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诗词,能从《诗经》《楚辞》借鉴到什么?

写诗词,能从《诗经》《楚辞》

借鉴到什么?

提起《诗经》《楚辞》,自然都能想起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滥觞,影响所及深且远,后代诗文家们鲜有不被其沾溉的。

可这两部书与现在人的距离却很微妙。虽号称是源头,可许多人的古诗启蒙作品,往往是唐宋的一些诗人名篇。至于接触到“诗骚”,常常也是通过后人的作品间接“介绍”认识的。

《诗经全译》

周振甫  译注

比如在读李白的名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笺注家们往往会提示读者,“白鹿”一语,典出《楚辞·哀时命》: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远望此旷野。

下垂钓于溪谷兮,上要求于仙者。

与赤松而结友兮,比王侨而为耦。

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前后。

浮云雾而入冥兮,骑白鹿而容与

《哀时命》的这一小节,大致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想要退处山野之中,与神仙白鹿为友,逍遥容与的心态。

李白的诗意也与之类似,但是字面上少了许多对神仙生活的铺陈,只用“骑白鹿”三字作为机关,触发读者对《哀时命》原文原意的联想,以为自己篇幅稍短的诗篇,蕴蓄更深厚隽永的诗意。

后世诗人们袭用“诗骚”中的语典,可以算是普遍平常了,再要举起例子,就举不胜举了。

《楚辞全译》内页

黄寿祺、梅桐生  译注

而之所以要如此频繁地袭用其中的典故词汇,有一点其实很重要,那就是《诗经》《楚辞》中的作品,颇多对自然物象的描摹刻画。

比起人造的器用制度会因时而异,自然的山川气候、动物植物通常是万古如一的。这就使得这类词语在语言系统里更稳定,属于基本词汇。因此,不仅生命力更强,而且随着累代诗人的吟咏,会给这些物象增添丰厚的文化内蕴。那么这样的词语,当然最受文学家的欢迎。

如果说词语是皮肉,那么文法就是骨架。画皮稍易而画骨实难,骨相的模仿就没那么轻易普遍了。但也不妨碍才高者去尝试。

韩愈就颇擅长此道。他的《寒食日出游》中有一句:“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写得非常奇崛,因为押韵的后三字用了“时难更”,三个单音节字,且韵字还是一个虚字。这种句式非常难写,但是也非韩愈首创,清人方世举就指出:“'君不强起时难更’及'拘官计日月,欲进不可又’,以虚字押韵,皆为奇崛。要亦本于诗经'天命不又’、'矧敢多又’,非创也。”

《诗经全译》目录

周振甫  译注

“天命不又”“矧敢多又”分别出《诗经·小雅·小宛》和《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

《诗经》中是四言句,韩愈却可以师其句法,运用入七言古诗或五言古诗之中,而且还加了一些变化,确实才雄笔力大。

方世举提到的另一句“拘官计日月,欲进不可又”,则出自韩愈的五古《南山诗》。这篇之中,不仅奇崛的单句俯拾即是,在结构上最惊人之处,莫过于“或连若相从”以下连用五十一个“或”字

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

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

或散若瓦解,或赴若辐凑。

或翩若船游,或决若马骤。

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灸。

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

或罗若星离,或蓊若云逗。

或浮若波涛,或碎若锄耨。

或如贲育伦,赌胜勇前购。

先强势已出,后钝嗔䛠譳。

或如帝王尊,丛集朝贱幼。

虽亲不亵狎,虽远不悖谬。

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又如游九原,坟墓包椁柩。

或累若盆罂,或揭若豋豆。

或覆若曝鳖,或颓若寝兽。

或蜿若藏龙,或翼若搏鹫。

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或迸若流落,或顾若宿留。

或戾若仇雠,或密若婚媾。

或俨若峨冠,或翻若舞袖。

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或如火熺焰,或若气饙馏。

或行而不辍,或遗而不收。

或斜而不倚,或弛而不彀。

或赤若秃鬝,或熏若柴槱。

或如龟拆兆,或若卦分繇。

或前横若剥,或后断若姤。

如此奇格入五古,难怪前人感慨:“不读《南山诗》,那识五言材力,放之可以至于如是。”

而这奇格,也非韩愈独创。究其实,还是取法《诗经·小雅·北山》而又变本加厉:“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除了五七言的古诗,近体诗句式上的摹古,也未尝没有人尝试过。

例如,杜甫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间二联,历来以虚字多、句法老健、命意婉曲不尽而著称: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就七言律诗的体式特点而言,肯定是用双音节词更容易成篇的。而且,随着语言词汇的发展,到了唐朝,双音节词也已经占据主流了。但是先秦时,单音节词的使用还很多,从《诗经》中的存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所以,在杜甫所处的时代,在七言律诗这样的近体诗中,大量使用单音节字和虚字,未尝不可看作是一种复古,一种以古为新

杜诗中相似的例子,还有“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不为困穷宁有此,祗缘恐惧转须亲”等等,可见运用之熟练。

而且相比韩愈的模拟,杜甫所为应该更上一层、更能遗貌取神——并不蹈袭“诗骚”中高古的字面,反而多用唐时的口语,却仍能挺拔——只是这样的如椽巨笔,在他之后能做到的人也很少了。

《诗经》《楚辞》虽未必是每个人的古典诗词启蒙书,但当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诗词的语言与技法时,多揣摩这两本书,总能提供一些新的启发与思路。这才是“诗骚”万古常新的魅力所在。

古典文学名家精注,权威参考

白话全译,方便理解

生僻字有注音,便于诵读

后浪策划出版,搜韵独家首发

限时特惠

但是,越是宝藏,埋藏就越深。《诗经》《楚辞》中的语言养分当然丰厚,而阅读理解障碍也随之俱增。从单字的读音释义,到整句的句式,不但跟白话文面目全非,跟脍炙人口的唐宋之后的诗词作品比起来,也很难当作同类。

因此,专业权威学者的导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名家精注 | 能深入,才能浅出

由后浪出版的《诗经全译》《楚辞全译》,皆是老辈文史研究家专心用力的成果,庶几可为读者解决一些阅读理解的障碍吧。

为《诗经》作注释的周振甫先生,早年曾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读书。这所专研国学的学校,由近代古文家、教育家唐文治创办,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文史研究大家,如唐兰、钱仲联等。周先生在校时便跟随钱基博先生读书,离开学校后,进入出版业,从事了多年的编辑工作,参与众多文史典籍的编校整理,堪为学者型编辑的典范。

《诗经全译》

周振甫  译注

除了文史古籍的点校编辑,他为钱基博父子整理编辑《中国文学史》《管锥编》《谈艺录》等学术巨著,更是传为学林佳话。《中国文学史》将出版时,钱锺书曾致信出版社:“先君钱基博先生《中国文学史》之编辑整理工作,全出周振甫先生之力,我适大病,未效丝毫。特授权周振甫先生为此书订约甲方。所有稿酬,归其全权支配。”感激与认可之情意尽在此中。编辑《管锥编》时,钱锺书先生更盛赞周先生:“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小叩辄发大鸣,实归不负虚往。”

《诗经全译》作者周振甫

《楚辞全译》则是黄寿祺、梅桐生师生二人合著的。黄寿祺先生是福建霞浦人,读中学时,便醉心于桐城派古文。到北平上大学后,得偿其愿,师从尚秉和马振彪吴承仕等学者治学。尚秉和为桐城派殿军马其昶之友,二人同受业于晚清桐城派古文大家、曾门四弟子之一的吴汝纶门下,而马振彪又是马其昶族侄,自有家学可承。吴承仕则师从章太炎学习经学和小学,颇受章太炎赞赏。因此,在这些笃学之士的影响下,黄寿祺先生也精于古文与易学。

《楚辞全译》

黄寿祺、梅桐生  译注

他大学毕业后,曾有过短暂的“投笔从戎”经历。时值华北抗日形势紧张,他报考了二十九军的抗日干部之职,并被录取。在二十九军担任文职时,亦不废学问,曾为佟麟阁讲解周易,又常与尚秉和书信往来讨论周易,这些书信后来被编成《与尚节之先生论易三书》。七七事变后,佟麟阁阵亡,二十九军南撤,他滞留北平,开始了教学与著述生涯。他辗转在各个学校教授古文,并协助尚秉和、吴承仕撰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几年后回到家乡,也一直在大学任教,著书不辍。

在黄寿祺先生众多已出版或未刊行的著作中,《楚辞全译》这一通俗入门读本,必定不是最渊深的那一部,但还是能在几乎逐句的笺注之中,看到他学问的厚度、与治学的严谨。

《楚辞全译》内页

黄寿祺、梅桐生  译注

生僻字 · 加拼音

《诗经》和《楚辞》中的作品,都写成于先秦或秦汉之时,距离今天太遥远。许多诗中常用的字,放到现在已变成生僻字了,又或是一些今天也很常见的字,在当时却有不一样的读音和含义

读书的基础便是通训诂,这是就一个字的识读提出的学习要求。

而要“识字”,不仅要知道这个字的构形读音字义用法也要一一对应,烂熟于心,才能算认识了一个字。只有如此认识一个字,这个字才可能为我所用,以后用在自己的写作之中。

《诗经全译》内页

周振甫  译注

这两部“全译”,在字义注释上都非常严谨,皆有前人的注本作为依据。如《诗经全译》主要参考了《毛诗》《诗集传》《诗经原始》等书。《楚辞全译》参考书有四十余种,除了古代注本十余种,还有三十多种是近现代人的新研究成果。书的前言中提到,《楚辞全译》的初稿写成于1982年1991年又有一次修订,而参考书目中,最晚的一部书出版于1986年。可见二位作者在成书之后,也一直修改钻研不辍,用功极勤。

《楚辞全译》内页

黄寿祺、梅桐生  译注

白话全译 · 句式整齐

对于现代一般读者来说,由于时代过于久远,《诗经》《楚辞》这样的作品,即便逐字释义,弄懂单字,也依然会被一些特殊的句式语法阻碍到句子完整意思的理解。

因此周、黄两位先生在编写时,都加入了白话文翻译,以辅助理解句意。并且,不谋而合的是,他们都将白话译文精心组织了一番,使之句式整齐,押韵有节奏,近乎白话歌谣

《诗经全译》目录

周振甫  译注

当然这样做,肯定离直译的要求有点远了,有时候为了整齐各句的字数,或许会加一些近义词句重复一下意思。所以阅读时,可以留心这些细节,就当是反向“检验”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了。

《诗经译注》独家首发

优惠不要错过!

近日,周振甫先生的《诗经全译》后浪重新出版,并由搜韵网独家首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友点评周振甫的《诗经译注》
辞赋论——中华辞赋,吾观以复/永州 王万荣
出版记 | 做一本古朴的《诗经》
《诗经》之上古鸟类
陈四益:读文言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为纪念恩师黄寿祺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而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