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修养的四大方向

人生需要修养,但是应该从何处入手?往什么方向努力?孔子在《论语》中说过一句相关的话,值得大家参考。他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译为白话,意思是:“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因此,察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所谓“性格类别”,就像一个人的星座一样,总有优点与缺点,若是改正缺点而发扬优点,试问他怎能不成功?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摆脱不掉自己性格所造成的宿命,而未能像孔子所说的“走上人生正途”。西方心理学家荣格深受印度教的启发,区分四种性格类别——反省型、情绪型、行动型与实验型。这当然是依重点而论,因为每一个人身上都同时具备这四种潜能,只是轻重比例不同而已。

我们依此可以找到非常丰富的内涵,正好为寻求心灵改善的人提供了具体的指引。以下分别介绍及引申“知、爱、业、修”四大方向。

知的途径

反省型的人重视理性的运作,习惯于冷静的思考。他们热中于学习,先寻求广博的见闻,再探讨这些见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一般而言,学校教育在“知”方面最易收效。有一年,耶鲁大学的校长在开学典礼的致词中,勉励学生做到三件事,就是——学习、理解与品味。学习犹如探险,踏入未知世界,心中充满惊讶与赞叹,也带着几许茫然。理解则须经由认真思索,使内心产生相应的观念,可以用自己的话重述新知。光靠死背硬记是无法达到理解的。进一步,所谓的品味,是指涵泳于知识中,获得某种快乐。知识使人摆脱无知的困境,肯定自我的能力,增加内在的信心,然后可以继续追求更髙深的知识。

如此一路上升,最后可以孕生智慧。所谓智慧,首先就是辨认“真我”不只是表面的自我,也不等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可见的资产与成就。以比喻来说,真我是下棋的人,人生遭遇是棋盘上的得失;不论得失如何,下棋者可以不受影响。我们要做下棋者,还是要做棋子?智慧的表现,就是:一面在说话与行动,一面可以跳脱在外,观察自己的言行。没有高度的清醒与觉悟,是无法做到这一步的。能够如此,将可以免于执著。《论语》有一章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思是:“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这种描述正是知的途径所抵达的智者境界。

爱的途径

情绪型的人并非不喜欢求知,而是更乐于依循真诚的感受。问题在于:我们一谈到情绪,立即想到冲动与任性,好像小孩子不讲理的模样。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谓的“修养途径”。既然谈到修养,就须由恢复真诚感受着手,要像小孩子般易于感动与同情,引发人我之间的共鸣。

古代圣贤无不珍惜小孩子的纯真心态。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面前来,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老子期许人们“复归于婴儿”。孟子也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小孩子的童心很容易由爱人推及于爱一切生物,甚至泛爱万物。因此,爱的途径对人人开放,成为康庄大道;同时,它又与利己观念无法相容,需要由摒除私心着手,于是又变成高难度的挑战了。这时只有诉诸真正的快乐,才能凸显爱的可行性。《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意思是: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财物捐赠别人,自己反而更富足。何以如此?关键在于物质与心灵的互动性。能舍才有得;越能舍弃物质,就越能丰富心灵。或者可以这样说:能以有限的财物来证明人间的情义,岂非人生一大乐事?只有爱,才能够化解人间的各种隔阂与藩篱;并且只有爱,才是人类寻求和谐的最后保障。

业的途径

“业”是印度的专有名词,指活动与工作而言。行动型的人特别注重日常之所为,但是怎样才能以“业”为修养的坦途呢?意思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心灵的修养?

根据观察,许多人在无所事事时,会变得烦躁不安;若是被迫退休,身心很容易老化与退化。真正驱使我们工作的动力,与其说是经济因素,不如说是心理因素。可惜的是,通常我们会陷于混淆,以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赚钱,然后随着把工作变成手段,自己也沦为工具了。正确的工作态度有三:做好手边的这一件事,全神贯注,好像另外并无其他更重要的事,如“开车时专心开车”,“上班时认真上班”等。做事时不要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应该减少自我中心,在行动中没有任何偏执。对于工作的结果保持超然的心境,重要的是工作的过程以及其中每一个细节。并且,结果的成败或好坏,未必是我们可以控制与负责的。《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十章)意思是描写“道”,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领导了万物而不对它们进行宰制。印度的《薄伽梵歌》也说:“做工作的,被责任所支配,一点也不关心工作的果实。他就是瑜伽行者。”凡事尽力而为,但求问心无愧,甚至像孔子一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如此的表现正是《易传》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浩然的生命力将能贯通个人与宇宙万物。

修的途径

另外有一种实验型的人,注重亲身体验。譬如,印度著名的瑜伽训练,要以身体的姿势与动作来证明自己取得完全的操纵能力。操纵身体,只是第一步,因为人除了有形可见的身躯之外,还有意识层次、潜意识层次,以及生命根源的层次。

这种修行,首先要清除一切干扰,在消极方面要做到“不伤生、不说谎、不偷、不淫、不贪”;在积极方面,则须努力做到“整洁、满足、自制、勤勉、冥想”。印度教的经文描述了八十四种身体姿势,都是要由外而内,再深入到潜意识的世界,抵达一种稳定的状态,甚至“可以不留意同一间房子里的鼓声”。日本有些官员练习静坐,使意识回归清明的原始状态,如此对于每日繁忙不堪的政务将有得心应手之效。越是承受工作压力的人,越需要类似的修行工夫。我国的“大学之道”,也特别描述了“定、静、安、虑、得”这五种步骤。最后的“得”是指心领神会,不仅统合了自我,也把握了自我与一切事物之间的适当关系。如果进而回溯至生命的海洋,就可以享受无得无失、悠游自在的快乐了

人生修养的综合反省

只要保持清明的心,认真看待自己的生命,任何人都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修养途径。以上四途其实并非泾渭分明,而是轻重比例的组合关系。譬如,我们受过教育,了解“知”的方法,也渴望领悟智慧;但是,人生的智慧怎能脱离“爱”的宽广天地呢?我们要留意的,是提醒自己不要变成有知无情的人。

再以“业”与“修”来说,谁能无所事事?问题在于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视之为苦差事,视之为赚钱谋生的手段,甚至视之为自我炫耀的机会?工作不离修行,而修行并不局限于工作中,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修行法门,在每日定时作息中包括阅读经典、体能运动、沉思冥想、品味艺术等。为了考核自己的进展,则参考子夏所云:“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每天学习与体认自己所不知者,每月再作全面检讨,以免疏忽可贵的心得。凡是人生修养,皆须持之以恒,否则难有成效。这是极其困难的挑战,特别值得一试。

傅佩荣

现代大学周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修养十句话
人生何时学《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之真、之善、之美 - hongyanbulao_2007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拥有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技艺,境遇不会太差|每日论语153
论语·颜渊21
人生修养无捷径——《论语》悟读【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