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对百家姓(489——504)

489

佘(Shé)

源从博士寻宗祖;

乐隐泉山溺酒诗。

  上联典指唐代太学博士佘钦(生卒年不详),他是历史书上第一个佘姓名人,南昌人。佘姓,初见于南朝宋人何承天的《姓苑》,起源于南昌。《通志·氏族略》上记载,佘氏,音“蛇”,从示。另从《姓氏寻根》上追溯,古时没有佘姓,只有余姓,余转韵读蛇。清代学者张澍在《姓氏五书》上也指出,古代有余写作佘,音蛇。由此亦可判断,从安徽繁衍到南昌的余氏,极为可能因某种缘故使自己的姓氏变成佘氏。

  下联典指明朝隐士佘应龙(生卒年不详),安徽铜陵人。终日沉缅于典籍中,以古人自许。后隐居泉山,以诗酒自娱,著有《泉山集》。

490

佴(Mǐ、Nài)

映日滇池波湛冽;

登科进士世祺昌。

  上联典指佴姓的郡望在古滇国,直至现在的云南省,据说仍有不少姓佴的民户。东汉光武帝时的左相佴茂,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记载的佴姓人。据《通志·氏族略》载:“《晋·山公集》有佴湛。”(山公即是山涛,详见《山公启事》)。

  下联典指明代官员佴祺(生卒年不详),他是万历年间金榜题名的进士,曾经官至御史、直隶巡按等。

491

伯(Bó)

共抗洪流书有记;

虽精相术骥难求。

  上联典指伯益(?-约公元前1973年),嬴姓,名益,又称大费,大业的儿子,颛顼曾孙(另一种说法为元孙)、黄帝的5世孙。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云:“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因协助禹治水有功,故受舜赐姓嬴,并将姚姓之女许配他为妻。夏朝君主夏启继位后,没有忘记伯益之功,大廉就继承伯益的职位,其儿子就用他的名为姓,封地于秦,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于徐国,为徐氏始祖。据《元和姓纂》所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可见伯益为颛顼后裔。所以,他是禹时著名之大臣,伯氏鼻祖之一。夏代小说《山海经》是一部被后世称为奇书的神话故事小说。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其中有4卷为后人增补作品。最初的撰写人很可能是就是夏代的伯益。

  下联典指春秋时人伯乐(生卒年不详),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又据《淮南子·道应》说他是秦穆公的臣子,曾荐九方皋为穆公相马,认为相千里马必须“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其观点对后人启发极大。难怪后人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感叹。相传有骐骥伏盐车上行,见而长鸣,伯乐下车泣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闻于天。年长,荐九方皋于穆公。皋相马,不辨马之雌雄、颜色,穆公不悦。伯乐却认为相千里马在于“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492

赏(Shǎng賞)

盛会酬功源晋上;

豪门望邑誉吴中。

  全联典指春秋时,晋国有姬姓大夫参赛得胜而获赏,其后代为纪念祖先的荣耀就以“赏”字为姓氏,后代遂称为赏氏。在宋朝学者章定撰著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姓苑》云:赏,吴中八族有赏姓。三国吴有赏林。晋有赏庆。”该支吴中地区的赏氏家族曾经在很长时期都是苏州当地的豪门大姓,即吴中八姓之一。“吴中八姓”即指苏州、吴县、无锡、武进一带的八个氏族豪门,包括敞氏、赏氏、金氏、郑氏、彭氏、葛氏、陆氏、顾氏,其中的赏氏家族世居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吴中区一带。

493

南宫(Nán gōng 南宮)

文王视友全心辅;

孔子知贤三复吟。

  上联典指西周初年著名贤者、重臣南宫括(生卒年不详),即南宫适,又称南宫子,为周文王手下著名的“四友”之一,他是南宫氏的始祖。周文王逝世后,他又帮助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周武王叫南宫括去把商纣王搜刮百姓财物而建立的鹿台拆了,并把鹿台上的财物分给贫苦老百姓。又叫他去把商纣王的粮仓都打开,将粮食分给受饥的庶民们。南宫括将各项事情都办得非常好,周武王很高兴,曾对群臣说:“我有戡乱的大臣八人,南宫括就是其中之一。”南宫适身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创业时期的重要谋臣和大将,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裂土受封。近些年来,随着对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的曾侯墓葬群的考古研究,发现曾国(即史书中的姬姓随国)就是南宫适的封国。但此曾国与存在于夏商周时代的山东姒姓曾(“缯”或“鄫)国是两个国家。

  下联典指春秋末年儒人南宫括(生卒年不详),字子容,鲁国人。他不但是孔子学生的72贤人之一,更是孔子的侄婿。曾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於刑戮。”三复“白圭之玷”,以其兄之子妻之(见载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南宫适言语谨慎,崇尚道德,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上俱见《论语》各章,可见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并把自己的侄女(孟皮之女)嫁给他。

494

墨(Mò)

兼爱惟求天下利;

倡廉不计宅中贫。

  上联典指墨翟(约公元前479-前381年),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其“天志”、“明鬼”学说,承袭殷周传统思想形式,但增入“非命”与“兼爱”等内容,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以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处世奉行“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精神。其“非攻”思想,反映当时人民反对战争的意向,其“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为反对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又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并提出“尚贤”、“尚同”等政治主张,以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弟子众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墨学于当时对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下联典指明朝初年的有名人物墨麟(?-公元1406年),字士桢,陕西高陵郭下里(今西安市高陵区药惠乡)人。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中举。先后任福建道、北平道监察御史,北平按察司副使。永乐初年,朱棣“靖难”南征,召麟守北平,督运砖石,兼管军饷,招复士卒和借兵北狄,都很有成效。升刑部右侍郎。公正廉洁,不徇私情。家里人曾接受贿赂,恐麟知晓,投之井内,麟知晓后,责令退还本人。后又转调兵部右侍郎,进升荣禄大夫兼詹事府詹事。皇帝非常宠信,欣免军役,并赐以狮蛮带。麟虽受宠,显贵超群,而家境甚为淡泊。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卒于官。死后,夫人竟无以为生计。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赠荣禄大夫少保、谥号荣毅。

495

哈(Hā)

誓助天骄臻大业;

诚捐真主乐清贫。

  上联典指元代回族人哈散(生卒年不详),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据《续云南通志考》载:“哈散,赡思丁次子,流于河西……”早期追随成吉思汗。公元1203年怯烈部落夜袭成吉思汗营地,因无备溃败,逃到班朱尼河畔,环视左右,只有19人相随,大呼:谁助我完成大业?十九人齐声相应与成吉思汗盟誓,誓死相从。哈散为十九人的“班朱尼河盟誓”成员之一。哈散及其儿子们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官至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左丞相。

  下联典指清朝猛将哈攀龙(约公元1707-1760年),回族,肃宁县城人。哈攀龙生于武术之家,自幼勤学苦练,武艺超群,膂力过人。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考中武状元,封乾清门一等侍卫,赐军机处行走。不久调任福建兴化城副将。后晋升为总兵。因母去逝,辞官回家。哈攀龙为官清廉,勤俭持家。晚年,捐资修缮原籍清真寺后殿及前殿洞顶,并赠巨匠,亲题“独一无二”,以表对本教之城。友人曾问有钱何不置办家业,光大门庭。攀龙说:“公益之业,匹夫有责。后世子孙,要靠他们自己”。以战功得乾隆皇帝赞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并功绘紫光阁。哈攀龙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一次进京议事,乾隆帝见其病重,遂令留住京师,后病故。

496

谯(Qiáo 譙)

拒仕僭王存大节;

精研古史著鸿篇。

  上联典指两汉间著名的学者谯玄(?-公元35年),字君黄,又叫谯元,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武帝时进谏的上林令谯隆之子。少时好学,善说《易》、《春秋》。汉成帝永始二年日食,朝廷认为天道不祥,诏选天下敦朴逊让义行之士各一人,益州推举谯玄,谯玄遂入朝对策高第拜授议郎之职。时汉成帝沉于酒色,赵飞燕姊妹恃宠妒忌,后宫所生皇子多被構死。谯玄上书亟谏,帝不省纳,故久居郎官;后迁太常丞,因弟丧去职。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又见日食,谯玄又被诏举入朝,复拜议郎,后迁中散大夫。汉元始四年,朝廷选派能臣八人,巡视天下,专行诛赏,谯玄为绣衣使者。巡视未终,王莽篡汉,谯玄盗驾使者的车潜逃回故里,隐姓埋名。后公孙述据蜀称帝,数聘谯玄,谯玄不应命。公孙述怒,再遣使备礼往聘,若谯玄仍不出仕,即赐毒药令其自杀。太守亲至其家,谯玄仰天叹曰:“遂志全节,死亦何恨!”即受毒药。谯玄之子瑛泣血叩求于太守:愿捐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代为相请,述许免死。当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谯玄仍训诸子勤习经史。汉光武建武十一年谯玄病逝,遗文有《上成帝书》。谯玄之子谯瑛也是著名学者,曾为东汉明帝讲《易》,任北宫卫士令,尚书郎。

  下联典指三国时期著名蜀汉、曹魏、西晋学者、史学家谯周(公元201-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谯周幼年失父,家贫笃学,做了博学多才的蜀中名儒秦宓的弟子,精研六经。二十二岁入仕,先后任益州牧、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太子仆。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国三路伐蜀,谯周因劝刘禅投降,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司马炎称帝后,征召谯周入洛阳为官,谯周无奈之下带病前赴洛阳,不久病死。谯周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他一生著述多达百篇,尤其史学著作,历“两晋”迄于“唐宋”,皆为史家所瞻目。主要作品有《谯子法训》、《论语注》、《五经然否论》、《古考史》、《巴蜀异物志》等。《古考史》全书二十五卷,在唐代即被誉为“能与《史记》并行于世的史书”。

497

笪(Dá)

竹筌拟法通针渡;

旦暮攻书向仕途。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笪重光(公元1623-1692年),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蟾光,亦署逸光,号奉真、始青道人,江苏句容茅庄村(一作江苏丹徒)人。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以劾明珠去官。但他每时自励,坚守节操,不与奸邪同流合污。最终辞官隐居茅山之麓,学导引,读丹书,潜心于求仙学道,卒年七十。工书画,与姜宸英、汪士鋐、 何焯称四大家。精古文辞,诗也清新刚健。著有《书筏》、《画筌》各一卷。

  下联典指笪姓起源于地名,“笪”为建州的一个郡,后来改称建安,指的是现福建省建瓯县周围一带。据《姓考》载:“今建州,句容多此姓。”宋代建平人笪琛(生卒年不详)为笪姓的得姓始祖,他自幼聪明,博学多闻,考进士时名列前茅。

【注】凤顶格的竹、旦兼拆“笪”字。针渡:金针渡人(成语),指授人以秘法。

498

年(Nián)

体恤佃农存德惠;

钻研工艺显精深。

  上联典指明代名臣年富(公元1395-1464年),字大有,安徽省怀远县梅桥乡(现属淮上区)人。本来姓严,讹成“年”。他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五朝,先后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不论在哪里,他都能清廉刚正,始终不渝。当时江南百姓佃富人之田,要交纳很重的田租,可是一遇荒年凶岁,朝廷下诏蠲免税粮,只是恩及地主富户,而佃农的田租却一仍其旧,负担没有丝毫减轻。所以年富请求朝廷下令,凡“被灾之处,佃农田租如例蠲免”。他通过调查又发现,每逢饥年,地方政府没有现粮赈灾,而一些大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因此他奏准朝廷,今后凡遇荒歉,政府为贫民立券,贷富人粟分给贫民,候年丰偿还,富户不准提价。

  下联典指清朝初年的文官年希尧(公元1671-1739年)字允恭,一作名允恭,字希尧。他的祖上曾是明朝的五朝名臣年富(严富)。父亲是一等公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弟弟是曾封一等公、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是清代有名的儒将。妹妹则是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他自己虽也是为官一生,但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他的精力却没有放在做官上,当时大臣以“玩物耽安”来评价他。他因年羹尧案被罢官抄家,后来经过一年左右,年希尧又重新被起任,派到江西景德镇去监督烧瓷器,在景德镇陶瓷业的恢复和创新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也是最早接受并宣传西方对数计算方式的中国数学家之一,并热心推动西算与中学的结合;著作有《测算刀圭》三卷、《面体比例便览》一卷、《对数广运》一卷。他还精于绘画,将西方的透视技法改编为《视学》在中国出版。他在编年史和中医等方面都有专著。年希尧可谓是多才多艺,业精于玩,玩而有成并造福世人,真正有境界的一枚大玩家!

499

爱(ài、Huì愛)

城头举义诛新莽;

关内兴师协大清。

  上联典指新莽时期农民起义军领袖爱曾(?-公元23年),字子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与肥城刘诩在卢县(今山东长清南)城头起义,故称“城头子路”。他自称都从事,刘诩称校三老,转战于河、济之间,众达二十余万。刘玄政权建立,任东莱太守,诩为济南太守。不久,为部将所杀,所部被刘玄解散。

  下联典指清初勇将爱音塔穆,姓戴佳,为猛将穆克谭·戴佳氏之子,穆克谭随其父兄从太祖征伐,战必陷阵,攻则先登,赐号巴图鲁。有查海胡色者,叛太祖,归哈达,后穆克谭父兄与其皆先后战死,子爱音塔穆袭父爵,兼领穆克谭旧辖牛录,益壮丁五十。顺治初,从入关破李自成,多立战功。入关后与李自成、张献忠旧部多次接战,论功,进一等精奇尼哈番。康熙十九年,卒。

【注】爱姓本是汉族传统姓氏之一,后来有不少非汉族华人,汉化以后改作“爱”姓的。如公元九世纪回鹘族归附唐武帝、被赐“爱”姓的西河望族;以及清朝时的满族觉尔察氏,在觉尔察·爱隆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爱氏,姓氏读音依唐例读作huì(惠);其余来源于阿拉伯、蒙古、满族音转汉化的爱姓(氏),一般都读作ài(爱本音)。清朝皇族姓氏“爱新觉罗”,在历史上没有简化为“爱”姓,因此将在非宋版的《戏对<百家姓>》中另列。

500

阳(Yáng 陽)

土贡免除民戴德;

辞书编就室无财。

  上联典指唐朝官员阳城(公元736-805年),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人。代为宦族。唐德宗时,他出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刺史。当时道州一带多矮人,身高不过3尺,历来的地方官把这些矮人作为特产土贡献于朝廷,专供朝廷取乐玩耍。阳城上任后,上疏要求皇帝免除这项陋规,唐德宗看后遂同意停止当地土贡,道州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后来,民间便把阳城奉为福星,直到现在,阳城的故乡夏县庙前镇还保留有他的墓冢和祭祀他的阳公庙。

  下联典指北魏官员阳尼(生卒年不详)及其从孙阳乘庆、阳固几人。阳尼字景文,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少好学,博通群籍,与上谷侯天护、顿丘李彪齐名。幽州刺史胡泥推荐,征拜秘书著作郎,一生著书数千卷,所编《字释》数十篇,未就而卒。阳乘庆(生卒年不详)官至太学博士,他继承祖父遗志,撰《字统》二十卷,行于世。阳固(生卒年不详)字敬安,历官北平太守、郎中令、前军将军。固为人刚直雅正,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没之日,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

501

佟(Tóng)

文章誉享辽东热;

忠勇名彰漠北寒。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学者佟方(生卒年不详),辽东(包括高句丽境)人。博览多学问,以文章著名。

  下联典指清初大臣佟国纲(?-1690年),佟佳氏,世居开原,后迁抚顺。汉军镶黄旗人,一等公、都统佟图赖长子,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兄。康熙28年,受命与内大臣索额图等到尼布楚,与俄罗斯使臣费耀多罗等议立约定界。佟国纲很有乃父的遗风,作战勇猛、奋不顾身,于康熙29年,在征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中阵亡(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以致沙场殉国。他死后康熙非常悲痛,亲自书写祭文:“尔以肺腑之亲,心膂之寄,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人尽如斯,寇奚足殄?惟忠生勇,尔实兼之!”并谥号“忠勇”。雍正初年加赠太傅。

502

第五(Dì wǔ)

安乡拒贼怜贫弱;

改税生财理铁盐。

  上联典指东汉官员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人。先世为战国田氏,后徙西汉园陵,便以迁徙次序为姓。少年时耿介而好义气。王莽末年,盗贼四起,宗族乡亲争着依付第五伦。第五伦于是在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贼人来后,他便率众引弓持矛坚守自卫。先后有铜马、赤眉的军兵数十部围攻他们,都无法攻克。第五伦开始以营垒首领去见郡长官鲜于褒,鲜于褒见到他后,很欣赏他的才干,征为自己的属吏。后来鲜于褒因过失降职为高唐县令,临行时,握着第五伦的手告别说:“只恨与你相知太晚。”东汉初,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后任铸钱掾,领长安市,百姓悦服。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光武帝召之,有政见,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官,亲自锄草养马,妻子为炊。受俸禄仅留一月粮,其余皆助百姓之贫者。后任蜀郡太守。所至皆有政声,举荐贫者为属官,多至两千石。章帝初,代牟融为司空,奏请削弱马、窦等外戚权势。第五伦奉公尽节,言事不阿附;性质憨,少文采,任官以贞洁著称,后来任乡里啬夫,均平徭役,调解怨忿,很得乡里人欢心,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的贡禹。

  下联典指唐朝著名理财家、官员第五琦(公元729-799年),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仕途颇多波折,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因主持金融币制改革而闻名。少孤,事兄华,敬顺过人。及长,有吏才,以富国强兵之术自任。天宝十五年,琦就平叛大事向玄宗献策,并自荐理财以充军饷。玄宗遂拜琦为监察御史,充江淮租庸使,创榷盐法,充作军用。十月,第五琦赶到彭原(今甘肃庆阳)谒见肃宗,建议将江淮租赋转易轻货,沿长江入汉水,至汉中再运送扶风,以资军需,后果然将赋银运至凤翔。随任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他“促办应卒,事无违阙”。“百姓除租庸外,无得横赋”。不久,即加兼盐铁、铸钱使。他又改革盐业,在短期内扭转了财税局面,使唐朝廷能勉强支持平叛战争,所以,很快迁为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集财权于一身。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了宰相。但他为了解决货币支付问题,奏请铸以一当十的“乾元重宝”钱,二年又强行铸以一当五十的“乾元重轮”钱。加上开元通宝钱,三种货币同时流通,使得通货贬值,物价飞涨,人民遭受饥饿之苦,路毙者枕藉。朝野上下一片怨声,朝臣纷纷上奏弹劾,被贬为忠州长史。在被贬途中,被人诬告受贿黄金二百两,第五琦否认,复被判为流配夷州(在今贵州凤冈县)。代宗宝应元年起至德宗朝,因财政需要,皇帝重新起用第五琦掌管国家财政,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判度支,累封为扶风郡公。他前后主持财赋十余年,对于发展经济,解决国家财政困难,支持平叛战争有一定贡献。

503

言(Yán)

十哲九贤才识显;

无私重节姓名扬。

  上联典指春秋时儒人言偃(公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吴地常熟人。言偃是孔门72贤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于任上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后人所以称他为“言子”,是出于对他的尊敬。孔子授徒,设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中有优秀学生十名,后人称为“十哲”,因言偃名列第九,故后人又称为“十哲人中第九人”。又因言偃为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和 “南方夫子”。他的老师孔子则评论他:希望有才能就学习,希望有知识就多问,希望有满意的结果就多思考,希望人家帮助就要有准备,这四点,言偃都做到了。这都说明,言偃不仅是在文学上出类拔萃,而且是个很有政治才能和领导水平的治国之才。

  下联典指明朝学者言茅(生卒年不详),邹平(今山东滨州市)人。成化年间举为进士,而当了地方官。他学问广博,又多才多艺,留心身旁的大小事物,又关心百姓疾苦,自己也重名节,清廉无私,因政绩好而受人赞扬。

504

福(Fú)

堪嗟赴难屠街灭;

但幸丢官改姓存。

  上联典指元朝末年著名大臣福寿(?-公元1356年),唐兀(原西夏党项族)人。幼俊茂,知读书,尤善应对。既长,入备环卫,用年劳授长宁寺少卿,改引进使,升知侍仪使,进正使。出为饶州路达鲁花赤,擢淮西廉访副使。入为工部侍郎,佥太常礼仪院事,拜监察御史,改户部侍郎,升尚书,出为燕南廉访使,又五迁为同知枢密院事。后来官至江南台御史大夫,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对元朝廷非常忠诚。他文武双全,打仗时往往奋勇当先。元朝灭亡之际,明太祖朱元璋指挥明军攻克南京,福寿及其部下誓死不降,被乱兵所害,下落无终。其属下以及家属纷纷阖家自尽,所居住的整条街(今南京长乐路)上,大小人口几乎灭绝,惨烈无比,故被后人称为“灭街”。听说福寿死讯之后,元顺帝很悲哀,一边继续向北逃亡,一边追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江浙行省左丞相、上柱国、卫国公、赐谥号为“忠肃”。

  下联典指明时将军福时(生卒年不详),本姓张,名福时,顺天府东安人。善骑射,谙韬略。嘉靖中历官漕运参将,晋挂印总兵,总漕务。世宗以“清不过福时、勇不过马芳”称之。后被言官论去。因世宗赐之手敕,皆名而不氏,故改姓福氏,其后代相传姓福。

戏对《百家姓》上本(宋版《百家姓》)完

作者:梁健

    梁健,南海人氏。上网曾用ID:kent、荒唐一鉴。幼蒙庭训,强习诗文。然而,天资鲁钝,本性乖张。及长,数翻波折,一事无成。迷网络,以玩为上,循道执中;耽诗联,开心灌水,率性存真。嗜茶酒,究求其广,尝不厌精;醉鉴藏,当仁不让,见好就收。每自乐:风骚任我,月旦由人。惟坚信:乾天行健,君子自强。遂自题联曰:空有闲才无用地;难成大器不关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姓联(十三)
百家姓—桓姓起源
知识苑一一15个复姓的正确读音(珍藏版) ●谯笪的“笪”字,读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497)笪姓
网友上联:东门摆酒西门庆,大神对出下联,让人不得不服!
百家姓联(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