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仲元诗选与解读

作者简介

  李仲元1933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沈阳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沈阳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沈阳收藏家协会会长。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30年贡献奖辽宁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李仲元诗选 


湖苑漫兴四首

疑 史

信史纷纭任尔看,雄图暴政几翻旋。

迷离千古多疑案,故事从来信口编。

读 诗

百无一用是诗人,奇语翻澜咏唱频。

李杜有才难作相,华章亦自百年新。

论 笔

魏法千秋传艺苑,龙门题字万人描。

刻辞巧匠施神斧,谁令今贤笔作刀!

寄 友

浩然风露警秋深,夜校奇书百代心。

最爱纯情右轩子,镂冰诗句自长吟。

闲吟四首

思 乡

渤海浪平龙睡稳,辽滩水冷雁来红。

思乡难忘神仙事,古鹤灵飞华表风。

池 鲤

半亩方塘一水春,当年奇想未成真。

鱼龙变化谁曾见,依旧清波养锦鳞。

木 槿

秋来木槿自玲珑,小圃斜阳淡淡风。

昨日花开今日落,犹将笑脸向人红。

蕉 叶

书寻蕉叶任挥之,当日狂僧练笔时。

割取绿绫今我试,诸君莫笑漫翁痴。

米寿生辰醉吟

雪发霜髯一寿翁,身肢虽老壮心雄。

云庐醉里惊风雨,犹梦军行炮火中。

世人都道我风流,陋墨狂言漫汗游。

吾有灵根真幻笔,笑他折节觅封侯。

破碎山河我诞时,天真性善太憨痴。

平生未有伤人念,屡受人伤佯不知。

何必惊心悔少年,红尘世味且随缘。

添筹海屋凭灵鹤,得米期茶笑野禅。

晨游见小莲独放甚美摄之数日复观凋落矣

大野无穷碧,荒塘菰蒲多。

未嫌池水浅,寂寞一枝荷。

出水荡沙泥,初开露时。

自怜颜色好,不怨人不知。

细雨粲然开,清风自摇落。

幽幽三日红,云水天心阔。

大疫遐思

城封乡闭不从容,酒气茶香斗室中。

抗疫方知医救世,悬壶始见药居功。

悲欢多感抒情性,宠辱无惊悟色空。

唯盼英雄身矫健,长缨出手缚蛟龙。

一片求援告急声,安危家国最牵情。

几番雷暴新冠疫,百结悲摧武汉城。

白发无方思仲景,红颜多悯诵心经。

闲关闭到消忧日,小苑花开笑晚晴。

三万神医战疫艰,九州慷慨乐驰援。

虽惊暴雪凌空舞,岂令无衣耐岁寒。

异域同天升旭日,狂涛共渡顺风船。

从来斗险终能胜,笑看征人奏凯还!

书坛九畹歌

   贺良①古隶迥不凡,一行一字尽端严,胸中笔阵妙理玄,雅会矜庄不多言。德洲②善写北魏龛,以笔为刀自凿剜,大壑惊雷骨力坚,龙门风仪结奇缘。漫叟③诗情上笔端,杏花春雨满江南,艺路崎岖历险关,但凭只眼会诸贤。复澄④嗜古任天然,篆书取势汉魏前,铁笔纵横盖辽天,刻瓷妙艺禹甸传。哲成⑤劲健腹便便,奇书万字贮其间,藏品琳琅品相全,元瓷宋器数盈千。太隆⑥用笔似耕田,万毫齐力宿墨干,结字奇崛老松蟠,八方弟子会斋坛。成文⑦早誉在少年,精绝飞扬笔巨椽,醉墨淋漓气势酣,标新草法迈张颠。子绪⑧翩翩一谪仙,喷云吐雾气如兰,兴来挥洒笔连娟,凤翥鸾翔落锦笺。董文⑨诗笔古秀妍,立志追摹悟书禅,蛟龙出水跃九渊,唐风汉韵艺双旋。

    注:①王贺良,1935年生,精汉隶,以《张迁表颂》为宗,遒丽多新意,性沉静寡言。

    ②孙德洲(1933—2006),喜摹龙门诸品,锋刃尖利。惜未得天年。

    ③漫叟,本名李仲元,1933年生,擅行草,喜吟哦,中年眼疾盲左,尝刻“一目了然”印以示众。

    ④陈复澄,1943年生,通小学,精篆隶,治秦铸汉,中年后刻紫砂器名著海内。

    ⑤哲成,本名姚志忠,1939年生,擅行楷,识奇字,好收藏,自诩名窑极品甚丰。

    ⑥徐太隆,后名炽,1934年生,久研书艺,诸体皆精,设帐授徒,弟子众多。

    ⑦聂成文,1946年生,少年学书,曾获市奖,笔锋劲健,草书酣畅,多有奇趣。

    ⑧郭子绪(1940—2018),身姿俊美,嗜烟草,书画风格高雅,不落俗套。

    ⑨董文,1946年生,精理论,重实践,擅草兼隶,多晋汉风采。诗爱近体,韵味雅畅。

(原载《诗潮》2020年第8期)


解读李仲元先生诗中之军旅情怀

文/滕 达

  《国语·齐语》中说:“春以搜振旅,秋以猎治兵。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 《论语·卫灵公》中,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战争之事,孔子答曰:“军旅之事,丘未之学也。”故后世将军队或战争之事均谓之“军旅”,而以描写战争之史、军旅之事、军人之思的诗歌便谓之军旅诗。这些诗表现现实的或虚拟的军人形象、战事、日常生活及心态,内容涵盖从军、兵营、战争等,其意象多为烽火狼烟,铠甲武器(刀、剑、戟、戈等),孤城羌笛,战阵兵马,大雁雄鹰。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中的奇葩和珍品,在诗歌史上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阅读李仲元先生的《缘斋吟稿》《缘斋吟稿续集》,发现诗中刀、剑、戟、马等字眼甚多,这似乎与一个风度翩翩的文雅儒者、一个善气迎人的和蔼老人挂不上钩,但若想到他青少年时代曾身着戎装跨江入朝、北国戍边的一段戎马生涯,这似乎又很自然。因此,他这些充满爱国正气、军人血气以及对战争和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豪迈诗篇,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熏陶。

至老不渝之军旅情怀

  我们知道,中国历代文人都怀有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常常将心中的豪情壮志诉诸纸上,由此形成了古典诗词中的豪迈之风,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这些诗句都彰显着他们胸中的浩然之气,读之总能让人感受到那催人奋进的气势与力量。

  李仲元先生从小就敬仰、崇拜军人,对绿色军装和军营心生崇敬和羡慕之情。1949年9月,他16岁,瞒着家人毅然报名参军。军营是他人生的第一站,部队这个大学校、大熔炉,把一个懵懂的青少年培养成一名战士。这样的经历,自然沉淀了他日后诗歌创作既雄浑又沉郁的风格。1991年6月,58岁的他写下《少年从军志感》:“当年投笔气凌霄,长剑凭河斩恶蛟。苦战几番甘冒死,头颅依旧未轻抛。听笳倚戟荒城月,纵马搴旗瀚海飙。千古英雄多少事,梦魂独爱霍骠姚。”诗人述说了少年时代参军报国,后又跨江入朝作战曾几经危险,归国后旋赴吉林、内蒙古地区骑兵部队戍边,抒发了自己对汉代名将霍去病的崇拜之情。1993年10月《题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回首当年苦战多,英雄浩气蔚山河。白头老将今犹在,鸭绿江边唱旧歌。”60岁的白发老兵在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时即兴写下这首七绝,那山那水,那曾经的苦战,都萦绕心头,而今隔江东望,自然感慨万端。2005年4月,诗人写下《咏马三首》:“铁骑横云列阵催,流沙深处是龙堆。金鞭一指黄尘起,卷地风惊万壑雷。”“铁骨铮铮久逸群,撄锋曾伴李将军。鸣鞭远逐天骄子,踏破胡沙万里云。”“铁甲独行青海湾,几番带箭度萧关。如今老卧斜阳里,犹自神驰万仞山。”这三首诗可见诗人匠心独运,分别以铁骑、铁骨、铁甲起句,吟颂了马的精神。作为咏物诗,致仕之后的诗人显然以马作寄托,抒发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胸怀。2012年2月,诗人写下《八十自寿述怀》:“青衿脱去换征衣,铁马冰河度若飞。阵解烟消勋策后,天涯依旧等闲归。”以及2014年9月所赋《中秋醉赋》:“涉江仗剑敢称雄,壮岁何功赴远戎。万事惊心唯一笑,飘然已是老诗翁。”这两首诗可以读出诗人在“杖朝之年”后,心胸之豁达、淡泊,有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然而十年军旅生涯实在对人生影响太大了,如今纵是白发飘然,却依然“铁马冰河入梦来”。

崇尚古贤之英雄情结

  “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边关五十州。”古人这些慷慨激昂、雄壮豪迈的诗篇,体现着古代志士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体现着古人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远大理想的健康人格,令后世来者读之依然被激荡起心中那昂扬的斗志。李仲元先生当然如此!那是1949年9月,他所在的学校军代表请来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的周桓作报告,当听完报告,他就对自己说:“大丈夫当如是也,我要做周桓那样的人!”于是这种英雄情结彻底爆发了,他没有禀告父母便毅然报名参军,从此开启了十年军旅生涯。他时年16岁!可见他的军旅情怀是何等强烈。

  在他的诗作里,吟赞我国古代名将志士的作品近百首,诗人通过对历朝历代名将志士的讴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军旅情怀和豪气干云的英雄情结。如《霍去病》:“奇兵击斩左贤酋,蹋鞠儿郎勇且谋。天子策勋封百将,更谁领取冠军侯?”霍去病,军事家,西汉名将,少年勇武,善于用兵,多次出征击溃匈奴。他居功不骄,汉武帝欲为其建府邸立家业,答曰:“匈奴未灭,胡以家为!”不幸23岁病逝。诗人少年从军,故对霍去病的赞佩是无以复加的。如《蔡讽》:“一麾长剑气如云,百战身铭荡寇勋。沥血宣威真猛士,至今犹忆蔡将军。”蔡讽乃东汉辽东太守。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高句丽与鲜卑联合袭侵辽东,太守蔡讽与幽州刺史冯焕等合军迎击。蔡讽追击至新昌(今辽宁海城境内)中伏兵,激战而殁,其为汉代辽东战亡的最高将领。作为辽沈名儒,诗人敬重蔡讽,故“至今犹忆蔡将军”。如《杨靖宇》:“英雄抗战已无家,战罢青山战水涯。但得残躯存一息,抛头不悔救中华。”杨靖宇,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冰天雪地间,他在弹尽粮绝后只身与敌周旋五昼夜而壮烈牺牲。对于杨靖宇将军的英勇和顽强,日军颇感惶惑,经解剖将军遗体,发现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在场的日军惊讶: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这样的英雄,哪有诗人不讴歌之理!

  在李仲元先生的诗作中,诸如战国之孙武,汉之卫青、李广、班超,三国之曹操、关羽、诸葛亮,唐之薛礼、郭子仪,宋之岳飞、辛弃疾、文天祥,元之铁木真、耶律楚材,明之戚继光、袁崇焕,清之郑成功、林则徐等,这些历史长河中的著名将领和英雄,都是他抒发英雄情怀的对象,创作了许多高亢激越的诗篇。

刀光剑影之军旅诗意象

  写诗词总是要借助意象来烘托意境,寄托情思。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在李仲元先生的诗作里,“刀”“剑”“戟”“马”乃至“战”等字总会不断跳入眼中,而这些字眼无疑是他军旅情怀、英雄情结、尚武精神的一种诠释。

  “刀”意象,先生乐刀,在诗作中不下二十余“刀”。如《孙武》“斩损红装小试刀”,《辽东长城》“儿郎御虏夜横刀”,《名将》“归来大雪满弓刀”,《皇太极腰刀》“莫道功丰恃宝刀”,《临池十歌》“抚刀常愧头颅在”,等等,二十余“刀”,几是刀刀不同。

  “剑”意象,先生爱剑,诗作中飞舞三十余“剑”。《候城》“燕王挥剑冻云开”,《朱蒙》“卒本川头仗剑来”,《黄龙府》“试问当年提剑客”,《木华黎》“辽海中原剑底收”,《阜阳刘公祠》“破虏将军剑气舒”,等等,果是剑剑有别。

  “马”意象,先生爱马,诗作中奔驰三十余匹“马”。《薛仁贵》“张弓驰马奋腾骧”,《完颜希尹》“马上挥戈威靺鞨”,《沈州站印》“快马轻车沈州驿”,《沈阳镇边门》“玉垒铜关铁马横”,《李勣》“英公跃马踏冰河”,等等,当是各马争先。

  “战”意象,先生“好战”,诗作中有“战”四十余处。《项羽》“北逐南驰百战雄”,《名将》“破虏将军战正鏖”,《杨业》“三代临边战朔方”,《高志航》 “震电奔雷战未旋”,《江桥抗战》“江桥一战真惊世”,等等,读之战意满满。

  “戟”意象,先生诗里多戟。《高显古城》“曾照烽台执戟人”,《石台子山城》“曾将弓戟对仇伤”,《王昌龄》“塞上胡笳倚戟听”,《薛仁贵》“画戟横云掠阵长”,《萨尔浒大战》“折戟沉沙铁渐销”,等等,可谓戟戟皆殊。

  此外,诸如戍楼关塞、烽火狼烟、越甲吴钩、兵阵鼓角、钺戈弓匕等也多有所见,可谓十八般兵器皆入诗来,涉战字词多为所用。初略概算,在他千余首诗中仅各种军旅诗意象的使用就有两百余处。这些意象,营造出特定的气氛,烘托了军旅意境,使读者如临其境,与诗共鸣。

史事里之军旅情思

  以诗观史,以史为鉴,以诗察事,以诗言志,通过史事寄托军旅情思,李仲元先生此类诗作约五十余首。他作为文物专家,对辽沈地区的历史多有考察和研究,而这些史事也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重要素材,初步形成了他诗中含史、史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如《司马懿平辽》:“笑战公孙小试刀,辽东初展魏旌旄。襄平已是囊中物,何必屠城血溅袍。”公元238年,司马懿奉魏明帝曹叡之令,率军平辽。8月攻破襄平城(今辽阳市),入城后,司马懿屠15岁以上男子7000多人,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2000多人,收编百姓4万户。这场屠杀,宣告了辽东公孙氏的灭亡。诗人感叹这段血腥事实,在诗中怒问“何必屠城血溅袍”。如《光复辽东》:“旌旗猎猎剑光寒,平壤城前驻马看。收拾金瓯重一统,今宵好月共团栾。”诗中叙述了公元668年大将李勣奉唐高宗之命东征高句丽、光复辽东之事,是役唐军攻取扶余、南苏、木底、苍岩、平壤诸城,俘高句丽王高藏,辽东复归一统。诗人讴歌了辽东重归大唐这一事实,形象地唱出“今宵好月共团栾”。再如《八女投江》:“弹尽江头已合围,回眸一笑死如归。洁身绽化桃花水,朵朵红波带血飞。”1938年10月,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自己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八女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诗人撷取了这一真实故事,歌颂了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生命的壮丽篇章。

爱国主义之诗情绽放

  忠诚爱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沉的情感,更是军旅诗的最显著特征。古往今来的军旅诗词,莫不抒发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的热爱,对入侵者无比的愤恨。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李仲元先生,怀着军旅情怀、英雄情结,在诗歌创作中就更不乏关抗日战争和祖国统一的佳作篇什。

  在抗日题材中,如《中日甲午战争双周甲殇祭》:“忧患心头莫自骄,东瀛余孽正嚣嚣。撄锋我亮横天剑,荡寇安澜翦恶枭。”《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作》:“飘风飞雨伴雷鸣,豪气当年忆纵横。柳沼秋烟惊北塞,卢沟晓月照长城。三军怒展屠蛟剑,八载终收缚虎缨。痛饮黄龙君莫醉,须知东海尚藏鲸。”《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感赋》:“阖族拼流血,哀兵万里行。救亡当此刻,御侮践新盟。挥我横天剑,降伊跋海鲸。史鉴休遗忘,沧波尚未平。”这几首诗都有警示之意,“忧患心头莫自骄”“须知东海尚藏鲸”“史鉴休遗忘,沧波尚未平”,更应“编篱勿忘御狼豺”(《旅顺万忠墓》句)。

  在台湾题材中,1997年冬,李仲元先生随团赴台湾参加书画展和学术交流,在台十余日,虽浮光掠影,然已初对其风物人情有所了解,感而有吟《乡人聚饮》:“恩怨同销全社稷,相逢一笑醉高粱。”表达了两岸同胞相聚的欢乐之情。《书画展开幕》:“嘉宾济济满堂春,彩墨金笺映眼新。”叙述了书画展在台北开幕的盛况,表达了两岸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共同的喜爱之情。《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睹物伤心轻自问,何时更赋卜归诗?”诗人作为文物专家看到国宝多在台湾难免心生悲怀。《游日月潭》:“公主煎茶迎远客,相期共会九州同。”诗人在游日月潭时于某番社首领处得其大公主亲手烹茶相待,宾主相期将来有一统之时。《赤嵌楼》:“早令强夷归赵璧,岂容台独裂金瓯?千秋史乘昭今古,一瓣心香拜郑侯。”该楼为郑成功受降荷兰之处,诗人于此自然谒拜郑成功,从而发出“岂容台独裂金瓯”的呐喊,爱国主义情结跃然纸上。

  学界诗界品评李仲元先生诗作甚多,本文则试图别出机杼,然才短思涩,不得长辔远御,东抹西涂之下,亦恐有鱼鲁帝虎之讹,诚惶诚恐而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原载《诗潮》2020年第8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笔下见叱咤 才中知崚嶒——漫话作家高仲岗诗作
缪钺:《迦陵论诗丛稿》题记
近代台湾诗学的梦蝶园书写
诗歌:爱的心语.docx
一枝玫瑰暗香来——我读裴高才著《玫瑰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