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床”与“榻”

席地而坐的筵席时代,除了最基本的“筵”“席”之外,后来也有略高于地面的坐卧具称“床”和“榻”。

“床”原作“牀”。“牀”今为“床”之异体,而最初“床”却是“牀”的俗字。

“牀”字“从木爿声”(《说文》)。“爿”今读pán,按1936年版《辞海》所说“《字汇》作蒲闲切,今俗读近之”,则“爿”之今读原也是俗读。按今本《辞海》所释,其义指“劈开的竹木片。如:竹爿;柴爿”。

“爿”之旧读“齐阳切,读如牆”,其义多认为就是“牆”,为“牆”之初文(今作“墙”)。近人林义光《文源》认为其字像牀:“考爿并有牀象,实即牀之古文。”清徐灏《段注笺》引明人吴元满《六书总要》说“爿”字横视“象平榻四足之形”;清孔广居《说文疑疑》说“爿”作“偏旁之用,不便横书”,因而“加木作牀”。则“爿”或可视为即“牀”之初文。

《说文》释“牀”为“安身之坐者”,以为是坐具;《释名》释为“人所坐卧曰牀”,则以牀为坐卧兼用。黄廷监说古代牀之形“大约如今之榻而小,或与今凳之阔者相类”,所以他认为“古之牀主于坐而兼卧”(《考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传世大徐本《说文》释“牀”为“'安身之坐者’五字,非是”,应作“安身之几坐也”才对,因为“牀之制略同几”,也是“有足有桄”的,“可坐”,“亦可卧”。“桄”义为床之横木,有学者以为最原始的床不是带腿的床,而是像版筑那样用两版相夹,就像“爿”横视的样子,下面是两块版。

牀作坐具的用例很多,如《史记·郦生列传》:“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刘邦所倨的就是坐床。又如《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曹操“捉刀立床头”之“床”也是坐床。

今本《辞海》释“床”为“供人睡卧的用具”,但也说“古时亦指坐榻。如:胡床”,兼顾了古代用作坐具的历史,但所举“胡床”之例或有可商。胡床非床,也不是坐榻,与床不是一回事。胡床是马扎,其坐姿为胡坐,两腿下垂;我国古代的床,包括坐榻,则是传统的跪坐,所以胡床与床不是一回事。《辞海》自1979年试用本至今新出的第七版,这个引例却一以贯之一直没有变化,似需有所斟酌。

就牀作卧具言,《段注》又分析了“古人之卧”的两种情状。

其一为“隐几”之卧。段氏说“牀前有几,孟子隐几而卧是也”。所谓“隐几而卧”,是说人坐在牀上靠着几睡。段氏因此认为古代“牀前”一定“有几”。又引“舜在床琴”以证“古坐于牀”而“琴必在几,则牀前有几亦可见”。段氏因此说“古者坐于牀而隐于几”为“隐几”之卧。《说文》释“桯(tīng)”字为“牀前几”,似也旁证了古人牀前确实有几。

其二为“横陈”之卧,即四肢放平了躺着睡。引例较多,如“《弟子职》曰,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疋(shū,脚)何止?”老师将休息时,学生都站起来,替老师铺好枕席,问老师脚朝哪个方向。这就是“横陈之卧”。但此类卧具似坐卧兼用,可随时变化的。段氏说,“《内则》云:'少者执牀与坐,御者举几。’谓晨兴时也,即以所衽(以衽席借指睡牀)为所坐也”。晚上作卧床,晨起即为坐具,且如段氏所说,牀和几还是配套用的。《说文通训定声》也说“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这就是古代的床。白天坐晚上睡,坐卧两用。但这应是一些比较轻便的小床,大床恐难轻易搬动,如服虔《通俗文》所说之“八尺”(合今约1.90米)大床。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的一张大床,长2.18米,宽1.99米,比现在六尺大床还大(高却仅19厘米)。这种大床,晚上可用以卧,白天主要恐怕还是像席一样用于坐的,可以多人围坐或用于进食等,如唐段成式《剑侠传》所写“遂揖客入宴,升床当席而坐”。

以下略说榻。

“榻”与“床”相仿而卑,形制也略有不同,《释名》释为“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说文》释为“牀也。从木,

声”。按,从“
”得声之字皆有接触和靠近义。清人郑珍《说文新附考》说,榻原作蹋,其形狭长,犹今之长凳,但脚很短,“去地近耳”。古人多设于牀前,“坐卧皆蹋此而上”。所以“蹋”最初原是床前的踏脚(蹋义踩踏,谓以足着地),“俗别改木榻字从木”,因而写作“榻”字,于是成了“长狭而卑”的坐卧之具。

“长狭”之榻可多人合坐,称“合榻”或“连榻”。也可用于卧,如赵匡胤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岳珂《桯史》卷一)。但其义已同卧床,因为榻也有床义(《说文新附》“榻,床也”)。所以两者也合称“床榻”,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回:“要睡,床榻被窝,都是现成的。”“床榻”就是“卧床”,“榻”义已虚化。

榻又有独坐的称“坐榻”,如《三国志·管宁传》注引《高士传》:“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即箕踞),其榻上当膝处皆穿。”这是说“坐榻”的坐姿还是“跪坐”,段氏即以此为“不似今人垂足而坐之证”。唐王勃《滕王阁序》名句“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榻”,也是独坐的坐榻,也称“独榻”。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0期《识物寻踪》栏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床榻
中国传统家具赏析之床榻
床(牀)
古典家具之床榻的发展
明清家具05
写古代小说必备素材 古代家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