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德忠赏评武立胜诗词

​

原创: 潍坊诗词学会 潍坊诗词学会 

佳 作 赏 评

欲知芳讯问东风

——武立胜先生诗作赏评

范德忠

武立胜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也是新韵诗词创作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平易中富含哲理,稳健中不乏幽默。宏大的气势使人感觉不到火的炙烤,却使人的心灵不由得泛起阵阵波澜。细腻的描写不是使人的情感碎片化,而是使人体会到丰厚的时代背景、雄壮的英雄气概及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变化曲线的自然和谐展示。

    为以新韵为中心的形式美排兵布阵。平水韵是中国古代汉语的产物,在普及普通话的今天,在不排除平水韵的情况下,建立与普通话相适应的韵律体系是历史的必然。对此,武立胜先生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在比较新旧韵优劣时,他说:“旧韵之与新韵,如同一个家族里的大哥与小弟。大哥愿意用毛笔就用毛笔,小弟愿意用钢笔就用钢笔。笔只是工具,字才是成果。谁能说,用毛笔的就一定能成为书法家,用钢笔的就一定是“臭字篓子”呢?”把韵律看作是工具的表达是准确的。能不能写出好诗,又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还要看对生活底蕴的把握和艺术形式的驾驭的程度。比如用同一支毛笔或钢笔,艺术素养不同的人写出的字的艺术高低是不同的。使用平水韵还是新韵,曾产生过争论。有些网站只要平水韵,而将新韵排斥在外。为了实现他的诗词主张,他在创作实践中使用新韵的同时,作为中华诗词责任主编,他积极倡导使用新韵创作,创建了《新韵阵线》微信群并担任群主,使新韵诗作有了自己的家园。自该网问世以来,发表了大量新韵诗作,展现了新韵创作的实绩,巩固和扩大了新韵阵线,同时也培养了大量新韵诗人,用铁的事实说明,好诗并不仅仅是平水韵的专利,使用新韵同样可以写出优秀诗作。

 岳飞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军人出身的武立胜先生对艺术形式的驾驭颇有用兵味道。对新韵建立网站,大力推广,犹如打阵地战,对格律诗词的结构形式运用却是出奇制胜,不拘一格,使固定的格式产生多种变化。

武立胜先生诗首句形式多样,但我们常见的有宏观包举式,即首联起句概括全篇;造势引领式,即制造渲染声势,引领诗按照情感的逻辑将各种意象次第展开;反弹琵琶式,即反面起句,正面承转。这些,本人在《出奇制胜慎初战——武立胜先生律诗起句艺术赏析》做过专门赏析,在此不再赘述。

格律诗要素在武立胜手中得心应手,顺势应变,逻辑严密而又自然得体。现仅举几种:

 颈联升华。《丙申除夕守天命之岁感作》:“劳劳碌碌又一年,五十秋去更流连。依然晚会能宵夜,未必灵丹可住颜。冻墨凝诗从笔底,香风馥雪在梅边。晓来欲睡回笼觉,已唱雄鸡不敢眠。” 首联起句以劳碌岁月提纲挈领,颔联首句“能宵夜”承接首联首句“劳劳碌碌”,颔联次句“住颜”承接首联次句“五十秋”,是写人生沧桑。颔联转句成为武立胜先生手中成为旋转而上展示新境界的重要手段。首联和颔联,是说五十年风雨沧桑,身体还可以,但人已不可挽回的向老年走去。读到这种叙述,会使人觉得无多少感人之处。但读到颈联“冻墨凝诗从笔底,香风馥雪在梅边。”顿觉峰回路转,境界飞升!艰苦的生活凝成笔下的诗句,如梅花散发着风雪的清香。这境界如一盏明灯把前面的人生道路照亮,顿时由平凡变为非凡,原来他们是这境界必不可少的铺垫。尾联“晓来欲睡回笼觉,已唱雄鸡不敢眠,”使这境界更进一步,那是继续努力的生动写照。

 前景后叹。《登蓬莱阁》:阁飞崖上势峥嵘,望断黄渤目未穷。出水一轮巡海日,叠云七彩跨天虹。堪讥远药能延寿,不信危檐可避风。到此莫贪仙境好,蜃楼虚构总成空。”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都是写景。首联是远观,颔联是近望,两者是并列的。颈联是谈古,尾联是论今,尾联是颈联的递进。总体来看,前两联是蓬莱阁景物,后两联是对景感悟。前两联是后两联的铺垫,后两联是前两联的深化。

    意境有序。《雨中游太阳山月亮湖》:山势巍巍隐画图,来寻不怕此行孤。雨从崖畔分疏密,日向心中看有无。水榭风前秋意浅,篷舟梦里晚凉初。临别应有云边月,泻作清清一片湖。此时没有孤立写景,而是写心中之景,景物之间是并列的,又是随着诗人目光延伸的。写山势想到“孤”,写雨看到“疏密”,看不到太阳,但心中有太阳,由“水榭”感“秋意”,由舟梦感 “晚凉”。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尾联补上心中一景:“临别应有云边月,泻作清清一片湖,”与月亮湖的名称相适应。

以理入诗。《闻“旧体诗词不宜入史”论》:敢笑方家传语讹,百千年事费琢磨。可怜溯史寻根少,才致沽名钓誉多。华夏何曾无血脉,诗文自古有衣钵。长河毕竟东流去,淘尽泥沙是碧波。这在武立胜先生的诗中少见但很有特色。既然是“论”,就有论文的论点、论据、结论;既然是格律诗,又必然具备格律诗的起承转合。首联论点明确:敢笑所谓大学问家们传播“旧体诗词不宜入史”的错误言论。论据是颔联、颈联诗句:因为我们很少做寻根工作,因而这方面的知识很少,才使得沽名钓誉之徒发此谬论,且有一定的市场。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自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为何不能入史?结论是尾联:大浪淘沙,时间价值冲刷一切怪论,彰显旧体诗应有的历史地位。

在修辞方面,武立胜先生也颇有特色,出于篇幅考虑,不一一列举,另文专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武立胜先生的诗作无重复,无守旧,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新面貌。

    挖掘以军魂为依托的生活美。武立胜先生是军人出身,军魂已凝聚在他的灵魂深处。离开对他军魂的认识与把握,就找不到通往他艺术殿堂的那把钥匙。军魂在武立胜先生的诗中,不是抽象物,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人生真善美的行为轨迹和心灵波澜。

   (一)当代军人风采

在古代,边塞诗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化宝库。武立胜先生的军旅诗继承了古代边塞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出极具魅力的艺术之花。

在武立胜先生笔下,军旅生涯既充满豪情,却也不乏柔情。《军 嫂》:“寂寂青灯下,娇儿梦正酣。一行边塞雁,读到月西边。”由此,我们不由得想起唐人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以唐代妇女的口吻,为了避免惊醒思夫好梦,把鸟赶走,以自己做梦的自由剥夺鸟儿“枝上啼”的自由,此诗以哀怨为主调。而在武立胜先生笔下,以第三人称,没有哀怨,只有温馨和自豪。名为军嫂,通篇竟没有出现军嫂,而又无处不有军嫂,没有“爱”字,却通篇充满爱意。“青灯”、“娇儿”、“塞雁”“月西”诸意象,无不围绕军嫂展开,无不昭示爱意。“青灯”所照,不仅娇儿,更有其母。娇儿酣梦,正是军嫂爱心的体现。丈夫不在,军嫂虽有青灯般“寂寂”,却也有以爱心使娇儿有一个甜甜的 “梦正酣”。“一行边塞雁,读到月西边。”此诗前两句写军嫂俯首怜娇子,而后两句则是仰面看塞雁。因边塞飞来的大雁,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月西边”既是时间概念,表示时间之长;又是心理概念:月亮就是丈夫在军嫂心目中的形象,又是她们爱情的象征。《闻母病重不能回乡探视有寄》:“家乡远眺泪如麻,不是孩儿不惦家。千里疆关犹未靖,边情日日我需查。”这,是诗人在作诗,又不是作诗,是遥向重病中的母亲剖明心机;这,是诗,又不是诗,是感情的泉水自然地喷涌。

    武立胜先生笔下的军人形象一腔正气,虎虎生威。《塞外军演》:“一夜罡风起朔川,挥师直越雁门关。鹰翻冷翼苍穹暗,车滚狂沙大野寒。弹向敖包山顶泻,捷从数据链中传。顽敌报未全歼灭,今夜三军倚炮眠。”此诗对战场气氛的渲染、战胜敌人的英雄气概蕴含在叙述过程中。首联先写“一夜罡风”,伴罡风而来的是“挥师直越”,初展军演部队雄风。,颔联没有按照常规思维正面写参演部队,而诗人却旁敲侧击,出奇制胜,以“鹰翻”、“车滚”天暗野寒等意象为正面写参演部队做好铺垫。军演部队在颈联正面出场了, “弹泻”体现发射量之多,科技术语“数据链”入诗,颇有新意。战则胜是传统的处理方法,而诗人在这里又一次打破常规思维,以通向胜利的布局、气势、捷报使人似乎预感到胜利的结果,但却在胜利真正来临之前突然止笔,留有悬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太行军演》与《塞外军演》是姊妹篇:“九宫阵布夜山湾,令动千军拂晓前。高地主攻八四四,电波频叫洞三三。空袭弹卷老爷岭,机降鹰飞娘子关。剿尽残敌天尚早,黎明未下刺刀尖。”《太行军演》没有像《塞外军演》那样渲染军演气氛,而是朴实的叙述军演进程:大军布阵,拂晓前进攻。攻击目标明确,指挥电波繁忙。空袭老爷岭,占领娘子关,剿尽残敌天还未亮。《塞外军演》是挥师奔赴战场,有渲染气氛的时空,而《太行军演》则是布置就绪,发起攻击,速战速决,八句诗用了七个数字,不用渲染,数字化现代战争的威势自然彰显出来。

当代军人不仅仅以服从为天职,还要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行军过金沙滩》:“驿路风吹草木苍,镝鸣深处感时殇。当年恨有潘仁美,眼下惜无杨六郞。宋帝辽皇终逝古,羌骑胡马已回缰。从今若问封边事,看我铮铮一杆枪。”首联渲染古战场氛围。驿路、鸣镝象征历史的象征。“感时殇”,面对古战场举杯生感伤。颔联这就把历史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当年的悲剧在当今社会仍拖着长长的暗影:半个世纪的和平环境,已使一些人忘危忘战。现在保卫祖国边疆,仍然需要“看我铮铮一杆枪。”

二)戎装虽脱军魂犹在

作为武立胜先生内容丰富的景物诗的一部分,怀古诗不是单纯发思古之幽情,排遣个人的郁闷,而是使人看到军魂的力量与闪光,使人感到个人情感融汇到时代风云中的心灵震撼力。

《谒解州关帝庙》:“凤眼蚕眉赤发飘,高堂雄魄自昭昭。我来欲立擒妖志,借否青龙偃月刀?”关羽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古代英雄。常人来到关帝面前,是求赐福,而诗人来到这里却是祈借关帝的青龙偃月刀去降妖除魔。《包公》:“色正芒寒气遏天,公心铁面自威严。一弯凛凛眉头月,长作人间明镜悬。”对关羽相貌,诗人是用工笔画:凤眼蚕眉赤发,一个“飘”字,动静结合,一个忠义形象跃然纸上。而对包公却先写意,后工笔,“眉头月”前冠之以“凛凛”二字,公正廉明的形象巍然屹立。《与戚继光塑像合影》:“野戍碉楼一镜裁,剑锋指处阵云开。他年再上驱倭马,我给将军坠蹬来。”与戚继光塑像合影,竟对戚继光的具体相貌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因为通过诗人对野戍碉楼、剑指云开的描绘,生动展示了戚继光的英雄精神 “相貌”;在这里诗人穿越时空,与古人亲密对话。尽管已脱去戎装,却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人本色。

    对历史上自毁长城导致外敌入侵的的昏庸之举,对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苟且偷生的卑劣行为,诗人挥笔鞭挞。《悼袁崇焕》:“犹记当时疆未平,狼烟北望蔽边庭。如林剑戟渔阳鼓,遍地红黄宁远旌。但恨空怀报国志,偏愁不解粜粮情。长城自毁终何为?徒对西风问大明。”1952年,毛泽东称袁崇焕是“明末爱国领袖”。他镇守辽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使后金(清之前身)不能入关,但外受皇太极离间,内受魏忠贤余党构陷,被疑心太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凌迟处死。诗人是怀着沉痛之心写这首诗的。首联把我们引入明朝北部边境战火纷飞的年代。颔联具体描写当时北疆战况。“渔阳鼓” 即渔阳鼙鼓。白居易诗:“渔阳鼙鼓动地来。”引申为敌人对边境的进攻。“红黄”,此是满洲八旗的代称。 “遍地红黄”极言满洲八旗兵多将广,威势赫赫。面对如此严峻局面,袁崇焕力挽狂澜,取得著名的宁远大捷。为了北疆长治久安,袁崇焕准备与后金议和,开放边市,却变成崇祯皇帝杀他的罪名,使他的报国之志付诸东流。朱由检自毁长城,14年后(1644年),吊死煤山,酿造了一场人生社会历史悲剧。今天我们责问历史,但悲惨的结局已无法挽回,只能作为今天的教训。对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诗人感情复杂。《李鸿章旧所雅聚分韵得“侯”字》:兴亡欲鉴上层楼,败相贤臣风马牛。后海沧波愁不载,前朝历史耻难休。镜中华发堆成雪,梦里神明黯若秋。断罢是非应可喜,吾身到老未封侯。首联是由李鸿章旧居引发对国家兴亡的借鉴与思考。李鸿章作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风云人物,备受争议,毁者谓之“败相”,誉者谓之“贤臣”,相差太远。这里“风马牛”的典故用得贴切,使“败相贤臣”这两个具有道德意义的词汇跃出抽象的堤岸,获得了生动的现实形象。颔联是说北京后海的波浪载不动国愁,可见“愁”之深重。清朝的这段历史至今都感到耻辱。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李鸿章力推洋务运动,谋图富国强兵,建立北洋水师,这是值得肯定的,可是遭到了守旧顽固派的反对,甚至克扣军费,致使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只好使用劣质弹药,结果一败涂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当条约又皆出自李鸿章之手,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之耻。颈联使此诗情感的发展峰回路转,是说李鸿章一生的理想追求,直到头发白了,也没有实现。尾联诗人在沉痛的心情中又幽了一默:“断罢是非应可喜,吾身到老未封侯。”虽幽默却使人笑不出来,因为历史的重负使人透不过气来。

 虽然脱去军装,居安思危仍是武立胜先生诗中重要话题。《游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戏作》:“总有人来问钓鱼,歧名误客探玄机。三江不走蒙哥舰,四处难寻宋帅旗。阅武场前今卖饼,护国寺外已拴驴。午餐欲饮谁家酒,席订王婆老母鸡。”此诗首联先卖关子:钓鱼城的名气与钓鱼无关,大有“玄机”。因为涉及一个时间跨度长、战斗激烈、悲壮落幕的保家卫国故事。公元1259年至1279年,南宋守军英勇抵抗蒙古军队,直至1279年南宋灭亡大势已去后,在蒙古大汗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的情况下,才弃城投降。守将32名无一人乞求怜悯,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现在,战争已经远去,这里的人们已经没有了居安思危意识。古代阅武场现在却成成卖大饼之处;护国寺是本是佛门圣地,现在寺外却成集市。人们饮酒吃鸡,醉生梦死。此诗通篇讽刺意味浓厚,读后发人深省。

(三)以琐事折射人生真谛

琐事在一般人面前,感受不到其应有的价值,任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同不曾存在,而武立胜先生把身边琐事入诗,以点石成金的艺术功力,层层深入,多面开掘,使人在对平凡事物的感知中体悟到深刻的人生真谛。

《冬末雨夜与妻闲唠》是夫妻之间质朴爱情的颂歌:“白衣苍狗总循环,未下劳鞍又过年。心有一人能会意,家徒四壁可偏安。但从与尔手牵手,还盼同谁肩并肩?任雨潇潇淋半夜,春江涨起好行船。”“白衣苍狗”语出杜甫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喻世事变幻无常,夫妻相伴不知不觉辛辛苦苦又是一年。颔联“心有一人”对“家徒四壁”,“能会意”对“可偏安”。这里没有年轻人热辣,却有中老年人的深沉。正是互相“心有一人”, 在生活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即使遇逆境“家徒四壁”,也能充满着生活趣味。颈联语不惊人,却是夫妻亲密无间的宣言书与决心书,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式的人生实践。尾联对未来充满信心。冬末半夜雨,春江好行船,看似不合现实逻辑,但却符合事物发展逻辑。一位诗人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对乐观人生态度的绝妙诠释。

    《老屋》以家乡老屋为题材,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故乡有老屋,本是寻常事,但寻出诗来,寻出人生真谛来就不寻常了:“乡关杳杳未模糊,梦里时常忆老屋。萤过荆扉绕灯暗,窗分旭日染花朱。穷能拒诱三升米,富可敌国半壁书。尤慰门前老槐树,青葱卅载不曾枯。”首联叙述对老屋的感情:梦中常忆,不因路途遥远而模糊。颔联回顾自己人生的发端。晚上萤火虫飞过柴门发出微光,清晨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来,形成道道光柱,染红了花朵。这里借助晋代有“囊萤”故事,影射诗人当年艰苦的读书生活。过去农户的窗户没有玻璃,只有窗棂。冬天用窗纸糊窗户,人们不能从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春暖花开,天气转热,撕下窗纸,才有“窗分旭日” 之景。现在的年轻人对这种生活是隔膜的,但对上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言,“窗分旭日” 的意象照亮了他们储藏的、沉睡的皮亚杰心理图式,颇有亲密感,因为谁家的窗棂上,无不挂着一连串难以忘怀的童年故事。颈联是说在老屋里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虽穷但能抵御物质利益诱惑。“富可敌国”,不是指对钱物的拥有量,而是对学书用书的深度和广度。写到这里,诗人的心情是自豪的。老屋是正能量的培养地和发射台,但这只能说明过去,将来怎样尾联作了响亮的回答:“尤慰门前老槐树,青葱卅载不曾枯。”

    面对葡萄饕餮大嚼,一首《吃葡萄戏作》颇有生活情趣:“岂顾园翁臭汗泼,狼吞匾篓又盘钵。小餐桌上只嫌少,大肚皮中不怕多。应有柔肠收养份,非关腐帝败家国。岭南人到碣阳去,岂恋荔枝三百颗。”此诗明白如话,既有大小多少的对比,又有营养学的护驾,还有反腐倡廉的佐料,读后使人不由地捧腹大笑。更有趣的是诗人在尾联开了苏东坡一个玩笑,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苏翁且笑且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以唱和与高手过

     唱和是诗人之间切磋诗艺、交流思想的一种形式。武立胜先生的和诗吃透原意,入乎其里,出乎其外,别有意境。

    《离别瑞昌至曹和兴平兄》展现诗友之间纯真的感情:“说是将休恐未休,盈天雁语耳中收。花盘棹尾金含碧,风裹霜枝岭复洲。铁轨折弯千里路,凡心沸乱半锅粥。离歌泪下阳关酒,别去江南又一秋。”首联说明和诗的起因。您关心我的诗句,如满天雁语,我已经收到了。颔联是说离别宴会情景,把自然风光化作一盘盘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的名菜。颈联进一步说离别想念之情。高铁使得路途缩短,思念之心使得情绪极为激动。“ 千里路”对“半锅粥”蛮有味道。“千里路”入诗屡见不鲜,而“半锅粥”难登大雅之堂,诗中少闻,但当它与“千里路”搭档时,雅俗相映,就别有风采了。 尾联又回到离别酒宴。唐王维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化用其义,别出心裁。

《灵山抒怀并和李文朝将军》体现摆脱物役对精神自由的热烈追求:“临行不拟问穷通,直驾轻车入碧空。逐绿追红双翼鸟,删繁就简半坡松。苍台雨过云舒卷,草甸风生兴淡浓。放纵诗心山便小,今天我是最高峰。”首联不问穷通,轻车碧空,一派轻松气氛。颔联想象丰富,驾车如飞鸟“逐绿追红”,还是实写,“删繁就简,”不由得使人想起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时的诗人一下子由景物的欣赏者似乎变成景物画的创作者。颈联是颔联的进一步发展,仰观俯察更增游兴。杜甫诗云:“会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武立胜先生在尾联化用其义,又将杜诗中躲在暗处的“我”请出来,立于高山之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峰,这就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地位,升华了审美价值和认识意义。一般游客也曾站在最高峰,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寻找的 “最高峰”正是自己!

《次范诗银先生<丙申春笺>韵》体现了诗人的情怀:“宵涵淑气映窗红,换去桃符景不同。雪化云溪滋暖树,江开雾帐下轻篷。迎新尽醉花间酒,解甲初安壁上弓。四野青闱醒春梦,欲知芳讯问东风。”首联把人们带入除夕夜的节日气氛中。颔联承接首联,把眼光伸向远方,但见一片春景:雪化暖树、江开轻蓬,大地充满活力。颈联又回归春节。宋祁词“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玉楼春·春景》”迎春一醉,既有花之柔情,又有弓之豪气。人虽解甲,军魂永在。尾联是说经受了大自然的考验,才能春梦清醒,春花开放。范诗银先生原诗云:“晴宇昆仑须好句,诗行漫剪寄东风。”作为和诗,武立胜先生虽然没有直言诗,但尾联也可以说是就诗而言的,“芳讯”可理解为诗的生机。诚如是,我们可以引申为要写出好诗,就要接受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在“懂”与“不懂”之间探索审美标准。武立胜先生有句名言:“让人一眼看懂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让人永远看不懂的作品一定不是好作品。”好诗在“懂”与“不懂”之间是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一眼看懂,缺乏生活内涵和艺术技巧,流俗或媚俗,肯定不是好诗;故作高深,让人不知所云,难以产生共鸣,肯定也不是好诗。的诗作,就是行走在使人懂与不懂之间的曲径通幽处。

前面提到的《军嫂》,初看会使人认为这是借军嫂口吻写诗,进入“不懂”轨道,在幽暗处一番挣扎之后,才迷途知返,看到“懂”的晨曦:发现是第三人称,顿时豁然开朗,青灯不再“寂寂”,“西边月”也真正亮了起来。李鸿章旧所雅聚分韵得“侯”字》初看是李鸿章作为败相与贤臣风马牛不相及,全篇谴责是主调。但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并不是这样,对李鸿章这样中国历史上的复杂人物,军人出身的武立胜先生的思想感情也是极为复杂的。富国强兵的初心,一败涂地的结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沉痛的值得反思的一页,不是一毁一誉所能说清楚的。《游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戏作》初看是畅享和平之福的赏心悦目,大快朵颐,再分析却发现这一看法与诗中内涵南辕北辙,这是诗人在讽刺居安忘危的意识和行为。卖饼、栓驴、饮酒、吃鸡是生活幸福的象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但把这些放到阅武场、护国寺这种特殊的场合时,就成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武备懈怠的忘危状况。

    武立胜很多诗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因时间流逝而丧失光芒。今天我们读他的旧作,仍然感受到一股新鲜的艺术感染力。在此,我们祝武立胜先生再接再厉,以新的大作问世,为我们这个时代添光加彩,让我们不断受到新的艺术熏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给未来的28首诗词|希音阁诗词周赛第80期
【诗家风采】徐官威 || 癸卯诗选
小楼诗词品鉴(182-196)
【英子评诗】第125期:立足生活,语随时变——李晓诗作点评
苍龙峡 | 每日好诗
先成联语再成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