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往今来说馄饨

馄饨是中国著名面点品种之一,而且是深夜食堂的主要成员之一。不管是夏天的烧烤摊子,还是冬天的麻辣烫小店,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总能为夜晚画上一个美味的句号。

馄饨一词,现今知道最早出现在北齐时的颜之推笔下:“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由此可见,远在一千五百年前,馄饨已在中国大地上流行。故其起源的时间可上推若干年。又,从“形如偃月”一语,可以知道那时的馄饨在外形上似乎和如今的饺子有些相似。

唐五代

馄饨更加风行。1959年,在新疆吐鲁番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保存着数只和今天馄饨形状大抵相同的馄饨。说明中国西部边疆早有了吃馄饨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唐代的馄饨制作很精。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长安城中,萧家制作的馄饨特别精致,其煮馄饨的汤可以用来煮茶。唐代馄饨的名品很多,最出名的有两种。其一,叫“五般馄饨”,五般即五色。馄饨能做出五种花色,当非易事。其二,叫“二十四气馄饨”。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记有“二十四气馄饨”,能做出花形、馅心各不相同的二十四种馄饨,技术要求更高。不过,这是韦巨源请皇帝吃的,一般人无福消受。

金陵城中士大夫家中的馄饨也制作得颇为出色。其煮馄饨的汤极清,可用以磨墨写字(见《清异录》)。

宋代

馄饨依然风行。汴京、临安市场上均有馄饨店。据《梦粱录》记载,临安“六部前丁香馄饨,此味精细尤佳”。而“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武林旧事》)。更值得重视的是,在宋代出现了馄饨制法的详细记载。宋代浦江吴氏《中馈录》“馄饨方”中馄饨的制法,在工艺上已达到较高水平。

元代

馄饨在品种和制法上仍旧在发展。如在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就记有奇特的“鸡头粉馄饨”。其用鸡头粉(芡实粉)、豆粉加水调和为皮,以羊肉、陈皮、生姜、五味制馅,然后包成“枕头”形,煮熟食用。这种馄饨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为少数民族创制出的食疗妙品。在元代著名画家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也记有一则“煮馄饨”:“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这条史料的重要就在于较早说明馄饨的皮要“切方”,还要“擀薄”,也就和今日手工馄饨皮的制法毫无区别了。至于煮馄饨时要“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以防馄饨粘连,则完全是经验之谈,也有参考价值。

明清

馄饨更加发展。许多地方均出现馄饨的名品,制法更精,风味更加多样化。如明代的北京就有“多肉馄饨”,山东有油煎馄饨,苏州有猪肉、虾肉、蟹肉、鱼肉、藤花等馅心的馄饨等。清代,扬州则有“小如龙眼,用鸡汤下之”的小馄饨,而北京的“玉叶馄饨”,也相当有名。苏南亦有皮薄的“绉纱馄饨”。广东称馄饨为“云吞”,以虾肉云吞尤为出名。四川称馄饨为“抄手”,以风味多样著称,有辣味的“红油抄手”,鲜香的“金钩抄手”等。

馄饨在明代以前多用沸水煮后食用。至清代,已煮、蒸、煎多种方法并用了。

时至今日,中国南北各地的馄饨在继承古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大的发展。如广州以上等猪肉、虾肉、芝麻屑、鱼肉、鸭蛋黄、冬菇丁为馅制作的“云吞”,皮薄馅满,软滑鲜香。扬州以荠菜、瘦猪肉为馅制作的“荠菜馄饨”,清鲜四溢。上海的“虾肉馄饨”,虾肉的微红透皮而出,逗人食欲。北京的“鸡肉馄饨”,馅鲜、汤鲜,隽永之至。成都的“龙抄手”等各式“抄手”,更以多变的味型,令人回味无穷……扬州、无锡、上海等地,近年来还推出小包装速冻馄饨,有猪肉、虾肉、荠菜、三鲜等品种,也就为馄饨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后,20种馄饨小吃铺助你卷土重来,先收藏!
饺子好吃?那是你不懂馄饨!
馄饨、云吞和抄手
“馄饨”到底是什么? | 风物研究所
抄手、云吞、馄饨馅儿里,都裹了些什么?
六月六,裹碗馄饨落一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