赞誉业绩更具趣韵。嵌名联一般认为必须切合人物行状或志趣成就……其实,外延的方法还很多,比如用景致、格言、诙谐、含蓄等方法则更具匠心别裁。再举用意境表达的几例:

    (一)作家峻青:风雨炼磨奇岭峻;烟霞滋润劲松青。

    (二)诗人汪凤岭:凤翼盘旋凌壮阔;岭泉飞泻化空灵。

    (三)画家陈佩秋;佩兰清气弥书屋;秋菊高怀隐画屏。

     对尚未有明显成就的亲朋好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撰法。

    雄心百炼潜沧海;大气一呼贯彩虹。

这俨然是一副格言联,但却是用雁足格为鼓励一位同事而撰的嵌名联。联句是用壮观和绚丽两个画面来比拟刻苦磨练和事业有成的因果关系。上下比拟潜入海底的鲸鱼突然浮出海面,大气一呼,喷出的水柱在阳光折射下产生的光环,体现出成功者的气概。这是用既具意境又含哲理的章法来构思的寓有激励作用的嵌名联。

     用格言寄寓意境的章法不防再举几例以示行之有效。

    (一)桥梁专家李国豪:国家致富思贤士;豪杰当仁铸大梁。

    (二)出版社长施伟达;伟器当呈光亮处;达人常在隐微间。

    (三)出版社长魏同贤:同仁未必同途易;贤达更知贤路难。

     最后,再试析一副为杂志所撰嵌名联:

     对联底蕴精深化;文化范畴紧密联。

     这是笔者阅读《对联文化》杂志有感而发,并赞赏其功能所撰的嵌名联。上联称赞杂志所选论文慧眼独具,大都于对联研究不唯裨益良多,且不乏清新之作。下联赞赏杂志所辟栏目紧扣文化视角,是一本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优秀杂志。这副对联不仅联首嵌入了杂志名,从斜角度念首尾也嵌了杂志名。这种X型章法不知是否可取,聊备一格而已。为感谢这本杂志给楹联界带来的欣喜,我为主编刘太品先生也撰过一联,并同样嵌了杂志名,但章法有异,意境不同。

      联曰;太孚众望对联界;品爱一流文化人。

      上下联都是写实,没有过誉,但如果将下联中的“爱”字换成“入”字,那受赠者就不一定会乐意接受了,所以立意要含蓄。这里炼字和立意至关重要,尤其作嵌名联,或实或虚,比拟一定要恰当才好。

      嵌名联我喜欢用鹤顶或雁足格,那样非常醒目。并用的也有,如:

    (一)茶对吴觉农;觉苑修身高入圣;农师倾力细研茶。嵌“茶圣觉”

    (二)宝华寺方丈永觉:永持弘愿皈三宝;觉省凡心擎一华。嵌“宝华永觉”但更多的是嵌意。如:

    (一)篆刻家徐镕:徐谐魏晋法书韵;镕铸汉秦金石风。嵌“徐镕风韵”

    (二)越剧名家戚雅仙:独探精微钦博雅;一鸣奇绝欲惊仙。嵌“雅仙独一”

    (三)书法家兼作家管继平联:继续研求趋化境;平添学养易安心。嵌“继平心境”兼嵌“易安阁”斋名。

    (四)汲古斋经理杨育新:汲古功名扬后劲;育新成就慰前贤。嵌“汲古斋”之外,尚嵌有事业祝福语“功成名就”。(横念)

     还有些变化不赘述了。其实我于嵌名联在章法和意境上的摸索和实践已不少于十年。但至今过得去的不少,拿得出的不多,留得住的就想也不敢想了。可见撰嵌名联构思上的难度,另外,这篇文字如果给只喜欢作嵌名联的人也能有所提醒,则吾愿足矣。

作者:喻石生                                                                                                                                                                            

中国对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绝对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成为绝唱!
【楹联欣赏】 马老师联学课程
经典对联!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下联绝了!
【基础知识】书法的创作样式
迎新赠联选之一炁小集
对联的谋篇与创作(转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