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汉字:知一万毕——说“一”

朱英贵

一、“一”字小引

成语“知一万毕”源自《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意谓理解事物起点的本质,则万事尽通。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即为“一”: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再如:“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又如:“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淮南子·原道训》)

一乃万物之始,古代哲人把一作为万物之始,叫做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系辞上传》)“一”为古人所认识的整数之始,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字之始,因为如果说文字起源于八卦,而八卦就源起于“一”。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创立的部首也起于“一部”,所说解的第一个汉字也正是“一”字。中国目前最大型的汉语工具书——13卷本的《汉语大词典》,收列的第一个汉字也是“一”,所解说的与“一”相关的汉语词语,竟有数千条之多,所占篇幅多达115页。“一”字只有一横构成,看似简单却蕴含丰富,本文就来谈谈这个“一”字。

二、“一”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汉字形体历经甲骨文、金文、战国大篆、说文小篆、隶书、楷书,“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都用简单的一横,标示一个概括的意思,它并不是专指某一特定之物,而是为所臆构的虚象造字,象虚象的一数之形(参见下图)。

“一”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字形都是画的一条横线,这是古人的记数符号。众多学者都认为这是指事造字法,“一”是一个指事字。愚以为,说它是“指事”,不如说它是“象事”,它在最初造字的时候,未见得就是一个纯抽象的指事符号,可能是画的一跟树枝,也可能画的是一个筹码,是有形象可依据的,因此不宜将其视为指事字,而应将其归入象形的范畴。

另外,上图中的说文古文的“一”字则是另外一种写法,估计是为使记数明确不致增添窜改的原因,学界将其视为“从弋一声”的形声字也未尝不可。

隶变与楷化之后,隶书与楷书仍然依照甲骨文、金文形体写作“一”。汉语字典将“一”设为部首,不是从意义的角度设立的,而是作为一部分字的共有标志,为便于查检而设定的,故在不同的字里其标志的内涵也是不同的。

《说文解字》卷一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弌,古文一。

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一”,只有它才能在开天辟地之初、万物形成之始,使得“道”蕴含于“一”的浑沌状态,然后造化分出清天浊地,化成世间万物。大凡跟“一”的意思相关的字,都可以采用“一”作为表意偏旁。“弌”,这是古文写法的“一”。

对于“一”字的构字理据,许慎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解说,其实这并非它的造字本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引申义。为此,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一书针对《说文》“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所做的补充解释为:“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可见“一”字的本义当为数字一,表示最小的正整数。

三、“一”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一”字的造字本义就是一个数词,表示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例如:“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郑风·野有蔓草》)再如:“(子贡)对曰:‘赐(子贡)也,何敢望回(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又如:“吾一瓶一钵足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一”字由此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序数的第一位例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再如:“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汉书·鲍宣传》)又如:“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鲁迅《呐喊·明天》)

其二,表示一部分例如:“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务而贵取一也。”(《吕氏春秋·举难》)高诱注:“一分。”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若干分中的一分整数以外的零头例如:“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再如:“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文选·陆机〈叹逝赋〉》)李善注:“十一者,谓通千百而计之,十分而得其一。”又如:“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唐·韩愈《别知赋》)

二是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例如:“绥(王绥)曰:‘闻卿善琴,试欲一听。’”(《宋书·戴颙传》)再如:“胜(李胜)曰:‘乞纸笔一用。’”(《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又如:“书生得了科名,难道不该归来会一会宗族邻里,这也罢,父母坟墓边也不该去拜见一拜见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三是表示某一个例如:“一旦骑龙来游亭下,语云冯伯昌孙也。”(汉·刘向《列仙传·骑龙鸣》)再如:“忽见一人自正南而来,口称有机密事。”(《三国演义》第九二回)又如:“一屠暮行,为狼所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其三,表示纯一,不杂例如:“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管子·水地》)尹知章注:“一,谓不杂。”再如:“蹲膜揖让,终不并立,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颜永嘉书》)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相同,一样例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赵岐注:“言圣人之度量同也。”再如:“所行则异,所归则一。”(《淮南子·说山训》)又如:“首先要弄清楚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有多少印第安人?各家说法不一。”(周而复《印第安人》)

二是表示齐一,联合例如:“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战国策·秦策一》)再如:“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史记·苏秦列传》)

三是指联合而成的整体例如:“四国为一,将以攻秦。”(《战国策·秦策五》)再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汉·贾谊《过秦论》)

四是表示统一例如:“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朱熹集注:“王问列国分争,天下当何所定,孟子对以必合于一,然后定也。”再如:“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六王毕,四海一。”(唐·杜牧《阿房宫赋》)

五是表示全,满例如:“一国之人皆若狂,赐(子贡)未知其乐也。”(《礼记·杂记下》)再如:“内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灯火一天明。”(唐·王建《宫词》之六一)又如:“一家惊喜,声闻于外。”(唐·蒋防《霍小玉传》)

六是表示专一例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再如:“一其心志,洁其气体,以与神明交,未尝不饮酒不茹荤也。”(宋·周密《齐东野语·斋不茹荤必变食》)

七是表示独力统理例如:“进赴之宜,权时之策,将军一之,出郊之事,不复内御。”(《后汉书·冯绲传》)李贤注:“一,犹专也,言出郊以外,不复由内制御也。”

其四,表示初,开始例如:“《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孟子·梁惠王下》)赵岐注:“言汤初征,自葛始。”再如:“我一来时,曾与他讲过。”(《西游记》第十八回)又如:“但是,从我一记事儿起,直到她去世,我总以为她在二三十岁的时节,必定和我大姐同样俊秀。”(老舍《正红旗下》二)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例如:“一,蜀也,南楚谓之独。”(《方言》第十二)郭璞注:“蜀,犹独耳。”再如:“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七)一,一本作“独”。又如:“野人一宿经山寺,十里松声半夜潮。”(元·萨都剌《宿经山寺》诗之一)

二是表示另一例如:“姓曹,讳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再如:“时许耳之子名曰由,字道开,一字武仲。”(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兴王》)

三是表示或者例如:“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左传·昭公元年》)再如:“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庄子·应帝王》)成玄英疏:“或牛或马,随人呼召。”

其五用作副词,表示总括。相当于都,一概例如:“乃卜三龟,一习吉。”(《书·金縢》)孔颖达疏:“用三王之龟卜,一皆相因而吉。”再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史记·曹相国世家》)又如:“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唐·韩愈《毛颖传》)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一些意思:

一是表示程度:很,甚例如:“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庄子·大宗师》)孙经世《经传释词补》:“回一怪之,言甚怪之也。”再如:“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孙经世《经传释词补》)又如:“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晏子春秋·谏上九》)孙经世《经传释词补》:“一乐,即甚说也。”

二是表示不间断:一直,始终表示动作不间断,情况不改变。例如:“尾生之信,不如随牛之诞,而况一不信者乎!”(《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一,犹常也。”再如:“公待我一以朋友,不以幼壮先后致异。”(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

三是表示出乎意料:乃,竟然例如:“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吕氏春秋·知士》)高诱注:“一,犹乃也。”再如:“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又如:“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四是表示设定:一旦,一经例如:“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礼记·文王世子》)再如:“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汉书·文帝纪》)又如:“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五是表示逐个:一 一,每个例如:“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韩非子·八经》)陈奇猷集释:“《内储说上篇》‘一听’节:齐湣王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再如:“人去草草,明当奉晤,不一。”(明·归有光《与宣仲济书》)又如:“一人一个火把。”(《三国演义》第二七回)

其六用作连词:相当“一……便/就……”。表示两种动作时间上的前后紧接。例如:“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儒林外史》第一回)再如:“我们的大良们也很喜欢和他玩,一有空,便都到他的屋里去。”(鲁迅《彷徨·孤独者》)又如:“和小二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一跟小二黑生了气,就连声喊道:‘不宜栽种!不宜栽种!’”(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其七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例如:“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管子·霸形》)再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诗)又如:“张大道:‘且说说看。’一竟自去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根据上面对“一”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一”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一”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一”字的相关成语有上千个之多,其中“一”字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一”表数值为一。例如:

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语见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语见《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沧海一粟——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源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语见《周易·恒》:“曰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挂一漏万——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源自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语见《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源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天各一方——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源自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语见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语见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源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知一万毕——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源自《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

其二,成语中的“一”表相同、一样。例如:

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源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语见《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语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参差不一——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语见《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

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语见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上下一心——上上下下一条心。语见《淮南子·诠言训》:“上下一心,君臣同志。”

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源自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源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其三,成语中的“一”表序数。例如:

的一确二——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语见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语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其四,成语中的“一”表另一。例如:

别树一帜——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语见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其五,成语中的“一”表独一个。例如: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语见宋·延寿辑《宗镜录》卷三十一:“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其六,成语中的“一”表动作一次。例如:

偶一为之——指平耻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语见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源自《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源自《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语见《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源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语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源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源自《周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汉书·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源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一之谓甚——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语见《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宫飞星:流年 流月 流日 流时飞星口诀
中国服饰极简史:古人穿内裤吗?
文昌法古书籍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5-【兵要十条】
腊月里的民俗之一不宜
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17-【兵要-8】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