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大臣于范诗文

按:于范是明代郓城人,进士,曾任河南知府、浔州知府、户部主事。其家族后人注重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于恒谦先生将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交我辨别整理。这些资料,有其同僚、文人、朋友写给他的诗文,也有其本人的部分诗文。卢明感觉,这些资料,不仅对于家重要,而且对郓城重要,对整个历史文化重要。所以,发这里一份,供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研究。

于户部①约游虎丘

殷云霄②

浒墅岸头多客船,姑苏城外水连天。

泊舟两日未能去,虎丘山上有名泉。

渔歌隔岸晓云低,客梦萧萧意转迷。

岁暮江南魂欲断,姑苏台畔子规啼。

淅淅北风吹古河,客愁无奈故人何。

相逢不尽登临兴,岁暮寒芳没几多。

卢注:

①于户部,指于范。于范,字觉甫,城人,宏治乙丑进士,初授辉县知县,调嘉兴县知县。入为户部主事,转员外郎中。管理蓟镇边储,颇革夙弊。出为河南知府,裁抑权贵豪骨。后改知浔州府。未几,归卒。著有《廪邱文集》。

②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号石川,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人 ,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殷云霄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殷云霄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本诗便是摘自作者的《石川瀛洲遗集》

③浒墅:浒墅关地方。浒墅关镇地处苏州高新区东北部,踞京杭大运河东岸,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活码头”之称。

赠分司钞关于户部

祝允明

初从分部谒巾冠,便略形骸露肺肝。

东有珣琪南有箭,紫为鸑鷟碧为鸾。

关讥尽道能经国,王佐何曾务守官。

下对苍生上天子,知公心事浩漫漫。

卢注:

钞关:钞关是明代征收内陆关税的税关之一。宣德四年 (1429年),因商贩拒用正在贬值的大明宝钞,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地点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以疏通大明宝钞,并趁机增税。在这些地点设立征收商货税款的税关,因此得'钞关'之名。成化(1465-1487) 以后,钞关折收银两。设立钞关的处所有: 崇文门、河西务、北新、正阳、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浒墅、九江、金沙洲、漷县。各关屡有兴废。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鸑鷟:yuè zhuó,凤凰。

渔阳道中望盘山因寄于户部觉甫

卢雍

十年见说盘山胜,马上今看紫翠重。

乘兴便须凌绝顶,题名还拟记行踪。

去间可辨层层路,风过时闻隐隐钟。

东道相逢谁是主,松间携酒待司农。

卢注:

渔阳:渔阳,古代行政区域名。秦置渔阳县,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 。现蓟县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故名渔阳。

盘山: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又因她雄踞北京之东,故有'京东第一山'之誉。 山旧名无终、徐无、四正、盘龙。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不受献帝封赏、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

卢雍:(1474—1521)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师邵。正德六年进士。授御史。武宗北巡宣府,欲建行宫,雍疏请罢其役。巡按四川,劾巡抚马昊黩货殃民。擢四川按察副使,未任卒。有《古园集》。

偕觉甫登中盘

卢雍

有约寻山作胜游,路回虚谷转深幽。

尘缨聊向清泉濯,诗句还从峭壁留。

隔崦疏钟初落日,悬崖老树几经秋。

烟霞肯许移家住,愿疏君子乞早休。

卢注:

中盘:盘山景区的一部分。盘山有“三盘之胜”,即:上盘松胜,蟠曲翳天;中盘石胜,怪异神奇;下盘水胜,溅玉喷珠。

同于觉甫游盘山上方寺夜坐

王玹

联镳不愧谢安游,云淡林峦景色幽。

飞鸟一声山寺静,傍崕千树晓云留。

松花绕涧僧供茗,竹叶盈壶客醉秋。

佳景几人能共赏,西风尘事总休休。

又:

有客促命驾,乗兴入山游。

野鹤迎人舞,寒泉绕寺流。

老松蟠怪石,落叶走空沟。

爱此忘归去,斜阳不暂留。

卢注:

王玹:王玹字廷用,明朝山东海丰县(明代区划名,现称无棣)王家庄人,生于明天顺壬午年5月26日。成化23年丁未科三甲进士,弘治乙酉年授河南襄城知县,弘治八年为河南巡抚按御史,弘治十年升户部主事,弘治16年授诰命封父王豫户部主事,母刘氏妻张氏为安人。弘治18年冬升户部员外郎。

送于觉甫四首

彭泽柳深烟袅袅,河阳花暖日迟迟。

功名不用留金石,路口相传是砚碑。

春雨桑畴水乍深,秋风禾黍稼成阴。

乡间不见催租吏,争说干侯父母心。

识君恨晚别君难,极目云山落照残。

每遇酒杯能尽兴,离筵今日不成欢。

雨过郊亭暑气清,柳风梧日晚蝉鸣。

孤尊此夕山城别,后夜相思但月明。

六思六首哭于廪丘太守

忆惜己巳春,钱塘始君识。

立谈顷刻间,两情即相得。

人言君简亢,视我独谦抑。

乃知意气孚,元不限南北。

呜呼一思君,令我心怆恻。

是秋只严务,行役赴嘉禾。

感君不菲弃,惠受何其多。

每叹良觌难,一日常再过。

簿领自填委,杯酒还吟哦。

呜呼再思君,令我泪滂沱。

庚午春仲月,与君聚杭城。

公馆坐幽邃,寒暑屡变更。

寝食长相倚,亲爱如弟兄。

共事凡五人,视我更殷情。

呜呼三思君,令我心神惊。

悠悠辛未冬,与君会浒墅。

睠言经年别,不觉长宵语。

凝霜被野草,落月闻寒杵。

相助惟令德,论义明出处。

呜呼四思君,令我心凄楚。

癸酉时在夏,与君聚都下。

炯介迂流议,翰士交游寡。

惭我本无似,多君遗情雅。

清夜秉烛谈,篇什同挥洒。

呜呼五思君,令我泪盈把。

丁丑余出按,与君会卫源。

公庭立片时,私讯但寒暄。

弼闻洛下颂,慰我积思存。

如何十年义,一旦沉寒原。

呜乎六思君,令我心悲烦。

和卢师邵望盘山

王玹

行台胸次饶丘壑,暇日寻幽不厌重。

烟树每劳瞻望眼,云山多记去来踪。

情髙孤岭清秋月,兴逐丛林暮夜钟。

问俗偶来成远眺,题诗到处寓忧农。

卢岩寺

于范
看罢悬崖瀑布泉,小栏修竹袅晴烟。
丛松不碍岩头路,高岫能侵云外天。
隐士有名从异代,残碑无字记当年。
连镳有客同清赏,把酒赓歌伐木篇。

孝子赵兰传

知府 于 范

原文:

公三岁丧母。即数日不乳,能饮食。每饭献母墓,十余年无一笑颜,无一疾行。家贫甚,日环绕父膝,游不出十里外,晨昏定省以为常。父病,公尝粪以验,祷神求代。亲终,哀毁几绝。既葬,依庐卧薪枕块三年,日夜号泣,亲负土累坟。

卢明译文:

赵兰先生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母亲去世后,几天不吃奶,便能饮食。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从无笑容,总是缓慢地走路,严守孝子的行为规范。

家里很穷。他终日不离父亲身边,即使出去,也不出十里之外。每天一早一晚,给父亲问安。父亲有疾病,他尝父亲的大便来验证病情,向神灵祷告,请求用自己的身子代替父亲的痛苦。父亲逝世后,他哀毁骨立,哭得几乎断气。埋葬父亲后,他在父亲坟前建草房,守孝三年,日夜痛苦,并亲自背土为父亲添坟。

夜里被一群盗贼捆绑,陷于险境。谁知不大一会儿,这帮盗贼都眩晕,摔倒在地,赵兰由此得以保合性命。这件事,自始至终,赵兰都没害怕。街坊邻居都说这是因为他的孝感到了天,才有这样的结果。

也是巧了,遇到赵兰的儿子死亡,赵兰默然不语,并不过问。他心里念着的,是死去的双亲,他只是向着父母的坟墓哭泣。在丧事服满以后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依然不食腥荤,不穿带彩的衣服,独自一个人就寝。每到过年过节,或祭祠的日子,他必定匍匐在地,像发丧那样痛哭。有时,别人谈到父母,赵兰的泪水总是潸然不止。显达人士到赵兰家走访,赵兰并不看重。官员想表彰他,他也不接受。

像赵兰这样,从婴儿时期,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只是念着父亲母亲。世人说的“终身思慕父母的人”,赵兰便是。

范爷爷与郓城南关樊氏五世祖,明兵,工部尚书樊继祖乃同窗好友,于公传中有:会友五人,若今监察御史樊君孝甫辈,讲学南方,期至于圣贤之道。所指即樊继祖,字孝甫,号双岩。太安人樊氏老奶奶墓志铭中有父讳某,母王氏,樊继祖的祖母亦为王氏,知州王坦之女。二叔,有时间察一下南关樊氏族谱,樊氏老奶奶可能是明兵工部尚书樊继祖之姑母,亦或本门近支。

正德皇帝为于范进阶的敕文

【原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地曹总邦计之权,任为特重;主事佐即官之政,责亦匪轻。故必才行之俱优,庶其职业之能举。兹惟慎选,务在得人。

尔,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于范,擢第一经,分符两县,爱民体国,即屡奏于旌书;进秩畴庸,遂超登于郎署。操持罔玷,茂彰清白之风;出纳有方,丕著动能之誉。属当大庆,轸念贤劳,预加褒扬,锡之恩,奚俟陟明之考,兹特进尔阶承德郎,锡之敕命。

於戏,恩出常科,慎无忘于报称;功惟懋赏,尚有待于登崇。益究乃心,嗣膺于宠。钦哉,钦哉,勿替朕命。

正德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注释】

擢第:登第,及第。

正德皇帝命于范督查两淮等地盐务的敕文

【原文】

敕户部主事于范:

近因该部题,称两淮等处各盐运提举司,递年该办盐科,除本色听候各边开中外,有奉例变卖价银,有在县水乡草荡依山等项折色,有折纳变卖私余盐,车船头疋等项价银,俱该解部以备边储等项支用。近年和官员因循玩视,有户丁拖欠数年不行征完者,有已征在官数年不行解送者,有岁报册内不开完欠者,有虽开完欠与原额不合者。年分或致混杂,数目多有遗漏。若止照常行文催督,诚恐迟误,不能济用。

兹特差尔前去长芦、两淮、两浙三军司,照依该部题准事理,严督运司等官吊查卷案,将各年该解京水乡灶丁等项盐课折色银两,逐一清查,见在实数,行令所在司府,差委的当官员定限解部,转送太仓银库,交□□拖欠之数,除例蠲例免外,该征者,即将运司掌印分司官住俸定限,征完解纳。仍查各年见在囚徒盐,并捉获私盐车船头疋等项未经变卖者,就彼变卖价银收贮类,解其长芦等运司。折盐布疋内有拖欠一体查催解纳。仍查各司批验所掣割余盐,各照该部开去引数及近年拟定价值,变卖银两,亦令所在官司差官解部,转送太仓库交收。若见在掣割数少许,令预先纳价。守候挨次支给。余盐多处,尽数变卖,不拘前数,悉听尔从宜施行。其各该运司官吏人等,有违慢不服追理,延久不完,及有侵欺埋没、占窝转卖、阻坏盐法等项情弊,应拿问者,就便拿送所在官司问理,应参奏者参奏提问。事有应与巡盐御史会议者,公同计议而行。

尔为部属,受兹委任,务宜持廉秉公,悉心查究,使国课不亏,奸弊不匿,斯为尔能。若各该地方人民十分艰窘,拖欠之数一时果难完纳,亦听尔酌量事势人情,具奏定夺,尔其慎之。故敕。

正德八年十月 日

【注释】

开中:所谓“开中”,是国家利用手中的食盐专卖特权,吸引商人纳粟于边,官给引目,支盐于坐派之场,货卖于限定地方。在开中制下,封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着盐的生产,掌握着盐的专卖权,可以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出榜招商。应招的商人必须把政府需要的实物(如粮、茶、马、豆、麦、帛、铁等)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才能取得贩卖食盐的专门执照——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并在政府指定的范围内销售。开中初期,缴纳米麦,谓之本色。永乐后期,纳钞、银、马、茶、帛、铁等形式逐渐取代了纳米,谓之折色。在鼎盛的时期,以折色开中、设常股和存积之制、剥削灶户、以余盐补正课之不足为三个主要内容。

正德皇帝命于范提督山海、蓟州等处的敕文

【原文】

敕户部郎中于范:

今命尔提督永平、山海、蓟州等处边关腹里,一应收放粮草、银两、布花。禁革弊奸。及邻近通州三河、香河、宝抵、怀柔、顺义等州县、卫所仓库、钱粮,并屯种子粒,悉依旧规。其间倘有裨益军民事宜,听尔酌量,曲画调度供给,务在得宜。事干地方重大者,会同彼处镇、巡等官计议停当而行。官吏人等但有侵欺盗卖及私买间通同作弊者,尔即拿送所在官司问理。应奏请者照例施行。

尔受兹委任,须持廉秉公,殚心竭虑,毋暴毋刻,务俾边储充足,事妥民安,如或纤毫不谨,以致扰人坏事,必罪不宥。故敕。

正德十年六月初一日

国计堂记
于範
凡水陆场务榷者皆为国家计也,至于算商舟则以部职主之,盖利重课多又计之大者也。余作分司堂因以国计名焉,或曰国计盈缩系乎人。有廉墨堂之崇卑不与焉,虽然隘陋至于等威不辨,亦非所以别上下而重名器也。

辛未岁初,余承命来浒,见堂敝甚,广仅丈许,高不及半,藉地不阶,其势硊然欲倾,且湿淖不可居。中列公案,右围板为库,间以木屏,库役止宿其间,朝夕嘈喁甚非规制。盖为主者仅一稔而代,以期近,易为因循,且去府余三十里,阻于远,难为葺治,是故相寻,日就于圮。余为之愀然,遂锐志修理,顾费无所出,乃较算区画,凡船有匿税不输者罚之,使出木数株或砖石灰瓦若干,输而不尽者半之土人号铺户而揽纳者又倍之,积三月稍裕,乃谋及郡守,林君利瞻忻然曰,某之职也。即为命工遣役,撤而新之,视旧制加拓焉。增四楣为轩,筑三级为阶,因阶为道,达于大门,堂四楹,轩如之,高二丈二尺,广倍焉,前后相距则三丈有奇。侧为库房三间,缭以高垣,封以坚户,用寄料银,暮使库夫环守焉。虽不甚壮丽,望之亦颇轩敞轮奂,视昔有间矣。

或曰,损上益下,国之大计也,今子割下所有以华其居,且以国计名之,无乃左乎?余曰不然,处已以公而廉,待人以明而恕,其损上益下之道得矣。若夫商船影射不输者则奸人耳,且人尤而效之,国课亏矣,罚而不宥,正以为国计也,以名堂。

乌呼!不宜是役也,经始于三月二十八日,迄工于五月二十五日,林君谓不可无言以纪岁月,故云。

清光绪《郓城县志·艺文》载:

刘氏贞节传

户部郎中 区 越

于稷妻。丈夫穷经史,明性理。遇小利害辄变初心,且有毁其行以苟富贵者。节妇持节四十年,始终未闻有不安之意。不以产遗其女,毅然归之侄,是非丈夫之杰者乎?是不可以动朝廷励天下乎?其侄于范地官大夫,与予同第进士且同署,知其事为详,故不愧芜陋,为传其实,以俟太史氏采焉。

清光绪《郓城县志·节孝》载:

刘氏 于稷妻,十岁通《孝经》、《列女传》大义。及归,克尽妇道,事舅姑,以孝闻。亡无子,哀毁几自尽。遂谢华餙,矢志守节,历三十余年。正德十一年,奉诏旌表。

赠于觉甫序

毛伯温

正德庚午夏四月,嘉兴令于君觉甫擢户部主事。先是君有事于杭时,廖君惟修,潘君玉选,唐君云卿暨余寔同事事。五人者,寝食俱焉,询谋同焉,盖不啻兄弟也。余劣且疏,赖诸君矫正,君尤惓惓焉。既而,君与玉选以被擢归,促装未及行,而惟修与余适至。秀水令苏君从仁重君之行,命工绘图,集缙绅咏歌为巨帙以赠,谓余当有言於末简。余惟人生有出处,有聚散,於其别也,情有不胜,不能已於言。出处不同,言因之以异。

君以明进士令辉,监司入其才,乃更民今邑。君廉明刚断,一以抚恤,为心所至,辄有善誉,皆爱而畏之。去辉日,老幼遮道,泣留不忍释。今之去,民之留之无异于辉。兹擢地曹,职司财赋,特君治邑中一事,君处之盖绰绰有余裕者,余何言哉。

虽然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近年水早相仍,民力竭矣,君目击而痛心焉者也。朝廷屡下宽恤之诏,而民困不苏者,君岂不熟究其故哉。其历历以闻於当道,惟图所以苏之而己,或者谓君所司有定方,不得概及。余谓君子畏天命悲人穷,惟未闻其穷故不知悲。今君以目击者闻诸当道而图之,未有不悲者,悲之,必有以苏之矣。明年秋,余当考绩,君苏民之泽,滂及东南,余当具民庶乐业之状以为君庆。君共举一觞,以復我庸书以俟。

注:

毛伯温,大明兵部尚书,吉水东塘人。

二程夫子祠堂记

于范

斯道有统,二夫子承之。维是洛土,二夫子生焉。乃未建祠,实有司之缺也。范为比惧,乃作庙。谓逼仄不足以妥神灵,隘巷不足以来瞻仰,得城西关厢民舍数十丈,乃厚价搆之。庙而后敬,像而后礼,人情也,乃作两庑十间,以翼正堂,求诸贤名姓,置木主焉。谓寝庙必宜深邃,乃立周垣,乃重门各三间。谓诸生当肄习其所,乃作讲堂于庙后,亦五间六楹七楣。谓生徒当有栖,乃作号房于讲堂东西。谓香火无所司,乃延黄冠结庐于侧。恐其衣食罔资,乃置田数亩于垣外。庙必有祭,乃作祭器。祭必有期,乃定二八月望日。祭必有仪,乃准春秋下祭焉之。其未尽者,次第举焉。功□实记乃立石。

正德庚辰八月朔日,蓬莱丁昴立石。

明嘉靖《郓城县志》载:

有明旌表于节妇刘氏墓志铭

豳野赵若唐撰

正文:

节妇刘者姓女,名门妇,舜相甫于稷配也。初,于稷以郓之奇男子择配于刘,人皆知刘氏之先盖出宿州,洪武初五世祖迁于郓,遂家焉。曾祖通生镇,由胄监为大同卫知事。是生纯。纯娶孙,为节妇母。所出子男女五人。

节妇生而慧敏,幼服母教,《孝经》、《列女传》辄领大义。女红织纫、衣服酒浆之属,其职分也。长,归于稷。稷虽不仕,然善理家,节妇相助,宜与之偕。越三年,姑徐且殁,节妇哀慕循礼。又三年,稷亦殁,节妇嘉魄洒泣,举礼率初。及送葬,毁瘠形,视听衰,依依然默以身殉,赖姻眷得挽以归。比抵家方宁主,升降不由阼,出入不当门,隧柏舟共姜之守,若其素所亲就者,胡异世而同符耶!

若夫非礼之言、不经之诱,不惟不出之于口,且将不得少闻于耳矣。节辰奠哭必以礼,岁时归宁必以礼,奉养服劳必以礼,抚绥鞠育必以礼。故偕母氏樊,同敬所尊,同慈厥幼。而老者安,少者怀,一礼以为之基也。

稷之侄,有名范者,字觉甫,为廪丘子,且举进士第。虽母安人樊之力要之,节妇亦与有功焉。节妇始出三子,二男一女。男殇女存。稷之终也,女甫十月,节妇携之。长后归知州侯镗孙生员敕嫔,遣妆奁亦以礼。初有欲言赘者,节妇病其分侄产也,遂拒之弗许。乡人闻而惊曰:甚矣夫,节妇之韪如此也。彼丈夫子,宁复有是多得者哉。节妇以女子而独兼之。

其疏之也固宜,遂荐诸有司。有司以其事闻于上,可其奏,表其闾,曰:于妇刘氏,贞节之门。余承之郓邑来,且后于节妇之存也,尝试闾以礼之。今其殁也,廪丘子之子曰蒙,其犹子曰鲁者,儒也。走余曰:刘于蒙、鲁,视之若己出者;蒙、鲁于刘,恨弗能事之若出己者。生固以卒业成均而弗克就养,殁可复以此而弗克殡葬耶。且西屏子已为之传,省斋子已为之状矣,敢请我侯铭。余以廪丘子为闻人,且二子亦天下士,故嘉其义,壮其节,而弗敢以芜陋,谨铭其墓。

卢明注释:

赵若唐:陕西邠州人。由举人,嘉靖十四年任郓城知县。操心平恕,涖政精勤废坠,锐意修举。学宫、衙署焕然改观。曾修嘉靖版《郓城县志》,后升石州知州。

胄监:即国子监。 亦指国子监的生员。

阼: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主人迎接宾客的地方。

柏舟共姜之守: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诗.鄘风.柏舟》诗:“凡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雨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序:“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共妻作此以自誓。”相传春秋时卫国的共伯早死,父母逼迫他的妻子共姜改嫁。于是共姜写了《柏舟》诗表示拒绝。

廪丘子:于范,字觉甫,号廪丘子,郓城人,明宏治甲子科举人,弘治乙丑科进士。初授辉县知县,调嘉兴县知县。入为户部主事,转员外郎中。管理蓟镇边储,颇革夙弊。出为河南知府,裁抑权贵豪骨。后改知浔州府。未几,归卒。著有《廪邱文集》。

卢明译文:

节妇是娘家姓刘,是名门望族的媳妇,于稷(字相甫)的妻子。起初,于稷以郓城县奇男子择配迎娶了刘氏,人们都知道刘氏的先祖出自宿州,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她的五世祖迁到了郓城,也就在这里安了家。她的曾祖父刘通。刘通生刘镇,刘镇由国子监生被任命为大同卫的知事。刘镇生刘纯。刘纯娶妻孙氏,孙氏就是刘节妇的母亲。孙氏生了五个儿女。

刘节妇生下来就很聪敏,从小接受母教,对《孝经》、列女传》都能领会其大义。对针织女红、衣服饭菜之类的活,都很在行。长大以后,嫁给了于稷。于稷虽然没有当官,但善于打理家事。刘节妇在后面协助他,两个人很协调。过了三年,她的婆母去世,刘节妇哀伤无比,追慕无尽,按礼节送葬。又过了三年,于稷也逝世了,刘节妇象丢了魂似的,挥泪祭亡人,庄严举礼。等到送葬的时候,她已经瘦得不像样子,视力听力严重衰退,在坟坑前依依不舍,想依身殉夫。幸亏有亲眷挽劝才回来。回家以后,不迎客送人,不当门出入,誓不改嫁。这与春秋时期誓守亡夫之家的共姜是一样的,虽不同世,却有着一样的作为。

至于非礼之言、不经之诱,不惟口中不说,而且听都不同。逢年过节奠哭亡人,必定按礼而行;岁时回娘家探亲,必定接礼而行;奉养长辈从事家务劳动,必定按礼而行;养育培训后代,必定按礼而行。她与于范的母亲(节妇的妯娌)樊氏一起,一同敬奉尊者,一同慈爱后代。于氏一家,能有老者安养、少者爱怜的状态,都是建立在一个“礼”字基础上的。

于稷的侄子,有个名于范的,以觉甫为字,廪丘子为号,进士及第,虽主要是其母亲樊氏成就的,刘节妇也有一份功劳。节妇起初有三人孩子,二个男孩,一人女孩,男孩都死亡了,只有女儿活了下来。于稷去世的时候,女儿才十个月,是节妇养育了她。女孩长大后,巡给了做侯镗知州的孙子、生员敕嫔。出嫁时,送的嫁妆也是按礼数备的。起初有表示想入赘到节妇家者,节妇怕女儿女婿分了侄子的家产,就拒绝了。乡间的人听说此事,吃惊地说:“多么深重啊,节妇的尊礼之心!”别说一个女子能做到如此,就是做堂堂男子的,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节妇以女子之身,而兼有女德与大丈夫的气度。

很该把节妇的事迹写成材料。于是,向上级相关部门推荐。上级部门又把她的事迹吾报到朝廷。皇帝批准了申请,决定在旌表她,在乡里宣扬她的事迹。说:于氏的媳妇刘氏,是贞节之门。我到郓城来当知,在刘节妇事迹之后,也曾尝试着在县里表彰。如今节妇刘氏逝去,于范的儿子于蒙和于范的侄子于鲁,都是儒学生,他们找到我说:刘氏对于蒙、于鲁,看作自己亲生的儿子。于蒙、于鲁对于刘氏,恨不能象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伺奉,我们因为在国子监读书而未能奉养刘氏,现刘氏亡故,我们想以此表达我们的对刘氏的敬爱和怀念。

况且西屏子已经为刘节妇写传,省斋子苑学已写了他的一这材料,他们想请我这个知县为墓碑作铭。我知道于范是有名望的人,况且于蒙、于鲁也是文士,因此,褒奖节妇的精神,宣扬她的名节,不改粗糙行文,便恭敬地在其墓碑上写下铭文。

附清光绪《郓城县志·节孝》对于稷妻刘氏的记载:

“刘氏 于稷妻,十岁通《孝经》、《列女传》大义。及归稷,克尽妇道,事舅姑,以孝闻。稷亡无子,哀毁几自尽。遂谢华餙,矢志守节,历三十余年。正德十一年,奉诏旌表。”

清光绪《郓城县志·艺文》所载明代户部郎中区越所撰《刘氏贞节传》:

“氏于稷妻。丈夫穷经史,明性理。遇小利害辄变初心,且有毁其行以苟富贵者。节妇持节四十年,始终未闻有不安之意。不以产遗其女,毅然归之侄,是非丈夫之杰者乎?是不可以动朝廷励天下乎?其侄于范地官大夫,与予同第进士且同署,知其事为详,故不愧芜陋,为传其实,以俟太史氏采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埋葬在水浒故里山东郓城县的那些历史名人
王隆王晟
菏泽名人陵墓知多少(丞相、尚书、刺客等人墓葬)
郓城英贤传——(24)樊文耀
(1)户部郎中陈易之墓誌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